◆白永海
(吉林省通化县西江镇学校)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讨论
◆白永海
(吉林省通化县西江镇学校)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人类也在不断地进步。原来心理问题出现的群体是成人,但实际上,心理问题的低龄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年幼者出现的心理问题往往会导致在成年后对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正确认知。当前,小学生这个群体出现了心理问题的案例越来越多,这不但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同时作为教师行业和学术界也非常重视重视该问题。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语文在各学科中都占有着重要地位,而小学的语文又是基础、是重中之重,将心理健康与小学语文联系在一起是可行而又非常有必要的。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心理健康 渗透
阅读,是一项全民工程,小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中,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汲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将阅读与心理健康联系起来,符合当前社会现状也更加有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阅读与心理健康是两个不同的体系,但是其间又有密切的关联。在过去的教育中,我们只是单纯的阅读教育,多读书、多看书、多背诵,而对内容没有针对心理健康进行筛选。当今社会,在强调素质教育的当下,如何培养出一个身心具健又有社会竞争力的成人是值得研究的课题。若能成功将小学语文阅读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就能大大发挥阅读的作用,不仅能从阅读中获得知识,也能培养高尚的情操,使精神世界丰沛,祈祷全面促进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当下,小学教育一般都缺少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也缺乏对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视,没有专业的授课教师也没有专设的心理咨询室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而语文老师也没有将心理健康辅导与教学紧密联系来重视小学生的心理成长。不融合发展的教学,必将不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改革,也无法满足教育改革对小学语文教育的要求,更无法提高小学教师的个人素质修养,也就无法培养出更多合格的身心具健的社会人来。
加强学生的心理康佳教育,是当下语文教学活动改革中刻不容缓的任务。
1.阅读。阅读是一种对文字组合的体验,文字有千万中组合,而对所看到的的文字的理解则是一种心理活动,如何重组这些文字将它转化成为可以理解并吸收的信息,就是思考的过程。从看到、到感受、去概括,而后理解并领悟、最后根据所学做出自己的理解的过程,参杂着许多的心理导向性活动。
2.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心理活动过程处在一个正常状态。第一,心理健康是以身体健康为依托的,身体健康当然包括精神健康;第二,心理健康是性格完整且有正确认知,能够适当的表达情感、适应环境的能力并且可以及时进行自我调整;第三,拥有健康的心理,对生活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并且能够妥善的处理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3.二者的关系。阅读是从文字中汲取知识、理解意义的活动,是人类基本的技能,也是获取更多知识的前提条件。阅读远没有我们表面理解的那么简单,它是一系列行为和心理过程形成的总成。通过有针对性的筛选阅读内容,我们可以使学生从阅读材料中获得高尚情操的熏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小学教师被喻为人生的引导者。语言具有其独特的魅力,无论是教师口中的语言还是课本中的内容,就像雨水滋润大地一般让知识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而种什么样的种子就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大量的文学作品,给学生们提供的是一个如大海一般的广阔环境,小学语文教育应该大浪淘沙般为处在心理成长重要阶段的小学生们淘出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容供其阅读理解,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成长方向去发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增加与学生互动的内容与环节,不但要求小学生阅读的文字是积极的对心理健康发展有利的,也要求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声文并茂的将知识传输,在沟通与交流中潜移默化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儿童在小学阶段,身心发展处于塑形的重要时期,将心理健康教育通过阅读这个途径渗透到这个阶段中,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新标准中,也有明确的要求:“应该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体验,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语文应该受到情感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学生审美的情趣,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所以说,阅读教育,是增进素质修养的必修课,它是语文教学的第一环节,从始至终的贯穿着整个语文学习。同时,阅读不仅仅让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在阅读实践的时候情感的投入与感受、与阅读作品的互动,能够保持小学生的创造性也能培养其发散性思维方式。都说孩子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是无穷的,而不枯燥单一的阅读模式,恰恰能确保这种珍贵的“天性”得以保存。
[1]肖红.以阅读心理考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D].上海师范大学,2012.
[2]宋雪琴.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10,7.
[3]孙庆春.改善小学语文阅读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