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媒体内容生产也需供给侧改革
□本刊编辑部
三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日前在网上爆红:仅在某一视频网站上就获得了超过200万的点击量;豆瓣评分高达9.5,超过热播剧《琅琊榜》。纪录片的传播效果一般难与电视剧、电影及综艺节目等媲美,而这部投资150万元、由7人团队拍摄的纪录片,获得受众如此好评,证明优质原创内容的强大吸引力,也让当下媒体人认识到,媒体内容的生产,亟需一场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是经济工作领域的热词,是从提高供给产品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旨在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经济领域“量与质”错位的现象,在传播领域同样存在。以微信为例,各种转发和分享以秒计算,信息量如潮水翻腾,稍作比较,不难发现多为“抄袭式转载”。再观察不同网站发布的新闻,内容大都相似,主要差别仅在排序和标题上略有不同。这种同质化现象,在传统媒体同样存在。比如,今年春节期间,“上海女孩逃离江西”“东北农村礼乐崩坏”两条网络虚假信息,被不少纸媒相互转载,并引发一系列评论,随着真相的揭开,公众直呼“浪费表情和感情”,责问媒体的职业精神到哪去了。
优质的、独家的、有思想的内容供给不足,同质的、低端的、真假难辨的内容过剩,这是当前部分新老媒体面临的共同问题。自身供给跟不上,急功近利劫取别人的内容,只看重速度,不在乎质地,这种只有“高原”没有“高峰”的粗放传播方式,是传播领域的雾霾,终将破坏媒体生态。正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对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进行具体分析,根据具体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一样,媒体内容的生产和改革,也应强调公众需求,如果媒体的内容供给与公众的需求一致,自然能巩固、锁定不同的阅读对象。当前,媒体要切实树立“质”比“量”更有影响力和传播力的生产管理理念,提高供给质量,提倡多元化生产,在满足公众需求中引领时代精神。
坚守多样化下的主旋律。思想观念多元、多样、多变是当今时代的鲜明特征,多元之中有主流,主旋律代表着党的声音、人民的根本利益。媒体要始终坚持在多元中立主导,高扬主旋律,用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内容滋养人心、温润社会。比如,在每个网络热点背后,在铺天盖地的推送转发背后,专业媒体是跟风转发转载?是被网络舆论牵着鼻子走?还是用独立和专业精神理性甄别和报道?答案显而易见。
注重原创内容的生产。当前,全国有微信用户逾6.5亿,有近2000万个公众号每天推送超过70万条群发信息,能否拥有忠实粉丝,取决于所推送信息的价值。优质的内容就是价值,媒体应多用原创内容兑现粉丝给予的信任和期待。优质的原创内容离不开真诚的呵护,一方面,媒体内部要建立“原创动力机制”,让优质内容生产者得到扶持和激励;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完善和落实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让“随便拿、随便用乃至随便获利”者受到相应惩戒。
用专业媒体的专业精神生产新闻。工匠精神崇尚的是专注和创新,踏实和敬业,它不仅是制造业强国梦的灵魂,也应是媒体人的职业情怀,坚守工匠精神,实质就是让每一件新闻作品都经得起检验。在自媒体蜂拥而来的时代,职业媒体人需要敞开胸怀,敢于创新;需要脚踏实地,到新闻现场,以实践为师、以同行为师;需要严谨细致,对笔下的每一个文字、每一句话负责,为读者推送经得起品读的稿件。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媒体人的专业精神永不过时。
注重分众化内容的生产。在文化生活多元时代,如何打开不同受众群的兴趣大门?如何找到媒体合适的表达“出口”?《我在故宫修文物》能让不同受众群同频共振,在于找准了社会价值和观众感受的契合点,把看似高冷、枯燥和神秘的文物修复工作表达得清新、接地气。反观部分媒体,仍习惯于说教和灌输。适应新的传播方式,需要在内容的取舍、呈现方式和语言表达上面对新的时代,借用各种生动活泼的表达、灵活多样的形式,在“说他们想说的”同时“讲我们想讲的”,在与时代、与社会的对接中,把主流价值传播出去,实现“看不见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