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进程中农村人情文化的嬗变与影响
——以豫南农村为例

2016-02-15 16:26梁红泉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人情农民情感

梁红泉

(周口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1)



现代化进程中农村人情文化的嬗变与影响
——以豫南农村为例

梁红泉

(周口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1)

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和社会转型,作为传统文化重要内容的农村人情文化呈现出趋同化、货币化、仪式简化等特点,甚至沦为非理性的意气之争、面子之争,影响到农村文化转型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在农村社会现代化进程中,要从社会文化氛围和环境营造入手,对农村基层组织、农村精英分子等进行宣传教育,规范和引导农村人情文化健康发展、倡导农村人情文化新风尚,以推动农村文化的转型和重塑,促进农村社会现代化的深入发展。

农村人情文化;嬗变;农村现代化;影响

DOI:10.13450/j.cnki.jzknu.2016.04.023

传统的农村社会,是一个由地缘、血缘、亲缘和业缘等种种关系组成的熟人社会。熟人社会,礼尚往来的人情文化,就成为农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民的社会生活、价值评判与认同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要真正实现农村文化的转型和重塑,必然离不开农村人情文化在当下的传承和革新。关于农村人情礼俗文化,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情文化的负累,人情文化的负面影响和正向功能。本文主要从现代化和农村文化建设的角度出发,以豫南农村地区的婚丧嫁娶为例探讨农村人情文化的嬗变、对农村社会现代化的影响和应对之策。

一、农村人情文化的内涵及发展

人情的概念,在学术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界定。总的来说不外乎以下几点:个人的情绪反应;人与人相互之间的情感表达;人与人相处的方式[1]。在这里,我们从社会学意义上人与人相互关系的角度出发,将人情定义为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方式和相互之间的情感表达。这种情感表达所借助的方式没有具体或明确的成文规定,但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却会达成很大程度上的共识,并成为圈子内绝大部分个体所认同、具有较强社会舆论约束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规范,即人情文化。而人情往来,是人情文化的具体体现。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人情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当遇有婚丧嫁娶、乔迁升学、生子过寿等具有人生标志性、转折性等重要事件时,人们就会依据相应的人情文化共识和自己与对方在社会生活关系网中的角色定位,在人情往来中扮演相应的角色预期,借助一定的实物或礼金形式,来表达自己相应的情感。送礼多以礼物或现金形式;收礼方会准备相应的回礼(可能是实物、现金或宴席等)来表达自己的感谢。在人情往来中,相互性是其主要特征。这里的相互性,既包括即时的相互性(不同的客人,回礼的种类、数量和在宴席上所坐的位次都不同),也包括延时的相互性(在对方有事时也要给予数量相当的礼物或礼金)。情感的相互性,使得人情礼往成为人们建立和维系相互关系的重要形式,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网得以维系、巩固甚至拓展。

人情文化起源于经济效益低下的传统农业社会,来自于人与人之间遇有困难时相互帮扶的朴素情感,进而给予一定的物质支持。传统农业社会的封闭性,使得这种情感的相互表达和物质支撑往往以客观存在的血缘、亲缘关系为基础,并辅之以地缘和业缘关系,最终形成个人社会生活的人际关系网。这种人际关系网,亦即费孝通所讲的差序格局。在这种差序格局中,个人应该扮演的角色及相应的权利和义务虽没有明文规定,但生活在其中的个体在长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下,都心知肚明。如有人违反人情文化中的规则,则不仅会直面相关人际关系疏远甚至断绝的挑战,还会受到圈子内外相关舆论和道德的批判。亦正因为如此,即使当这种人情文化规则已经给个体造成比较沉重的负担,甚至沦为非理性的意气之争时,身在其中的个体一般也不愿或不敢主动去打破或者改变人情文化中的相关规则[2]。

农村的人情文化,是深入了解农村社会生活和农民群体圈子内价值取向的一面镜子。对于农民来说,农民生活在这个圈子内,想在圈子中找到存在感、亲切感和认同感,就必须依照这个圈子的规则行事,才能参入或融入圈子内。所以农民在农村社会圈子内的言行举止、社会交往乃至生活的意义,很大程度上都受到圈子内相应人情文化的影响。人情文化已成为圈子内集体无意识的行为和习惯延续。因此,相较于一般意义上的农村文化,发乎人性、人情的人情文化可以说是农民群体生活圈子内所认同的核心价值规范,属于农村文化中相对比较稳定的部分,通常不易因为受到外力的影响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情文化会受到社会政治文化和主流价值观的影响,但这种影响通常只表现在形式上。故而,不同的社会条件下,人情文化的表现形式也会有所不同,但都会不同程度地有着鲜明的时代色彩。

二、当前农村人情文化的嬗变及影响

传统农村社会中充满情感关怀和支持的人情文化,在物质贫乏的农业社会很好地发挥了守望相助的作用。事物都有两面性,人情文化亦如此。现代化发展,农村社会开放性和人口流动性大大增强,人情文化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人情文化中的情感色彩淡化。人情文化,初衷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表达和传递,礼物、礼金等是承载和表达情感的物质形式。但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市场经济的逐利性,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也逐渐被物质化所侵蚀。在当下的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力的常年外出,作为人情文化主干——亲戚之间的关系、情感,也因为距离的阻隔和来往的减少而越来越疏远和淡漠。亲戚之间的人情往来,通常通过电话或数量不等的礼金来表达自己的心意,即使亲自到场也是来去匆匆,更没有充裕的时间放松心态与亲戚朋友深入交流。人与人之间鲜活的情感被礼单上的抽象数字所替代,自然也就无法有效地传递、表达、巩固和升华。那些跟随父母在异乡长大的孩子,由于缺少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的经历,亲戚、家乡和乡邻对他们来讲只是概念性的存在,无法建立起发自内心的情感认同和归属,自然也就缺少情感传递和表达的欲望。人只有在不断的交往中才会熟识、亲近,如果长期都没有往来,即使是血缘非常近的亲戚之间,也会淡漠和疏远。农村社会的现代化,人们交流、交往的方式越来越便捷,但在当前的农村人情文化中却出现了相悖的现象:一方面,农村人情文化的名目在增多,礼金和参加人员也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农村社会的人际关系却越来松散,农民群体的情感归属越来越迷茫,成为情感上相对孤独的个体。情感色彩的淡漠与抽离,人情文化很大程度上简化成相互之间机械的金钱交换,成为农民生活中无法逃离的人情负累[3]。

仪式内容和程序的简化。仪式在人情文化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人情文化中的婚丧嫁娶,都离不开相应的仪式,仪式是重要的见证和情感宣泄与表达的渠道[4]。在传统的人情文化中,婚丧嫁娶的最终完成,一般过程较长,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有纷繁复杂的仪式。以婚事为例,传统文化中的婚事都要经过问名、见面、纳吉、择期、下聘、迎娶、拜堂、回门等环节,作为人生大事,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仪式和礼仪。在农村传统的人情文化中,这些环节很多时候都需要双方家庭的相关亲戚出场,或备办相应的礼品,或在仪式中扮演相应的角色,整个过程较为缓慢且往往颇费周折。在这里,仪式并不完全只是形式。而是通过这个形式,建构相应的社会情境,表达和传递出主体在日常生活中不易表露的情感,增强主体的情感体验和心理认同。这些仪式通常是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举行和完成,实际上也是在帮助完全陌生的双方加深对对方个人、对方家庭及对方社会关系的了解和熟悉,有助于他(她)为对方家庭及社会关系所接纳和融入,通过增加共同的生活和交往经历,初步建立相应的情感,特别是帮助女方迅速适应和完成相应的社会角色转变,有利于其婚后家庭生活和社会交往的和谐稳定。可是当下的快节奏生活和大量农民的外出务工,很多农村地区的婚事也因此仪式精简、进程加速,婚礼只剩下宴请。很多亲朋好友都是在婚礼上才首次见到新人,因为缺乏心理和情感上了解和接受的过程,连认识都很难。当然因为不熟悉,相互间的情感更无处生发。这种情况不仅存在于新人与对方家庭的亲朋好友之间,同样也存在于新人与对方的父母之间。当下农村中多是三代同堂的大家庭,但这种大家庭的相互关系却日渐松散,连最具有代表性的婆媳关系也愈加淡漠和疏远。传统社会,婆媳之间的摩擦往往是因为生活中有诸多的交集;而在当下,婆媳之间则因为生分而彼此显得很客气。这种客气表面上显得和谐,但当老人失去劳动能力和自理生活能力时,这种生分往往会使得儿媳缺乏照顾、赡养老人的心理准备、责任承担和情感接纳。家人如此,乡邻和亲朋好友的圈子更是日渐疏远。这种情况的蔓延,常常使得老年人因为缺乏心理和情感上的慰藉而倍感孤独与无助,以致在很多农村地区,老年人群体特别是患病老人的自杀率居高不下。因此,农村人情文化中的仪式简化,看起来便捷高效,但实际上交流的减少也褪去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和关怀。

人情文化的趋利化和趋同化。在趋利化方面,当前农村的人情文化已经烙上市场经济的痕迹。一是人情文化中的情,已然淡漠和疏远。不管什么事情和什么角色,其情感表达都改用不同数目的礼金。充满温情和关怀的人情文化,直接演变为礼金的相互交换。更有甚者,直接在婚礼请帖上或短信通知中附上自己的账户名和银行账号。二是在人情往来中,农民或更加注重有着现实或潜在利益的人情往来。以上情况助长了人情文化的趋利化,很多人将人情往来看作是自己收回礼金、获利甚至敛财的机会[5]。一句话,锦上添花者多,雪中送炭者少。另外,人情文化中的趋同化也愈加凸显。送礼的形式都是礼金,仪式也基本相同。同样以婚礼为例,通婚圈子的扩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曾经丰富多样的婚礼形式在现在的农村地区几乎日渐趋同——将新娘接回家后拜堂并宴请宾客。这样的高效率,让原本具有人生重大转折意义的婚礼变得平庸和功利。人情文化的趋利化和趋同化,侵蚀了人与人情感的表达和传递。

非理性的意气(面子)之争。农村社会的人情场合,往往成为农民提高社会地位、改善社会形象和找回面子的竞技场。为了让自己有足够的面子,平常省吃俭用的农民在人情场合上却大肆铺张浪费,有时候为了能将别人比下去,甚至出现非理性的意气之争。以丧葬为例,丧葬特别是80岁以上人的葬礼在有些地方被称为喜丧,又叫白喜事。于是本来肃穆沉重的场合,诸如腰鼓队、军乐队、秧歌队、喇叭队和充满淫秽色彩的草台班子等却在丧葬上频繁出现,甚至成为某些农村地区丧葬的标配。请的班子和参与的人的多少、宴请的菜品和烟酒档次高低、鞭炮烟花耗费的数量、丧事办的热闹与否,就成为评价主家是否有面子的重要因素。更有不肖子孙,对老人生前不闻不问、死后却大肆铺张,借丧葬标榜出孝子贤孙的模样来改善自己的形象[6]。这样的人情文化,不仅给农民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也在很大程度上让丧事变成了旁观者的狂欢,扭曲甚至异化了农村人情文化最本真的价值取向。

人情往来的范围扩大,功利化倾向明显。一是农民的姻亲范围扩大。现代化的推进和深入,农民的流动性和农村社会的开放性都大大增强,跨地域婚姻在当今农村社会普遍存在。另外,农村家庭使得很多在传统人情文化中并不往来的亲戚也开始相互走动。诸如过去“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但现在因为子女少或是独生子女,这些出嫁的闺女也会参与和承继父母亲戚圈子内的人情往来,即姻亲范围扩大。二是身在异乡的农民,在竞争激励的现代社会,为着现实或潜在的利益和机会,会在传统血缘、亲缘圈子之外依托业缘、地缘和其他的社会关系重新建构人情关系网,使得自己的人情往来范围扩大。人情往来的范围扩大,某种程度上可能密切了亲戚朋友之间的关系,但同时也增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7]。特别是在异地建构的业缘和地缘圈子,因为流动性强,相互之间的人情往来更具功利色彩。

三、规范引导农村人情文化健康发展的有效路径

人情文化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针对农村人情文化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负面影响,从社会主流文化、地方政府、农村基层组织到农民自身都应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积极行动,努力探索引导和规范农村人情文化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社会主流文化的正面影响。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农村社会,其文化的转型和重塑离不开社会主流文化的影响和推动[8]。文化会随着社会形态的变化而相应变化,或消失或传承,但涉及人性、人情等具有普世价值的文化,无论社会形态如何演变,只要人作为社会主体的地位不变,这些具有共同性、普世性的文化精神和主旨就不会完全消失,人情文化就是如此。另外,人生活在社会中,要依赖不断提高的物质生活,更要有精神上的交流和情感上的慰藉,人情文化一定程度上担负此项功能。鉴于人情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主流文化应主动引导和规范人情文化健康发展。首先,要将农村人情文化纳入农村文化建设战略中来,要求文化部门在推行过程中要重视农村人情文化建设。人情文化是社会文化中的一部分,影响到整个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情文化嬗变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在当下半熟人社会的农村已经非常明显。要实现农村社会和农村文化的现代化,农村人情文化的转型和重塑自是应有之义。其次,挖掘传统文化中人情伦理的积极因素,并在主流文化的引导下进行创新和发展。树立与当下社会发展相符合的人情文化风尚,在主流文化的宣传渠道中多宣传和提倡,并予以正向引导。对各级宣传渠道和各种媒体进行相应的监管,在宣传地方人情文化过程中要予以方向性的明确和导向。最后,地方媒体要对农村人情文化给予关注,在宣传报道中要有明确的导向性,营造良好的文化和社会舆论氛围。宣传提倡健康合理的人情文化消费新风;批判和抵制不合理的人情文化消费旧俗。

地方政府的积极作为。农村的人情文化虽然是农民群体之间的人情往来和农村社会的价值取向,但绝不仅仅只是农民群体自己的事情。在人情文化已然变味并给农村社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的当下,地方政府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应该积极行动,切实担负起引导和规范农村人情文化健康发展的重任。首先,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着力实现对农村人情文化的规范和引导。地方政府应深入了解和认识农村人情文化对农民和农村社会发展的影响,将农村人情文化纳入农村文化建设方案中来,并给予相应的关注。注重发挥主流政治文化的影响力,倡导人情文化向“情”的方向回归,提倡合情合理而又健康的人情文化消费方式[8]。其次,鼓励和引导地方文化机构和相关人士着力挖掘人情文化中的合理因素。各地的人情文化,都起源于地方长期的共同生活经历。它能为地方社会所接受和认同并传承下来,当然也有其合理因素。农村人情文化,是农村社会生活和农民群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情感支柱。地方文化机构和相关研究人员在管理和研究工作中,要着力挖掘地方农村人情文化的合理内核,并结合时代特征和地方经济发展情况,创新和变革农村人情文化消费。在不增加农民经济和心理负担的同时,保留并不断升华农村人情文化中的情感关怀。最后,各级干部要以身作则,无论在公事还是私事的人情往来中,既要注重维护自身正气,也要合情合理,传承和革新充满人情味道的人情文化新风尚。

农村基层组织的积极作为。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基层组织在农村社会和农民群体的日常生活中仍然有着比较重要的影响,对加强农村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举足轻重。基层组织可以利用乡规民约和农村精英分子的典型示范作用,对农村人情文化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和维护作用。农村人情文化的嬗变,需要来自农村社会的公共力量予以干预。虽然农村基层组织不能直接干涉农民的人情往来,但若是巧妙介入仍然可以起到很好的正面影响。在实际调研过程中,就发现一个实例典型。在笔者所调查的豫南农村地区,丧葬大操大办(主要是请一些鼓乐队和草台演艺班子)蔚然成风,大多数农民都颇有怨言。但其中有一个行政大队(共6个自然村327户),虽然在程序和仪式上都一样,但人情消费却远少于周围其他村。调研发现,原来这个行政村的村委会在村民会议上曾积极提倡厚养薄葬和丧葬中合理的人情消费方式,也得到了村民们的集体认同,并以具体条文写入村委会管理规章制度和村内外的墙体文化宣传中。遇有丧葬,村委会的负责人会提前到村民家和村民及丧葬主事人进行沟通,并发动农村的精英分子参与相关宣传教育和榜样示范,取消一些鼓乐队和草台演艺班子在丧葬上的表演。事实证明,成效显著。平均每户每年在丧葬人情消费上要节省开支100~150元,农民也不用再劳心费力地利用丧葬场合来挣面子,大大减轻了村民(不管是送礼的还是当事的)的经济压力和精神负担,也形成了村内良好的养老风气和轻松而又不失人情味的人情文化氛围。

农民自身,在人情文化中应量入为出、合理消费,自觉抵制不良的人情文化消费和陋俗。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外出务工,使得大部分农民家中的经济情况有所好转,但是抗风险能力仍然比较低(诸如生病,虽然有新农合医保,但遇有重大疾病,高昂的医药费仍然让许多家庭望而却步)。所以,在物质生活普遍有所好转的情况下,农民在人情消费中理应自觉抵制非理性的意气之争所造成的不必要的浪费,注重亲戚朋友间的情感交流和传递。在平常生活中多相互关心和走动,借助网络、电话等手段来拉近彼此的距离。人情,说到底还是以人的情感表达和传递为主。情感的表达和传递方式是多样的,也是主体个人的事情,有时不能太在意别人的评价,也没必要去跟别人比高低,因为情感本身就没法量化;建立合乎自己收入水平的、理性的人情消费方式,正确认识和对待圈子内的“面子”问题,在人情消费中量力而行,树立和传承健康的人情消费方式。遇有人情消费,亲朋好友事前可以在一起共同商议,在表达和传递自己的情感之余,力所能及地帮当事人解决一些现实的困难,或通过礼物和人力支持的形式来留下美好的记忆,相信这样的方式比礼单上抽象的数字更有意义。另外,人生活在社会中,必然会因为各种各样的欲求而产生各种关系,特别是现实或潜在的经济利益。我们不否认经济利益在当下的农村社会和农民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但人不能仅仅靠物质利益而活,还需要来自血缘、亲缘、业缘和地缘等各方面的精神交流和情感慰藉。趋利避害的功利心可以理解,但功利化的人情往来注定不能长久和充满温情,因此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多注重情感的关怀和表达[9]。在当下农村逐渐从“熟人社会”过渡到“半熟人社会”的过程中,农民、农村乃至整个社会都需要重新审视社会发展的目的和根本欲求,平衡经济发展和精神需求。

四、结语

农村社会开放性和农村人口流动性增强,农村人情文化的嬗变对农村社会现代化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并影响到农村文化的转型和重塑。在当前的农村文化建设中,从主流文化到地方政府、从农村基层组织到农民个人都要积极行动起来,将农村人情文化的规范和引导纳入农村文化建设中来,并努力从文化宣传、建设、创新和发展等方面,倡导农村人情文化新风,提倡合情合理的农村文化消费,促进农村人情文化回归以人为主体的人情和人心,推动农村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文化转型。

[1]任映红.当前农村人情文化的负面效应和正向功能:以温州农村为例[J].浙江社会科学,2012(1):130-135.

[2]贺雪峰.“人情”之累[J].百科知识:下,2012(1):52-53.

[3]周兢.基于选择理论的农民人情消费问题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0(6):133-137.

[4]维克多·特纳.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M].赵玉燕,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5]王尚银,刘朝峰.人情关系“货币化”: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分析[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3-38.

[6]涂碧.试论中国的人情文化及其社会效应[J].山东社会科学,1987(4):69-74.

[7]陈辉.人情债、人情圈与交往逻辑变化:基于浙江周村的调查[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6-20.

[8]马艳妮.人情对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功能分析探究[J].山西农经,2015(2):28-29.

[9]周学琴.消解“人情文化”异化的根本途径: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角度分析[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S3):8-10.

2015-11-15

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代以来传统农区村落文化共同体研究”(14BZS113);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16-ZC-029)。

梁红泉(1980-),女,湖北随州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农村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

G912.15

A

1671-9476(2016)04-0089-04

猜你喜欢
人情农民情感
永远不要透支人情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饸饹面“贷”富农民
不近人情是近人情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不要透支人情
人情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