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晓群
突破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瓶颈”
潘晓群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多年,根据市场需求编制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公共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专业实践课程三者比例,多途径强化师资的培训,开发课程教材和教学资源,推广新的教学模式,优化实验实训设施设备,等等。从表面上看,这些轰轰烈烈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举措,都是为了提升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可这些举措,恰恰忽视了制约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另一个重要要素——学生不应回避地说,这一忽视的结果,则形成了影响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至今没有重大突破的“瓶颈”。
从课程论的角度讲,学生、教师、媒介(包括教材、教学设施设备等物质条件)是制约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三大要素。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发展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着眼点和最终落脚点。为此,学生不仅与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而且与中等职业学校课程实施之间存在直接的关系。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实施。中等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最具体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之一,其中,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活动实施中不可替代的一个重要方面。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已有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条件,即我们常说的“生情”“学情”,是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实施的起始点。反映到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中,就是改革后的课程实施程度必须考虑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对它的可接受性,即改革后的课程实施程度必须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可接受性相吻合。
所谓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后的课程实施程度,是指改革后的课程实施的深度、广度和难度。如果我们进行改革后的课程实施的深度、广度和难度,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存和学习技能基础、认知心理特点及认知发展水平不相符合,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时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思路、学习进程、学习效果等学习状态不相符合,即使有符合根据市场需求编制的人才培养方案引导,有较强的师资和现代化的设施设备支撑,也无法有效地开展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后的课程实施活动。说白了,这种忽视了“生情”“学情”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对提升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则是毫无价值的。换句话说,只有抓住“生情”“学情”,才是提升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效益的关键点,更是突破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瓶颈”的切入口。
首先,了解“生情”,设置学生未来发展目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集中体现。在编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不应该仅仅为了迎合市场的需要,而无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现有认知基础、情感水平等“生情”,要充分考虑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及借助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帮助下,可能达到发展的程度,为学生设计与其身心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未来发展目标。
其次,把握“生情”,选择教学内容。在尽可能考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以学生的经验作为选择教学内容或重新编写校本教材的出发点,既不过份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也不过份拔高教学的深度,让教学内容适合于学生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从而达到促进学生潜能开发的课程改革目的。
再次,根据“学情”,改革教学模式。学生不仅是课程实施的接受者,是教师的施教的对象;也是课程实施的主动参与者,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所以,要在充分根据学生“学情”,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的基础上,再考虑教师表达特征和现代教学设施设备的优势,进行教学模式的设计与改革,在让学生愿学、乐学的同时,刺激学生内容学习心理的形成或改组,促进学生自主的认知活动。
一句话,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只有走出游离学生的怪圈,回归到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目的起点——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才能突破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健康发展的“瓶颈”。
(作者系江苏省泰兴中等专业学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