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规律及特点

2016-02-15 15:41:25刘宝磊孙佳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17期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规律

刘宝磊 孙佳石



·中药研究·

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规律及特点

刘宝磊1孙佳石2

【摘要】目的 探析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规律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8例使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对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追踪分析,归纳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结果 年龄差异、药剂量不同、药物之间相互作用以及体质对药剂的敏感度等很多原因构成了不良反应的产生。具有高发性、多样性、不确定性、快速性等。结论 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产生不良反应的人数众多,且规律都不相同,在临床应用上要加强对此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的预防和紧急处置方式。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规律;特点注射剂

中药注射剂是进行中药的提取,将其研制成可以注射的针剂[1-3]。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本文对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规律及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8例使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年龄27~77岁,平均年龄(43±2.14)岁,男性56例,女性52例。本次实验研究其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规律和特点。

1.2方法

阅读患者的病历资料以及不良反应的报告,了解患者对药物的敏感度、药物剂量、药物间的配合使用、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不良反应发生时的症状以及不良发生的时间和持续的时间。查阅医院的档案库,统计同一时期的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的药物总量,根据用药剂量计算时间,再进行各中疾病的疗程确认,从而进行用药人数的确定,通过分析记录进行统计,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而归纳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

2 结果

2.1个人体质对药物的敏感度

其中30例有药物过敏史,其所在比重是27.78%。其中两种以上药物过敏的有10例(9.26%)。主要过敏药物包括:青霉素、阿莫西林、鱼腥草注射液、藿香正气液、舒血宁注射液、头孢类、酒精等。

2.2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不同患者应用不同注射液,所有患者中红花注射液、灯盏花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当归注射液、丹红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27%、0.62%、0.48%、0.41%、0.33%、0.31%、0.22%、0.13%。

2.3不良反应的临床症状

患者主要以皮肤瘙痒、皮疹以及发热为主要症状,其次表现为呼吸不畅、循环系统障碍以及神经系统的紊乱及静脉炎。

2.4临床症状和用药

根据临床统计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丹红注射液在循环、呼吸、神经系统的发生率是60%,产生药物热的发生率是55%,产生静脉炎的发生率是38%;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的疏血通注射液在循环、呼吸、神经系统的发生率是17%、9%、18%。

3  讨论

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作用于人体,对人体的各器官及组织系统局部有影响,活血化瘀,具有消散作用、或能攻逐体内瘀血、通畅血脉。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适用范围很广,如瘀阻于心所致的胸闷心痛、口唇青紫。瘀阻于肺所致的胸痛咳血、瘀阻于胞宫所致的小腹疼、月经不调、痛经等[4-6]。

活血化瘀的药物长期置于体内会造成耗气血,造成气血亏虚的现象。药理研究表明[7],活血化瘀的药物具有抗凝血。抗血小板聚集、改变血液流变性的特点,长期使用会造成凝血功能障碍。

研究表明[3],活血化瘀的药物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皮肤、呼吸、神经、循环系统的不良反应,以丹参注射液为例,过敏性反应:可在用药10余天后出现哮喘、皮疹、高热、剥脱性皮炎等症状。神经系统反应:头痛、头晕、肌肉痉挛、末梢神经炎等病症。循环系统:心动过缓或低血压等病症。消化系统:急性腹泻、药物性肝炎和口腔溃疡等病症。局部反应:静脉炎等病症。其他活血化瘀重要注射剂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8]。

综上所述,活血化瘀的中药注射剂都会出现皮肤、呼吸、神经、循环系统的反应,在临床应用上要强对此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的预防和紧急处置方式。

参考文献

[1] 王宇阳,王晖,潘桂玲. 我院2014年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情况分析[J]. 北方药学,2015(4):161-162.

[2]刘静,刘芳,李培红. 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J]. 中国药房,2011(7):646-648.

[3]田磊,张小萍,谭喜莹,等. 住院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合理性评价方法研究[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7):248-249.

[4]蔡长春,李景苏. 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的合理性调查分析[J]. 临床误诊误治,2009,22(10):74-75.

[5]张根明. 浅谈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治疗脑卒中的规范应用[J]. 中国全科医学:医生读者版,2011(3):41-42.

[6]梁桂才. 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临床研究[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1):39-41.

[7]魏琴. 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情况分析[J]. 亚太传统医药,2016,12(2):141-142.

[8]李晓玲. 我院2015年药物不良反应总结与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161-162.

【中图分类号】R2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08(2016)17-0210-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6.17.133

作者单位:1云南省武警昆明消防指挥学校校务部卫生队,云南 昆明650208;2 云南省食品药品检验所中药室,云南 昆明 650000

Adverse Reaction Rul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 of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to Remove Blood Stasis

LIU Baolei1SUN Jiashi21 The Ministry of Health Team, Yunnan Provincial Armed Police Kunming Fire Command School, Kunming Yunnan 650208,China, 2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oom, Yunnan Provincial Food and Drug Inspection Institute, Kunming Yunnan 650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gularit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 of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to remove blood stasis. Methods From February 2013 to February 2015, 108 cases of patients using activating blood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s in our hospital occurred adverse reactions, analysis of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to summarize the rul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dverse reaction. Results the differences of age, the different dosage,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drugs and the sensitivity of the constitution to the drug were formed. With high incidence, diversity, uncertainty,rapidity, etc. Conclusion The number of adverse reactions caus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s of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to remove blood stasis, and the law are not the same,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to strengthen the prevention and emergency treatment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such drugs.

[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 Adverse reaction,Law, Characteristics of injection

猜你喜欢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规律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今日农业(2021年7期)2021-07-28 07:07:32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预测研究
我院17种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内容变更调查分析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的安全性系统评价
基层医院应重视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2:05:02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