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薇珊
(湖南女子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浅析舞蹈的美育价值
刘薇珊
(湖南女子学院,湖南 长沙410000)
摘要:舞蹈是美育的重要途径,舞蹈教育可以提高学生表现美、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理解舞蹈的美育价值,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信息化时代,对学生进行美育培养对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舞蹈;美育;价值;素质
舞蹈是以人体为表现手段,具有动态性特点的文化艺术形式。舞蹈者运用自己的身体,按照一定的规则向观众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给人以美的熏陶与享受。舞蹈者本人也从肢体的运动中获得身心的愉悦。在团体舞蹈中,舞蹈者运用肢体语言相互交流、沟通情感、培养团队精神。舞蹈艺术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先民们运用手舞足蹈的方式进行情感交流。舞蹈的动作富有节奏,通过舞蹈教育,从外在上会影响到人的言行举止,从内在上可以影响到人的内涵修养,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
一、舞蹈教育提高了学生表现美的能力
对美的表现可以分为外在的言行举止和内在的内涵修养两方面。进行舞蹈学习,首先要从形体训练入手,解决外在形体的自然美。自然的形体应以坐、立、走等动作为基础,舞蹈的训练也是从基本的站立姿势、手的放置位置、脚位的练习等开始进行的。在训练的过程中以地面和把杆为练习参照,通过练习使肢体更加匀称,增加动作的协调性。舞蹈动作可以对人的身姿进行塑造,养成优雅的举止习惯,形成优美的身体线条。
根据儒家的思想学说,一个人的内在精神状态可以通过外在的气色、动作、行为、表情表现出来。同时,外在形体的变化也会随之影响到一个人的心情状况和心灵世界[1]。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同样表明,通过日常行为矫正的方式可以实现心理疾病的治疗,使人更加乐观、开朗。人格美不仅仅是道德和情操的高尚,同时也应当兼具外在的形体美,做到二者的协调统一。在古代,人们就开始尝试通过舞蹈教育进行情操的陶冶,这可以算是最早的舞蹈的美育价值展现。古希腊人希望通过舞蹈的训练使人肢体更加强壮,向人们展示力量之美;而我国古人则希望能够通过舞蹈的训练使人仪态端庄,举止有度。到了近代,对美的外形和内涵的展现更加重要,而舞蹈则可以担当起这一重任。交际舞可以为人们提供与人交流的平台,帮助了解社会交际礼节;芭蕾舞可以使练习者的身体更加挺拔、肢体更加秀美,并能培养人的高雅气质。现在,从幼儿园到中小学都把舞蹈课作为必修课程,许多高校开始有舞蹈选修课程。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舞蹈学习,提高了展示自我的自信心。
二、舞蹈教育提高了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舞蹈是通过直观的视觉传达而进行表现的艺术形式,它主要是通过舞蹈者的身体动作、造型、线条以及面部表情、眼神向观众展现具体形象,从而带给人们美的享受。舞蹈者的动作随着音乐节奏时而伸延、舒缓,时而跳跃、激荡,通过身体的摇摆、旋转做出高低不同的姿势,使观众受到美的熏陶。学生通过舞蹈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舞蹈者所传递的感情,获取欣赏美的技巧,使自己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2]。
在傣族舞蹈《雀之灵》中,受过舞蹈教育的学生所能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舞蹈者优美的身姿,还能够得到心灵的净化。孔雀在行走时的头部动作有节奏地闪动、在开屏时对自己拥有美丽羽毛的自信等,都会给人以回归自然的享受。我国各个民族因为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形成了风俗各异的民族文化,这些都可以通过舞蹈的形式进行呈现。东北秧歌里的动作和诙谐的音乐相互配合,更能表现出火爆的场景;蒙古族的舞蹈给人的感觉是如同进入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舞蹈多配合成群的马儿奔跑动作,让人感受到了豪放和沉稳;藏族舞蹈中流畅的动作配合悠扬的弦子声,可以将人带入青藏高原,仿佛看到了美丽的雪莲花。通过对舞蹈的欣赏,可以带给人激励,使人获得心灵的净化。学生通过舞蹈的学习,提高了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中西方不同民族的舞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为他们提供了不同的审美感受,对提高自身美的修养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舞蹈教育提高了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幼儿期的舞蹈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身体的教育,通过舞蹈动作增强幼儿的体质。成年人的广场舞在很大程度上定位为健身功能,人们在运动的过程中,进行了形体上的训练,可以实现自己体态和线条的优美。专业舞蹈人员需要进行科学、系统地学习,在力量、柔韧性、稳定性、协调性等方面要达到更高的要求。学生要认真地去感受每一个舞蹈动作,通过对动作的理解获取深层次的审美感受。
舞蹈是由一系列的动作构成的,不同动作根据一定的韵律组合起来,构成具有不同轻重缓急的动作组合,再加上舞蹈者的情感表现,使之成为具有动感的美妙舞姿[3]。学生在舞蹈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舞蹈带给自己的气质的提升。幼儿期是孩子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舞蹈训练的时候会要求他们双眼平视,挺胸收腹,在不断的练习中形成自然、端庄的坐、立、走姿势,从而可以有效预防孩子驼背、缩头等不良习惯的养成。学生在舞蹈训练的过程当中,形成对美的感受能力,并自觉地将舞蹈要求迁移到生活当中去,可以提高对生活的自信心。舞蹈所特有的动律可以提高身心的协调性,使学生在对肢体的自觉控制过程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四、舞蹈教育提高了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舞蹈者需要对表现对象进行合理想象,并调动自己的情绪。伴随着音乐节奏和旋律,舞蹈者的身体潜能获得激发、情感得到升华、想象力得到提高,这个过程是提高其创造美的能力的过程。对学生进行舞蹈教育,要在一个和谐、轻松的环境中进行,让学生在快乐的运动过程中释放自己的情感、陶冶自己的情操,自觉地进行优美动作的创造。
舞蹈艺术是一种直观、动态的艺术形式,它适合于对舞蹈者的情感的抒发[4]。舞蹈可以通过肢体运动和面部表情向观众创造性地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哲学家柏拉图就对美育比较推崇,认为通过美育可以实现身体和思想的完美结合。通过舞蹈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将体型塑造、体力锻炼、智力发展、情感体验等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人性的升华。舞蹈和体育、杂技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一定的区别。一个没有进行过舞蹈学习的人在观赏舞蹈的时候,虽然也可以感受到舞蹈之美,但是他不能体会到舞蹈的内涵与本质,不能感受到舞蹈自身所具有的内在生命力。舞蹈者通过舞蹈既锻炼了身体,又愉悦了情感。学生通过接受舞蹈教育,拥有了一条新的表现美、创造美的渠道。
综上所述,美无处不在,舞蹈教育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舞蹈对人的素质提高是通过“真、善、美”的展现而实现的[5]。人因舞蹈而更美丽,世界因舞蹈而更精彩。我们要重视舞蹈的美育价值,使对美的追求成为一种潮流,从而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郑慧慧.原生态舞蹈的美育价值[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12(1):130-134.
[2]徐艳.论舞蹈艺术对人的本质生成功能——兼析舞蹈艺术在学校美育中的价值取向[J].教学与管理,2014(30):21-23.
[3]徐浩.对幼儿舞蹈教育美育功能的认识与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36):148.
[4]仝妍.从现代美育思想看当代舞蹈美育的本质[J].美育学刊,2013(5):34-37.
[5]苏春玉.论舞蹈美育在高校师范生素质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2):75-78.
[责任编辑:方艳]
收稿日期:2016 - 02 - 29
作者简介:刘薇珊(1986—),女,湖南长沙人,湖南女子学院教育与法学系讲师,研究方向为舞蹈教育。
中图分类号:J7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811(2016)02-0068-02
A Brief Study of the Aesthetic Value of Dance
LIU Weishan
(Hunan Women's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00, China)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way of aesthetic education, dancing can help students feel, appreciate, express, and create beauty. And in a larger sense, dancing can not only arouse students' interest of learning but also promote their all-round development.
Key words:dance; aesthetic education; value; qu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