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模式教学”在技工院校德育课堂中的运用

2016-02-15 14:02
职业技术 2016年5期
关键词:教学法德育

张 红

(中山市技师学院,广东 中山 528429)

“辩论模式教学”在技工院校德育课堂中的运用

张红

(中山市技师学院,广东 中山 528429)

摘要:“辩论模式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德育课中的某一论题内容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就某一方面拟定正反两个观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展开辩论。“辩论模式教学”使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师单边行动变为师生、生生的多边行动,由德育单向被动输入变为多向交互主动探索,从而使德育更生动有效。

关键词:辩论模式教学;德育;教学法

0引言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辩则明。学习需要思考,作为心灵和人格教育的德育需要思,更需要辩,在思考、思索中领悟、觉醒,在辩论、争辩中清醒、明白。因为德育不像自然科学,有很强的知识性、理论性,德育是启迪心灵、呼唤真善美的洗礼,需要触动内心、打动灵魂,所以这使得德育教学不似其他知识性学科的教学,主要通过记忆、背诵等来达成教学目的。因为真正的道德伟人不是看他说了什么,而是看他做了什么。而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德育的教学任务在于启迪引导学生做一个有道德之人,启迪学生向善行善,趋善避恶,从思想层面使学生主动理解、认同,并欣然接受,进而践行之。传统的教师主导型的“灌输式”德育往往是强人所难,让学生被动接受,其结果是学生学习得不情不愿,或者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完全乱套,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如何改变这种苍白无力的“说教式”、“灌输式”低效甚至无效的德育教学,使德育教学更接地气,变教师的单向行动,为师生双向交流、生生多向思维碰撞,从而触动学生的内心和灵魂,使学生思想和行为得到升华,使学生自觉成长为有德行之人?这是笔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1“辩论模式教学”的定义

在技校德育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采取了“辩论模式教学”,效果不错。“辩论模式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德育课中的某一论题内容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就某一方面拟定正反两个观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展开辩论,经过思考、争论、交流、体验等形式实现对问题的正确的理解、认知、探索和创新,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主动自觉地提高自身的德育修养和人文素养,树立起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进而为个体生命的长足发展提供源动力的课堂教学形式。

2“辩论模式教学”在技工院校德育课堂运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作为技工院校的学生,十六、七岁,正是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年龄阶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将引领他们终极一生的长足发展;其二,作为新时期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并不缺乏见识,他们见多识广、视野开阔,但网络环境的思想、言论、意识良莠不齐,鱼目混珠,他们需要增强甄别真伪的意识和能力,他们需要澄清观点,他们需要答疑解惑;同时,这一年龄阶段的他们思维活跃、追新求异、不拘传统,逐渐接近成年,使他们力图宣示己见的自我意识更加强烈。

3“辩论模式教学”的具体实施及效果

在实践教学中,笔者结合教材内容实际、结合学生实际、结合社会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一些辩论题目:如在学习德育一第一课中“学习改变命运”的内容时,先设置正反两方的观点:正方:学习改变命运和反方:学习不能改变命运,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立场,然后分头行动,各自搜集资料、案例故事等素材(素材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准备论据;课堂上,让持正反方观点的学生依次上台阐述自己的立场观点并论证,可口头论证,也可借助多媒体来呈现论据来论证;最后,由全班同学根据语言表达的条理性、说理内容的充分程度和个人辩论的礼仪形象等方面,评出1-2名最佳辩手。教师作为课堂组织者,辩论过程中,要适当控制辩论气氛和节奏,适当引导和点拨,控制局面,辩论结束后,教师要予以点评。

正如道理不辩不明,经过正反方同学的分别发言,经过针锋相对的争论,学生模糊的认识得以澄清,错误的观念得以纠正,悟出了道理,提高了认识,其中的道理无需教师赘言。通过辩论的形式展开课堂教学,相比传统的教师单向“说教式”课堂教学优点有三:一是真正触动了学生的思想和灵魂,德育落到了实处,因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认识正确清晰,行动才会更坚定有力;二是调动了学生全方位参与课堂,首先是课前搜集整理资料,课堂上发言辩论,课后总结反思,从而使 教育实现了连续性,而不只是局限于课堂的45分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教育变为双向和多向进行而不再是教师的单边行动;三是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如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思辨能力和敢于发表己见,大胆自我展示的自信、自主、自强等品质。“辩论模式课堂教学”可谓一箭三雕,效果立竿见影,学生易学易感,学有所思,学有所获。

4结语

在进行“辩论模式教学”时,要注意选取合适的辩论题目,要注意选题的针对性(现实性)、争议性(可辩性)、时代性等,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内容,挖掘可辩需辩的题材,不要为辩而辩。如笔者在进行德育一第二课“抵制不良侵袭”的教学时,设置了辩论题目:一是“中学生使用网络(手机)是利还是弊?”二是“中学生早恋是利还是弊?”在进行第四课的“提高法律意识”的教学时,在介绍了道德和法律两种社会治理手段后,设置辩题:正方:人性本善,要以德治国;反方:人性本恶,要以法治国。通过辩论,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既要以德治国,引导人们去恶向善,自觉律己,也要以法治国,规范人们的行为,惩戒违法犯罪行为。

参考文献:

[1]何成江,李玉鸿,吉文丽.创新德育理念增强德育实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01).

[2]高亚琼.新课程下高中政治“辩论式教学”方式初探[J]中小学教育,2011(10).

[3] 谢郁.辩论式教学法在中等职业学校政治课堂的应用[J]南海信息技术,2012(01).

(编辑赵欣宇)

Application of “Debate Mode Teaching” in the Moral Education Class of Mechanic Colleges

ZHANG Hong

(Zhongshan Technician College, Zhongshan 528429, China)

Abstract:In “debate mode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 content of a topic in moral education, combining the reality of social practice and students, teachers give two points in a positive and a negative sides to guide students to discuss and debate. “Debate mode teaching” makes traditional teachers’ “force-feeding” unilateral actions into multilateral 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or between students. “Debate mode teaching” makes moral education one-way passive input into multidirectional interaction exploration actively, to make moral education more lively and effective.

Keywords:debate mode teaching; moral education; teaching method

收稿日期:2016-04-20

作者简介:张红(1978—),女。讲师,大学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从事技工院校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码:1672-0601(2016)05-0076-02

猜你喜欢
教学法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合唱教学法之合唱训练中的“和”与“合”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