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薇,陈向芳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思政部,福建福州350002)
四化: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视角
邓薇,陈向芳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思政部,福建福州350002)
摘要: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力军。推进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和生活化。日常化是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前提;具体化是践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保证;形象化是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需要;生活化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与归宿。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力军。习近平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1]高校如何在学生管理、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等方面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和生活化,即“四化”,推进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值得探讨的一个理论与实践问题。
在价值观多元复杂以及意识形态交锋日趋激烈的社会形势下,重视和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和核心要求,要在教育新常态中得以培育和践行,就需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化。所谓“日常化”是指要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常化、常态化、长效化和持久化。这就需要高校形成有利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成长环境和生活场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时时处处作用于大学生的目、耳、心,最终使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目前,有些高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性质及其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主导地位以及重大意义还缺乏正确认识,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还存在着思想认识上重视不够、组织领导不得力、宣传教育不到位、制度建设不健全、育人环境不理想等问题,制约和影响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是高校的当务之急。一方面,各级各类高校要实现办学理念与党和国家对教育新要求的对接。从核心价值观高度重新梳理和提炼办学思想,积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切实融入学校的办学理念中。积极面对立德树人的新常态,逐步适应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长期性。另一方面,高校要通过科学设计,把渗透在办学思想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学校教育整体规划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的境界是高远的,但其要求又是现实和具体的。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是在具体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它通过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发挥应有的价值指导作用。因此,核心价值观的关键之处在于践行。要克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中虚的、空的以及大而化之的问题,需要推进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实现核心价值观的落细、落小和落实。高校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则需要坚持细处着眼、化巨为细,将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转化为具体的教书育人的目标和任务,通过因地制宜的措施将其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活动中。
一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和主渠道,担负着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使命。为增强大学生透彻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立足于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据大学生的思想需要,贴近校园生活实际,运用大学生易于接受的话语表达和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以及丰富多元的媒介手段,实现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通俗化和大众化,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内涵的高度认同,达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懂”“真信”。
二要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引领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是对大学生施加影响的最主要对象,教师的师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对其人格的塑造和健康的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教师既是大学生智慧和心灵的塑造者,也是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领路人。因而,师德建设至关重要。高校要在各类青年教师入职教育培训制度和教师培养和发展机制实施中,找准师德师风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在学校形成修师德、铸师魂、练师能、做师表的育人氛围,引导广大教师不仅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中,也融入教师人格魅力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成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者。
三要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拓宽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平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接地气”,需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高校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内校外文化教育资源,实施文化育人工程。应充分发挥校训、校史及大学精神在价值引领、文化传承和人格塑造等方面的育人作用。通过请文化名人、道德楷模、科技精英、创业先锋等杰出人物走进校园,开设一批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开课”,传递正能量,潜移默化影响大学生价值取向。高校要积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生第二课堂,通过开展“主题党日”“主题团日”“志愿者日”“感恩节”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大学生在各类活动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认知。并且,学校借助微博、微信以及微电影等新媒体形式和手段,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宣传,使其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不断传播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润物无声”中影响和熏陶广大青年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科学理论,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抽象的理论所进行的宏大叙事,总是与人们的实际生活存在一定的间距,往往难以被人们认识与接受。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容与形式是统一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内容。抽象的内容需借助生动形象的形式才能充分表达。高校在开展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中,要善于站在大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把握大学生认知的思维特点,将核心价值观蕴含的崇高理想、价值原则、道德要求及其法律规范渗透在多样性的教育方式中。
一要增强核心价值观理论教育的生动性。理论教育要赢得人心,必须要先打动人心。欲使人们在思想上被打动,必须使其在情感上受感动。但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范式中,往往过度地将价值理想、价值规范以纯粹知识的形态呈现出来。在教学中偏重对理论概念的诠释,而对理论生成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其现实依据缺乏深刻论述。这种蜕化成一堆抽象的概念和教条式结论的教育,容易导致大学生难以亲近理论教育,对此学习普遍热情不高。这既弱化了大学生正确地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及内涵,也容易造成“知行不一”“知行脱节”的教育窘境。对此,要克服那些不接地气、悬置空中的理论教育局面,则需加强理论教育的生动性。首先要注重语言表达的通俗化。教师要善于使用大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大众化语言,力戒空洞的官话、套话和晦涩的学术话语表达,让那些通俗易懂的话语占据教材和课堂。其次,注重宣传内容的故事性。教师要擅长运用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发展进程及个体命运变迁等方面的典型事例,善于用艺术的形式把深刻的大道理与贴近大学生的小道理结合起来讲述[2]。如通过宣讲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就,唤起大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自豪感;通过讲述我国神舟飞天、嫦娥探月等背后的动人故事,让大学生了解这些成就背后的艰辛和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内心深处烙下印记、产生触动。同时,针对社会各种热点与焦点问题,教师要善于运用核心价值观进行舆论引导,及时发出道德之言、正义之声,帮助大学生明辨是非,最终使大学生懂得什么是“爱国爱家”“礼义廉耻”“与人为善”“忠勇诚信”等,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
二要重视道德典范的引领作用。道德典范体现着时代精神和社会核心价值取向,是理想人格的化身和道德楷模。道德楷模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能给予人信心动力和精神激励。由于道德楷模的事迹真实鲜活,本身就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能将抽象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理想信念借用形象生动的人物和情节传达给大学生,使蕴含崇高精神和品质触发大学生的仰慕而趋于“同化”;因而,道德楷模是推进核心价值观由认同转为践行的催化剂。高校在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教育活动中,应广泛邀请各行各业涌现出的德才兼备的道德楷模走进校园,走上课堂,走进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通过尽情展现他们的大爱、善行和义举,生动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以感动和激励大学生,让他们成为大学生身边的榜样,用他们身上散发的美和善的精神力量,带动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日常生活是人类赖以生存和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基本方式,也是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生发的土壤与源泉。核心价值观只有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才能真正被人们认同、内化和践行,因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3]。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4]
一是日常生活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出发点。由于日常生活中蕴藏着最真实、最生动、最丰富的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一切价值标准和价值规范只有放在一定的生活场景中,付诸人们的生活实践,才能够被理解和把握。然而,当前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着对生活世界关注不够的倾向,导致价值观教育的“知识化”和“理论化”。因只重视认知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价值,而忽略了当下生活的复杂性和人们的需要以及情趣的多样性,最终造成教育内容拔得太高、讲得太远,让人们难以理解和接受,而无法内化为信念、转化为行动。所以,重视日常生活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高校推进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重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引导大学生对日常生活中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没有价值的,什么价值大、什么价值小,如何做道德的事、做道德的人等问题的追问与思考。
二是教育要关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能否反映大学生的道德需要。而如何把握其道德需要,这就需要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从大学生成长的实际出发,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取材教育内容。使大学生的生活体验与价值观教育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让大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价值观、领悟价值观,激发价值愿望、引发价值情感的移情,最终生成社会责任感。另外,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大学生日常行为的评价。人的日常行为内含着价值动机和效果,反映着价值判断与选择。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教师应将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内容引入价值观课堂教育中,通过对大学生日常行为的道德评价,引导他们明辨生活中的真善美、贬斥假丑恶,澄清模糊认识、匡正失范行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2.
[2]邓薇,陈向芳.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核心价值观建设[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 2) :13.
[3]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65.
[4]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 ( 01).
作者简介:邓薇( 1962-),女,四川广汉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陈向芳( 1978-),女,福建莆田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2015年度福州大学科技基金资助项目“理论自信视阈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探究”( 15SKQ18) ; 2014年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基于弘扬雷锋精神视阈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研究”( 2014B166)。
收稿日期:2015-10-19
DOI:10.13450/j.cnki.jzknu.2016.01.015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9476( 2016) 01-005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