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静
(周口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周口466001)
小人物的浮世绘
——评柳岸小说《浮生》
付静
(周口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周口466001)
摘要:柳岸的小说《浮生》鲜明的创作特色集中体现于人物塑造、语言风格和国民性弱点的文化批判等三个方面。柳岸小说的语言辛辣而通俗,无论是角色的乡土性,民间俚语的生动幽默,都把握得恰到好处,看似粗放的语言隐藏不住柳岸深厚的艺术功底。在文化内涵上,柳岸则倾注了她几十年人生所得的感悟,从人性的挣扎与命运的无常中去寻找人与土地的关联,用长达50年的历史跨度为生活在中国农村土地上的一群平凡的小人物谱写了一曲悲壮的挽歌。
关键词:小人物;语言艺术;文化内涵
《浮生》是周口作家柳岸2014年出版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讲述的是豫东平原的一个小人物柳三一生平凡而又传奇的故事,叙述中融入了她既怀念农村却又批判农村的复杂情感。她的作品通过多种话语方式,描述了当代中国社会中的乡土之奇、官场之殇、人性之痛。小说通过主人公柳三一生的沉浮,呈现出作者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柳岸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跨度对中国小人物的精神内核进行了集中展示,为这块多灾多难的土地谱写了一曲悲壮的挽歌。所以说,《浮生》是一部杰出的作品,值得我们从中探寻柳岸长期立足底层,反思国民劣根性的创作情怀。
在叙事性的文学作品中,作者往往会通过其特有的表现手法和文学语言在作品中对典型人物进行塑造,使典型人物具有社会普遍性,从而通过典型人物揭示现实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某些客观规律和事实本质。著名作家莫言说:“艺术的根本在底层在民间。”[1]柳岸的长篇小说《浮生》在写作过程中就十分注重对于作品中的典型人物进行塑造,尤其是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形象进行塑造。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首开“小人物”创作先河的作家应该是鲁迅。他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塑造了我们所熟知的阿Q、祥林嫂、闰土等一批“小人物”的经典形象,并且以此表达了他对中国农民的基本态度。随后出现的乡土作家们延续了鲁迅对“小人物”的关注,但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和政治背景因素,都没有能够赋予小人物独立的“生存空间”。“直到八十年代中期,‘先锋小说’的兴起质疑了原有的文学叙事思路,颠覆了旧的历史观……作品中的‘小人物’真正脱离集体意识而独立存在。”[2]柳岸笔下的这些“小人物”生活在中国社会剧烈变动的这几十年中,通过这些小人物的人生际遇充分表现出当时中国社会各个阶级和各个阶层的生活状况以及生活中所存在的尖锐问题。柳岸笔下的这些“小人物”因此有了自己的生存土壤和存在的空间,他们是游离于时代主流政治文化圈之外的社会底层人物。柳岸直面中国农民生存的现实状态和千年文化传统所造成的精神困境,通过对小人物的群像雕刻,对豫东平原乡土世界中人的精神的幽暗进行深入的剖析。《浮生》的主人公柳三就是一个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典型的“小人物”。尽管小说一开头,作者就看似无意地经过“游龙池穴”的传说想给他的出生渲染出一种不平凡的色彩,但是纵观他人生几十年的起起伏伏,我们不难看出他始终未能跳脱出“小人物”的范围。新中国成立前,作为地主少爷的他毅然变卖所有家产的一次“壮举”(或者说是人生的第一次投机)改变了他人生的命运,使他从一个应该被打倒的地主少爷转身成了沙阳区的英雄人物;当他壮志满怀、准备大干一场时,由于政治因素和个人的能力水平问题,一系列的变故接踵而来,从中学“遭贬”到小学,从小学老师“贬为”校工。现实和理想的距离使他产生了心理的变异,这时“文化大革命”又给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脱离小人物命运的希望重燃,他满怀希望地投身于这场革命,然而转眼间却被打为反革命,一家人被发配回了他出生的柳家湾。80年代改革开放后,又是一次偶然,他身患黄疸性肝炎,使他想起流浪中从老中医家中得来的一张秘方,年过半百的柳三靠着这一张秘方重振家业,人生似乎再攀高峰,朝着成为“大人物”的理想更进一步。然而这次给他带来的却是家破人亡,直到最后,他皈依佛门。看似感悟到关于命运和生活的真谛,然而一生精于算计投机的柳三,最终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成为柳家湾第一个火葬的人。小说通过柳三一生的起起伏伏,展现了生活在这块土地上乡民们的精神实质。
除了对柳三的一生起伏进行浓墨重彩的刻画之外,作者还通过与他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不同小人物的挣扎和沉浮,对柳三形象进行一种补充和印证。自诩聪明、与柳三纠缠了一生的柳小毛最后畏罪自杀,看似憨厚实则透闪的耧把式终归尘土,看似人生如意的生产队长柳春生死后却比不过一生瞧不上的老实的柳老帽,生性善良的柳立业一生人世奔劳,一心钻营的柳大志算尽机关仕途沉浮,早年丧夫泼辣蛮横的柳朱氏凄惨离世,高洁善良的刘静雅终于在人生的无望中走向生命的终点,有着文人风骨的朱喾黉悲愤而死。作者对作品中和柳三一样生活在底层的这些小人物均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对这些“小人物”不仅用平实的语言从人物所处的外界环境来描绘,还借助动作、行为、姿势、表情等细节的描述来对“小人物”进行刻画。例如齐四觉得对不起柳三,不禁潸然泪下,陪着柳三哭起来,越想越自责,竟比柳三哭得还痛。再比如,小说中写到秦明,秦明觉得窝心,他家人老几辈都是农民,亲戚邻居都是土里刨食,他好歹考个大专,当了这么个纤尘大的官。亲戚邻居们都巴望着他当大官呢,他可是“众望所归”啊。可是没想到,弄巧成拙,好事没办成,还差点出了人命案,真是人算不如天算。柳岸通过这些描述,不仅生动地刻画了小人物的形象,还从侧面展现了这些小人物的性格心理特征,因此她笔下的小人物形象,只是一种载体,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作品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一)贴近生活和乡土的人物名
《浮生》讲述了整整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其中包含了众多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随着时间的推进,各色人物悉数登场,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他们各自的人生艰辛。而所有这些都得益于他们的“造物主”柳岸。柳岸不仅赋予了他们丰富多彩的人生,更赋予了这群“小人物”匠心独运的名字,不仅贴近生活,而且充满着鲜明的时代感。
小说讲述的是从1947年到改革开放后的50多年发生在豫东平原上一个小镇的历史,其间恰逢新中国解放、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文化大革命”以及改革开放这些重大的事件发生。这50多年可以说是一个轰轰烈烈的、经验与教训并存的时代。而本书中的角色名就恰到好处地诠释了这个时代鲜明的特色,像柳三、齐四、耧把式、刘凤仙、柳老毛、柳小毛、柳立业等。这些名字是这里最众多的、最平凡质朴的老百姓的符号代称,和广大百姓的生存状态是符合的。这些人名不仅非常直接地折射出了时代的影子,而且为底层人民所熟悉亲切,带着特有的乡土气息。
小说中另外还有一类人名:张静雅、朱喾黉、尉迟清等。这些角色的名字,作者用的字眼都很温和甜美,给人以温馨之感。而实质上,在小说中,人与名也是相互吻合的。静雅,娴雅文静。小说中的静雅同样是一位美丽而高洁,有追求的姑娘,给人一种高山白雪的纯净之美,她坚持自己的爱情,在艰难的环境中始终不放弃自己做人的精神追求,她的美和柳三的算计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朱喾黉坚持而有担当,有着中国传统文人的风骨;尉迟清理想而有追求,坚韧而又宽厚。角色名设置得如此贴切、流畅、幽默,丝丝入扣地渗透着作者对于农村土地的情愫,让人过目不忘,这是柳岸的独特之处,亦是语言艺术的集中呈现。
(二)生动幽默的民间俚语
柳岸的小说是质朴的。因为她的作品中没有文人惯用的华丽词汇的堆砌,作品中的语言都是来自她所生活的这片土地的乡土语言,劳动者的语言就是作品的语言,简单生动,脏话粗话、情话黄话穿插其中。这些村谚俚语的大量运用,狂放适度、幽默到位,从百姓语言出发,尽显浓郁乡土气息。
小说中写道:“柳老毛不是他的本名,因为他为人精明,大家私下都叫他老毛兔,简称老毛。柳老毛得意这个名字,因为他还有一个更难听的小名,叫王八儿。”还有《分地》一节中,柳立业说:“他是哪家龟孙亲叔。”《相亲》一节中齐四瞪大眼睛跟柳三说,你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杂种”“龟孙”“王八儿”这些词语的确粗俗不堪,但恰恰是这些极度不堪的本土俚语,才符合生在乡土长在乡土中的这些小人物的言行特征,在这幽默背后隐藏的是对时代的反思。
还有一类语言,来自她所熟悉的底层语言,如“扛年作子”(打短工),还有齐四说的“不喷了、不喷了(不聊了),家里还有事”。作品中还有许多类似的语言,也许有人会说柳岸的语言太粗俗了,这样的语言出现在文学里是对作品的玷污,但是换个角度来看,这却恰好体现出了柳岸毫不做作的真性情。《浮生》讲的就是农村的故事,农村人如果说出文绉绉的话那才是真的不伦不类,而正是这些看似粗俗的俚语增加了文本的可读性和真实感。
(一)“官本位”思想的反思:奴化品格的成因
中国近现代文学从五四以来,一直承担着文学启蒙的责任,继承了鲁迅对国民劣根性批判的传统,柳岸的小说也不例外。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知识分子从来没有独立的政治位置,他们必须依附封建皇权而存在,“学会文武艺,卖于帝王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他们的人生理想和政治抱负。这就加剧了绵延中国两千年的“官本位”思想。这种由儒家创立的文化制度在它的初期保证了精英知识分子进入社会的管理层,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越来越僵化,越来越走向它初衷的反面。我们从小说当中这些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身上依然可以看到这种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小说的开头就写道,“柳老万一心想把儿子培养成叱咤风云的大人物,为柳家光宗耀祖。他自己就是家业再大也只是个土财主,他的小儿子一定要统领柳家湾以外的大世界”[3]7。“柳老万放走了辞行的先生,并没有责怪儿子,反而认为他能成大器……这一次,他下定决心不惜一切代价要培养他……他的这个儿子注定要成为大人物的。”[3]7什么是大人物?在中国普通人的心目中,一般是指在高位者,如王公贵族,或者是官场中下属对上司的习惯称呼。那么我们就不难体会,柳老万临终之前心心念念的,让儿子成为大人物是想让儿子能够在仕途上有所成就,光宗耀祖。而柳三一生的奋斗,包括他的次次投机的行为,不择手段争取个人的利益,都可以在“官本位”的思想中得到印证。柳岸在她的小说中,通过柳三穷极一生的追求最终失败的命运,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还有我们前面提到沙阳镇上的第一个大学生柳大志的人生追求,他考上大学就为了能够跳出农门,小说中写道:“他注定不会在柳家湾的土地上刨食吃。土地给他的记忆,只是贫穷、落后……柳大志做梦也没有想到,他又回到了沙阳镇。他从天之骄子又回归成凡夫俗子。……当一名老师,能有多大的出息?”[3]208为什么柳大志会有这种想法呢,这种想法的实质从他往后的人生发展历程中,清晰可见“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为什么小人物穷极一生的追求是要往上走呢?小说在《最后一局》一章中含蓄地讲到了,做了一辈子队长的柳春生和窝囊了一辈子的柳大志爹同一天病逝,让人意想不到的身后事。“柳家湾又一次喧闹不已,而这热闹,都归于一个生前连一句话都说不囫囵的农民的死亡,只因他有一个当副县长的儿子。”柳岸用如此平淡的笔触对市井生活中那种平庸、猥琐的习性和被传统文化所扭曲的人性进行了深刻的揭示与剖析。这其中,“官本位”思想以及由此而导致旧中国国民的“迷官”情结和“主奴”人格就是这种现象的典型成因。
柳岸集中笔墨于这些平凡人物的精神展示,于常见的生活世情、人伦关系中发现国人特殊而又普遍的文化态度、行为、价值体系,将思考指向整个中国文化与中国社会。
(二)“小人物”的哲学:精于算计的生存术
柳岸的小说不仅仅停留在对中国民族性格中“奴性”的挖掘上,还进一步展示了这块土地上底层百姓生存的缺陷。这种缺陷固然有迷信愚昧的因素在里面,比如小说中,县长的老娘来把县长拉走了说:“柳春生家的侄媳妇,要闯你爹的棺,赶紧找人看着点……”迷信在棺木起时,抱着孩子从棺木前面穿过去,就能把人家的福气带走,让自家发。一个大学毕业的副县长居然也信了,安排人帮忙起棺时维持秩序。虽然延续了鲁迅所开创的国民性批判的主题,但柳岸同样发现了套在人们脖子上的枷锁,还远不止这些,还有来自民间的“聪明”——精于算计的生存哲学。柳三的一生从算计始,到算计终。小说的开头,解放军进了村,14岁的柳三,开始了他一生中真正意义上的算计,变卖家产投身革命,成了柳家湾第一个吃上公家饭的人。此后人海沉浮。小说的结尾,柳三又一次开始了他人生最后一次算计。从柳立业那里知道了县里火化开始的时间是十一月二十日。柳三计划好了,农历十一月十六,他将驾鹤西去,过了三天,是十九,他会安然入土,火葬?柳家湾第一把火绝对烧不到他柳三。然而最后命运还是和他开了一个玩笑,十一月十六,柳三坐化,然而改革日期提前,十七日柳三成了陈湖县殡葬改革开炉的第一人。算计了一生,最后一算就是要留个全身,结果还是被烧了。正应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他所有的追求都是从自身的实际利益出发,作为社会构成中的弱势一员,他想方设法地过上好日子的生活愿望本无可非议,但是当他把这种愿望演化为一种以此为中心的精于算计、不无狡黠的生存术时,就使我们看到了这种处事智慧在底层百姓身上所形成的严重的性格缺陷。
小说源自历史,回归历史,记录了中国50年代后农村的改革变化。中国在解放后推行土地改革政策,重新分配土地,或许使许多贫农受益,但也导致干部伺机妄为,使一些无辜的人因此受害。这更多的也是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算计,只从自己眼前所看到最实际的自身利益出发。如作品中柳三的侄子在划分成分时,求到了三叔面前,柳三宁肯断绝关系,也绝不为所动。分地时,柳小毛因为个人的恩怨,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分地时,卡了柳大志。后来看到柳大志步步高升,又想方设法奉承,修复关系,等等。这种精于算计的生存术,衍生出的人与人之间的互不信任,直接导致了生存环境的危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对土地的依赖越来越弱,柳小毛背弃了农民的本性,欲望迷眼,最终畏罪自杀,也由此委婉地表达了柳岸的心声——逃离背弃土地是注定悲惨的。可是历史的洪流不可阻挡,柳岸也困惑而无奈,“沧海一粟、浮生若梦”,她表达了自己对历史与现实的批判,也用50年的沧桑历史为土地谱写了一曲悲壮的挽歌。柳岸始终没有忘记她从乡村走出,没有丢弃她的土地情结,没有停止她对农民的深切关注,所以,她必然会根植于土地,并为土地谱写动人的歌曲。
参考文献:
[1]骆雁峰.网络时代文学路上怎么走:专访著名作家莫言[N].潍坊晚报,2009-03-26( 10).
[2]祝海霞.在“主流文学”和“新主流文学”之间突围:刘震云小说“小人物”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3:2.
[3]柳岸.浮生[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14.
The ukiyoe of nobody:An analysis of the novel Fu Sheng written by LIU An
FU Jing
(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Zhoukou 466001,China)
Abstract:The novel Fu Sheng,which is written by LIU An,is brightly characterized with the three aspects in its creation:the characters-shaping,the language style,and the cultural criticism on the weakness of national character.LIU An’s language is piquancy and common,not only the localism of the characters,but also the use of conventionality and vulgarness,both are presented to the point well.The seemingly free and easy language can not hide the deep artistic achievement of LIU An.In terms of cultural connotation,LIU An devotes her several decades of inspiration towards life,and looks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the earth from both the struggle of human and the uncertainty of destiny,and composes a solemn and stirring elegy which was extended around fifty years for the group of nobody who live in Chinese countries.
Key words:nobody; language arts; cultural connotation
作者简介:付静( 1977-),女,河南周口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20世纪中国文化与文学。
收稿日期:2015-05-16
DOI:10.13450/j.cnki.jzknu.2016.01.004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9476( 2016) 01-0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