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葛浩文的翻译诗学
——以《天堂蒜薹之歌》英译本的歌谣为例

2016-02-15 13:53郑婷莆田学院外国语学院福建莆田351100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文学翻译创造

郑婷(莆田学院外国语学院,福建莆田351100)



浅析葛浩文的翻译诗学
——以《天堂蒜薹之歌》英译本的歌谣为例

郑婷
(莆田学院外国语学院,福建莆田351100)

摘要:基于翻译诗学角度,通过对《天堂蒜薹之歌》葛浩文译本中的歌谣部分进行阐析,发现葛浩文以忠实为前提,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诗学特征以呈现中国式的韵味;同时使用美国社会主流诗学追求的精确而有逻辑性的表达,重构译文,最终实现翻译的创造性忠实。

关键词:翻译诗学;文学翻译;忠实;创造

诗学,这一文学创作价值理论,最早由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提出。他认为创作实践的目的与价值存在于作品中。梅肖尼克定义诗学为“关于作品价值与意蕴的理论”[1]。勒菲弗尔提出诗学形态是关乎译者的文化环境[2]6。他认为“诗学”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文学手法、文体、主题、原型人物、情景和象征的集合;二是文学在社会体系这个整体中的作用或应承担起的作用[2]26。前者是从微观层面把握文学的功能,后者则是从宏观层面考量文学作品的影响程度。汤富华的诗学观也分为两个层面,微观层面包括主题、原型人物、象征、手法等文学表现形式,宏观层面则指社会系统与文学系统的关系[3]2。显然,诗学内涵表明文学作品是社会文化体系以文字形式的浓缩呈现。

翻译诗学是诗学中的翻译理论。勒菲弗尔在论述改写理论时明确指出翻译是对原文的改写,任何改写都是某种意识形态和诗学的反映[2]vii。汤富华分析诗歌翻译时也强调指出,其强大的颠覆力与重塑力呈现出来的是语言的颠覆力与重塑力,而后者必然与社会文化体系互动而发挥作用[3]2。翻译诗学将翻译与创作置于同一水平上。刘重德指出文学翻译是“一个再创造和再生产的过程”[4]。作为面向译语社会的活动,翻译必然受到译语社会诗学因素的制约。翻译的过程就是两种诗学的碰撞、交流,进而实施转换的过程。西方的主流诗学对翻译异域文学作品的要求是译文应该让读者感觉到似乎是在读英文原著[2]179。因此,翻译不是简单地进行语言间的置换,将原文单纯地从原语复制到译语,它要实现在原语社会体系中创作的文学作品在译语社会文化环境中的重建。译者对原文进行适当的创造性的改写,使其尽量符合所处时期占主流地位的社会诗学,从而达到译文被尽可能多的读者接受的目的。梅肖尼克就是将一部作品的翻译视为一个言语系统,这个整体有着内在各因素的相互制约而最终形成思想与言语的统一[1]。

一、葛浩文的翻译诗学

作为一个译者,葛浩文清楚他面对原文时“首先是读者,一边阅读,一边阐释”[5]。原文是作者将思想意识中的画面用烙印着个人风格的文字创作出来的作品,它展现出的魅力融合了原语社会文化主流诗学和作者个人意识与个人语言风格共同形成的诗学。认同接纳作者的诗学观是翻译的前提[6]。原文是译文的价值源泉。译者阐释作者的真情实感,再用译语充分地呈现出来,力求最大限度地保留由原文的文化内涵和语言风格凝聚而成的诗学观,从而实现对原文的忠实。所以,葛浩文表示希望看到对他译文的评论是宏观式的剖析,是从一整部作品的忠实度上去评判作品的成功度[5]。

但是翻译既要满足原文社会文化对文学输出的愿望,又要满足译语社会接受外来文学的需求[7]。原语社会系统形成的诗学,必然不同于译语社会的诗学。在忠实于原文的前提下,葛浩文乐意于采用拿汉语读用英文写的翻译策略,也表明“喜欢既要创造又要忠实”[8]。他创造性地改写,不做逐字翻译,而是创作一部作品。所以他强调指出,翻译小说里使用的语言是译者的语言,而非原著作者的语言[5]。这种翻译不是不忠实,事实上是在充分把握译语社会诗学的情况下,将其与作者个人诗学融入创作当中,用译语重新阐释和重新建构,最终实现更好的忠实。译文的诗学已经异于原文,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美国社会的主流诗学和葛浩文的个人诗学。译作的商业成功,有力地证明了葛浩文在忠实和创造之间找到了绝佳的契合点,同时在文学的重构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本文拟从翻译诗学角度对《天堂蒜薹之歌》葛浩文译本中的歌谣部分进行阐析,探讨葛浩文如何将忠实和创造运用于翻译过程,构建译文。

二、《天堂蒜薹之歌》的歌谣设计

《天堂蒜薹之歌》是莫言最受瞩目且销量最好的翻译小说之一[9]。其结构设计上的精妙之处在于,小说前二十章的每章之首都使用民间艺人瞎子张扣的歌谣,其后附上作者的旁白,用于说明此段歌谣的情境。如果把这二十章的歌谣从每一章的主体部分独立出来并再连接起来,就得到天堂蒜薹事件整个过程的概括。整个事件以歌谣的形式概述,歌谣片段的感情基调有欢快的,有伤感的,有忧愁的,有激愤的。张扣的歌谣,如同莫言给他的名字一样,一首扣着一首,首首相扣,如线索一般,引领着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把社会底层的各种小人物悲欢离合的经历、欺压百姓的各色地方官吏丑态百出的故事经历串成一个严密的整体,构成了整个天堂蒜薹事件,也为读者演绎了一首高亢、悲苦的“天堂蒜薹之歌”,颇具艺术美感和韵味。

张扣,这个民间话语者,在小说中始终扮演见证者和评述人的角色。他不是故事的直接参与者,而是旁观者。只有这样的立场才能让他头脑清醒地陈述事实,公正地评价事件。莫言在塑造这个人物时,安排的是瞎子的身份,无疑是借助眼瞎心明的形象旁证歌谣内容的客观性。张扣深明大义、爱憎分明、不惧强权,敢吐真言。他用劳苦农民都能理解的话语叙述事件并发表评价。他的歌谣立场鲜明地抨击地方官吏蛮横统治、腐败渎职,唱出了底层群众愤怒的心声,能有力地鼓舞士气,唤醒他们的平等意识和权利意识。

三、歌谣中的葛浩文翻译诗学

音韵铿锵的汉语注重声调、对称与对偶的特点在歌谣部分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读者感受到的是抑扬起伏、优美动听和气韵悠长。葛浩文翻译歌谣时既要忠实于原文,呈现文字浓郁的优美和隽永的韵味,又要结合译语读者对语言严密精确、逻辑缜密的追求,创造性地进行构建。

(一)“歌谣”的翻译措辞

根据不同的场合背景和内容,莫言对歌谣的措辞呈现多样选词、灵活表达的汉语特点,吻合歌谣部分力图营造的华美感和艺术性。其中使用最频繁的是“演唱片断”[10]56,94,139,155,174,208,257,除此之外还有歌谣[10]1,116、歌词断章[10]14,162,269、歌谣片断[10]38、歌词片断[10]74、演唱断章[10]198、喜庆曲儿[10]229,或是省略不叙述[10]244,286,302。但葛浩文本着英文读者对语言明晰性、确切性的追求,翻译时并没有对歌谣这一概念用词进行细节修饰。因此,译文没有如原文那样采用多个同义描述词交替使用,而是简单选词。除了在第10章结合原文对“演唱片段”的修饰词“苍凉”,选词“a lament”[11]135,以及在第15章对应原文“喜庆曲儿”翻译成“a song of congratulation”[11]205之外,其他章节均只使用“a ballad”。在众多章节统一使用的“a ballad”衬托下,这两个一悲一喜的翻译措辞尤为突出,展现给译文读者的是一幅平凡人生悲与欢交织的画卷,精练又不失艺术美。

(二)逻辑连接词的添加

汉民族的曲线思维特征决定了汉语的语句理解依靠的是词语之间意义互相映衬而形成的“意合”。刘宓庆指出,汉语句子常常以意念为主轴展开从而使句法隐含化[12]。因此汉语表达缺少精确性和明晰性,是简易的、含蓄的,适于表达人们情感的艺术语言,但显然在表达抽象逻辑思维方面就显得不足。而讲英语的民族注重逻辑的思维方式,则决定了英语重“形合”。英语句子讲究形式完备,有明确的逻辑中心,附加成分须与中心成分保持条理清晰的逻辑关系,从而通过严整的结构表达一种中心明确、层次清楚的逻辑意义。因此,英语外在的显性连接手段在葛浩文的译文中常被使用。

例1:院墙高挡不住群众呼声[10]198

译文:But no wall can stop the masses’shouts,no matter how high[11]175.

例1是张扣在县府前的大街上高声演唱的歌谣。这段歌谣前两句描述县长加强院墙防护措施的行为,后两句评述仲县长此行为的结果。葛浩文添加“But”,用转折连接词实现句子相吸,突出仲为民将事与愿违;同时用让步状语从句“no matter how high”,表明加高院墙的徒劳。表意精确地讽刺仲为民欺压百姓却又外强中干的可笑举动。

例2:进了监牢俺也不会闭住嘴巴[10]244

译文:I won’t shut my mouth just because you put me in jail[11]221.

例2是在县府拐角小胡同里,张扣被白衣警察用电棍戳嘴巴之后所唱。葛浩文用“not...just because...”把因果逻辑关系呈现出来,强调张扣不会因为畏惧强权而不敢正义直言。

例3:县长你手大捂不住天

书记你权重重不过山

天堂县丑事遮不住

人民群众都有眼[10]286

译文:County Chief,your hands aren’t big enough to cover heaven!

Party Secretary,your power isn’t as weighty as the mountain!

You cannot hide the ugly events of Paradise County,

For the people have eyes[11]259

例3是张扣被带到审讯室里所唱的歌谣。葛浩文对第一句歌谣的翻译采用“not...enough to”的结构,表示“手大却捂不住天”的意思转折;第二句歌谣中的“权重重不过山”转折,则借助“not as...as...”的比较句型表达;第四句歌谣“群众都有眼”指明第三句歌谣“丑事遮不住”的原因,因此添加原因连词“for”。葛浩文通过对整段歌谣添加凸显英文严谨表达的逻辑关系词,达到思维严谨、承先启后、关联密布的效果。

(三)事件背景的简述

在翻译过程中,莫言在歌谣之后补叙歌谣发生的具体情境是为了让读者更清楚地掌握故事情节的发展,读懂歌谣的内涵,体会歌谣传递的情感。但当原文出现不符合译文读者阅读习惯的赘述或是出现陌生的社会生活信息,同时这些信息不影响他们对情节的把握,葛浩文采用删译方式帮助译文读者扫除阅读障碍,实现顺畅阅读。

例4:部分群众冲进税务局和计量所,殴打了几个积怨甚多的官员,县长仲为民调房管局维修队加高自家院墙,墙头上插了防攀爬的玻璃碎片,又拉了半米高的铁丝网。瞎子张扣在县府前大街高声演唱断章[10]198。

译文:from a ballad sung by Zhang Kou at the County Building wall,made scale-proof on orders of County Administrator Zhong Weimin following an incident in which the people broke into the county administrator’s office and trounced some long-resented officials[11]175.

例4是歌谣之后莫言介绍歌谣演唱的事件背景。原文详细描述县长为防止群众爬院墙闯入他家而调人“加高自家院墙,墙头上插了防攀爬的玻璃碎片,又拉了半米高的铁丝网”,这是歌谣前两句内容的进一步扩展。莫言的细节补充,描绘出现在中国读者生活中的私家大院外观,提供给读者更直观的画面感受,成功地刻画出仲为民这个平时欺压百姓的地方父母官此时如临大敌的怯懦嘴脸。美国缺乏这种特点的建筑,出于对译语读者认知语境的考虑,葛浩文并没有逐字翻译这些防护措施的细节,而是选用概括性的“scale-proof”简述,避免重复,同时减少阅读耗时。考虑到译文读者不理解当时当地的“房管局维修队”,在翻译时采用被动句式实现删译。中国的地方机构设置“税务局和计量所”不为译文读者了解,译者则用“the county administrator’s office”替代翻译。这种概括性的缩译,既给译文读者补充了必要背景信息,又减少了阅读难度。

例5:“你不闭住嘴巴,俺就给你封住嘴巴!”一位白衣警察怒气冲冲地说着,把手中二尺长的电警棍举起来。电警棍头上“喇喇”地喷着绿色的火花。“俺用电封住你的嘴巴!”警察把电警棍戳在张扣嘴上[10]244。

译文:from a ballad by Zhang Kou sung after being touched on the mouth with a policeman’s electric prot[11]221.

例5是歌谣之后介绍歌谣演唱的时间和当时发生的事情。原文详细描写警察在制止张扣演唱时的言语和动作细节,生动呈现事件发生的场景。但英文倾向简洁介绍事件背景,包括事件所涉及的人物及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考虑到译语读者的阅读接受性,此处葛浩文删除警察话语、神情、动作及电警棍外观描写。删减使译文更有效集中地叙述译文读者所需信息,更清晰简练的意思传递增强了译文的可读性。

(四)俗语的翻译

中国的俗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意蕴,能够生动形象地传达作者的感情。张扣这个民间艺人的身份决定了他的歌谣里大量使用俗语,因为俗语贴近生活,为劳动人民熟知,也易于唤起百姓情感共鸣。这种涵盖了中国特有文化内涵的俗语,中国读者容易理解,但是译文读者如果无法把信息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理解就相当困难。葛浩文在理解这些俗语的基础上,又在译语环境中使用了适当的语言和结构,构建出相应的文化和审美意境。

例6:天堂县曾出过英雄好汉

现如今都成了熊包软蛋[10]162

译文:Paradise County once produced bold,heroic men.

Now we see nothing but flaccid,weakkneed cowards[11]141.

例6中,原文使用的俗语“英雄好汉”和“熊包软蛋”都是前后两部分意思相同的并列结构,歌谣第一句和第二句用这组结构相同而意思相反的俗语做今昔对比,鼓动群众反抗的意味明显。葛浩文选择意思相同的形容词“bold”和“heroic”并列修饰名词“men”,用“flaccid”和“weak-kneed”并列修饰“cowards”。这种用同义形容词叠加修饰名词的翻译,既完全表达出了俗语的意思,又在结构上呼应了原文的表达习惯,强烈的情感表露无遗。

例7:手挽手儿前闯公堂[10]174

译文:Hand in hand we will advance to the seat of power![11]153

例7中,“公堂”是中国旧时官府的大堂,是百姓申冤、寻求公道的地方。歌谣唱出百姓希望地方政府官员能为民做主的心声。葛浩文用短语“the seat of power”意译其含义,重构了语言的美感。

例8:老百姓何日见青天[10]302

译文:When will the common folk see the blue sky of justice?[11]273

例8中,青天是蓝色的天空,象征着公正平等,也喻指清官。葛浩文把字面意“the blue sky”和引申义“justice”结合翻译,既保留了原文的文学特征又补充解释其中国的文化含义,让译文读者身处异域文化氛围中,感受到中国文化,获得独特而愉悦的阅读体验。

在翻译《天堂蒜薹之歌》的歌谣中,葛浩文以忠实于原作为前提,尽可能地保留歌谣由语言风格和文化内涵凝聚而成的诗学特征,力求呈现中国式的优美与韵味。同时,在充分把握美国社会主流诗学的情况下,用英语重新阐释和重新建构,最终实现创造性的忠实。不管是“歌谣”的翻译措辞、逻辑连接词的添加、事件背景的简述,还是中国俗语的巧译,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葛浩文的翻译诗学。

参考文献:

[1]袁筱一,许钧.“翻译诗学”辨[J].外语研究,1995( 3) :60-66.

[2]Lefevere,A.Translation,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3]汤富华.翻译诗学的语言向度:论中国新诗的发生[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4]刘重德.文学翻译十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7.

[5]葛浩文.我行我素:葛浩文与浩文葛[J].史国强,译.中国比较文学,2014( 1) :37-49.

[6]罗良功.“翻译诗学观念”:论美国语言诗的诗学观及其翻译[J].外国文学研究,2010( 6) :138-144.

[7]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7.

[8]张耀平.拿汉语读,用英文写:说说葛浩文的翻译[J].中国翻译,2005( 2) :75-77.

[9]邵璐.莫言小说英译研究[J].中国比较文学,2011( 1) :45-56.

[10]莫言.天堂蒜薹之歌[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

[11]Goldblatt H.The garlic ballads[M].New York:Arcade Publishing,2012.

[12]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vii.

作者简介:郑婷( 1978-),女,福建莆田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认知语言学。

收稿日期:2015-10-30;修回日期:2015-11-10

DOI:10.13450/j.cnki.jzknu.2016.01.012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9476( 2016) 01-0048-04

猜你喜欢
文学翻译创造
浅谈文学翻译之语言美
翁显良翻译思想研究综述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探讨情景语境理论观下的文学翻译
论音乐表演创造的美学原则
网络话语在当代语境下的思考意义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及其翻译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