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王爱玲
如何利用图书馆加强课外阅读
山东 王爱玲
图书馆中具有丰富的资料,为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材料积累提供了广阔空间。本文从图书馆的特点出发,论述了如何利用图书馆进行课外阅读以加强作文教学的方法。
图书馆 课外阅读 方法
众所周知,作文是需要材料的,而材料的获取,课外阅读是一条有效途径。通过阅读,不仅能丰富知识,开阔视野,而且还能激发情感,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图书馆中具有丰富的图书资源,可以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大量的知识信息,使阅读教学得到丰富和拓展,为学生的知识积累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由此可见,图书馆在教育教学中所占据的位置是多么重要。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必须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高度重视图书馆的作用,切实改变图书馆的形式化现象,合理应用,把其教育辅助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小学生由于年龄还小,阅读时一般没有明确的目标,往往是别人喜欢看什么自己就跟着看什么。因此,必须加强对图书选择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有选择地阅读符合自身特点且健康而有意义的书刊,以避免盲目阅读的现象。
一是与语文教学内容相结合。阅读的内容与课文内容相结合,有利于学生用课外阅读知识,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做到课内外知识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和完善。例如,在教学《冀中地道战》一课时,可要求学生阅读《地道战》等有关抗日战争题材的书刊,帮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地道的结构特点等,加深对抗日战争的理解。
二是与德育相结合。阅读的书刊必须是健康的,有意义的,能够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例如,让学生阅读有关“长征”题材的书籍,可使学生感受长征时的艰苦,体会红军官兵忠于革命,英勇顽强的精神和意志。
三是与学校组织的系列活动相结合。阅读内容与学校组织开展的活动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对活动加深认识和理解。例如,在开展“孝道教育”活动时,可让学生阅读《最美中国人(尊老爱幼篇)》等书籍。
阅读的方法很多,对于小学生而言,一般可采用以下方法:
一是笔记阅读法。即通过笔记辅助阅读,也就是常言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
二是读写结合法。即边读边想,读思结合,及时对书中的观点、写作方法或重点段落等所产生的思考记录下来。
三是读问结合法。即对书中不理解的问题,向同学和老师请教,或进行讨论,寻找解决方法。
四是兴趣阅读法。即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图书馆的藏书情况,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有目的地自主选择书刊。
阅读的目的不是为了走形式,赶热闹,也不是为了图一时的快乐,而是为了增长知识,培养自学能力,提高文化素质和塑造人格。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坚持不懈,多读书,读好书,保持读书的浓厚兴趣,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
一是定期阅读的习惯。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每天留出一定时间,引领学生到图书馆看书读报,促进学生形成自觉的行为。
二是良好的卫生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卫生习惯,有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例如,阅读时要有正确的坐姿;读书时眼睛和书本的距离要适度;杜绝边读书边做小动作,如挖耳挠腮,摆弄小玩意儿,吃零食,东张西望等陋习。
三是专心阅读的习惯。要养成这一习惯,必须尽量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避免各种因素的干扰,做到环境安静,空气清新,光线适度。
四是培养读书动笔的习惯。徐特立先生说:“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边思考边动笔,可以抓住重点,深入理解;做摘录,记笔记可以及时记下心得体会,对积累资料和活跃思想十分有利。
五是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在阅读时,要纠正那种“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不良行为,指导学生常问“为什么”,深入思索,逐渐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
六是有目的阅读的习惯。有目的地阅读能提高阅读的效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有目的地阅读。如,以积累知识为目的时,可以精读;以欣赏为目的时,可以朗读;以消遣为目的时,可以速读;以搜集资料为目的时,可以跳读等。
七是有序阅读的习惯。有序阅读指阅读要有计划性,阅读时不能见异思迁,半途而废。阅读的行为要有条不紊:书放在什么位置,笔记和笔放在哪里,暂时不读时怎么做记号等等。
八是自带工具书的习惯。阅读时碰上生字或不理解字词意思的时候,自带字典等工具书,可快速地解决问题,既不中断阅读,又不打扰别人。因此,要强调工具书的重要性,使学生在进入图书馆之前养成带工具书的习惯。
阅读的目的在于应用,只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才能让知识在实践中放出灿烂的光芒,发挥知识的效能。因此,在学生进行阅读的同时,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达到寓教于乐,学以致用的目的。
一是开展读书交流活动。经过一阶段时间的阅读后,为了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可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读书交流活动,让同学们谈读书的感想,说读书的体会,介绍读书的方法和收获。通过交流,进一步营造爱书、读书、用书的校园氛围,激发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二是开展书评活动。开展书评活动,不仅能促进学生对某本书或某篇文章的认真研读,而且还能使学生从文章中受到影响和启发,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发展应用能力。例如,学习了课文《看云识天气》以后,可让学生阅读《昌乐史志》,从中了解了不少谚语,如“东风急,备斗笠”、“雨前有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等,然后结合课文互相讨论,并观看天气。在讨论中,验证知识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提高了应用能力。
此外,还可以开展古诗词诵读、黑板报和手抄报展示、作文竞赛等活动,进一步激发阅读兴趣,促进应用能力的发展。
总之,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图书馆资源对于阅读教学的促进作用,把图书馆的应用与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阅读教学锦上添花。
(作者单位:山东省昌乐县竞技体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