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程
(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江阴 214433)
区域电子信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路径探析
吴 程
(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江阴 214433)
本文从区域电子信息制造业研究背景入手,简要分析了我国区域电子信息制造业的转型趋势,并着重阐释了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旨在为相关企业提供有价值的产业转型建议。
区域;电子信息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
电子信息技术运行的框架需要借助有效的管理机制进行综合化管控,正是基于我国经济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也实现了长足的突破,但是,在技术运行过程中,需要管理人员借助有效的处理机制,一定程度上实现项目结构和技术参数的转型,实现集群化、自动化为主的项目运行机制,也要对其进行结构的有效调整,确保转型升级项目顺利完成。从区域电子信息制造项目的视角出发,要建立有效的管控措施,就要保证转型发展运行框架符合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1]。另外,要对经济的差异进行综合化的处理和划分,确保转型结构和信息制造业项目运行参数符合地区的产业发展特点,真正实现管理参数和管理项目的最优化贴合。
1.1 区域电子信息制造业内部发展结构差距拉大
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的区域结构差异较大,其中东部地区在产业转型过程中的进度在逐渐放缓,并且更加看中对于自主创造能力的提升,已经向着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主要实现高附加值以及高科技水平项目的稳定发展。据调查,截止到2013年,我国中西部20个省市销售产值仅仅在17800亿元左右,占据全国比重20%以下,这也是需要企业在实际发展框架内认真思索的[2]。
1.2 区域电子信息制造业外部国际形势发展迅猛
在对实际运行框架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分析,第一,要积极运行经济转型——出口导向转为内需拉动的措施,主要是基于国际IT市场环境下继续保持低速增长,发达国家对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的需求也在缩减。第二,针对国际市场竞争压力,我国企业要积极推进创新力的升级。
2.1 优势区域优先发展
第一,优化发展区域电子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路径。优势区域优先发展的机制运行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其聚集程度较高,且产业规模较大,以及具备一定的发展市场和运行模型,最重要的就是产业链条建立得已经比较完整了,我国发展比较迅速和项目运行结构比较完整的地区就是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及珠江/西江经济带地区,近几年福厦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也趋于完整。特别是在一些科技产品方面,实际运行结构和运行规模已经较为完整了。但是,要注意的是,正是由于经济结构较为健全,要实现转型,就需要管理人员强化项目发展框架,另外,国际竞争压力也是推进转型的重要因素,我国转型结构只是依赖出口,并不能建立最优化收效,只有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才能真正提升项目发展实力。
第二,优化附加值产业链,升级链条的实际价值。在实际项目发展过程中,企业要从价值链条建立的角度分析项目发展框架,真正提升企业电子信息技术和运行结构的完整化。特别要注意的是,在企业实际运营中,价值链条的建立主要展现的是企业的信息处理态度和基本机制,因此,需要管理人员借助智能终端对消费和服务结构进行综合分析,在保证价值等同的基础上,优化整体项目设计、项目生产以及项目营销的综合管控,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产业格局变化的同时,确保价值链得到同步提升。
2.2 赶超区域优先发展
第一,实现元素密集型向产业密集型发展。近几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了有效的发展,对于赶超区域的发展进程也在不断推进,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积极运行企业发展框架,顺利升级管控措施和要素投入成本的项目管理,顺应时代发展变化的同时,提升企业的实际动力,促进整体运行结构的优化。要想有效地顺应经济增长阶段的变化,就要提升企业整体发展框架,确保经济结构提升企业运行参数和基本的运行实力,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运行框架需要建立有效的发展运营机制。另外,在对要素成本变化进行综合化分析的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要对产业的结构发展进行综合分析,转变产业发展思路,一定程度上强化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入成本,在强化产业水平和基准的同时,真正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健全完整的战略性指导。
第二,合理化布局产业管理结构。企业管理人员要针对发展阶段企业的实际水平,提升能力的识别和优化措施,实现跟踪调查和监控的同步,顺利实现市场化运营机制,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3 起步区域调整发展
企业要在区域调整过程中,有效地转变战略发展目标和运行机制,主要是侧重于产业的实际转型和运作,保证升级后承接结果的完整度,真正从企业的实际收益和实际水平出发,建立健全完整的运行框架。另外,企业管理人员也要在发展进程中,谨慎对待区域内出现的投资项目,强化发展统筹布局的时效性,实现因地制宜且科学合理的发展框架,借助对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整体认知,优化问题处理能力,顺利建立有效的发展流程。
总而言之,在对区域电子信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路径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企业要从市场格局和实际发展环境出发,建立健全完整的项目发展机制,提升技术转型的管控措施,实现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1]李峰,韩静,孙丽文,等. 经济新常态下京津冀产业协同与发展研究——以电子信息制造产业为例[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7(02):9-15.
[2] 吴长莉,路静敏,赵晓兰等. 基于因素视角的河北省电子信息制造产业竞争力分析[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04):16-21.
(编辑 文新梅)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Path Analysisof Area Electron Informatio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WU Cheng
(Jiangy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of Jiangsu Province, Jiangyin 214433, China)
Starting from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f area electron informatio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is article makes a brief analysis of transformation trend of the area electron informatio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and emphatically illustrates the path of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hina’s electron informatio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o provide valuable suggestions on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for related enterprises.
area; electron informatio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path
2016-08-08
本文为无锡市科技协会软科学重点资助课题《工业4.0背景下江阴市电子制造业升级转型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编号:KX16-A-21)研究论文。
吴程(1972.11—),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电工电子,校企合作,产学研。
G2
B
1672-0601(2016)12-01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