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 健
(无锡市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无锡 214111)
有效教学视角下的化学学习指导
施 健
(无锡市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无锡 214111)
为使高职学生有效地学习化学,教师要进行有效的学习指导。根据化学的学科特征,指导学生掌握化学学习方法,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复习小结的指导,使他们尽快形成化学知识体系;加强容易出错点的指导,提高学生作业正确率;对实验要进行课前、课上、课后详尽的指导,使实验教学成为有效教学。有效教学视角下的学习指导是多维度和简捷易行的。
有效教学;学习指导;学科特征;实验教学
“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从有效教学过程来看,有效教学意味着教师能够有效指导。”[1]由于五年制高职的学生化学只学过一年,化学学习方法未能完全掌握 ,而化学课程是高职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学习效果将影响其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所以需要化学老师加强学习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使教学更好地成为“有效教学。”
“学习指导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控制、创造、引导影响学生学习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引导学生按照学习的过程和规律,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积极主动地去学习。”[2]有效教学视角下的学习指导,称之为有效指导,有效指导应该符合有效教学的原则——“高效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等。根据这些原则,有效的学习指导有以下特点:
1.1 有效指导的过程是简捷易行的
有效教学的关键点在于“效”,指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或者说教学的效益比较高。高效性原则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全面的角度来评价教学的有效性[3]。衡量高效性的要素是“为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花费的必要时间最少;师生花费的精力最少;借助的教学手段最少。”[4]那么有效的学习指导也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去衡量。达到同样的教学效果,如果是花了更多的时间去指导,或者通过题海战术指导,或者调用了各种手段等,都不能算是有效的指导。有效的指导是教师是针对学生的现状精心地设计指导方案,通过巧妙的方法来使学生茅塞顿开,执行起来比较简单省力。
1.2 有效指导是全面的
有效教学的发展性原则是指“教学应使所有的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得到发展。”[5]首先,有效指导的对象不是个别学习效果差的学生,而是全体学生;其次,有教学效果的方面不仅包括知识、技能目标,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价值方面和各种能力,如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等;再次,有效指导不仅是某一重要知识点、而是课程的各个章节都需要教师的指导。有效的指导应该是全方位、多角度的。
“根据学科知识内容的特点来研究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方法”,[6]有效指导要适应化学的学科特征。
化学知识的形成是建立在实验验证基础上的,有效的化学指导不仅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与原理,而且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首先通过实验指导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以正确轻松地理解化学原理;其次,指导学生正确书写实验报告,帮助他们理解和总结化学规律。
化学知识需要用一定的专业术语和符号来表达,比如用化学方程式表达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化学符号能否正确书写,恰好反映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学生要正确、流畅地书写化学符号,这就需要教师有效地进行化学学习指导。
根据有效教学的原则和化学学习的学科特征,实践有效的化学学习指导是多角度和多方面的。
3.1 及时指导复习小结
学生认为无机化学需要记忆很多杂乱无章的化学方程式,“在学完元素化合物知识后,要以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自己去构建知识网络图。”[7]此时,教师就要指导他们如何找到线索,如何把这些知识点归类整理,如何找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及时地整理知识点,将所学的无机化学知识系统化和整体化,使之成为知识网络,从而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变化规律,这恰好是无机化学的学习重点。这样的指导,使学生温故而知新,提高课堂效率,才能称得上有效教学。
3.2 指导学习顺序
物质的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这是贯穿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教师在学习指导中,也要把这个思想明确地传递给学生。“学习方法可以分解为四个要素:第一个要素是程序,它是指学习行为的先后顺序。各行为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性和联系。”[8]化学教材的一般编排顺序都是先学习物质的结构,后学习物质的性质,但对于初学者这是不适合的。学生对物质的性质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是难以用抽象思维去理解结构的。所以,此时不仅要颠倒教材顺序来讲授,更要指导学生牢记性质,引导学生用结构来解释这些性质。在学生建立了“结构决定性质”这个概念之后,教师就要指导学生首先要弄清结构,然后由结构来推测性质,这样不仅使学生对物质的性质容易理解和记忆,更能巩固学生的化学基本思想,对学生以后学习化学知识大有裨益。
3.3 细化实验指导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的教学在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详尽的实验指导是学生做好实验的保证。
3.3.1 课前的实验指导
课前的实验指导包括预习报告的书写内容和格式。通过书写预习报告,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原理、实验内容以及步骤。为了提高预习效果,不同的实验有不同的预习重点。例如,验证性质的实验,重点要求学生明确实验内容,并对实验结果有一定的预测;训练基本操作的实验,要求学生用流程图写清实验步骤。
3.3.2 课上的实验指导
课堂上的有效的实验指导包括:一是要指导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让实验顺利、结果明显。二是“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必须注意实验前、实验时、实验后分别看到什么”[9],因为实验是对学生观察能力培养的好机会。三是在实验巡视指导中,提醒学生及时地、如实地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四是个别指导,指导学生用标准的操作规范进行实验。这些指导对培养学生化学实验的基本素质是至关重要的,提高基本素质的指导才是真正的有效指导。
3.3.3 实验报告的书写指导
首先,指导学生对不同类型的实验采取不同的实验报告书写格式,例如性质验证类实验可采取表格法,列出每个实验现象所对应的解释或结论;其次,指导学生找出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并针对自己的操作情况在实验报告中做出分析。
通过以上详细的实验指导,让学生在实验中学到正确的操作,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更可以让他们有效地复习理论知识。能够达成这些目的的实验指导,才是有效指导。
3.4 加强易错点的指导
等学生作业犯错后再指导,或在作业前简单提醒,都不是有效的学习指导。“思维过程的展示与交流还是避免基本概念及理论学习中易错、易漏、易忽略的有效方法。”[10]及时地向学生展示思维或表达上出错的过程,使学生知道出错的原因,比单纯强调不能犯错更有效。例如,书写有机化学结构简式,老师先把出现过的几种典型错误一一指出,且说明由来,学生听后不仅不会犯同类错误,还能主动纠正对有机物结构理解上的偏差。实践证明这样指导的作业错误率明显下降。
3.5 个性化指导
不同的学生存在的学习困难是不同的,教师往往采取个别指导。例如,对理解上有问题的学生个别指导是加强理解概念中的关键词等等。在实验操作的指导中,个别指导尤为重要,因为操作错误是五花八门的。教师逐个学生地指出他们的不规范动作,让每个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才真正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
经过实践证明,以上多种化学学习指导,不仅可以使指导成为有效指导,还能帮助学生较轻松地学完化学这门专业基础课,为后继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
总之,有效教学视角下的化学学习指导,要紧紧抓住化学的学科特征,依照有效教学的原则,在多个维度上进行。
[1]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3-50.
[2][6][8]钟祖荣.学习指导概论[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3,86-87,96.
[3][5]李森,张家军,王天平.有效教学新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96-97.
[4]明高.有效教学的五大元素[J]课程.教材.教法,2009(04):16-19.
[7]唐敏.化学,原来可以这样教———中学化学思想、方法、策略探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1:24.
[9][10]滕建秀.化学有效教学的实践维度[J]. 新课程, 2009(12):42.
(编辑 赵欣宇)
Chemistry Learning Guidance in the Perspective of Effective Teaching
SHI Jian
(Wuxi Higher Health Vocational Technology School, Wuxi 214111, China)
Teachers must carry out effective learning guidance, in order to make students study chemistry eff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 of chemistry discipline, the teacher instructs students to master the chemistry learning method. The teacher guides the students to carry on the review and summary without delay, which enables students to form chemistry knowledge system as soon as possible. The teacher improves the correct rate of his students’ homework by strengthening the guidance of error-prone points. In order to make laboratory teaching become an effective teaching ,the teacher’s guidance on students’ experiments should be detail before class, in class and after class.
effective teaching; learning guidance; discipline characteristic; experiment teaching
2016-10-28
施健(1971—),女。江苏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化学教育教学研究。
G718.5
B
1672-0601(2016)12-005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