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班级文化构建

2016-02-15 08:24:03闫青平
职业技术 2016年12期
关键词:班级班主任院校

闫青平

(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无锡 214028)

浅谈高职院校班级文化构建

闫青平

(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无锡 214028)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组成部分,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对于构建校园文化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班级文化的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班级文化需注意的几个问题,并提出构建班级文化的几点策略。

班级文化;高职;构建

0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与普通高等院校不同,高职教育具有培养目标的确定性、生源结构的复杂性等特征,因此如何为社会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学生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班级是学校的细胞,班级文化是班级创建的核心内容。对于高职院校本身来讲,积极推动班级文化构建,有助于构建有特色的班级文化,不仅能使学校班级管理得到优化,还能使学校的文化更加丰富,更加多元化,是发展学校特色办学的重要措施;对于高职校的学生来说,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有助于学生专心学习文化知识、技能,有助于形成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班集体,并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1 班级文化的内涵

学者夏明娟认为“班级文化是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在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创造的满足全体成员发展需要的独特的班级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它是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微观的学校文化,是班级的灵魂。”[1]的确,班级文化是学校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又有别于校园文化,这是由班级文化的差别性引起的,各个班级文化各有特色,同时构成了整个学校的特色文化。在一个班级学生的主要生活与学习的空间中,所有物质环境、精神特质等群体文化都是班级文化的组成部分。一个班级文化的形成,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全面,都是班级的教师与学生在教育,管理和日常活动中建立健全的,是整个班级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班级文化不但能彰显一个班的班风班貌,而且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可以让学生能在集体之中茁壮成长,增进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培养出技能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双优的学生打下良好基础。

班级文化的内涵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职业文化。

1.1 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指班级的物资环境等视觉层面的文化,例如教室四周墙壁上粘贴标语、名人名言,黑板上方悬挂国旗及班训,定期展出班级黑板报等一系列教室内部环境布置与设计等,是班级文化的基础,也是对外展示的平台。班级物质文化的构建,不仅具有教育的功能、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灵魂,还能从侧面激励学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2 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指班级的学生们大多认可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行为方式和舆论等意识形态,体现了班级师生的群体意志。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中的核心。精神文化构建良好,可以提高班级成员的荣誉感和归属感,也更加有利于对班级进行管理。精神文化的构建涉及的范围广,形成也需要较长时间,因此需要从教师到学生的共同努力。

1.3 制度文化

一个强大的集体需要统一思想和行动,但是这些都是要建立在良好的制度体系上的。制度文化可以将行为准则以机制形式表现出来,例如规章制度、班级纪律、日常行为规范等。制度的制定既要注重人的因素,又要求科学合理,也就是说不能过于苛求学生,也不能敷衍了事。制度文化的形成过程要求所制定的规则具有实用化和时效化,所以不能停留于制度的形式,并且要及时修订完善。

1.4 职业文化

职业文化是高职院校的文化特点,有别于普通高校的文化特征,这是由高职院的学科特点所决定的。每个高职院校从学生入学时的专业入手,一直到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已经形成了一种完整的职业文化,是高职院校的特有的文化。职业文化主要是指职业氛围和职业要求,包括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等多方面的知识。职业文化的构建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为目标,不仅要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同时也要做好职业道德教育水平。因此,职业文化构建也是班级文化构建中的重要内容。

2 班级文化的构建需要注意的问题

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共同创立的并用以教育、引导、感染、发展学生自身的群体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的文化综合体。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个班集体得以建立和发展的最稳定、最具活力的前提和基础。[2]对于学生来讲,学校是一个微型的社会。在这个微型的社会当中,无论是学校组织的班级文化,还是学生们自发形成的班级文化,对学生的成长过程和学生价值观的形成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1 班级文化的可变性

对于一个班级的文化来讲,它的形成需要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在这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班级文化也需随着时间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在现代高职院校当中,班级成员的活动空间不再局限在一间教室当中,而是已经扩大到整个校园或校外其他场所。同样,班级文化也会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人和环境等,都会使原有的班级文化发生改变。

2.2 班级文化的多样性

由于各班级学生之间差异性和外在环境的复杂性,使得班级文化变得丰富多彩。班级文化中的一个学生的一个举动、一个观念都可能会形成一种文化表现形式。班级文化的这种多样性恰恰是适应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生在这种多样化的文化当中不仅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还能更好地体会到职业教育的魅力所在。

2.3 班级文化的可控性

在加强高职院校班级文化构建的工作当中,班主任、任课教师、学校领导等都是文化监督管理的主要负责人。他们应该在班级文化构建工作中起到控制、引导、监督和管理的作用。这是因为在高职院校的学生受到年龄和身心的成长限制,他们在某些方面还是不太成熟,自控性较弱,在班级文化构建的控制工作中,班主任应作为核心管理成员,班主任的作用之一就是引导班级文化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4 班级文化的广泛性

相对于普通高校,高职院校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对于学生技能和社会实践提供了更多更广大的活动空间。学生在高职院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更多样化,范围更广,高职院校学生在各种社会实践中,接触到了更多元化的文化。这些因素无形中为班级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3 构建班级文化之我见

3.1 以学生为主体,班主任为主导作好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建设是班级文化构建的重要部分,其中包括价值观念、班级制度、班级活动、舆论观点和主流思想等。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而这个核心当中,价值观的形成又是核心中的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就是整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价值观对班级文化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首先,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离不开班主任的组织、管理和教育,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当中要起到多重作用。高职院校的学生是即将跨入社会工作的,班主任既要对其进行思想上的教育,转化学生职业思想,又要指导其职业生涯规划,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班级的班主任在建设班级文化的过程中,自身的管理经验、思想观念和职业道德,以最佳的正面形象影响班级文化建设。

其次,在班级文化的构建工作中,仅仅有班主任的领导作用是不够的,学生是一个班级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班级文化构建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对班级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班级文化的构建工作的重点,发挥各个学生的特点,让学生能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真正发挥主体的作用是班级文化的构建工作的目的。学生们自主管理班级,需要一个合格班干部管理团队。班干部除了配合教师工作之外,对学生的交流也尤其重要。传达建议,沟通交流和组织活动是班干部基本工作内容。因此,班干部在构建班级文化工作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3.2 以班级活动为载体构建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

班级活动会可以为班级文化创造良好的氛围。班级活动的形式包括做义工活动、辩论赛、企业学习、讨论会、讲座等。班级活动的作用就是在整个过程中能够切实影响到学生成长,让学生养成好良好的社会习惯和个性特征,能够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能够使班级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同时,在班级活动中,学生们的归属感与集体荣誉感也会渐渐增强。

3.2.1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有效的班级凝聚力

在集体活动中,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多方面都会受到影响,好的影响会在集体成员中传播,这对于学生个人而言也是一种学习过程。比如学生们在教室热烈讨论的时候教师要积极引导,有助于学生形成统一的主题,增强学生的凝聚力。班级各个成员之间存在差异性和多样性,只有形成统一的思想,转移学生注意力,才能使班级的凝聚力得到体现。

3.2.2 培养班级成员的团队协作精神

班级成员的团队协作是建立在班级成员们互相尊重、人人平等的思维之上的,班集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团队,在这个团队当中每个学生都需要找到自身的定位,发掘自身价值,为团队的利益出一份力。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的作用非常重要,不仅要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还要让每个学生能感受到集体带来的温暖和希望。培养每个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这样才能在集体的力量下让更多的学生发挥出自身的能力。

3.3.3 人际关系的形成

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的形成是需要长时间累积的,并且大部分是在经历了矛盾、冲突或波折之后才渐渐形成的。在各种班级集体活动中,学生们可以通过活动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丰富的课余生活可以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各式各样的拓展活动能给学生带来快乐的时光,暂时忘却学习和生活中的不愉快。而对于合理解决问题的责任则主要落在班级辅导员或班级领导身上,对学生的正确监督和引导能帮助形成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系统的文化并需要系统的机制支撑运行,我们要立足于社会需要和职校学生特点,促使学生在和谐的班级文化中健康成长。

[1]夏明娟. 高职师范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9.

[2]孔令柱. 职业院校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5.1.

(编辑 文新梅)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lass Cultur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YAN Qingping

(Wuxi Higher Health Vocational Technology School, Wuxi 214028, China)

Class culture is a part of campus culture, and positive and healthy class culture has the very vital significance for constructing campus culture.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of class culture, put forward several problems tha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n constructing class culture, and give several strategies to construct class culture.

class cultur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construction

2016-08-04

闫青平(1985—),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G42

B

1672-0601(2016)12-0025-03

猜你喜欢
班级班主任院校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0
班级“四小怪”
小读者(2021年4期)2021-11-24 10:49:03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2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中学生(2016年13期)2016-12-01 07:03:44
不称心的新班级
快乐语文(2016年7期)2016-11-07 09:43:56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4:41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