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
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探究
李伟
智能制造是各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主攻方向,作为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来源,高等职业教育受到诸多冲击与挑战。智能制造的独特内涵使高职人才培养面临着培养目标上“专门”与“复合”的矛盾,专业设置上“专业”与“产业”的矛盾,课程内容上“单一”与“多元”的矛盾,培养途径上“封闭”与“开放”的矛盾,这要求高职应当以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为前提,动态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在课程内容上重视系统知识的传授,并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深化与企业的合作程度。
高职人才培养;培养目标;专业设设置;课程内容;培养途径;智能制造
2011年,德国针对国际经济环境和本国发展情况,于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工业4.0”的概念,成立“工业4.0工作组”,并指出“工业4.0”的核心为“智能+网络化”,即建立信息物理系统,实现制造业的智能化。[1]在此背景下,美国和日本分别提出“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和“再兴战略”,英国筹划“英国制造2050”,法国提出“新工业法国”,而我国则提出“中国制造2025”,这些计划的核心无异于发展智能化的制造业,智能制造正成为未来各国制造业发展的主攻方向,这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一)纵向维度:基于工业革命的历史发展
要理解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首先应当对智能制造的内涵进行剖析。基于工业革命的历史发展,有利于了解智能制造时代与前期工业发展的纵向区别。《经济学人》编辑Markillie将生产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作为工业革命的划分标准[2],在智能制造时代,虽然能源和技术是对信息技术时代的继承与发展,但人类的生产方式随着物联网、大数据、3D打印等智能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实现了一种跨越式的变革,制造自动化的概念被更新并扩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的层次。并且,由于物联网技术的运用,工作进行中的产品、组件以及生产机器能够实时收集和共享数据,这就完成了从集中的工厂控制系统到分散式智能的转变。因此,智能制造时代与之前阶段的工业时代对于人类生产方式的影响具有根本的差别,这对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规格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总的来看,智能制造时代所能实现的是制造业高水平的智能化,即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万物互联,构建起信息物理系统,实现了层次上的提升,与以往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实现的机器代替人工以及第三次工业革命实现的机械自动化相比,具有显著的突破。因此,从纵向维度上看,智能制造的本质内涵是实现了制造业从自动化向分散式智能化、高度式集成化的发展,完成了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即质的飞跃。
(二)横向维度:基于各国纲领的比较分析
各国关于“智能制造”的推行具有不同的实施方案,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德国的“工业4.0”计划和美国的“工业互联网”计划,两种模式在一些方面具有不同的侧重。首先,“工业互联网”的概念和内涵比“工业4.0”更大,“工业4.0”的概念主要指称制造业,而“工业互联网”则是不局限于工业或制造业领域,将人、数据和机器连接起来;其次,“工业4.0”的实现路径是自下而上的“制造业+互联网”路径,而“工业互联网”则是自上而下的“互联网+制造业”路径;最后,“工业4.0”强调的是生产制造过程本身的智能改造,而“工业互联网”则是追求生产制造的效率目标。[3]但两者本质指向相同、战略层次相似、动力来源相同,我国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也与之相近。
总的来看,虽然各国纲领在传统优势和实施路径等方面存在差异性,但其本质指向具备共性,均旨在实现智能制造,即完成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度融合,尤其是在融合度上不同于以往只是人和机器的连接,还融入了数据,是工厂、机器、生产资料和人通过网络技术的高度联结,形成自组织的生产,其内涵已经远远超越机器的自动化。[4]因此,从横向维度上看,智能制造的本质内涵是实现新型物联网信息生产力和传统制造业工业生产力的结合,利用智能制造的相关技术,让人才、数据、机器组成一个共同的智能制造系统,完成了自动化融合度的加深,即面的拓宽。
(一)培养目标:“专门”与“复合”的矛盾
从20世纪末至今,基于政策文本的视角,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先后经历了突出培养技术的“技术型”“实用型”“应用型”人才时期,从技术到技能的“高技能型”人才时期,技术与技能并重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时期。[5]技术技能人才的表述于2012年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提及,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在“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复合”是这一类型人才的核心要素,是在新型产业背景下实现发展和创新的基础,与以往培养“较强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的目标定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尽管在政策文本的表述中可以看出,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已经向复合型人才发展,但在高职院校实际的人才培养中,其培养目标还停留在较低层次的技术人才,无法适应高水平、高融合的自动化工作环境。在智能制造的背景下,工厂车间由于“机器换人”的改造,劳动人员数量骤减,工程过程呈现出去分工化的趋势,也就是工作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化,高职培养的人才需要的不仅仅是单方面技术的突破,而是应当寻求多方面技术的结合,所需的技术范围大大拓宽,这就带来了“专门”和“复合”的矛盾。智能化的企业需要的无疑是“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但目前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层次较低,所培养的学生大多精而不博,不能为企业提供适切的“多面手”,无法达到智能工厂的要求。然而,以“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并不仅仅是简单地实现技术的累加,如何处理好“专门”的技术掌握程度和“复合”的技术涵盖范围的矛盾是高职人才培养在智能制造背景下面临的一大问题。
(二)专业设置:“专业”与“产业”的矛盾
随着制造业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和融合度的提高,我国的产业结构也随之调整,产业结构的软化导致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主导地位日益被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取代,这势必会造成企业岗位设置的调整。在高职院校中,学生拥有自己的专业,通过专业学习获得相应的知识和能力,进而胜任与其专业相匹配的工作岗位。因此,专业设置是连接学校与行业和具体企业岗位的桥梁与纽带,也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前提,为了应对软化的产业结构,高职应当就其专业设置进行一定的调整,使之与产业结构的变动完成良好的动态对接。
然而,在智能制造的背景下,高职对于专业设置调整的敏感度还有待提高。智能制造的表现形式之一是机器换人,机器换人于2012年底在浙江、江苏等长三角地区逐渐兴起;但在2013年底,浙江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数为314个,虽然覆盖了高职高专教育全部19个专业大类,涵盖了区域重点产业,但围绕机器换人重点专业和重点产业的对接却不是很完整。[6]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珠三角地区,有实证研究表明,第二产业的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吻合度亟待提高。[7]智能制造主要影响的是第二产业的发展,制造业虽然是珠三角地区的传统优势产业,但珠三角高职教育与制造业相关专业发展缓慢、专业覆盖面偏窄。也就是说,制造业的智能化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的同时,也带来了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与产业结构不匹配的问题,“专业”与“产业”之间的矛盾使得高职院校应当对专业设置进行适当的结构性调整。
(三)课程内容:“单一”与“多元”的矛盾
如果说培养目标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宏观分析,专业设置是“建立什么样的专业对学生进行培养”的中观判断的话,那么,人才培养的最终问题一定会落实到课程内容层面,即“用什么样的内容去培养人”的微观实施。以往,高职院校受传统的“就业至上”价值观念影响,普遍存在忽视学生人文修养和科技素质的提高,原有的高职课程体系过于强调“专业对口”,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存在技能单一、知识面窄、职业素养偏低的状况,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8]课程内容的“单一”体现在职业院校的课程内容更多注重培养学生的硬技能,即单一化的职业能力。然而,自动化融合度的提高意味着需要以“多元”的知识来应对,高职院校要想培养出能够在智能制造环境中胜任工作的人才,其课程内容必须实现多元化发展,课程内容“单一”与“多元”的矛盾由此产生。
随着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巨大变化,智能化工厂的生产与管理模式具有过程自动化、加工智能化、设备数字化、车间网络化等特点,对学生的工作适应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基于适岗性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智能化时代并不是重点,高职院校如果仍然延续传统的价值观念,不注重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知识、培养岗位的可迁移能力,而只强调窄化的操作技能,并简单地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那么,在智能制造时代,课程内容实然的“单一”和应然的“多元”的矛盾将无法很好地得到解决。
(四)培养途径:“封闭”与“开放”的矛盾
德国和日本的制造业主要依靠精湛的工艺与工艺创新作为支撑,专深的技术技能和创新的工艺能力在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和融合的智能制造时代更加不可或缺。无论是德国还是日本,之所以拥有大量技术精湛的工匠,能在工艺领域具有重大创新,关键在于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都有企业的成功介入。[9]反观我国的职业教育,高职院校和企业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市场导向的运行机制没有形成,一体化的管理体制无法建立,这就导致企业与高职合作的积极性不高,从而造就了高职人才培养路径的封闭化,无法融入企业的需求。
开放的培养路径在制造业逐渐智能化的时代是非常必要的,主要原因有两点:(1)正如德国和日本一样,精湛的工艺与工艺创新离不开企业参与到高职的培养路径中来,仅仅依靠学校一方,只能为学生提供基础的技术知识,无法适应复杂的智能工作环境;(2)制造业达到智能制造的水平是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企业是这些高新技术的使用者,必定具备高端的操作设备和复杂的工作设施,这是高职院校所无法配备的实训条件,只有与企业进行密切的合作,才能让学生接触到智能制造真实的工作环境,进而为学生工作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基本的硬件条件。因此,现有“封闭”的培养方式与亟需构建的“开放”的培养路径是高职人才培养面临的又一大矛盾。
(一)基于基础技能,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培养“复合型人才”,并非不重视专业技能的专深化,因为未来的工作岗位将会更加地注重技术专业性,熟练工种会逐渐减少,能动性岗位会变多。[4]“专门”从面上理解是指技能掌握范围之窄,这并不符合智能制造时代的要求,因此,强调向“复合”的转变;但从点上理解是指技能掌握程度之深,而技能的专深仍是需要重视的,因此,在拓宽技能范围、强调“博”的同时,也要深化技能的熟练程度、突出“精”的培养。所以,“复合型人才”主要针对技能掌握范围这个层面提出,是在某些技术或技能达到熟练和精深的基础上实现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与兼顾,即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当以基础的专业技能训练为前提,并融入其他元素,进而培养出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
那么,在智能制造的背景下,什么样的“复合型人才”才是符合条件的呢?英见公司作为技术咨询公司,以518名德国公司代表作为问卷对象,对“工业4.0”生产人员所需的能力进行了调查。在该项调查中显示,作为制造业的一名雇员,愿意进行终身学习、具备更强的跨学科思维和行动以及具备更高的IT能力在将来会变得越来越重要。[10]因此,智能制造时代除了需要基础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创新、跨学科、信息技术、终身学习等能力和思维,高职院校在构建其发展路径时,首先应当融入时代所需的基本素养,明确其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定位。
(二)基于产业结构,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
智能制造对岗位需求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目前的工作由于相互连接的机器人而变得冗余,大量的就业缺口开始出现;另一方面,美好的就业前景也正在展现出来,许多新型岗位将被创造。岗位的淘汰和建立与高职院校专业的结构和布局有着直接的影响,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应当基于产业结构,淘汰一批不合时宜的专业,同时,建立符合智能制造时代发展的新型专业。
专业设置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和关键性环节,针对产业结构对专业设置进行必要的调整不容忽视。(1)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重复性、程序化的工作岗位面临淘汰,相应的专业规模应当缩减。相反,由于对能够熟练运用机床仪器的技术工人有了更多的需求,安装、调试、维护、保养、维修智能设备的技术性岗位将会相对增加,新型技术岗位的需求要求建立匹配的专业进行相应的人才培养。(2)专业设置是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体现,在智能制造带来的产业转型和升级的过程中,针对“长三角”“珠三角”的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对接度和吻合度不高的现象,高职院校应当把握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实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对接,动态地调整和优化专业布局以匹配产业结构。(3)由于在智能化的生产体系中,各层的人才相互融合,使人才结构呈扁平化趋势[9],专深于某项技术或技能的专门人才不足以应对未来智能化的工作环境,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高职的专业向融合的方向发展。
(三)基于职业能力,重视系统知识传授
传统的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这一价值观念促使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突出但“教育性”不足。所谓“职业性”突出,就是高职课程将具体的职业能力蕴含其中,面向市场中具体的职业岗位,培养学生具有更强的适岗性;所谓“教育性”不足,就是学生通过高职的学习,获得的专业理论知识不足,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除了面向单一的就业岗位,没有较强的岗位迁移能力,这在智能制造时代的数字化工厂中,显然存在诸多弊端。因此,在智能制造时代,高职在进行人才培养时不能仅仅聚焦于单一的职业能力,而是应当基于职业能力,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摄入,进而为其形成综合职业能力提供知识基础。
正如前面所述,课程内容“单一”和“多元”的矛盾在这个特定的发展阶段应当值得注意,将系统的知识以课程内容为载体进行传授时,应当把握好两对关系。(1)处理好“能力”与“知识”的关系。知识和能力虽然不属于主次关系,但在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化社会,能力的培养应当建立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以往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区别于普通教育课程内容的差异在于,职业教育侧重培养学生基本的就业能力而普通教育侧重让学生获得系统的理论知识,这一点在智能制造的背景下没有改变。只是技术的复杂化使得就业门槛上移,胜任一项工作需要的是综合化的职业能力,这必须是在获得相对完整的知识的基础之上才能形成,所以,高职的课程内容需要纳入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使得专业理论知识和具体职业能力“多元”结合。(2)处理好“就业”与“生涯发展”的关系。高职教育既然属于职业教育,那么以就业导向就有其独特的必要性。但随着职业院校毕业生生涯路径的拓展,单一的就业导向课程不能满足多元化的学生生涯发展需求,在课程内容中注重知识的传递,有利于学生为后续的生涯学习与进阶提供基础,也便于为技术高度复杂的智能化时代提供更高层次的智力支撑。
(四)基于企业需求,深化校企合作程度
职业教育的特征之一在于这种教育类型与企业的联系十分紧密,因此,单方面从高职的角度进行封闭式的人才培养而忽视企业的实际需求是不可取的,这在智能制造时代更是如此,因为智能企业需要的是具有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这要求学校不仅要和企业进行合作,而且,这种合作关系应当在固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
深化校企合作的程度,需要联动多方面的力量。就高职院校而言,要从以下三方面努力:(1)学校应当建立校企合作的专门机构,寻找与自身情况紧密相关的智能化企业,吸引企业参与到办学合作中来,与行业龙头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2)由于实现智能制造的企业与传统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有着根本的差别,高职院校应当采用开放合作的态度与企业共同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3)高职院校要与企业建立更深层的联系,与企业共同建立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并落实到专业设置、课程内容以及教学评价的层面,让企业深入到自身开展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使校企合作达到深化的程度。
[1]Kagermann H,et al.Recommendations for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ic initiative INDUSTRIE 4.0:Securing the future of German manufacturing industry;final report of the Industrie 4.0 Working Group[M].Forschungsunion,2013.
[2]Markillie P.Special Report,A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J]. the economist,2012(4):3-12.
[3]杨帅.工业4.0与工业互联网:比较、启示与应对策略[J].当代财经,2015(8):99-107.
[4]夏妍娜,赵胜.工业4.0:正在发生的未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108.
[5]周建松,唐林伟.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历史演变与科学定位——兼论培养高适应性职业化专业人才[J].中国高教研究,2013(2):94-98.
[6]刘晓,徐珍珍.“机器换人”与职业教育发展:挑战与应对[J].教育发展研究,2015(21):13-17.
[7]陈基纯.珠三角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吻合度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5(5):8-13.
[8]丁金昌.高职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问题和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14(7):92-95.
[9]徐国庆.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型[J].教育研究,2016(3):72-78.
[10]Ingenics A G.Industrie 4.0-Eine Revolution der Arbeitsgestaltung[J].Wie Automatisierung und Digitalisierung unsere Produktion verndern.Stuttgart,2014.
[责任编辑 金莲顺]
李伟,男,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2015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职业技术教育。
G710
A
1674-7747(2016)34-004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