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君 丘红燕 梁 文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科,广州 510260)
针灸学一体化教学探讨※
陈文君 丘红燕 梁 文*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科,广州 510260)
现今社会强调实践性人才的需求,促进了一体化教学的诞生和改革,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主体性,在教学目标上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医针灸学教学顺应时代的要求,国内部分学校已开展中医针灸学的一体化教学。本文就目前国内中医针灸学一体化教学情况作简单归纳,并对我校可行性的创新型中医针灸学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针灸学;一体化教学;理论;实践
医学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具有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和掌握熟练操作技能的专业性人才。从教学改革入手,转变教育教学的理念,改进教学的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从而适应当今日新月异的医学技术发展现状及满足医学生医学生涯的发展需求[1]。要从教学改革入手,转变教育教学的理念,改进教学的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一体化教学这个教学方法已经被运用到医学教育领域,目的是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中医针灸学是一门操作性强的学科,一体化教学方法同样也在国内的中医针灸学教学工作中得到应用。
针灸学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在针灸学的教学中把理论教学与临床操作及诊疗教学有机结合,把知识讲授和临床技能操作融为一体,并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及临床诊疗能力。针灸学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分离的缺陷。把理论知识结合临床实际的讲解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了“知行合一”的宗旨。更有助于学生把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应用到临床的实际问题中,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临床操作水平,对培养临床型医学生将大有裨益。
2.1 学生自学
2.1.1 课前预习 布置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在教学前借鉴教材、现代文献研究、网络等平台及方法,自学包括经络系统、腧穴等教学内容[2],使其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3]并掌握查阅文献的方法。
2.1.2 课堂上学习 课堂教学结合以光、声、电立体经络腧穴模型,体现直观性教学,便于学生学习[3]。同时强化对经络循行路线的记忆与临床应用。
2.1.3 临床思考 同学们通过见习课和课余跟师,主动到临床,在带教老师指导下把课本的理论知识回归临床实践。从临床病例,学习针灸学重点病种的诊治思路及具体治疗操作,从理性上感悟针灸学。
2.2 理论教学
2.2.1 注重教学内容的重新编排 无论是《经络腧穴学》,还是《刺法灸法学》,亦或是《中医学》中的针灸学部分,都应用了大量医古文,教学内容枯燥。本教改课程一改以往传统教授模式,针对经络系统的含义、组成,十二经脉的命名、脏腑属络关系,经络的作用等教学内容,采取整体教学的方法,以“老师提问、学生作答”的形式,由学生在课堂上阐明知识点,并由老师作出纠正与总结。
2.2.2 因材施教 针对大专、中西医专业、中医专业及针灸专业等不同,选择适当的教材,并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理论及实践课。
2.2.3 结合现代医学及临床案例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穿插临床案例,甚至以情景剧的形式演示出来,引入典型病例,把疾病的临床症状和诊疗方法直观而生动地传授给学生,并设置提问及讨论环节,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
2.3 实践教学
2.3.1 分组教学 针对十二经脉的循行,重点腧穴的解剖学定位、主治以及刺灸方法,拔火罐以及艾灸操作等教学内容,采取分组的教学方法[5]。按计划把实验组的学生分为4小组,每小组安排一位负责老师,每个小组的每位学生负责一条经脉的循行、重点穴位点穴操作、主治及刺灸方法讲解,并在老师指导下学生逐一进行火罐及艾灸操作。
2.3.3 实践总结 每组的负责老师对该组同学的操作及
讲解进行点评及总结。
2.4 考核方法
2.4.1 理论考试 据教学大纲要求以及教学内容所占的比例、本章节的教学重点,分别以1道单项选择题及1道多项选择题作为对针灸学内容的理论考核,每题1分,总分2分。
2.4.2 操作考试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在授课后对学生的针灸临床操作技能进行操作考核。考核分为4个部分,分别为点穴考试、刺法考试、艾灸考试以及火罐考试。每个部分满分25分,总分共100分。
2.4.3 教学效果评价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设有教学方法合理、教学内容、教授方式、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临床操作水平等10个条目。各条目均采用4级计分,不满意为1分,一般为2分,较满意为3分,很满意为4分,总分范围10~40分,分数越高表示学生满意度越高。
在中医针灸学相关课程的教学中,为提升课程教学水平及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改变传统以讲学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采用“学与用”的一体化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适应临床工作需要,具有一定针灸操作技能的实用性复合型中医人才[6]。
针灸学不仅是国粹,更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课时数及要求的不一样,其教学在中西医院校各有特点。因此,为了培养紧贴科学技术进步发展步伐,符合眼前社会需要,满足当今患者诉求的新型医疗人才,西医院校的针灸学教学必须结合自身特点,实施教学改革创新。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3.1 针对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特点,结合局部解剖、现代科研教授腧穴 腧穴的学习伴随着大量的记忆内容,让西医学生学习起来困难且枯燥。考虑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特点,首先,在腧穴选择方面只选择临床常用穴位重点讲述,减少学生记忆内容;其次,由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有较扎实的解剖学基础,可运用解剖学,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腧穴的定位;最后,讲授过程中可穿插如经络实质的研究进展,针刺穴位引起的分子生物学及电生理等方面变化的现代研究成果,既增加针灸学的科学性,又能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
3.2 教学顺序及内容详略的合理调整 首先,在传统模式的理论课授课中,要求学生掌握的记忆内容繁多,而且较抽象、乏味,故可仅要求学生对部分重要穴位课前预习,并减少理论课的授课时间,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实践操作课上;其次,腧穴学的教学本应以应用为主,理论教学显得不够直观,不足以引起学习者的深刻印象,因此,我们计划调整教学顺序,在讲授绪论后,首先通过毫针刺法的讲解与实践,让同学对针灸这门应用学科产生兴趣,再深入讲授理论内容。让同学们在实践中学习,将实践与教学有机整合,使同学在建立学习的浓厚兴趣后,再掌握并提高临床操作技能。
3.3 教学形式的创新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体系,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临床实操能力与理论相结合,融汇并整理各个教学环节,制定适应的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并通过特地设计的教学环节以落实。本教学模式是根据同学的实际情况,通常由一名或一组老师制定符合大纲的教学内容及灵活的教学方法,并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针对本课题,针灸学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目的是在规定的课时内,更好地培养符合当今医学发展方向的医疗人才。
具体来说,本研究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框架,把课堂从教室搬到医院,把知识从书本回归到临床,通过同学的预习及老师的简单讲解,让同学分组在人体上点穴,从而完成教学目标,并通过部分常用穴位的针刺、拔罐、艾灸等操作,以提高临床操作能力。同时,建立模拟诊室教学,设计教学病例,提供简单的病史及检查结果,通过同学采集病历资料,要求同学作出临床诊断、辨证,并制定治疗方案,同时实施针灸治疗操作,最后由老师进行分析与点评。希望通过崭新的教学模式,让同学更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
[1]王敏,娄小民,吕月桂,等.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3,25(5):639-641.
[2]王卫,魏连海,孟向文.《经络腧穴学》互动式教学法的实践体会[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7(4):274.
[3]沈洁,沈梅红.浅谈点穴实训课的教与学[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7):52.
[4]王朝辉,李铁.“三度”教学法在《刺法灸法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3):477.
[5]纪峰.《经络腧穴学》实训课教学模式构想[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 (2):311.
[6]方伟,康凤河,王立颖.《经络腧穴学》课程“教-学-做-考”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13(1):117-118.
Discussion on the All-in-one Teaching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CHEN Wenjun,QIU Hongyan,LIANG Wen
(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260,China)
Practice talents demand promotes the integrated teaching reform,focusing on students'subjectivity on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and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work-study abilities on curriculum objectives.To comply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the teaching method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has changed into theoretical practice all-in-one teaching reform.Now we make a conclusion of theoretical practice all-in-one teaching reform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for more we discussed how to promote theoretical practice all-in-one teaching reform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our colleg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all-in-one teaching;theory;practice
10.3969/j.issn.1672-2779.2016.23.011
1672-2779(2016)-23-0023-02
李海燕 本文校对:张竞之
2016-06-21)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课题(No:GDJY-2015-C-b035)
*通讯作者:liangwenz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