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对脑卒中预后的影响

2016-02-14 07:58余俊辉
微创医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颈动脉动脉研究组

余俊辉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中医院内科,咸宁市 437000)

介入治疗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对脑卒中预后的影响

余俊辉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中医院内科,咸宁市 437000)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PTAS)治疗对脑卒中预后的影响。方法 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患者136例,其中接受PTAS手术治疗的68例患者为研究组,另68例采取单纯药物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患者的NIHSS、MMSE评分、脑卒中和死亡事件。结果 随访期间未出现失访现象,研究组再发脑卒中1例(1.47%),无死亡事件;对照组再发脑卒中4例(5.88%),其中死亡1例。两组脑卒中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5例患者未给予NIHSS和MMSE评估。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在入组时、入组1周、入组2周各个时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的NIHSS评分在入组1个月、3个月、6个月各个时段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在入组时、入组1周、入组2周、1个月各个时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的NIHSS评分在入组3个月和6个月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患者应用PTAS治疗,具有创伤小、不良反应少、恢复迅速等特点,能够显著提高预后水平,从而降低脑卒中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颈动脉;狭窄;脑卒中;预后

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患者通常存在相对较高的脑卒中复发率,且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的预后也相对更差[1]。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PTAS)由于其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等优点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而目前关于PTAS治疗对脑卒中预后影响的报道并不多见。本研究通过观察研究单纯规范药物和PTAS植入治疗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患者预后水平,为PTAS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于本院治疗的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患者136例。患者均于脑卒中发病(29±3)d入组,其中68例接受PTAS手术治疗(研究组),另68例采取单纯药物治疗(对照组)。研究组男39例,女29例,年龄47~72岁,平均年龄(59.1±7.3)岁;对照组男41例,女27例,年龄44~75岁,平均年龄(61.7±5.8)岁。其中对照组小卒中38例,36例有吸烟史;脑动脉狭窄支数:1~2条有6例,3~4条有49例,5条以上者14例。研究组小卒中38例,39例有吸烟史;脑动脉狭窄支数:1~2条有4例,3~4条有50例,5条以上者1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并发症、生活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入选病例均满足脑血管病临床指南的诊断标准,均实施头颈部CTA或MRA或DSA等相关检查。排除标准:①同时合并椎动脉、侧颈动脉以及基底动脉重度狭窄者;②伴有动脉堵塞及心律失常者;③严重心肝肾肺功能不全者;④精神失常及癌症者。

1.3 方法

1.3.1 研究组 给予PTAS治疗,于术前3 d口服氯吡格雷[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J20120006]75 mg和阿司匹林(东盛科技启东盖天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JS16177)300 mg,1次/d。在ANGIOGUARD(强生公司,上海)远端保护装置下,实施球囊狭窄预扩张后[2],植入PRECISE支架(Cordis公司,美国),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5 000 U皮下注射,1次/d,持续用药5 d。术后48~72 h复查头颅CT确认无介入后新发梗死及出血,半年后改为口服氯吡格雷75 mg或阿司匹林100 mg,1次/d,全部病例给予普罗布考(承德颈复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192013)250 mg口服,2次/d,联合阿托伐他汀(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20050)10~80 mg,1次/晚(剂量选择根据LDL-C水平),其中LDL-C治疗后目标值应为≤2.60 mmol/L,若治疗前小于目标值的患者予阿托伐他汀剂量为10~20 mg[3]。

1.3.2 对照组 仅采用单纯药物治疗。治疗方法与上述研究组方案药物治疗一致,同时对两组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均采取药物控制。

1.4 随访 随访考察包括电话随访及上门随访,以脑卒中复发、死亡以及其他影响继续随访的严重事件为随访终点,随访结果按照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进行评估,随访时间分别为1周、2周、1个月、3个月以及6个月,若随访期间发生卒中症状须随时联系,若未出现终点事件,随访至期满。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随访情况 随访期间未出现失访现象,研究组再发脑卒中1例(1.47%),无发生死亡事件;对照组再发脑卒中4例(5.88%),其中包含死亡1例,男2例,女2例。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5例患者未给予NIHSS和MMSE评估。

2.2 NIHS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在入组时、入组1周、入组2周各个时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NIHSS评分在入组1个月、3个月、6个月各个时段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 (x±s)

2.3 MMSE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在入组时、入组1周、入组2周、1个月各个时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NIHSS评分在入组3个月和6个月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 论

颈动脉狭窄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其病理机制为动脉粥样硬化脱落碎片形成的血栓、灌注失代偿以及原位血栓形成等[4],处理好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是避免发生脑卒中的有效措施。有报道显示[5],约有64.0%的脑卒中患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临床上需要及时有效地解决颈动脉狭窄现象。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基本原则是提高脑部供血水平,使脑部缺血的现象得到缓解,避免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发生[6]。当前,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临床主要治疗方法有:外科PTAS、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和单纯药物治疗。单纯药物治疗主要包含对高危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以及对抗凝血与抗血小板聚集的相关干预[7],以达到改善脑缺血症状的目的。管维平等[8]报道,给予单纯药物治疗的患者仍有相当高的再发脑卒中概率,两年脑卒中再发率约占24.0%以上,5年再发率约占60.0%以上。在心脑血管发病率相对较低的国家,此类患者三年脑卒中再发率也占约20.0%。故目前更偏向于采取PTAS或CEA治疗方法。而从组织学来讲,由于脑部具有大量的侧支循环动脉,动脉颅外段狭窄或阻塞并不一定会诱发脑卒中。为避免再出现脑卒中事件,防止和改善TIA的反复发作,临床上的首选术式为PTAS,但需要患者具备基本的身体条件。

与常规药物治疗的方案相比,PTAS在临床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中具有明显优势,随着栓塞保护装置在临床上的使用,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由此可见,PTAS治疗的近期疗效和对脑卒中预后的影响比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更为显著。Furie等[9]研究发现,PTAS治疗能够使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下降,同时还可提高患者神经病学预后恢复水平。杨华等[10]实验也证实,PTAS治疗对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近期预后恢复显著提高,可减少脑卒中的发生率,这与本研究结论相符。

综上所述,PTAS治疗具有创伤小、不良反应少、恢复迅速等特点,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患者应用PTAS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预后水平,降低脑卒中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胡寿信.不同方法治疗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7):41-43.

[2] Ogata T,Yasaka M,Wakugawa Y,et al.Prognosis of medical treatment for Japanese patients with carotid stenosis[J].Intern Med,2011,50(4):291-296.

[3] 关敏,王晓白,刘小亚.颈动脉狭窄患者内膜剥脱术与支架植入术1年疗效Meta分析[J].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1,8(1):37-41.

[4] 刘杰,金玉萍,崔志堂,等.药物及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对比性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6):848-850.

[5] 谈晓牧,曾艳芳,刘怀翔,等.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效果的临床对照随访研究[J].临床荟萃,2012,27(13):1154-1156.

[6] Hatano T,Tsukahara T,Miyakoshi A,et al.Stent placement for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 of the vertebral artery ostium: angiographic and clinical outcomes in 117 consecutive patients[J].Neurosurgery,2011,68(1):108-116.

[7] 杜会山,曾艳芳,耿晓坤,等.介入治疗对伴重度颈动脉狭窄的脑梗死患者近期综合预后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3):5128-5129.

[8] 管维平,吴智平.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与认知功能障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2):113-114.

[9] Furie KL,Kasner SE,Adams RJ,et al.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stroke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o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a guideline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J].Stroke,2011,42(1):227-276.

[10]杨华,王爽,王智平,等.40例颈内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植入前后64层CT脑灌注成像评价[J].重庆医学,2011,40(2):111-112,114,封2.

余俊辉(1963~),男,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神经内科。

R 743.3

B

1673-6575(2016)06-0928-03

10.11864/j.issn.1673.2016.06.39

2016-09-04

2016-10-31)

猜你喜欢
颈动脉动脉研究组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双侧腋动脉分支及右侧肱动脉分支变异一例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单纯吻合指动脉在末节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祛脂定斑汤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痰瘀互结型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