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文学作品中的一抹“惊鸿”——试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色彩美与意象美

2016-02-14 20:34江苏
作文教学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惊鸿文学作品意象

江苏 徐 蕾

发现文学作品中的一抹“惊鸿”——试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色彩美与意象美

江苏徐 蕾

结合语文新课程教学实践,在论述文学作品中的色彩美与意象美及其教育意义的基础上,从重视学生体验审美移情;指导学生进行色彩归类;引导学生利用情景语境三个方面提出了发现作品中的色彩美与意象美的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阅读教学 色彩美 意象美 审美情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语文新教材的选文都是文质俱佳的优秀文化,文本中五彩缤纷的语言和多姿多彩的意象给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发现文学作品中的一抹“惊鸿”,发掘语文教材中的色彩美与意象美是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途径之一,而这一点却往往被师生所忽略。为此,笔者结合新课程教学实践,就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色彩美与意象美作了持续的探索。

一、文学作品中的色彩美与意象美

1.文学作品中的色彩美

色彩是组成文学形象美的元素之一。文学作品中的色彩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它虽不像绘画那样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但却能通过颜色词语给人以感官刺激,使人产生想象与色感。文学作品中的色彩如同草原上的鲜花,有的星星点点起点缀作用,有的姹紫嫣红很抢眼。它们为作品增添了不一般的审美效果。如孟浩然《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句中,一绿一青,一近一远,这一自然环境所固有的色彩,犹如用长焦镜拍摄的画面,呈现的是眼前的村庄,却给人以无限的背景。“青”和“绿”属同一色系,解读时教师们常会忽略这一点,认为仅仅是相同颜色的不同用语,其实不然,期间存在度的差异,“青”比“绿”更深、更冷。过着幽静的、隐居生活的诗人,借用沉静的冷色彩不但把田园风光的层次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更是把诗人宁静的心境和“心远地自偏”的心态巧妙地隐含其中。这样细致入微的色彩美,需要教师智慧地发掘并引导学生静心地体味,以培养学生敏锐的审美洞察力和情感感染力。

2.文学作品中的色彩意象美

鉴于意象是作者思想情感的物化,色彩意象就是作者采用比兴、象征等写作手法,寓思想情感于景物的色彩中,以引发读者联想想象的一种语言艺术形象。色彩本身并无情感,从文学鉴赏角度看,引起读者共鸣的常不是自然色彩本身,而是作者抒情造境之艺术,使读者由象征景物或观念的色彩产生某种心理感应,如幸福、快乐、悲伤、凄凉、恐怖、罪恶等,体悟到色彩意象美的效果。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柳”被“夕阳”打扮成金色,纯然是一位漂亮、温柔多情的“新娘”。即便是这里的“水草”也在招手,是在欢迎,是表示亲近,是老朋友之间的招呼,是一份浓情厚谊。看来诗人是真真切切的被感动了,于是他“甘愿做一条水草”。更何况那如诗如画的、充满梦幻色彩的、映在波光里的“彩虹”,色彩绚丽丰富,如果那是人的一生,该叫人多么满足,美好。于是诗人将多少美好的梦想“沉淀”在里面。“金柳”“青荇”“彩虹”“青蒿”既呈现给读者物象之美,又以比喻、拟人的手法巧妙融入诗人细腻的情感,令人产生意乱情迷的色彩美和物我两忘的意象美。

二、发现文学作品中色彩美与意象美的意义

1.发展想象能力 提升阅读能力

高尔基曾说:“艺术靠想象而存在。”色彩赋予客观物象以美和审美的属性,不同的色彩对人们产生不同的视觉刺激,从而引起人们的想象、联想、记忆等审美体验,最终促使审美情感的发生。

如学习《济南的冬天》“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一段,先让学生自读文本,然后师生对话互动:师:读后你的第一感觉是“色”还是“形”?

生:从上到下是白茫茫一片。

师:在阳光照耀下,会呈现怎样的情景?

生:不仅仅是白色,还有粉色。

师:树会是粉色的吗?当然不会,那是作者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出夕阳西下小山的秀美。

可见,色彩既是“眼睛的诱饵”,又是想象的“源泉”,还是情感的“语言”。通过想象发现色彩美与意象美,无论在作者的创作过程中还是在读者的创造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师生的个性化阅读过程就是创造体验的过程,学生通过想象不但丰富了对景物的认识,而且体会到写作手法对表现文章主题的作用。更能体验作者的情感,领略作品的魅力。语文阅读教学就是创造者走进创作者思想情感的过程,就是发展想象能力,提升阅读能力的过程。

2.增强审美意识 提高审美情趣

审美活动是一种人的精神文化活动,其核心是指向审美意象的生命体验。充分发掘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可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持续正确的审美意识,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情感。

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大家都关注到文中最鲜亮的一个色彩——“朱红的”橘子,显眼的原因是在当时的故事情景下,朱红色显得非常突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步对文本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个“更深入”的内容也包括基于色彩之上的意象美,其中不乏歌颂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具有鲜明的情感倾向性。讨论中有的学生说,周围的一切都那么哀伤,这个朱红的橘子更加衬托了悲凉的气氛,这仅存的一点温暖就是父亲的“心”。学生的分析很有道理,至少他已经走出了颜色本身,即透过“朱红”感受周围情境,领悟父爱之心。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提倡人生的艺术化,即追求审美的人生。语文教育同样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追求审美的人生。初中生灿烂的花季是多姿多彩的,也是他们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增强审美意识,提高审美情趣,这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会有深远意义。

三、发现文学作品中色彩美与意象美的策略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发现文学作品中的色彩美与意象美,只有通过阅读实践。教师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积极主动的对话互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在自主合作的阅读活动中,享受审美的乐趣。

1.重视学生体验审美移情

人们常把初中比作是花季,此时的孩子处于身心发育旺季,生理的发育和心理的不成熟交织在一起,形成其生命行动的多样性和自主性。这一特点在其色彩审美心理活动中也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来,形成其特有的色彩审美移情形式。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色彩、关注文学作品中的色彩描写,分析自然色彩和抽象色彩的异同,使学生知道色彩不仅是生活情趣的点缀,而且是情感表达的工具。如果说绘画作品中的色彩是画家内心感受的宣泄的话,那么文学作品中的色彩,就是作家抒发思想情感的载体。教学中可多组织一些如前述《背影》教学中关于“朱红的橘子”的审美移情讨论,引导学生自觉关注作品中的色彩细节,在发现色彩美与意象美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层次。

2.指导学生进行色彩归类

鉴于文学作品中的“颜色”有其更深广的含义,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体验中,增加对色彩内涵的感悟与理解。教师可先指导学生对色彩意象进行归类,整理色彩在意蕴、意境及其象征意味方面的独特作用。以绿色为例,涉及的课文很多,尤其以《绿》中关于梅雨潭那“醉人的绿”的描写最为细致入味: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厚积着的绿”“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指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高峻而神秘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这些对绿的描写可谓精细到了极致:从浓到淡,从淡到浓,却都不合作者的心意,作者的描写犹如砝码在标尺间游动,寻找着恰到好处的位置。这些不同层次的绿,代表不同程度生机勃发的力量,无论作者多么的挑剔总是围绕生命的话题,正是这细微的差别才衬托出梅雨潭恰到好处的“绿”。

通过对苏教版六册新教材中涉及色彩意象作品的归类分析,可促使初中生意义建构色彩意象,这对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积累写作素材、提升审美情趣都有极大的帮助。

3.引导学生利用情景语境

情景语境是由交际现场关联因素所构成的语言环境,如时间、地点、场解、境况、话题、事件等。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对复杂的情景语境材料进行分析,使其积累情景语境的经验,掌握表达真情实感和理解文本主旨的技巧。《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童年的记忆,“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直接道出写作对象。从两个“不必说”开始读者已被他“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葚”“肥胖的黄蜂”……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所吸引。儿童世界五彩缤纷,丰富的色彩意象就是儿童活泼天真的写照。尽管鲁迅的作品大多深沉,但叙述儿时的生活时他从不吝惜颜色,文中三味书屋固然枯燥,百草园的描写给人留下对童年生活美好的回忆和留恋。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语文新课程改革实践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合作探究如何发现文学作品中的一抹“惊鸿”,在发掘语文教材中的色彩美与意象美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素养,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真正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李峰.论色彩在文学意境创造中的美学意义[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11)

(作者单位:1.苏州大学文学院2.苏州市南环实验中学)

徐蕾,女(1979-)汉族,江苏苏州人,苏州市南环实验中学校一级教师,苏州大学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在读,从事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惊鸿文学作品意象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意象、形神
你是我心中永世的惊鸿
一次惊鸿,从此比肩
曾是惊鸿照影来
不悔惊鸿梦归处
文学作品与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