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亮 昝 瑛 马宇光 张寅斌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西安710004)
医学本科生肿瘤学临床教学效果提高的探讨
梁 亮 昝 瑛 马宇光 张寅斌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西安710004)
本文探讨了医学本科生临床肿瘤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提高本科生临床肿瘤学教学效果的途径和方法:编写统一的、规范合理的肿瘤学教学大纲和教材;丰富临床肿瘤学的教学内容;改善临床肿瘤学的师资;强化肿瘤多学科规范化和个体化综合治疗的理念及改进教学组织方式等。通过对这些问题及对策的探讨,为提高医学本科生的临床肿瘤学教学效果贡献力量。
肿瘤学;本科;临床教学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攀升的趋势,近年来已逐步成为人类死亡原因首位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成为世界以及我国社会经济的沉重负担[1]。恶性肿瘤的防治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医学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公共卫生任务。肿瘤防治的严峻形势迫切要求临床医师及相关人员掌握基本的肿瘤学防治知识。然而,目前本科生临床肿瘤学教学却缺乏足够重视和有效组织,造成医学毕业生肿瘤学知识和技能匮乏。在这个背景下,如何更好的开展医学本科生临床肿瘤学的教学工作,培养知识全面合格的医学毕业生成为当前医学教育改革面临的一项新的挑战[2,3]。本文就我国医学本科生临床肿瘤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肿瘤学的发展需要和现代医学模式转换的需求,提出肿瘤学教学的改进措施,为培养合格的肿瘤学专业人才、进一步推动肿瘤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以期对形成高质量、有特色的教学模式有所助益。
1.1 缺乏规范合理的教学大纲与教材规范合理的教学大纲和反映学科基本理论与前沿信息的教材是有效实施肿瘤学教学的前提。与传统学科相比,如内科学和外科学,肿瘤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尚没有制定出针对本科生的统一合理的教学大纲。缺乏系统性的、综合性的教材则导致肿瘤学专业的知识散布在各基础和临床专科教学中,由不同科别与专业的授课教师讲授,造成其教学过程中所讲授的知识侧重点也不同。例如;结直肠癌主要在外科学中讲授,授课教师容易侧重于手术的指征和术式的讲解,而对于化疗及放疗讲解甚少;肺癌的教学主要在呼吸内科章节,讲授侧重于临床表现与诊断,而对肺癌的手术及放化疗讲解较少。这种状况造成的另一个问题是教学内容重复,缺乏特色。常见肿瘤,如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癌及鼻咽癌等均在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胸外科、普外科、妇产科、耳鼻喉科等的教学中做过重点讲授,导致肿瘤学教学内容多为重复其他专科曾经讲授的肿瘤各论内容,而对于做为肿瘤学特色的肿瘤生物学和多学科综合治疗理念仅简要讲述或缺如。这种情况造成学生获得的肿瘤学知识零散,缺乏系统性,对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模式一知半解,甚或一无所知。如何针对肿瘤学领域快速发展的现状,制定规范合理的教学大纲和编写既涵盖肿瘤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又反映时代特色、立足肿瘤学发展前沿水平的肿瘤学教材,使课程设置更合理、更规范,是一项摆在广大肿瘤学教学工作者面前的迫切任务。
1.2 师资配置不合理目前各高校肿瘤学教学大多是由内科、外科、病理、影像等专科医师讲授,很少有肿瘤学专业医师授课。肿瘤患者需要进行系统、规范的治疗,而非肿瘤专业医师对肿瘤的诊治实践经验往往不足,缺乏整体治疗观念,教学过程中难免会缺乏系统性,全面性,令学生知识掌握不全面。另外,肿瘤学是一个高速发展的学科,新技术和新方法层出不穷,非肿瘤专业的医师难以抽出时间关注并掌握肿瘤学领域的新进展,导致讲授的内容陈旧。
1.3 将临床肿瘤学定位为选修课目前,多数医学院校把临床肿瘤学作为选修课程,通常课时少于30个学时。对没有临床经验的医学本科生而言,要在如此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理解并掌握复杂的肿瘤学基础及临床知识,困难颇大。临床实习对于医学生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大部分医学院中,临床肿瘤学作为选修课没有实习安排。此外,重视必修课程,轻视选修课程的观念在师生中普遍存在,因此,肿瘤学被必修课程复习挤占时间和不受学生重视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现状是导致肿瘤学教学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
2.1 编写合理可行的教学大纲合理可行的教学大纲是肿瘤学教学成功的前提和基础。由于临床肿瘤学涉及到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病理科学、影像科学等诸多学科,因此教学大纲应由肿瘤专科教学人员会同上述科室的教学人员共同制定。另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是本科生临床肿瘤学教学内容的确定。面对目前肿瘤防治严峻的形势,肿瘤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若要在本科阶段系统进行肿瘤的诊治教学并不现实。因此,本科教学应侧重于基本理论以及基本理念的灌输,如肿瘤生物学、治疗技术的基本原理、循证医学和多学科综合治疗理念等,力求使学生对肿瘤基础与临床有较完整、系统的认识。具体内容应包括肿瘤流行病学、肿瘤病因学、肿瘤诊断学、肿瘤病理学、肿瘤内科学、肿瘤放射治疗学、肿瘤外科学、肿瘤心理学及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等,使课程设置更合理、更规范,避免与其它学科中相同内容的简单重复,将各方面知识融会贯通,让学生既学到新知识,又很好地掌握内外科及病理学中所学的知识。
2.2 制定规范合理的肿瘤学教材丰富教学内容肿瘤发病涉及到了全身各个系统,因此肿瘤学的教学内容较多且被分散到各专科中分别讲授,导致学生无法对肿瘤学的内容形成系统地理解和认识。因此,要想提高临床肿瘤学的教学效果必须制订规范合理的肿瘤学教材。系统合理的教材有利于学生综合理解不同学科的肿瘤学知识,从而达到融会贯通各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将来走向临床打下坚实的肿瘤学理论基础。进入21世纪以来,肿瘤的生物学研究、诊断技术和综合治疗等方面均处于高速发展中,如微小RNA(microRNA)[4]、靶向药物[5]、肿瘤蛋白组学和基因组学[6],及时将这些肿瘤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应用到肿瘤学临床教学中,能够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及思路,提高学习兴趣,为将来更深入的学习肿瘤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多媒体工具在医学教学中的使用非常普遍,精彩的图片、音频和视频,极大的丰富了教学内容的表现力,提高了学习效率,例如在肺癌的教学中加入了肺的CT图片、胸水及肺癌手术标本及病理图片[7],从而将肺癌的知识形象地展示出来,学生印象深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3 改进师资配置由于肿瘤学教学的特殊性,应尽量选择从事肿瘤专业的医师讲授与带教。肿瘤学专业医师在长期的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教学内容深人浅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热情,达到良好的授课效果。肿瘤专科医师有更多的时间关注肿瘤学的新技术、新进展,在教学过程中能及时将最新的进展及前沿信息告诉学生,让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来发现和解决问题,这是培养肿瘤专业人才的关键。非肿瘤专业的授课医师亦应加强肿瘤学专业的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肿瘤学观念,并将这种理念传递给学生,为将来进一步的学习肿瘤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4 树立多学科综合治疗观强调规范个体化治疗肿瘤学是一门迅猛发展的学科,肿瘤的治疗模式已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仅考虑疾病的治疗而且要关注病人生活质量和心理的需要,新时期肿瘤教学必须顺应并引导这种转变,引导学生树立生存与生活质量并重的观念,与现代医学模式相适应。恶性肿瘤是全身性疾病,播散和转移可能性较高,且对治疗的耐受现象普遍存在,用单一的治疗方法难以彻底治愈,而多学科的综合治疗模式是肿瘤治疗的根本。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是指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基于病人机体状况、肿瘤生物学特点、疾病所处阶段和疗效预期的判断,有计划、合理地运用不同治疗手段,在尽可能提高治愈率的同时,延长病人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如乳腺癌的治疗首选根治性手术,之后还要根据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状况、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激素受体表达,进一步选择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内分泌治疗在内的多学科综合治疗。这种综合治疗的理念在肿瘤学中至关重要,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着重给予灌输。此外,肿瘤的治疗还格外强调规范化,即从传统的个体式经验性医疗模式转变为多学科协作规范化决策模式。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运用最新、最有力的科研信息,指导临床医生采用最适宜的诊断方法、最精确的预后估计和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来治疗病人[8]。EBM是最好的临床研究证据与临床实践(临床经验、临床决策)以及患者价值观(关注,期望,需求)的结合。临床肿瘤专业受到EBM的影响是最大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将EBM相对于传统医疗模式的优势着重指出,使学生树立EBM的意识。根据现代医学模式,每个患者均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特点,因此在肿瘤学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强调以人为本的治疗原则,强调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要让病人有尊严地活着。通过以上教学方法,使学生明确肿瘤治疗应采取多学科综合治疗,其中既有规范化原则,又强调个体化治疗。这将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综合思维决策的能力,必将极大地改变目前恶性肿瘤治疗中各自为阵、散乱无序的困局。
2.5 改善教学组织管理目前,多数医学院校把临床肿瘤学作为选修课程,由于轻视选修课程的观念在师生中普遍存在,因此,肿瘤学不受学生重视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现状是导致教学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所以要想提高肿瘤学受重视程度及教学效果,首先应把肿瘤学列入必修课范围。此外,做为选修课的肿瘤学通常没有实习安排。临床肿瘤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要想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肿瘤学知识融会贯通,临床实习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要想提高肿瘤学教学质量,就必须安排足够的临床实习时间。如何提高实习质量成为另外一个关键问题。教师应当力求将临床肿瘤学的基础知识与应用知识密切联系起来。通过教学查房和小讲课把包括肿瘤临床流行病学、肿瘤病因学、肿瘤病理学、肿瘤诊断学、肿瘤外科学、肿瘤内科学、肿瘤放射治疗学等知识串联起来.使学生对肿瘤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补充理论教学的不足。此外,还可尝试开展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9]。PBL围绕某一具体病例的疾病诊治等问题进行讨论,强调把学习置于目的明确、场景现实以及相对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让学习者理解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知识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尝试解决具体问题,旨在使学习者构建广博而灵活的知识基础,发展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通过改善肿瘤学教学的管理和组织方式,必将能极大的提高肿瘤学的教学效果。
中国乃至世界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逐年升高,面对肿瘤防治的严峻形势,需要培养更多的具备专业肿瘤学知识的医学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使他们能够全面掌握肿瘤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为广大肿瘤患者提供更好地服务。文章围绕医学本科生临床肿瘤学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对如何提高临床肿瘤学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希望对医学本科生临床肿瘤学的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1]Siegel RL,Miller KD,Jemal A.Cancer statistics,2016.CA Cancer J Clin. 2016;66(1):7-30.
[2]余震,夏凯愉,温建明,等.我国临床医学教育之现状及其策略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27-28.
[3]谢聪颖,李刚,吴式琇.医学院校设立肿瘤学专科教学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6):41-42.
[4]HaoM,ZangM,ZhaoL,DengS,Xu Y,Qi F,et al.Serumhigh expression of miR-214 and miR-135b as novel predictor for myeloma bone disease development and prognosis[J].Oncotarget.2016 Feb 11;7(15):19589-19600.
[5]Chen L,MengD,ZhaoL,Liu R,Bai P,WangL,et al.Selective colorectal cancer cell lysates enhance the immune function of mature dendritic cells in vitro[J].Mol Med Rep.2015 Mar;11(3):1877-84.
[6]Starr TK,Scott PM,Marsh BM,et al.A Sleeping Beauty transposon-mediated screen identifies murine susceptibility genes for 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Apc)-dependent intestinal tumorigenesis[J].Proc Natl Acad Sci U SA. 2011 Apr 5;108(14):5765-70.
[7]昝瑛,惠文涛,赵磊,等.非小细胞肺癌预防性脑放射治疗[J].现代肿瘤医学,2009,17(2):344-346.
[8]聂玉梅,钟睿.循证医学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J].实用癌症杂志,2006,21(3):329-332.
[9]宫晨,庄亮,邱红,等.PBL和CBL相结合在临床肿瘤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5,14(11):1168-1172.
Discussion on Improving the Clinical Teaching Effect of Oncology for Undergraduate Medical Students
LIANG Liang,ZAN Ying,MA Yuguang,ZHANG Yinbin
Department of Oncology,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04,China
In this study,we explored the problems in the instructions of Oncology in five year-schooling medical students,and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methods in improving the teaching effects of Oncology to undergraduate students:composing of uniformed and reasonable teaching syllabus and materials,enrichment of teaching content,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achers,emphasis on multidisciplinary normative comprehensive therapies and personal-based treatments,improving organization and methods of teaching,etc. This study will contribute to improving the Oncology teaching for medical students through discovering and answering these questions.
Oncology;undergraduate medical students;clinical teaching
10.3969/j.issn.1672-2779.2016.20.017
1672-2779(2016)-20-0035-03
杨杰 本文校对:王西京
2016-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