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翔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天津 300350)
天津高职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创新研究
李惠翔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天津 300350)
伴随着全球一体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职业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关键在于中外合作办学开展的优劣。本研究回顾了天津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天津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近年来的探索实践,提出了当前天津高职中外合作办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从坚持顶层设计、打造国际化办学品牌、双语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国外课程本土化等四个方面概括了创新办学模式的途径和提升天津高职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中外合作办学;创新;职业教育
早在19世纪中叶,李鸿章时任直隶总督,由他提出了“西主中辅”的办学理念,加之“土洋结合”的师资队伍,这是天津探索中外合作办学的最初尝试,对天津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影响巨大。1880年天津电报学堂创立之初,聘请了大批外籍专家担任教习;1894年创立的北洋医学堂,主持教学事务的是外籍医官欧墩,在他的支持下聘请了多位外籍医生担任教师,同时仿照西方医学院的课程设置,是中国西医教育的发轫之举。此外,天津水师学堂、天津武备学堂、天津俄文学堂也都沿用了“西主中辅”的办学理念,成为天津近代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经典范例。这些学堂的产生,为当时的天津和全国各地输送了大量技能型人才,撑起了中国早期医学、工业、军事等相关行业的基础框架。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职业教育经过了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加速了为产业界培养一线技能人才的中国高职教育与国际职教界的交流与融合,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来自发达国家的众多高校纷至沓来,不仅仅是天津普通高校迎来了合作办学的高潮期,高职院校也借势天津作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竞争日益加剧,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处在转型期,产业升级刻不容缓,这就需要大量具备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大力发展中外合作办学正在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天津高等职业教育根据自身特点,不断创新,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果。
1.办学模式多元发展
(1)实现国外职教办学模式本土化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是中国与德国、西班牙、日本政府间职业教育领域最大的政府间合作项目。20世纪80年代末,学院引进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借鉴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实现了国外职教办学模式本土化。
在与德国合作的基础上,学院又相继与西班牙机床协会合作建立中西机床培训中心;与加拿大不列颠省理工学院软件专业(BCIT)合作,引进了北美软件技术课程包和教学标准;与欧洲空客公司合作引进了制造业类技能人才培养培训的国际化标准。在此基础上,学院进一步开拓合作办学的国别领域,合作项目囊括了德国、西班牙、加拿大、美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在内的20余项,打造了“天津中德”职教品牌。
(2)以“援助输出”为导向的办学模式日臻成型
作为国内职业教育领域的旗帜,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引起了广泛国际关注。中国与埃塞俄比亚两国教育部签署职业教育合作协议,埃塞将参照中国职业教育模式制定国家职业标准。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负责承建“埃中职业技术学院”,同时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派遣专家和学科带头人负责专业建设,专业设置涵盖了机械、汽车、计算机等7个专业,累计培训专业教师两千余名、各类职业技术工人三千余名。作为最大的援建非洲的教育机构,该项目坚持以“援助输出”为导向,同时兼顾硬件援助与软件援助的有机结合,使中国职教办学模式在遥远的非洲大陆落地生根。
2.人才培养模式紧贴需求
(1)坚持“能力本位”的培养模式,破解企业难题
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中国石油集团举办的“行业办学”院校,承担着为集团培养国际化高技能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任务。中澳合作石油工程专业项目由学院与澳大利亚中央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合作共建。专业建设始终紧贴企业需求,共同进行专业开发、共同制定并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原版引进澳方专业课核心教学资源和全套英语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兼具专业知识和英语能力,符合企业国际化高技能人才的实际需要。
(2)充分发挥“引智”效力,培养尖端行业人才
伴随着空客A320项目落户天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成为了空客A320项目人才测评和培训中心。通过引智项目,拥有40余年飞机制造工作经验、原欧洲空客公司培训经理鲁道夫·亚尼先生以及欧洲空中客车公司电培训模块负责人莱纳尔·布雷辛先生受聘学院,围绕二位专家组建的中外教师团队相继引进了《德国飞机制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法规性文件》以及《联邦德国飞机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框架计划》,结合中国航空航天专业的特点,逐步将德国先进技术嵌入学院航空航天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完成了《飞机制造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经过实践和空客公司的严格检测,效果良好。
随着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深入,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开拓对外交流合作渠道已经成为了各个高职院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途径。天津市政府、天津市教委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指导,但是不可否认在实施过程中也确实面临着一些问题。
1.重学术轻职业教育的社会观念依旧存在
高等职业教育属于高等教育范畴,但在选择教育类型时,大部分家长和学生都会首选普通教育,而视职业教育为次等选择。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尚不能与普通高校教育相提并论。不平衡的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分配机制,往往造成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资源配置局限大、生源水平普遍偏低。家长在支付相对高昂的合作办学学费的同时,毕业生却没有相应的社会地位和劳动报酬。
2.高职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尚未成熟
中国加入WTO后,国外高等院校纷至沓来。高职院校面对林林总总的海外教育资源,盲目追求“高大上”的国际院校,仓促上马国际合作项目的情况比比皆是。而我国职业教育在办学规模、管理方式、招生渠道、收费标准等方面基本上还是依照中国的职业教育模式。随着合作项目的推进,中西方教育理念和办学模式上的差异必然凸现。同时,合作办学在选择项目之初,往往以吸引生源为主,乐于开办热门专业。这些热门学科往往又是相对较新的学科,忽略其办学的基本要素是否能够具备开设此专业的要求,甚至在专业师资、教学资料、配套设施尚未完备的情况下仓促上马,影响了对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和吸收。二者叠加,必然造成中外双方合作过程中摩擦不断。
3.师资队伍建设尚显滞后
相对教育部对高职院校师资水平和结构的要求,我市高职教师师资队伍的年龄、学历、职称都相对较低,这必然会影响与国外高水平院校的合作。相较于普通高校而言,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授课时无法使用英语讲授专业内容,普遍存在着师资队伍结构层次不合理、师资水平低,教学效果差等问题。这就使得接受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的学生在付出比其他学生较高的学费的同时,却无法得到更优质的教育,容易导致受教育者及其家庭的不满。
4.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生源质量参差不齐。面对大量的全英语授课内容,大量学生感到听课吃力,且由于英语学习的特点,使得学生短期内很难快速提高。很多时候,合作办学注重形式上的合作:有外籍教师授课,使用外文教材,参加外国毕业典礼,拿外国毕业证书。真正深层次的提升教学质量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1.坚持顶层设计,扭转社会不重视职业教育局面
天津经过了五年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建成了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海河教育园区。作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大平台,海河教育园具有明显的聚集效应优势。要学习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的成功范式,借鉴德国、瑞士、奥地利应用技术大学办学模式,实现海河教育园区校际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不断推进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培养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高技能人才,让家长感觉到职业教育也能给学生创造美好的职业愿景,扭转社会不重视职业教育局面。
2.借助全国职教大赛平台,建立中外合作互信关系
要善于借助全国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主赛区的品牌影响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落户天津至今已经成功的走过了九个年头。天津职教模式已越来越获得业界认可。凭借大赛影响力的日益加深,大批境外高等院校纷至沓来。这恰恰为天津高职院校提供了大量优质境外合作院校的选择机会,有助于提高合作质量,有助于实现合作机构间的互信互赢,进而促进办学特色、办学水平的提升。
要善于借助海河教育园区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突出办学特色,实现合作机构间的互信共赢,进而促进办学特色、办学水平的提升。在推进中外合作办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理解中外双方在办学理念、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差异,创立独有的教学和管理模式。在合作项目创办伊始,要结合天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支柱产业的发展特点,做出全面的规划,甄别海外职业教育资源的优质属性,明确自身需求,从专业发展和实际情况出发,在对外合作办学中有所侧重地选择合作院校,从专业建设角度有针对性地选择合作专业,最好选择具有合作前景的同类院校建立长期互信的合作关系。
3.“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助力双语师资队伍建设
坚持“走出去”。2016年3月8日,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在泰国大城技术学院建立的“鲁班工坊”正式挂牌成立。这是我国在海外设立的首个职业教育领域的“孔子学院”。该工坊在开展教学过程中,中泰双方教师通过特别搭建的现场音视频通道和国际化微课网站平台实现教学研讨的常态化,并依此实现国际化课程、国际化教材的共同开发。这一举措必将大幅提升中方学院的教育教学国际化水平,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双语“双师”团队。
坚持“请进来”。积极引进国际知名认证机构的优质认证。一方面引进国外证书的课程体系,逐步实现课程建设的优化,另一方面主要是培养具有国际就业资格的国际化双语师资。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认可的国际财务管理师(中级IFM、高级SIFM)职业资格证书、注册职业采购经理(CPPM)职业资格证书、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ICAD)职业资格证书以及微软认证等。
4.国外课程本土化,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合作是高职院校国际合作教育的核心。中外合作办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引进国外的先进职业教育资源,依此建立起中外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实现教学资源本土化的过程中更好地结合高职院校的自身特色,实现教学资源真正地引进、消化和吸收。比如,天津职业大学酒店管理专业引进的英国BTEC(British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课程项目,采取边引进、边研究、边实践的方法,致力于教学模式本土化的实践。经过BTEC教学模式本土化的实践,形成了“职业导向,能力本位,学生中心”的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和用课业代替考试的特有的评价考核机制,在探索具有国际水平的中国高职教育模式的道路上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也为探索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培养方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本土化成果获得天津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到国际大环境中,越来越多的国(境)外企业进入中国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因此,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技能人才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必然要求。高职院校要勇于开创性地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借此树立起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引进国际化的管理制度、创设国际化的育人环境、探索国际化的评价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为天津经济社会培养出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高职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不宜完全照搬本科教育,要勇于探索,沿着符合自身特点的有效途径向前发展。
[1]杨旭辉.高职教育国际化:内涵、标准与策略[J].中国高等教育,2006(2).
[2]沙梦麟.对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认识与应对策略[J].中国冶金教育,2005(1).
[3]胡海燕.高职教育国际化及实践思考[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4]李霞,阎泽.天津职教改革试验区国际交流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8).
[5]李霆鸣.新加坡高职教育国际化特征[J].职教论坛,2008(3).
[6]黄日强.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J].外国教育研究,2003(7).
[7]天津市教育委员会.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开发与实践(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成果专业篇)(上、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张华凡)
Innovation in Sino-foreign Joint Education in Tianj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I Huixiang
(Tianjin College of Commerce,Tianjin 300350,China)
Promot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globalization,internationalization?of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become a popular trend for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all over the world.As a pioneer in China's vocational education,Tianjin takes the lead in promoting Sino-foreign joint vocational education,which is an inevitable demand from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refor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This study reviews the history of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in Tianjin,both merits and problems,and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from four aspects:adhering to the top design,creating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brand,constructing bilingual teacher team and localizing foreign courses.
Sino-foreign joint education;innovation;vocational education
G647
李惠翔(1981—),男,讲师,研究方向:国际交流与合作、英语翻译。
天津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15年度课题(XV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