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 王 蕊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渗透
西藏 王 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文这门课程的功能做了如下表述:“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换言之,这门学科在培养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能力的同时,还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但是,纵观当下的语文教育,有两种现象尤为突出:第一种现象是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略了对学生品德、情感、价值观的培养。第二种现象是过于注重“人文性”说教,教学内容常常指向课文的思想教育,往往把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这两种现象,都没有抓住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已经对语文这门课程的性质做了界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既然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兼顾它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尽可能地将二者统一起来。在当前质量检测和升学考试的压力下,我们在知识传授方面做了许多研究,也有许多好的教学方法,但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上做得还比较欠缺。既然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离不开情感,那如何才能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
我们都知道,语文是最有情感的学科,作为语文老师也应该是最有情感的人。若我们老师自己都不热爱语文,必然不会对语文教育有一丝热情,这样的语文课一定是情感苍白的;若我们老师上课都有气无力、缺乏感情,这堂课肯定也上得死气沉沉。那如何才能做到有感情地教?
首先,教师上课要有情。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师生面对的虽是一篇篇无声的文章,但文章不是无情物,相反,无声的文章里往往蕴含着丰富动人的情感,可以说“情”是文章内在的、固有的,只要我们善于咀嚼文字,对文章所传递的情深有领悟,自己真正动情,就能传之以情,感染学生,同时,我们上课若能热情洋溢,就能点燃学生心中求知的火焰。
其次,教师对学生要有情。新课程强调创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投入全部精神去做事,学与乐是不可分的。”因此,课堂上教师要放下身段与学生平等对话,宽容善待学生的错误,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课下,教师要主动与学生聊天、说笑、游戏,对学生进行悉心辅导,加深师生情感,改善师生关系。这可以说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渗透的直接方式。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将学生带入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之中,就可渗透情感、激发情感。”以下这个课例就充分说明了这点。
这是我国著名特级教师、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老师在讲授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一文,揭示课题这一环节:
窦老师是这样导入新课的:“我在北京的清华附小工作,有一位曾经就读那里的校友叫史铁生。现在已经54岁了。母亲离开他已经几十年了。这么多年,他一直思念着自己的母亲。这是他写的一段话,请读一读,看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学生默读)
“那时的我,作为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着想,我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最终能找到。而这样的母亲,注定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亲。”(课件展示)
窦老师接着问: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1:我感受到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思念之情。生2:我感受到了作者对母亲的忏悔、懊悔、后悔、悔恨之情。
生3:我感受到了作者对母亲的自责、内疚之情。生4:我感受到了作者自己的成长,完全理解母亲了……
窦老师顺势说:正如作者说“这样的母亲,注定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亲。”(板书:“苦”),其实,还有许多复杂的情感构成一股苦涩的滋味,我们可以归结为一个词——怀念。(板书:怀念)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怀念,作者写了什么季节的故事?(板书:秋天)
窦老师接着说:注意看,老师加上一个“的”齐读课题:“怀念的秋天”。你的眼前会有一幅怎样的画面?(景、事、人……);老师把几个词的位置颠倒一下:“秋天的怀念”,齐读课题。你的眼前会有怎样的不同?(景、事、人转变为一种情感……)
窦老师继续引导:看来,之所以有这秋天的怀念(课件),就是秋天的故事所引发的,作者怎么会有这份怀念?让我们一起跟随史铁生先生走进秋天的故事。
……
我们可以看出,在揭示课题这一环节,窦老师的整个设计循序渐进,丝丝入扣,以史铁生所写的一段文字为引线,通过学生的默读,老师的追问: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你的眼前会出现怎样的画面?你的眼前又会有怎样的不同?从而确定了这篇课文的感情基调,给这节课营造了深深怀念的氛围,开课伊始,浓浓的亲情、深深的怀念就渗透于教学中,不矫情、不做作,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那么顺理成章。这样的课学生能不受到感染吗?肯定会受到感染。
所以说,丝丝入扣,找到流露感情的突破口,有感情地引导,我们就能在教学中悄无声息地渗透情感。
语文是最有情感的一门学科,就让我们在热情洋溢,有感情地教;声情并茂,有感情地读;丝丝入扣,有感情地引的过程中,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渗透情感。
(作者单位:西藏拉萨江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