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卓玲(揭阳邱金元纪念中学,广东揭阳 522000)
从模式课堂到品牌课堂
林卓玲(揭阳邱金元纪念中学,广东揭阳 522000)
从具有特色到形成模式,从固守模式到灵活“变式”,从突破模式到创造特色,这是教师追求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的三个层次。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教学方式,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调整教学方法,根据自身的教学风格定位品牌特色,最终实现从模式课堂向品牌课堂的转变。
课堂模式;品牌课堂;教学方式;教学风格
综观如今的课堂教学,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扑面而来,让人应接不暇。然而,所有的模式,当它成了一个固定程序之后,也就意味着失去了自由施展的活力。李小龙为什么能够在美国叱咤风云,甚至横扫整个欧美?他本是咏春拳出身,但在习练的过程中,他糅合了拳击、摔跤等技法在里面,在他独创的“截拳”中,融合着东西方的招式,淬炼东西方武学之精华。那么,作为教师,如何依托模式教学,打造精品课堂?它需要融贯中西,熔铸百家,更要精心打磨,不拘一格。
课堂教学是一种外显性很强的活动,每一位教师由于知识水平、文化素养、表达能力、行为习惯、教学经验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必定会形成具有个性的教学方式,当这种方式以比较鲜明的形式表现出来时,就形成了教师的教学特色。
从积极的角度来看,课堂教学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师,一般都是对所研究的领域、对本专业的内容特别熟悉,并对其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见解。这是一个教师内化吸收的过程。而教师以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和最具个人特色的方法,将这些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就是完成了内化与外化的完美转换。如果教师的某种教学特色能够持久地坚持下来,并且把这种具有特色的教学方式固定下来,就形成了教学模式的雏形。因此,从具有特色到形成模式,可以看作是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提炼归纳总结,并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结构和一系列的运行要求。从这个层面来说,教学模式又是一种具体化、操作化的教学思想或理论,它为教师们提供一个比抽象理论具体得多的教学行为框架。它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了比较具体的规范,形成固定的教学程序,使教师们摆脱了教学只凭经验和感觉的随意性。但是,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具体的教法教程,它不能为教师提供现成的操作方法,教师必须根据自己对某种教学模式的理解,将其转化为实际的操作行为。归结为一句话:教学模式不是万能宝典。
而且事实上,课堂冠上了模式之后,就容易失去自主性和变动性。遵循固定的流程、固定的形式,教师就像戴着镣铐跳舞,有舞步却没有舞魂。有些教学模式给教师规定了课堂讲授的时间,采用这些模式,教师就必须被动地服从,而无法顾及课型是否适合。教师在运用教学模式时,大多是从学习、模仿开始的,很多时候并未完全悟透该模式的内涵,操作上难免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形式简单化
由于很多教师对于各种模式的运用主要还是以模仿为主,往往缺乏变通性。以“探究式教学模式”为例,似乎一旦探究,就是让学生围成一圈。然而,不管是围成正方形、长方形还是圆形,教室里的黑板还是在老位置。那么,当教师进行讲解、点评的时候,除了正对着黑板的那一部分学生之外,其他的学生都得侧身、侧目,或扭头,否则就无法看到教师所展示的东西。这样的“合作”探究,变成了一场“合坐”秀,教学的效果从何说起?齐白石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简单的模仿只是套用了一个形式,形式只是一个外壳,课堂真正的灵魂在于理念,只有躯壳没有理念的课堂难免“失魂落魄”。
2.流程格式化
有些学校甚至有些地区用统一的范式来规定课堂教学的诸要素和各环节,要求教师按部就班进行操作。这种做法,无疑是把课堂教学格式化了,它不但没有考虑地区的差异、学校的差异和学生的差异,而且把教师的教学行为给束缚住了,教师根据自己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大胆创新的积极性遭到了无情的扼杀。更有甚者,由于教师对教学模式的不熟悉,或没有悟透该教学模式所依托的教学理念,仓促上阵,亦步亦趋,最终乱了阵脚。
3.活动表面化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是教学实践的概括化的形式和系统。然而,教学模式并不一定具有普适性,而是对课型、知识、学生、甚至教师有特殊的指向性。因此,教师对于五花八门的教学模式应该合理取舍,灵活运用。有些时候为了追求模式效应,简单地模仿教学模式的流程,会出现“形像而神不像”的状况。比如,有些课型是不适合采用“探究式教学”的,但为了迁就该模式,生搬硬套地让“学生合作探究”一番。这种表面化的操作方式,只是一种浅层的模仿,无法跟课堂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必定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依托某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可能是最直接最省力的一种方式,把别人通过实践而规范并提炼出来的操作体系加以应用,省去了广大教师从头摸索的麻烦。然而,正如没有一种灵丹妙药可以包治百病一样,也不可能有任何一种教学模式能够适合所有的教学。因此,教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能够对教学模式进行灵活的“变式”,善于根据课型和自身特点等选择教法。
一种教学模式很难关照到所有教师的教学风格,过分强调教学模式会抹杀教师的教学风格。此时,教师就应该尝试突破“模式”。突破模式,不是放弃模式,事实上,任何一种有特色的课堂都具有特定的模式。所谓突破模式,是要突破固有模式的那些条条框框,把模式活用成自己的课堂特色,打造自己的课堂品牌。
1.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教学方式
巴班斯基指出:“教学方法是由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协调一致的效果决定的。”[1]换句话说,教学方式的选用,要因课制宜,也要因人制宜,要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等方面相适应,方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意识的本质”这一知识点时,为了让学生理解“错误的意识也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笔者模拟了一个化学实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带领学生探究释疑。在教学“村民自治”这一知识点时,笔者借鉴“模拟联合国”的形式,进行“模拟民主管理”活动,采用“预习学案—模拟活动—探究归纳”的教学流程,摒弃以往枯燥乏味的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在教学“哲学的基本问题”时,笔者把自己案头的孔雀鱼作为教学资源带进了教室,鼓励学生动手作画,感受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在教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知识点时,笔者给学生布置了预习清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当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困难,笔者不露痕迹地给予学生点拨,一路护航,当学生的高参,学生的认知水平也在此过程中得到了提升。
太多的实例,无法一一呈现。教学方法不仅仅因教学内容不同而异,也应该因课型不同而异。新授课与复习课不同,常态课与展示课不同,这些课型的差异,都需要教师准确地选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方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实上,课堂教学并不拘泥于一种教学方式,有时也需要多种方式的组合使用。“形式是服务于内容的”,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模式,只有将课程目标与教育本质和学科本质完美结合起来,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调整教学方法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必须重视在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教学策略。”[2]教学的内容是固定的,而教学的对象却是不同的。教师必须把想要教的内容转化为学生想要学、能学会的内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合适、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孜孜以求的“利器”。
以教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知识点为例,讲到“创新驱动”这个环节的时候,笔者设计了一个有关知识产权的开发和保护的探究题,要求学生探讨并解决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在寻求专利转化策略的同时,也更好地理解“驱动”的内涵。这个方案在重点班实行时,对学生的思维具有挑战性,恰好激起了学生的好胜心,学生的思维不知不觉中向更高处迈进。然而,同样的方案在普通班实施就不怎么适当了,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是有差距的。为此,笔者采用了另一个方案:在体现“创新”这一内容上,笔者邀请了本校的一位任教其他学科的老师走进课堂,带着他自己已经申请了专利的个人小发明,即一种金属乒乓球拍护边。该老师在课堂上简单介绍了自己的发明设想、试验过程、成功经验以及申请专利的必要性,还亲自在课堂上向学生演示他的专利产品的使用方法。很多学生都不由自主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伸长脖子看着老师的演示。真人实物的展示,而且还是生活在学生身边的人,使得这个案例更具有真实性和亲切感,用事实告诉学生创新的重要性,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创新其实并不是遥不可及、高不可攀的东西,只要多留心、肯动脑、勤动手。结果,这一节课收到了别样的喜人效果。
“有心雄泰华,无意巧玲珑”。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目标的实现,关键在教师的理念,在教师的执行力,在教师对教学的调控能力。高屋建瓴,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才能“携手舞长空”。
3.根据自身的教学风格,定位品牌特色
教学风格是教师在长期的实践锻炼中沉淀积累而成,是教师精心设计、勤奋钻研的成果。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风格,准确地定位自己的教学特色,打造属于自己的课堂品牌,将造就独树一帜的品牌课堂。
处处留心,就会发现:凡存在之物,皆是可用之物。生活是根本,理念是枝干,课堂是绿叶,根深才能叶茂,枝繁才有花艳。多年的教学实践,潜心的研究反思,笔者在教学中,特别是对于教学难点的处理,充分挖掘生活题材,把学生、也把自己作为一种教学资源。例如,在教学“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时,我就以本人的姓名作为汉字演变的示例(见图1),按照设计好的方案:用多媒体投出PPT,各种字体下方所对应的字例以动画的形式依次逐一出现,给学生营造了一场动感的视觉盛宴。
图1
随着PPT的播放,每组字例依次出现,学生先是好奇,再到由衷地感叹汉字的不同书写形式各有其独特的美感,在领略汉字之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磅礴气势、辉煌壮丽,更深刻地领会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在教学“文化创新的途径”这一框题时,笔者又以自己的姓氏“林”为引子,引出一个“本”字,并以这个“本”字为骨架,将文化的“一个主体、一个根本、两个基本”的内容,巧妙地嵌进字中(见图2)。
图2
多年以后,学生谈起当时的这些课,依然清晰地记得老师在黑板上写下的字、画下的图,依稀泛起当年学习的记忆涟漪。可见,教师以自身的教学风格定位自己的教学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以理念为灵魂,化模式为骨架,裁特色为衣裳,铸品牌为容颜,课堂才有自内而外的生命底色,教师才有内强外达的豪气云天。锐意创新,将模式活化为品牌特色,需要教师在实践中,精心打磨具有独特风格的一系列精品课例,形成自己的独特品牌。
国外学者丹尼斯·麦奎尔指出:“适用于一切目的和一切分析层次的模式无疑是不存在的,重要的是针对自己的目的去选择正确的模式。”[3]武学的至高境界讲究“无招胜有招”,在教学实践中也经常强调“教无定法”。从这个层面来讲,没有特定的模式其实也是一种特色,将多种模式进行有效整合,更是一种特色。将特色与模式有机融合,让学生思维快意涌动,让学生个性充分张扬,让学生生命自由伸展,这样的课堂,就是一张精品名牌。□◢
[1]巴班斯基.中学教学方法的选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杨小微.中小学教学模式[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