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乐耘(长兴县教育研究中心,浙江长兴 313100)
历史与社会课怎样培养时序意识
邢乐耘(长兴县教育研究中心,浙江长兴 313100)
培养时序意识是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历史与社会教学最基本的历史时序意识,成为学生认知的短板。历史与社会教学可以通过学、教、练三个环节加强时序意识的培养,以帮助学生发现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分析历史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
历史与社会课;时序意识;学教练
聂幼犁教授认为,“时间或时序不仅是历史的最基本要素之一,也是正确反映、表达客观历史不可或缺的基本坐标。”如果我们无视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就无法走进历史现场;如果我们颠倒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就无法了解历史真相。因此,培养学生的时序意识是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但是回望历史与社会教学,最基本的历史时序意识,成为学生认知的短板,其结果导致学生时序意识的缺失。下面就学、教、练三个环节谈谈培养时序意识的实践尝试。
《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了历史学科的时序性特征,要求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该学段学科的基础性和普及性出发,按照时间顺序,精选最基本的史实,采取点与线结合的呈现方式。为此,在学习中必须渗透时序要求。
现行的历史与社会教材采取以主题为主,中外混编的形式。但是这样的编排思路,有时会出现时序错位。如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日本的大化改新”一课内容,对大化改新的背景作如下介绍:646年,日本处在奴隶制时代,经济落后,社会矛盾尖锐。有识之士纷纷呼吁,效仿中国,实行改革。学生对背景中提到效仿中国学习隋唐先进的制度时产生了困惑。因为根据教材的编写“先世界后中国”的体例,有关隋唐的内容编排在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而“日本的大化改新”则编排在第二单元。因此对没有任何隋唐知识储备的学生来说真是一头雾水,于是产生了一连串问题:日本为什么要进行大化改新?为何要效仿中国?改革中参照中国隋唐的哪些制度?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就来学习日本的大化改新,那么学生就很难生成历史认识,更无法对历史事件作出正确判断。为了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这段历史,笔者按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对学习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将第四单元隋唐的有关内容前置,让学生通过学习隋唐的内容,了解当时唐朝的繁盛以及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学生有了隋唐相关知识的储备后就顺理成章地解决了上述的困惑,能准确地理解当时唐朝与日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对问题的积极思考,在掌握学习重点的同时,实现了主动学习。
所以,学习中渗透时序要求是准确理解历史真相的前提。
教学中坚持时序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历史学习必须厘清每个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以及先后顺序,这样才能全面、完整、清晰把握历史发展的进程,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如在学习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内容时,教材精选了三个知识点:苏德战争爆发、太平洋战争爆发、反法西斯联盟形成。课标的要求是:了解苏德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了解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理解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过程及其意义。但由于初中学生感性思维胜于理性思维的特点,他们习惯于点对点碎片化地学习历史知识,这样就不利于生成历史认识,形成正确感悟。为了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整个过程有一个系统的了解,笔者在教学中采用时序数轴(见图1)。下图横轴代表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时间,在时间轴上先确定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再在时间节点上标注相应历史事件,这样一定的时间与相应历史事件对接,学生便于发现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分析历史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
图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
通过时序数轴进一步说明历史上有许多的事情,单独地将它拿出来看,似乎看不出什么问题,但若将这些事件按时间顺序放在一起就能够发现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中借助时序数轴不但可以把每一个历史事件在历史进程中的位置呈现出来,还可以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件、历史概念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变成主干分明、脉络清晰的知识体系。学生借助时序数轴厘清众多历史事件之间的逻辑联系,将教材中苏德战争爆发、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及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看似独立的三个历史事件,放在同一个时间段里来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的历史,水到渠成地生成完整的历史认识,即: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是随着法西斯势力扩大而不断扩大,而反法西斯的力量也是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的扩大而增强的;从开始的英美联合到苏美英联合最终发展到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认识到“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联合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可以这么说,教学中采用时序数轴是生成正确历史认识的关键。
如前所述,历史与社会课程内容呈现方式上按照时间顺序精选基本事实,强调了历史学科的时序性特征。近几年对时序的考查已成为初中学业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强化时序意识,凸显时序思维,进行针对性训练。笔者对有关考查时序的试题进行整理后发现常见考查时序的题型主要有四种。
第一种:组合排序型,通过排列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等出现的时序考查学生对历史时序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和再现能力。
【例1】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外交关系有了重大突破。下列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美国乒乓球队受邀访问中国
③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④日本政府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A.①③③④ B.①③③④
C.③①④③ D.③①③④
此题通过对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关系重大突破的具体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考查训练,由此强化时序意识。
第二种:时序与事件的对应型,通过给出相应的时序或事件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再现再认和分析与运用能力。
【例2】梁启超曾说:“欲知中国近史者,不得不曰李鸿章。”一百多年来,国人对李鸿章毁誉不一。有的赞其为“开启近代化的改革者”,有的则贬之为“卖国贼”。
根据上表回答问题:
(1)史论需要证据支撑,侧重不同的史实,有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表中支撑李鸿章为“开启近代化的改革者”的证据有哪些史实?贬其为“卖国贼”的依据有哪些史实?
(2)从“改革者”和“卖国贼”的不同角度,分别阐述他对当时中国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3)在1863年到1901年这个特定的时期,你应如何评价一个历史人物?
此题通过对李鸿章大事年表中列举的史实,考查学生结合李鸿章在不同的时间所做的事情,全面地客观地评价这个历史人物的能力。
第三种:时空对应型,通过时序和地域的联系,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
【例3】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了无数的艰难险阻,下列中央红军长征中发生的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①占领遵义 ③强渡大渡河 ③四渡赤水河 ④渡过金沙江 ⑤翻越雪山、穿过草地
A.①③③④⑤ B.①③④③⑤
C.①③④⑤③ D.①③③④⑤
此题考查学生对不同空间发生的历史事件的先后排序,最后再运用逻辑推理的办法对排列出的顺序进行检验。
第四种:时间计算型,通过对民国纪年和公元纪年换算,掌握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或习惯用法。
【例4】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将民国二十六年换算为公元纪年,即为
A.1934年 B.1935年
C.1936年 D.1937年
此题考查学生对一些重大事件发生的具体年份以及民国纪年和公元纪年换算的方法。
学生通过上述不同题型的练,逐渐强化了时序意识,由此实现培养时序意识的目标。可见,训练中凸显时序思维是促进历史思维提升的保证。
总之,在建构自己的历史叙述时,设定时间顺序,借助时序来解释历史的嬗变与延续,运用时序来理解历史的进程与发展,培养时序意识,正确把握历史的时间节点,分析不同时间下历史发展特征,是探究历史发生来龙去脉的重要前提,也是我们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所以,培养学生时序意识是由历史学科特征决定的,也是我们历史与社会教学义不容辞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