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主义理论对新环境下交互式微格教学模式构建的启示

2016-02-13 17:24龙金菊张德明杨军胜
铜仁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微格联通学习者

龙金菊,张德明,杨军胜

( 铜仁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

联通主义理论对新环境下交互式微格教学模式构建的启示

龙金菊,张德明,杨军胜

( 铜仁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

网络技术对教育教学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得教育教学各个方面的变化速度、广度与深度超出了单一个体或群体的掌控范围,孤立的节点不再适应网络化的发展需要。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只有不断地把知识节点关联起来,才能解释更多的东西,才能在连接中产生新的知识。文章讨论了联通主义理论对新环境下交互微格教学模式构建的启示,不仅强调了多元参与,而且强调了基于共同利益的协同合作,以实现教学创新。

联通主义理论; 交互式; 微格教学; 启示

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即微型化教学,是一个小型课堂的模拟,因此又被称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等。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用来训练师范生教学技能的理论和方法,是教育技术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的艾伦(Dwight W.Allen)教授将微格教学定义为:“微格教学是指在一种缩小了的可控制的教学环境里,使准备成为或已经是教师的人有可能掌握某一特定教学技能的教学方法。”[1]20世纪80年代为我国所推广,北京教育学院微格教学课题组认为:“微格教学是一个有目的、有控制的实践系统,它使师范生和教师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它是建立在教育教学理论、心理学理论、视听理论和教学技术基础上,系统训练教师教学技能的方法。”[2]可见,微格教学旨在运用媒体技术、把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教学技能活动有机统一,并且依赖于教学评价及反馈机制,达到提升微格教学技能训练的有效性及科学性。在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对于微格教学来讲,不管是教学准备阶段、还是训练阶段与评价及反馈阶段,“交互式发展”亦即将成为微格教学一大热词。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班杜拉提出三元交互决定论,认为环境、个体和行为这三种因素相互影响交互决定。加拿大学者乔治·西门思(George Siemens)经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在人们的生活、交流与学习方式已逐渐被技术重组的情况下,提出了联通主义,强调知识的节点和连接。可见,微格教学模式必然在信息时代和互联网+的背景下产生新教学模式的诉求,笔者称之为“交互式微格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在于教师和学生不再是主从关系,而是平等的交流互动关系,具有相容性、和谐性和直线性。交互式教学模式使得教学空间打破传统束缚,向课堂以外的空间中延伸,形成多角度、多层次、多方式、多主体的和谐互动,以产生教学共振、提高教学效果。

1.新环境下传统微格教学的困境与诉求

本文所指的“新环境”主要指“新教育环境”,可以从以下两个维度来解读:(1)新理念;(2)新技术。新理念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标志,也是全球范围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其关键在于推进素质教育,最终体现教育公平。新理念的基本内容为:提高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其中离不开多元互动及合作的精神实质。“合作性教学的首要因素是积极的相互依靠关系。”[3]这就要求教学参与者之间必须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形成知识构建。新技术主要指以Web 2.0为代表的社会性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从技术角度看,Web 1.0 的网络时代即将过去,近几年社会性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导致了网络从“我们去那里”(赛博空间或虚拟空间)到“我们在这里”的变化。这被人们广泛地称作 Web 2.0。这一新的网络强调的不是要去的地方,而是要做的事,与他人连接以及拓展个人生活空间。可见,新时代新理念与新技术不断冲击教育教学模式,使得微格教学各个方面的变化速度、广度与深度超出了单一个体或群体的掌控范围,多层次交互式微格教学模式的建构势在必行。

1.1.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生新的需求

交互式教学模式是网络时代的产物。“交互能够促进学习的发生,不管学习者与其他个体之间的交互,还是学习者与知识内容之间的交互,都能够促进连接的形成,交互是学习发生的必备条件。”[4]交互式教学模式替代了以往的教师中心或学生中心教学模式,其教学能力建构不仅要多元参与,还要基于共同利益进行协同合作。对于微格教学来讲,知识的功能和内涵随着社会发展强化,学习就必须紧追不舍,这就使以往的教学模式面临着挑战,只有少数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教学模式才能生存下来,并成为全面创新和人文教育的空间。如何将交互式教学模式创造出有利于教学互动的空间是当务之急,学生和教师也要重新定位。

1.2.信息时代需要新的接受信息的方式

在网络环境中,知识存储和知识共享已成为一种常态,碎片化的知识存在于网络的任何角落,知识越来越容易寻找和获取,然而难以实现的是如何在知识间建立连接,获得知识间的关联。“网络时代下,技术不再仅仅是辅助人们学习的工具,它本身的智能性和认知特性已经可以部分代替人的认知加工活动。”[5]所以我们要在微格教学讨论区中跟其他参与者结成学习共同体,通过知识分享和经验共享,以及团队的帮助充分发散思维,打破思维限制,通过意会和整合,在已经发现的节点间建立连接,进行已有连接的重构,以此构建学习网络。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为微格教学的展示提供更多的方式,包括图像、音频、模拟现实环境等。使我们更多的行为可以数据化,为教学提供科学的数据分析。

1.3.技术进步使得联通成为一种趋势

随着网络覆盖范围的不断增加,一定程度上说,网络技术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这些技术不仅促使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加强,同时也促使了人与知识、信息、资源之间的不断连接,引起人们加工和存储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以Web2.0为代表的社会性网络技术为今天的学习者提供了主动创建个人学习环境的能力,也为新的学习方式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因此,随着新环境的到来,我们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单纯的一师一课似乎缺少了教育团队的互动力量;学生的独立自主亦无法改变团队力量的事实;参与者的敷衍、被动配合已经无法展现生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网络交织是既成事实。因此,联通主义理论很好地诠释了新教育环境下的教与学的思想内核,尤其是课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良好互动,共同构建学习网络的方式更可以成为我们的借鉴。

2.联通主义对新环境下微格教学模式构建的启示

时代的变革无疑使教育学习理论面临新的革命。以 Web 2.0 为代表的社会性网络技术在改变这个时代。知识和信息的传递早已不是以前的模式,信息的流动早已不是单向的,双向甚至多向的信息流已经呈现在人们面前。而面对这些新变化,联通主义理论为新的教学变革与价值诉求提供了理论支撑。其思想基础就是“网络”。而一个最简单的网络只需要两个要素:节点和连接。网络就是不同节点

之间的连接。节点不一定必须是人、书等实物,还可以是思想、感觉、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等其它任何形式。只要可以与其它要素发生联系,就可以算作节点。连接就是节点之间任何形式的联系。连接有强弱之分,连接越强,则信息流动越快。连接的强弱受到动机、情绪、逻辑、经历等因素的影响。动机会决定我们是否愿意主动去更深层次地了解知识,是否愿意主动去建立更加牢固的连接。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对于节点的观点,也影响着我们对于反对声音的许可度。在连接形成的过程中,逻辑是基石。逻辑思考的过程就是我们组建自身学习网络的过程。通过反思、权衡与评估,我们才能确定哪些知识对我们有价值。虽然联通主义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但是个人的经历同样非常重要,比如一个微格教学学习者在初步阶段可能仅仅具有一些知识的节点和模糊的连接,而多次训练后实践的经历则会使这些连接大大增强。如此种种理论构建,为交互式微格教学模式的构建起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2.1.寻找节点

微格教学节点模块由教学准备和交互环境构建两部分构成,教学准备模块不仅包括知识准备模块,还包括微格教学设计模块。知识准备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现代教育技术、微格教学等理论,甚至包括教学视频观摩、技能诊断、技能研讨以及对学习者的认知与分析;教学设计涉及到教学内容分析、学习需要分析、学习者分析,进行教学目标编写、教学策略设计、教学媒体选择等等。当进入微格教学训练环节,学习者就会处于一种完全的交互环境之中,直到学习者学习行为结束。新环境下微格教学模式的主旨就在于通过改善和优化交互环境,促进学习者的知识创新。学习支持服务,学习资源、教学评价与反馈皆为交互环境中的交互因子。联通协作环境中出现问题之后,问题节点引发学习者对该问题的兴趣、共鸣、求知欲等学习需求,形成学习者的交互学习环境。学习者对问题做出回应,则形成节点,发生交互行为。同时学习者在与交互因子交互的过程中也会析出问题,进而引发焦点和矛盾,来促进交互的深入。以往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惯性,使得人们似乎更喜欢解决问题,而不是去发现问题,然而教育的意义在于学习者能够尝试提出问题,这才是创新的源头。倘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或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尚没有析出问题,则抑制了交互的深入,老师或助教则要为学习者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习者发现问题,提出观点,进而寻找节点,为知识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2.2.构建微格教学交互环境

微格教学交互环境构建模块由节点连接、网络构建和情感度调节这三部分构成。节点之间发生碰撞,形成节点连接。一般而言,任何实践训练离不开理论的支撑,强大的理论基础是实践顺利进行的强有力保障。所以微格教学不是孤立的学科理论,而是必须与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现代教育技术等理论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进行知识构建,以先进的理论以保障教学技能的践行。同时,认真对待教学设计。一个优秀的教学设计是具体技能训练的引导和保障,是成功授课的基础。在微格教学技能训练开始之前,引导学习者正确进行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以及学习需要分析,进行教学目标编写、教学策略设计、教学媒体选择,进行合理教学评价乃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再者,必须注重教学经验交流。如此一来,学习者通过意会和整合重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结构形成更多的节点,建立新的节点连接,逐渐构成整个学习网络。每一个节点都携带着参与者的情感度,因此要在交互环境下促使学习者加强情感付出,培养学习者对学习团体的信任感,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组织一系列活动最终获得一种归属感,是微格教学交互环境构建的良好条件及内在需求。

2.3.教学创新

如今是一个讲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创新是拓展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同样,在微格教学训练的时候,必须注重教学创新的训练。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基本的教学技能是一名教师达到合格的基本要求,但真正优秀的教师重要的是拒绝教学技能的死板运用,而是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按照联通主义观点,创新必然是对重要节点的巧妙连接,构建良好的学习网络。虽然联通主义强调多元参与与协调合作,但并不否定个人的网络连接。每个人既可以看成是宏观网络

中的一个节点,其自身又可以看成是一个网络组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自主性。孟宪凯教授曾说:“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获取知识的过程及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所获得的。”[6]在网络连接中,当学习者创新意识得到激发,个性化学习也就发生了,最终学习者将得到的新知识应用于实践,则真正实现了知识创新。知识创新是寻找节点和构建有效学习网络最终生成的结果。所以在教学技能训练中,学习者要谨记自己的角色,带动学生的思维与情绪随着教学内容而起伏,并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组织模拟学生做小活动、小游戏,善于将生活中的问题搬到课堂上来,努力提升教学魅力指数,实现教学创新。

3.结语

新时代新技术、新信息、新知识不断冲击教育教学模式,使得教学各个方面的变化速度、广度与深度超出了单一个体或群体的掌控范围,多元参与的协作与探究势在必行。交互式微格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消除集体学习的“线性微格教学模式”效率低下的弊端,促使教学多元良性互动及实效性构建与提高。当然,在实际操作中,其条件要求也相应提高,这不仅需要丰富的微格教学资源、充足的微格教学设施、开放的微格教学环境作为保障,更需要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有效的教师指导及熟练的学生配合等作为支撑。只有使这些问题有效地形成连接,才能促使交互性微格教学模式的有效展开,也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 G. Brown. Micro-teachin[M]. London: Melliuen Distributed by Harper&Row, 1975: 125-126.

[2] 孟宪凯.微格教学基本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23-36.

[3] 大卫·W·约翰逊,罗格·T·约翰逊.合作性学习的原理与技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20.

[4] 吴慧慧.交互型微课件的设计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4.

[5] 邱崇光,高安邦.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新进展_关联主义[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2-7.

[6] 孟宪凯.对微格教学10年发展的几点反思[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3):14-18.

Connectionist Theory of Interactive Microteaching under the New Environment Enlightenment of Pattern Construction

LONG Jinju, ZHANG Deming,YANG Junsheng
( School of Marxism, Tongren University, Tongren, Guizhou 554300 ,China )

network era continue to impact the education teaching mode, making education teaching various aspects of change speed, breadth and depth beyond a single individual or group control, isolated node no longer meet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he learning process of knowledge is only related to the knowledge node, which can explain more things, so as to generate new knowledge in the connection. Connectionist theory of interactive microteaching under the new environment Enlightenment of pattern construction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is is not only to emphasize the multiple participation, but also to emphasize the cooperation based on common interests, and ultimately to achieve teaching innovation.

connectionist theory, interactive, micro teaching, enlightenment

TP301

A

1673-9639 (2016) 04-0105-04

(责任编辑 田 波)(责任校对 印有家)

2016-05-23

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自筹经费项目“新环境下的微格教学”(2015zc169)。

龙金菊(1982-),女,贵州铜仁人,硕士,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教学技能训练。张德明(1957-),男,贵州铜仁人,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微格教学、教学技能训练。杨军胜(1981-),男,贵州铜仁人,实验师,研究方向:现代教育技术。

猜你喜欢
微格联通学习者
风起轩辕——联通五千年民族血脉
The Research on Classroom Question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Under Constructive Theory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一张图读懂联通两年混改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微信搭台“联通” 代表履职“移动”
微格教学法在体育院校速度滑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分布云和Logistic方法的微格录播系统
5G:电信联通的生死攸关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