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桌的你》中修辞性叙事理论初探

2016-02-13 20:20
淄博师专论丛 2016年1期
关键词:林一叙事学詹姆斯

张 楠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同桌的你》中修辞性叙事理论初探

张 楠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以美国著名的后经典修辞性叙事理论家詹姆斯·费伦为代表的修辞性叙事理论是后现代叙事理论中重要的一支。笔者立足于费伦的修辞性叙事理论对电影《同桌的你》展开尝试性分析,其中包括叙事修辞性的运用,如叙事进程、产生的各种判断等等。我们希望借以阐释此理论在电影中表达的契合之处,并试图寻找在电影中是否也存在着修辞性叙事这一理论的隐约存在,是否在电影中这一叙事理论会有新的发展等相关命题。最后,再对这个理论做简要的述评和展望。

修辞性叙事;叙事进程;判断;《同桌的你》

一、修辞性叙事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叙事理论研究呈现一种回归的姿态,出现了一系列叙事理论著作,我们称之为后经典或后现代叙事理论,即新叙事理论。认识到经典叙事学单纯研究文本的局限,新叙事学注重文本同外部世界的关联,在叙事理论的建构中纳入女性主义、历史主义、修辞学和文化研究等学科的内容,从而赋予叙事学以新的视野和活力。以美国著名的后经典修辞性叙事理论家詹姆斯·费伦为代表的修辞性叙事理论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支。

(一)概念界定

对于修辞性叙事的界定:叙事是某个人在某个场合处于某种目的告诉另一个人发生了某事。[1]广义上的修辞应该包括叙事,叙事也是一种修辞,是作者通过一定的叙事技巧和策略要求读者作出反应并产生一定的效果,达到某些预期的目的。

韦恩·布斯的《小说修辞学》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修辞一词界定叙事的。他所谓的修辞,指涉作者、叙述者、人物和读者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是作者在与读者的交流活动中运用叙事策略和技巧实现其对读者统一意图的过程。这个缺口正好为詹姆斯·费伦的修辞性叙事理论的出现提供了机会,费伦的理论正是在延续并深化布斯的修辞理论基础上建构的。在詹姆斯·费伦这里,叙事最终产生的效果是由作者的叙述和读者的阅读共同决定的,将文本之外的真实作者和真实读者纳入修辞叙事研究考察的范围,认为二者直接影响最后叙事效果的形成。

(二)重要概念

1.叙述层次

詹姆斯·费伦认为作为修辞的叙事应当具备这样的特点:出于一个特定的目的在一个特定的场合给一个特定的读者讲的一个特定的故事。这样定义的目的,是让我们注意到潜藏于文本中的叙述层次。那么按照文本结构图,任何文本都应当至少具备两个层面:首先是叙述者向他的读者讲述,然后是作者向作者的读者讲述的叙述者的叙述。在实际的创作中,作者可能创造出更多的层面出来,而且会有意模糊了这些层面的界限,从而让我们忽略了它们的存在和区别。

2.叙事进程

叙事进程包括两个方面,既涉及人物、事件和叙述的动态进程,又涉及读者反应的动态进程。费伦的修辞性叙事理论实际上是转向了“作者代理、文本现象和读者反应中间循环往复的关系”,研究三者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1]

3.判断

判断是读者的反应,作品的理解和评价之类,具体表现为对作品中人物事件的反应和处理。在做出判断时我们投入认识、情感、欲望和价值信仰等。我们可以对费伦理论中的判断进行两种分类:一种根据做判断的主体划分,一是人物的判断,一是读者的判断。还有一种分类是根据判断的性质来划分,分为阐释判断、伦理判断和审美判断。

二、电影《同桌的你》中修辞性叙事的运用

电影作为在20世纪最流行的艺术形式,它与现代小说有着密切的联系。正如柳鸣九所说:“传统的关于不同体裁形式中有不同的美学原则、艺术规律与技巧方法的条律已被打破,空间艺术的造型方法被引进了小说这种时间艺术部类,在现代小说中出现了绘画化与影视化的艺术现象。”[2]

(一)充分运用电影语言叙事

《同桌的你》是我国内地2014年4月15日放映的一部电影。创意来源是高晓松在1994年创作的校园民谣《同桌的你》。笔者在这里不去对它做出是好是坏的评判,而是从修辞性叙事这一理论出发,对此部电影进行试探性的分析。

尽管费伦的理论中有对小说叙事的举隅,其实电影的叙事也是电影中重要的部分。《同桌的你》刚开始还在出工作人员字幕的时候有一段独白,如同讲故事一般娓娓道来:“2013年7月11日,我叫林一,我来这儿十年了,十年来,我总是一帆风顺,一鸣惊人,负责一家体面的大公司,幸得一位温文尔雅的老板,聪明怜利,远见卓识的我在纽约二环外,买下了地铁边安静的大三居,还有一个未婚妻,总是那么知书达理。每天早晨,我都会开着加长的大Limo上班,就连早餐也必须是顶级的米其林七星餐厅……”这段独白式电影画面的蒙太奇和文字的表述并无什么特别之处,但形成的氛围让画面感和文字的温和感相得益彰。

后来,一个中国的快递寄来,“还是忍不住告诉你”落款是“周小栀”。故事就此开始讲述。从1993年9月1日,林一和周小栀见面到2013年7月27日故事的结局,跨越了二十年,其中涉及到一些重大的国内国际事件,跳跃式地在这一小时三十八分钟里展现。

(二)叙事进程

电影在开篇林一的独白结束后,开始陷入了回忆,1993年9月1日,林一与自己的同桌周小栀见面。弹跳的青蛙、大白兔奶糖等等,这些特写都在展现着九十年代的特征,同时也把经历了九十年代的观影者带入了自己的回忆中,产生了共鸣。接着1996年、1998年,青春期的悸动,第一场电影的欣赏、使馆抗议中的慌乱、第一次牵手、谈恋爱被发现被批评被叫家长,然后说出老生常谈的关键词高考、以学习为重等等。这些近乎碎片式的呈现却足以勾起经历过这些事情的人们的感情共鸣。

1999年9月13日,男女主人公在厦大见了面。2000年1月1日,一起看烟花,周小栀为了他放弃了北大。接着周小栀意外怀孕,林一无法负责的表现,两个人分手。2003年,非典型性肺炎的出现,林一被隔离。整部影片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简要地、不是很复杂的穿插式地推进叙事的进程。

(三)判断

笔者在这一部分主要涉及读者,也就是观影者的判断,是从判断主体这一角度进行分析。

1.林一在纽约

林一在影片开始有一段自己在纽约的独白,此时,观影者会做出初步的判断,林一与自己曾经相爱的同桌因为地域的原因而分开,十年后的林一在美国好像混得还不错。但在影片快要结束的时候,他的再次独白才告诉我们,“我叫林一,一无是处的一,一塌糊涂的一。”通过电影蒙太奇的手段,房子的狭小和吵闹,未婚妻的咆哮以及在房间内与别人发生关系,冰箱内乱扔的高跟鞋等等告诉了我们,林一在纽约的生活非常糟糕而且很不快乐。自此,我们才对电影开篇的那一系列高级奢华的信息做出了否定判断。

2.毕业之后

毕业前后,两个人都在准备出国的事。周小栀从小就想去斯坦福大学上学,林一为了周小栀也苦读英语,准备去美国。这时,电影的蒙太奇展现了很多两个人在美国幸福生活的画面,街道上、公园里。这时,林一的独白告诉你“记忆总是喜欢添油加醋,它会朝着你期待的方向修改。当你欣喜若狂之时,偶尔的马脚会将你突然惊醒。这时你才会真正体会到,记忆并不等于真相。”于是你会明白,这些美好的画面不仅仅是编剧导演的美好愿望,也是观影者的美好愿望。

3.结局真相

2003年爆发非典型性肺炎的时候,晚上朋友们偷偷地想去接走林一。周小栀爬上梯子,用手电筒砸碎玻璃,把手伸向林一。这段长达好几分钟的逃跑展现出的是他们伦理的反叛、青春的幼稚,却也是青春的勇气、激情和敢想敢干。他们集体的力量堵住门口的特写和慢镜头的展现让观影者对于这样行为的阐释判断、伦理判断的摇摆不定和难分难舍。

影片最后,林一参加了周小栀和冯哲的婚礼。在神父问道周小栀是否愿意嫁给身边的这个男人时。周小栀回头看着林一。林一突然站了起来,说“我不同意。”这时,观影者会对这一行为展开判断,虽然两个人都已是三十多岁,失去了青春时的勇气,但观影者会意识到自己是在观赏电影。所以,有可能会有一些意外结局,观影者多多少少会有那么一些幻想与期待。就像2003年那个晚上一样,这一场奔跑,和十年前那场奔跑形成了简单的呼应,却形成了强大的效果。因为在影片结束时这样的一种叙述,观影者会以为,这很有可能就是最后的结局。但镜头此时又切到了婚礼现场,展现给我们的却是周小栀的“我愿意”,以及林一在宾客席上一个无奈或是释怀的微笑。

我们明白了,我们之前的判断有所失误,我们觉得电影有虚构。所以,两个人大团圆结局也未尝不可,是有可能的。但最后我们才发现还是回归了现实。我们对于自己的想法做了否定判断。那一场逃婚的奔跑,只能发生在幻想和美好的愿望中。

三、总体述评与前景展望

本文主要是从一部电影,立足于詹姆斯·费伦的修辞性叙事理论展开分析。这一理论主要是在小说领域,但其实,电影的叙事与画面的表现与这一理论有相通之处。于是,笔者就此进行了一次尝试性的分析。

费伦的修辞性叙事理论为叙事学的发展打开了一页新的窗口,为叙事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同时也为我们研究叙事学打开了新的视野。让我们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去看待各种文学现象和叙事策略。

事实上,修辞性叙事理论也有局限性。要发现费伦修辞性叙事理论的短处,更好地促进修辞性叙事理论的发展,还需要更多的试验和探索。有局限性、有不完整性才有发展的空间和可能。例如,在叙述聚焦理论上,费伦没能把聚焦与意识形态联系起来;在叙事判断上,费伦只讨论到了人物和读者(观影者)可以成为叙事判断的主体,而没有考虑到其他的主体,比如叙述者、隐含作者、隐含读者也可以做出判断。

如何充分地展示费伦修辞性叙事理论的力量,完善它不完整的地方,审视好修辞性叙事的发展,这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面,同时也就是费伦修辞性叙事理论的前景所在。

[1][美]詹姆斯·费伦.叙事判断与修辞性叙事理论——以伊恩·麦克尤万的<赎罪>为例[J].申丹(译).江西社会科学,2007,(1).

[2]柳鸣九.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周静)

The Rhetorical Narrative Theory represented by American famous classical rhetorical narrative theorist James Phelan is an important school among post-modern narrative theories. Based on Phelan's rhetorical narrative theory, the author makes a tentative analysis of the movie "My Deskmate", including the use of rhetorical narrative, such as the narrative process, a variety of judgments and so on. Thereby, the article explains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theory and the movie, trying to find in the movie if there are subtle existence of the rhetorical narrative theory, and if there is a new development of the narrative theory. Finally, it makes a brief comment and outlook on this theory.

rhetorical narrative; narrative process; judgment; “My Deskmate”

2015-04-05

张楠(1990-),女,河南灵宝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文艺学研究。

H151

A

(2016)01-0052-03

猜你喜欢
林一叙事学詹姆斯
一部女性成长与救赎的见证录——《证言》的女性主义叙事学阐释
月亮不止一个(节选)
叙事学与文体学双重视域下的小说“三要素”教学模式重构
詹姆斯12年来的2K能力值
叙事学与文体学双重视域下的小说“三要素”教学模式重构
后经典叙事学在国内的传播研究
谁是最好的詹姆斯终结者?
勒布朗·詹姆斯 LEBRON JAMES扣将无双
被点赞毁掉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