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思
(安庆师范学院 人文学院教师,安徽 安庆 246000)
论高校辅导员的政治素质*1
董思
(安庆师范学院 人文学院教师,安徽 安庆 246000)
摘要:从高校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角度出发,围绕高校辅导员的政治素质问题,阐述了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较高政治素质的必要性.分析了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辅导员;政治素质;大学生
高校辅导员的政治素质如何,不仅是关系到培养接班人的大问题,也是他们能否履行好自身职责的前提条件.尤其是在当前,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市场经济全面普及、国内各种社会矛盾加剧、国际反华势力对我国和平演变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较高政治素质的必要性
所谓政治素质,是指政治主体在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对其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发生长期稳定的内在作用的基本品质,是社会的政治理想、政治信念、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在人的心理中形成的并通过言行表现出来的内在品质.[1]
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跟他们的工作性质密切相关的政治素质,应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表现在思想方面,一是政治信仰.即必须对马克思主义保持坚定的信仰,坚决反对资本主义和各种形式的个人主义.二是政治觉悟和理论修养.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本质上有着科学的、理性的、深刻的认识.三是政治态度.即在现实工作中,举止言行必须同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坚决拥护党中央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拥护党的领导,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与党中央离心离德的言论和行动.表现在工作方面,要热爱本职工作,勤业敬业,任劳任怨,要有奉献精神,精益求精,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表现在生活上,要崇尚节俭、朴素,生活严谨.
之所以要具备这样的政治素质,完全是由以下两个方面所决定的.
(1)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要求他们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
关于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教育部在2006年5月20日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已作了明确的说明.该文件在第二章第五条中,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共有八点表述.其中与本文内容有关的有两点:一是要从宏观上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积极引导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二是从微观上了解和掌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化解矛盾冲突,参与处理有关突发事件,维护好校园安全和稳定.[2]
显然,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要求,高校辅导员应该是大学生政治成长方面的引导者,是导师.这就对高校辅导员的政治素质提出了必然的要求.
第一,工作职责的内容要求高校辅导员首先必须是马克思主义坚定的信奉者.道理很简单,打铁必须本身硬,己所不愿,勿施于人.要人家信奉的东西自己首先要信奉.自己不信,怎么能够引导人家信呢?任何一种思想和理论,只有自己首先对其坚信不疑,才能有可能去积极地引导别人接受和信奉它,这是原动力.
第二,工作职责的内容要求高校辅导员不仅要坚定地信奉马克思主义,还要对马克思主义从本质上有着全面、系统、科学、深刻和理性的了解和认识,这是最起码的政治修养.只有这样,才能行之有效地引导学生接受和信仰马克思主义.对于大学生来说,要使他们相信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并使之成为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单凭简单的说教或者要求和强调,是绝对不可能的.如果这样做,不仅于事无补,还容易使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产生逆反心理.现实中,已经有不少这样的教训.事实表明,要想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信仰马克思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必须从科学的角度说清楚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什么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要做系统深入的论证和分析.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中国的改革开放在给我们带来巨大成果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如腐败、分配不公等一系列前进中的问题.国际反华势力又乘机大做文章,加紧在意识形态领域对我们展开进攻,许多大学生在思想上已经受到严重影响.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要担负起神圣的职责,了解和掌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科学的论证和分析,解开大学生心中的各种疑问,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体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在政治上明辨是非,在信仰上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使我们在同国际反华势力争夺大学生的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是我国大学生培养目标的需要
众所周知,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德才兼备.所谓德,不仅包括思想品德,更重要的是要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我们的高等教育,不仅要培养一代又一代精通各种专业技能的人才,更要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这就对高校辅导员的政治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辅导员既是学生日常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者,又是学生政治成长的引导者,是学校在广大学生面前的代言人.其工作更是沟通学生和学校联系的最主要渠道.这种多重身份决定了辅导员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从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大目标出发,高校辅导员在政治信仰、政治立场、政治表现、工作态度乃至生活态度等各方面都要表现出较高的素质.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引导大学生在政治上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成长.
目前,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为了和平演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正在竭尽全力地在思想领域与我们争夺青年一代,大学生更是争夺的重中之重.这就更加凸显出高校辅导员的责任重大.因此,从粉粹西方资本主义的梦想,保证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高度看问题,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不仅是政治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
2我国高校辅导员政治素质的现状及其原因
要把高校辅导员的政治素质问题抓好,首先,必须对我国高校辅导员的政治素质状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高校配备辅导员制度,是我国在高等教育中从实际出发实行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重大举措.几十年的实践证明,这一举措在推动大学生的政治成长方面产生了巨大的作用.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高校已经形成了一支庞大的辅导员队伍.这支队伍有如下特点:一是年轻化.大多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很有工作热情和朝气.二是高学历化.基本都是本科学历,有些还是研究生学历.学识功底较深厚.三是学术化.广大辅导员不仅努力工作,还结合学生思想状况和自身工作实践,从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角度,在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众多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科学研究,涌现了大批有价值的文章和著作.目前,辅导员工作研究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科研领域.四是政治素质较高,他们大多是高校毕业留校的学生干部,且大多是中共党员.总之,从整体上看,我国高校辅导员的政治素质是好的.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在政治素质方面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是:
表现在思想认识方面.有些辅导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够坚定,产生动摇或怀疑;有的已经不再信仰马克思主义,他们往往对西方的普世价值观感兴趣;还有一些辅导员,他们虽然在口头上宣称信仰马克思主义,实际并不如此,他们所信仰的是一些非马克思这样的东西;有的不能够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怀疑、否定、妄议甚至攻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还有一些人什么主义都不信,只追求个人主义.此外,还有一些人虽然信仰马克思主义,但是,对马克思主义知之不多,只是停留在感性阶段,缺乏政治理论修养.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上显得苍白无力.
表现在工作中.有的辅导员工作没热情,得过且过,懒政怠政,不负责任;有的专断独行,简单粗暴,不愿听取广大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还有的辅导员自私自利,在工作中以权谋私,利用入党、安排学生干部、发放奖学金和助学金等各种机会对学生收礼受贿.这不仅在学生中严重败坏高校形象,对广大学生的政治成长也产生了极为重大的消极影响.
表现在生活上.有的辅导员追求奢侈豪华,贪图享受,有的甚至腐化堕落.
上述情况,从思想、工作、生活等几个方面,表现出了一些辅导员政治素质低下.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如下几点原因.
第一,一些高校的领导不重视辅导员的政治素质,他们在观念上认为辅导员的职责只是管理学生的日常事务,组织学生活动.所以,在配备辅导员时只注重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不注重政治素质.日常工作中,也不注重对辅导员政治素质的培养.对辅导员工作的考核也往往侧重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忽视政治素质考核.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然会导致一些辅导员虽然有着较强的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政治素质却比较低下.
第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伴随改革开放,我国全面实行了市场经济.几十年来,市场经济给我们生活带来重大的变化,但也不可避免地使一些人特别是年轻人在思想上受到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崇拜金钱和物质,丢掉理想和信念.毋庸置疑,我国这支既庞大又年轻的高校辅导员队伍也受到了巨大冲击.一些辅导员不再向前看,只是向钱看.自然也就没了信仰和理想.
第三,国际影响.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为了和平演变我国的社会主义,一直在意识形态领域对我国进行渗透和影响.他们不断唱衰中国经济,歪曲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宣传西方的普世价值观.利用我国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社会问题,攻击和诽谤我们的社会制度.他们在搞垮了苏联和东欧以后,进一步加剧了对中国和平演变的攻势.这使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受到欺骗和蛊惑,怀疑甚至否定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盲目崇拜西方.高校辅导员队伍同样也受到严重侵蚀.
第四,辅导员队伍年龄结构不尽合理.按照国家教育部对辅导员政治素质的要求,辅导员不仅应该在政治上比较成熟,而且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而要达到这个标准,年龄一般必须在中年以上.俗话说,三十而立,这个年龄段的人学习经历、生活经历和社会经历都较丰富,对人生、对社会能够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其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都已成熟和稳定.这对于引导学生在政治上健康成长十分重要.但是,反观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他们大多都是二十多岁,过于年轻化.这些人虽然工作热情高,但由于其社会经历不足,阅历不够,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在分析问题的能力上自然会受到很大的局限.因此,在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各种社会问题时,常常会感到力不从心.
3改进的措施
(1)高校领导要提高认识,树立辅导员政治素质建设的正确观念
要想提高高校辅导员的素质,高校党政领导对辅导员的职责定位必须要树立正确的观念.要认真领会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的精神.充分认识辅导员不仅是学生日常事务和活动的管理者、组织者,更重要的是学生政治成长的引导者,是导师.辅导员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政治成长.因此,从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高度出发,必须要高度重视辅导员的政治素质建设工作.去年年底,教育部公布《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的修订情况,向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及部属高校征求意见.新规定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是中共党员.[3]显然,这是要对高校辅导员的政治素质提供组织上的保证.同时也充分说明了国家对高校辅导员政治素质的重视.高校领导要深刻领会这一规定的精神实质,牢固树立重视和提高辅导员政治素质的新观念.这是高校抓好辅导员政治素质工作的思想基础.
(2)强化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第一,抓好辅导员队伍的思想建设.思想建设要解决的是辅导员在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一些重大问题上的思想认识问题.同时,还要解决高校辅导员对本职工作的性质、任务以及重要性的认识问题.这些问题是辅导员政治素质的本质体现和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条件.因此,高校党组织要始终把对辅导员的思想建设工作放到重要位置.特别是目前,改革开放的中国日新月异,国际形势也千变万化,并且极为复杂.要结合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政治形势,针对辅导员当中存在的各种有关思想认识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引导和教育,解开他们心中的各种疑团.在方式上要灵活多样,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班,还可以聘请校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对他们进行专题辅导,或者组织各种参观考察,深入基层,在现实中寻找各种答案.
总之,就是要紧跟历史前进的步伐,不断加强对辅导员的信仰教育、理想教育以及热爱本职工作的教育.通过行之有效的思想建设工作,不断增强高校辅导员的政治信念、政治觉悟和工作热情.不断统一他们的思想,不断提高他们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广大辅导员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前,能够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信仰更牢固、立场更坚定、理想更明确、意志更坚强.从而把他们打造成过硬的大学生政治成长的导师.
第二,抓好辅导员队伍的组织建设.首先,高校党组织在配备辅导员时,一定要严把政治关,强化政治思想方面的考察工作.要严格执行国家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在政治面貌上保证辅导员必须是中共党员.通过严格的组织考察,一定要保证把那些政治思想过硬,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拥护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的各项改革开放政策,能够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具备一定的政治理论水平的人吸收进辅导员队伍.否则,其它方面的能力再强,政治素质达不到要求,坚决不能安排到辅导员岗位,实行一票否决.
在年龄上,要尽量吸收那些政治合格且年龄稍大者进入辅导员队伍,以改善目前辅导员队伍过于年轻化的状况.
其次,对于辅导员队伍中那些不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对马克思主义持怀疑和否定态度的人以及那些不能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追随西方价值观的人,坚决调离辅导员岗位.
总之,组织建设就是要对辅导员队伍的政治素质提供组织上的保证.
第三,抓好辅导员队伍的作风建设.辅导员队伍的作风建设包括思想作风建设、工作作风建设和生活作风建设.应该看到,在现实中,一些辅导员在政治素质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除了政治信仰、政治立场、政治态度等思想认识问题之外,有许多表现为作风问题.有些属于思想作风问题,有些属于工作作风问题,还有的属于生活作风问题.他们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一个人的政治素质状况.因此,要想提高辅导员的政治素质,必须从总体上搞好辅导员的作风建设.一方面,要进行正面教育,通过树立各种先进典型以激发广大辅导员提高自身政治素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另一方面,因为绝大多数辅导员都是中共党员,因此,要运用好中共中央不久前下发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纪律处分条例》这一有力武器.这一条例从惩处的角度,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各个方面详细规定了共产党员的行为规范,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因此,利用好这一武器,相信对辅导员队伍的作风建设会有很大的推动.
总之,就是要通过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作风建设,以保证高校辅导员队伍政治素质的纯洁性.
(3)建立健全辅导员政治素质的考核制度
在工作考核上要把辅导员政治素质的考核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而且是重中之重,把它作为衡量辅导员工作好坏的先决条件.同时要把它和辅导员的职务、职称晋升以及各种奖励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使这种考核成为辅导员工作的努力方向和衡量辅导员工作的金标准.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link?url=xjpAhINiSMClhGMC2Wu
0woBNbSMb2mY1Piub.2016年3月9日20点14分
[2]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S/OL].http://www.edu.cn/20060801/3202145.shtml.2016年2月26日17点
[3]《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的修订意见[S/OL].http://edu.people.com.cn/n/2015/1118/c1006-27828954.html.2016年2月26日17点
(责任编辑:章永林)
DOI:10.13877/j.cnki.cn22-1284.2016.04.032
*收稿日期:2016-11-08
作者简介:董思,吉林四平人,教师.
中图分类号:G45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7974(2016)02-01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