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春华
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三个观点
秦春华
从教育面临的挑战出发,提出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三个观点:第一,看得见的分数不一定能够保证公平,因为家庭教育投入存在巨大差异;第二,包括分数在内的综合评价不一定不能保证公平,因为顶尖大学有选拔适合培养的学生的标准;第三,一个不完全依赖于分数的招生录取制度并非一定会引发大面积的腐败。
高考改革;考试公平;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我们生活的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与历史上的某些情形类似,有时候人们也许能够感知到这种变化,但更多的时候,除了极少数智者之外,绝大部分身处其中的人们对此一无所知。我们甚至不能准确地预测到,明天会发生什么?也许一切如常,但也许就是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学家和算命先生是最喜欢对未来进行预测的人,但遗憾的是,他们的预测往往不准确。
面对生活中如此巨大的不确定性,教育也许是唯一的救赎之道。如果孩子们能够接受好的教育,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学会更深刻地理解社会和世界,更深刻地理解他人和自身,消除彼此的偏见,克服自身的局限,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无论未来面对的是何种变化,他们都不会感到恐惧和慌张,会自信乐观,勇敢前行。
我们能够提供满足这种需求的教育吗?今天,全球的教育机构都在思考:我们要让学生学习什么?如何学习才能效果最好?教育理论层出不穷,教育技术日新月异,但面对真实教育世界里的一些基本问题,人们非但没有形成共识,有时分歧还相当大。的确,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学生按部就班地上学,取得一个又一个学历证书,做到了这些,我们就算完成教育的使命了吗?在学生所接受的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中,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哪些甚至产生了反教育的效果?我们发明了数不清的教育术语、标语和口号,除了把它们印在纸上和墙上,又有多少印在了学生的心中,并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实际的影响?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并没有想透,有些甚至根本就从未想过。实际上,当下的教育活动存在着相当大的浪费现象。有限的教育资源并没有被完全投入到那些能够真正启迪学生心智,对他们的成长产生实际效果的活动上——无论这些效果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我们需要更集中的力量和更有效的资源配置。
也许更大的挑战在于,面对公众对于社会公平的高涨诉求,顶尖大学如何在不断提升教育质量的同时,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机会,从而实现卓越与公平的平衡。
2014年新一轮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启动,分类考试、多元录取、综合评价的高校招生考试模式成为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作为招生的主体机构,在新的考试招生模式下,最需要做的就是研究探索在中国的现实国情下,如何不完全依赖高考分数,而是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和需求选拔适合的优秀学生。但是必须承认,在中国不完全依赖高考分数录取学生的挑战性的确有些大。因为公众认为只有看得见的分数才是确保公平公正的唯一手段。由此衍生出的两个批评是:只有在真刀真枪的考场上,农村孩子才能和城市孩子站在一条起跑线上;如果大学录取的标准是弹钢琴、跳芭蕾等所谓的综合素质,农村孩子怎么可能竞争得过城市孩子?如果不按照看得见的分数录取,顶尖大学将很快成为权贵子弟的“俱乐部”。存在这些观点说明我们对大学招生的认识,还停留在对科举制选人做官的理解层面上,还没有从为国家、社会和人类培养能够产生推动作用的人的高度来认识现代教育。
在大学招生问题上,卓越与公平一定是对立的吗?让我们想象这样一个社会:人们被分成数量差不多的两部分,一部分住在100层的摩天大楼里,另一部分住在只有3层的低矮建筑里。摩天大楼里的1层和100层距离很大,但由于配置了高速电梯,人们可以很方便地自由流动;低矮建筑里的1层和3层没有什么差别。假如要你投票,你愿意住在哪里?答案并没有那么简单,这取决于你是谁以及你对公平到底作何理解。看得见的分数一定是公平的吗?那只是人们的一种幻想,而且只有在极其严苛的条件下才能实现。人们只看到了分数的结果,却没有看到分数的生成。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40年前恢复高考时相比,今天的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那时,几乎所有家庭在教育投入上相差无几,今天,家庭经济状况的不平等已经深刻地影响到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投入。所谓看得见的公平的分数,从生成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被深深打上了不平等的烙印。
有一种观点似乎很流行:只有考死记硬背的知识点,农村孩子才会有机会,因为和城市孩子相比,他们更能吃苦。这种观点很容易煽起人们在道德上的共鸣,却没有什么说服力。不要以为进了大学就万事大吉。这只是学生脱离父母,独立走上社会的第一步。为了实现未来的目标而牺牲当下在很多时候是必要的,但在教育上,有些牺牲永远无法弥补。我们应当抛弃“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教育观念;有些苦是吃不得的,特别是那些可能摧毁孩子好奇心与创造力的苦。
谁说大学招生只能选拔会谈钢琴和跳芭蕾的学生?对大学招生如此简单化的理解是对大学使命和招生人员智慧与德行的侮辱。现代教育是一个如此复杂的系统,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日益多元和丰富,为什么不能根据每个人所生存的环境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考察呢?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使命,这样的使命必然折射到招生上。顶尖大学要培养引领未来、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领袖人才,必须要求他们具有对社会深刻的洞察力,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敬畏和热爱生命。这些品质,并不依赖于你出身于哪个家庭,也不取决于你在上大学之前掌握了哪些令人炫目的技能。
的确,每个人的出身无法选择,但使命与生俱来。面对不同的分数,大学招生机构要区别:你的成绩不高,是因为本身缺乏资质,还是没有学习的机会。如果是前者,就没有必要一定要挤进顶尖大学,并不是每个人都必须接受高等教育,勉强接受反而害了自己;如果是后者,大学就要尽可能为你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因为你一旦得到了与资质相匹配的教育资源,就会像鱼儿游入大海一样,前途不可限量。
其实,困扰今天社会和教育的,并不在于我们能够选拔出多少天资聪颖的学生,并教会他们更多的知识和能力;而是在于,那些从顶尖大学里走出的能力非凡的毕业生是否能够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是大学最重要的使命。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这意味着,招生机构并不是为哪一个人负责,它要为大学的使命负责,更要为国家和社会负责。否则,仅仅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照分数高低录取进大学,这只是在完成招生数量的任务,却忽视了招生质量的问题,忽视了为国家和社会选拔人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归根到底,顶尖大学要把那些具有非凡潜质的学生选拔出来,无论这些学生出身何种家庭,都需要把他们培养成为引领未来的人。
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未来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方向是实现综合评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但社会对此观望情绪浓厚,总是担心一个不完全依赖于看得见的分数的招生录取制度会引发大面积的腐败和不公平。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第一,看得见的分数不一定能够保证公平,因为家庭教育投入存在巨大差异;第二,包括分数在内的综合评价不一定不能保证公平,因为顶尖大学有选拔适合培养的学生的标准;第三,一个不完全依赖于分数的招生录取制度并非一定会引发大面积的腐败。实际上,是否会产生招生腐败完全取决于大学希望自己成为一所什么样的大学:是一所具有使命感、社会责任感的大学,还是一所追求既得利益的文凭工厂?教育界、知识界和新闻界有责任把这个问题阐释清楚,从而发起一场21世纪人才选拔的思想启蒙运动。(本文改编自作者于2016年4月24日在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举办的“哈佛中国教育论坛”上的演讲)
Three Personal Views on the Examination and Admission System Reform
QIN Chunhua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ree personal views on the examination and admission system reform in the context of the challenges confronting education:first,visible scores might not necessarily ensure fairness because of the big gaps existed in the family education input;second,the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might not be ensure fairness because top universities use unique criteria for selecting ideal students;third,nor might it trigger largescale corruption to admit students based merely partially on visible scores.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eform;Test Fairness;Examination and Admission System Reform
G405
A
1005-8427(2016)07-0058-3
(责任编辑:陈睿)
秦春华,男,博士,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考试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北京 10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