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校园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对策思考

2016-02-13 18:26:08刘晔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北京102249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建设途径软实力校园文化

刘晔(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北京102249)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对策思考

刘晔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北京102249)

[摘要]校园文化软实力建设有利于高校办学水平的提升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当前,高校在建设校园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普遍存在认识不足、条件落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亟待突出人本思想、争取理念认同,在坚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的同时弘扬校本精神、发展校园活动,科学处理校园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矛盾。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软实力;建设途径

习近平同志曾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也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必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民族创造力,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可见,“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已经达到国家战略高度的重要概念。高校校园文化软实力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部分,是影响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也是高校在发展过程中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一、高校校园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国内高等教育发展不断深入并初见成效。但是,多数高校没有将校园文化软实力建设置于人才培养和自身发展的高度上展开,校园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典型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首先是认识上的不足。高校领导层对校园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必要性认识不到位,重专业而轻文化,且本位主义思想严重。各部门职责的划分过于清楚,校园文化软实力建设被认为是分管领导及另外少部分人的职责,各自为政的问题严重。同时,很多高校过分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把文化建设等同于文体活动,对校园文化内涵把握不准确,不能满足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客观要求。其次是物质支持欠缺。校园文化软实力建设需要一定的物质支撑,但当前大多数高校提供的物质支持远不能满足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客观需要。校园文化软实力建设面临着物质层面的严峻考验。最后是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教育者与大学生缺少互动、位置固化;校园文化活动缺乏品位,与专业课程难以贴合,不能实现与企业文化的有效对接。同时,缺少人人参与、人人建设的氛围,为数不多的建设人员大多未经过系统培训,致使校园文化软实力建设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二、高校校园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价值取向与注意要点

校园文化对思想政治工作影响重大,同时也是衡量高校精神风貌的重要方面。校园文化能够对学生思想的发展培育产生潜在影响,具体有稳定性、长期性,好的校园文化会在不知不觉中促进大学生健康价值观的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格魅力,使他们在情感上更加成熟,在学识上更加渊博。

首先,要在理念上争取大学生对校园文化软实力及其建设的认同,并以此促进校园文化有效发展。高校想要提升人才素质,加快文化建设,首先要解决理念问题,理念的认同与统一是开展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基础。高校要强化“三校”“三风”建设,突出校训、校徽、校歌的育人作用,优化校风、学风、教风,引导全体师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风貌,凝炼文化内涵,打造文化品牌。

其次,要注意情感上的亲和。大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必须正视和尊重学生在校园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文化活动、文化设施对大学生的正面引导作用,营造和谐进取的文化氛围。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校园文化的主人,用心推动校园文化发展,增强学生对校园文化、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同时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切实解决学生实际困难,激发学生奋发向上、战胜困难,引导学生培养自立自助、自强不息的文化精神。

最后,要注意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齐抓并进。校园文化应突出个性化特色,高校不但要从硬件上支持教学发展,更要在教学场景中渗透健康的校园文化。大学生不但需要理论教学,也需要实地演练,从而达到有效综合素质的目的。所以,应当把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的师资配备、课程研发结合起来,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营造浓厚的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使之贴近社会、企业和学生实际,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高校校园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有效策略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引领作用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是高校校园文化传播的重要目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建设校园文化软实力有利于促进优良校风的形成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对提升师生文化鉴赏力影响重大。

首先,要坚持全方位规划。校园文化既包括各类种文体活动,也包含教育活动,好的校园文化涉及环境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等众多方面。高校应从人才培养和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正视校园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性,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发展总体规划,完善制度措施,为校园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提升创造条件。其次,要坚持规范化教育。高校应结合时事热点和学生思想动态来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充分利用党校、团校等教育阵地,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整体讨论氛围,以校园文化活动引导人、感染人、鼓舞人,并最终达到塑造人的目的。最后,要坚持实践探索。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成长的必要条件,它能够为大学生潜在活力的激发提供优质的氛围。高校应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指导,积极探索和实践优质校园文化,用先进的理念打动人,以优质的环境感染人,不断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二)弘扬校本精神,加快改革创新,坚持以人为本

校本精神是高校师生群体意识的生动映现,是文化凝聚力的重要来源。高校应重视校本精神的发扬工作,深入挖掘本校文化,总结办学经验和发展成果,促进办学特色和办学品牌的形成。此外,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展开理想信念教育,以艺术节、社团节等活动增强学生素质,扩大校本精神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同时,要树立改革创新意识,积极探索校园文化活动的新方式,努力创建适合未来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运行机制。加强针对性教育,拓展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有规划、有目的地展开教风、学风教育,将校园文化融入高校教学、管理和服务的全过程。加强实践性教育,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企业和社会实践,将校园文化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积极开发校内外实践资源,激励学生求新求变、刻苦钻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提升。

最后,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把服务学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和关心教师的工作,为他们创造学习培训的机会。增加资金投入,帮助教师提升学历,打造优秀的教师团队,改善教师队伍的专业、年龄和学历结构。同时积极服务学生,开展爱心捐助,搞好后勤服务,尽量解决学生的生活困难和精神困惑,确保每名学生顺利毕业。在培养学生提高就业能力的同时加大德育工作力度,建立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积极开展诚信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三)发展校园文化活动,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首先,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着力建设高雅的校园人文环境,合理规划校园布局,突出不同功能区的设计特色,让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都能最大程度地服务学生;在各学习区、生活区张贴校训、警句,鼓励自强自立、严谨治学、清白做人的文化主题;加强“四化”建设,做好校园的净化、美化工作,在优美的环境中孕育人,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全体师生的审美情操。

其次,加强制度建设,优化校园活动。着力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将条理清楚、内容明确的制度渗透到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做到纪律严明、赏罚分明,在高校中树立起自我激励、自我管理的内部文化,营造积极、公正、透明的校风。同时,培养大学生的勤学、尊师、敬老、护幼的行为习惯。积极开展学术科技活动和文体艺术活动,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创研意识和实践能力。大力推广各类企业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培植学习土壤,营造和谐、文明的学术氛围,促进环境和文化的双重和谐。

最后,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优化办学理念,积极开展校风建设,培养进取、和谐、自强的校园精神。一是以校歌、校训、校徽为载体,凝聚人心,开拓创新,增强全体师生的使命感;二是加强校风、学风建设,优化办学方针,突出人文精神,将优质的校风、学风内化为全体师生的自觉行动,推动高校可持续发展;三是以各类文化、管理活动为平台,深化党纪党风建设,增强领导干部的廉政意识,不断完善监督机制,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四是加强校企合作,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突出对大学生培养目标的考虑,走校企结合之路,建设能够与企业文化有效对接的校园文化。对此,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互动,建设校外实习基地,鼓励大学生全面接触工作岗位。同时在校园文化中植入优秀的企业文化、实行“订单培养”,缩短大学生与企业的距离。

(四)统筹兼顾,科学处理建设矛盾

一要处理好软硬件间的矛盾。高校的物质文化建设大多到位,校舍造型优美、布局讲究,现代教学设施不断普及,校园美化水平也日趋提升。但在办学理念、治学方法上仍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离现代教育的要求仍相距甚远。应着力协调软硬件发展上的矛盾,大力发展艺术教育、实践教育,将软实力建设落到实处。二要处理好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间的矛盾。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应当大力弘扬。但教育不能没有现代意识,所以要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发挥时代精神,吸纳先进文化,用文化来培育人、影响人。三要处理好企业文化、地域文化、公寓文化等不同文化类别间的关系,建立高校新形象,突出高校特色,推行积极向上、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统筹兼顾,不断提升高校校园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伍晓霞,刘文君.重庆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调查及其对校园文化软实力的影响[J].延边党校学报,2015(1):30- 32.

[2]石莉萍.传承民俗文化加强大学学校文化建设——以兰州市高校为例[J].甘肃高师学报,2014(6):79- 80.

[3]李文辉.提升高职院校“软实力”——以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7):210.

[4]任岁,刘湘国.新时期“校园之声”广播电台的实践与发展——以嘉兴学院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2013(5):130-13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0046(2016)1- 0084- 02

猜你喜欢
建设途径软实力校园文化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新课标下建设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途径探索
中文信息(2016年10期)2016-12-12 12:35:14
浅谈数字档案资源与档案信息化建设
山东青年(2016年9期)2016-12-08 17:10:19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14
基于浙江省港口建设现状的低碳港口建设途径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41
国防动员软实力建设途径探析
科技视界(2016年4期)2016-02-22 08:3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