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及教育对策研究

2016-02-13 18:26:08高博广东海洋大学广东湛江524088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学习困难对策

高博(广东海洋大学,广东湛江524088)



高校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及教育对策研究

高博
(广东海洋大学,广东湛江524088)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学困生的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本文分析了学困生的成因并制定了相应的教育策略,以期能够提升学困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能动性,帮助学困生摆脱学习困难的问题,有利于他们的健康发展和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关键词]学习困难;原因;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的不断深入,学困生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困扰我国高等教育不容忽视的问题,有效解决学困生的问题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一项紧迫任务。导致学习困难的原因有很多,如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兴趣淡薄、学习方法不当等。本文针对高校学困生学习困难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对策。

一、高校学习困难成因分析

从我国高校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分析来看,导致学困生因素多种多样。主要有两个方面: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一)主观因素分析

1.动力不足

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学生都是以考上大学为终极目标,高考的压力对于他们来说较大,因此在成功进入了大学之后,很多学生一下子失去了动力,根本无心学习。加之大学的学习氛围与高中比起来相差很大。高中学习气氛很紧张,在高考的压力下,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教师也时常会督促学生学习,但是进入大学之后,这种气氛消失了,学生很容易迷失学习方向,对于学习根本无从下手。

2.兴趣缺失

高校中有一部分学生是被调剂到某个专业的,学习的专业并不是他们的第一志愿,学生对于该专业的兴趣并不高。还有一部分学生是遵从父母的意愿就读某高校或者某专业的,学习的专业自己并不喜欢,比较盲目从众。还有的学生因为基础专业录取分数低,退而求其次选择了目前所学习的专业,进入大学之后发现与自己的想象不同,因此无心学习。

3.顾此失彼

大学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很多学生进入大学之后,一下子摆脱了父母以及老师的束缚,对自己的要求比较放松,选择也比较盲目,将大量的时间放在了玩乐方面,没有正确统筹学习和娱乐的时间,无法顾及学业。

4.心有余而力不足

由于高中阶段与大学阶段课业内容、学习环境明显不同,加之学生本身能力的限制,很多学生进入大学之后虽然想学习,但是却找不到方法,不能及时适应,久而久之,失去了学习信心和兴趣。

(二)客观因素分析

除了学生主观因素的影响,客观因素也会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客观因素一般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1.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的影响会跟随学生一辈子,家长是学生第一任老师,如果家庭的教育环境不好,会严重阻碍学生的成长。从大量的调查分析中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学困生是由于家庭教育存在缺陷造成的。有的是家长过于主观,平时与孩子沟通总是强制性的,使孩子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心理比较敏感,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就会出现逆反心理。还有一部分家庭的父母过于宠溺孩子,学生不仅没有自制力,甚至连生活都不能自理。除此之外,一部分学生家境贫寒,经济负担重。他们接受高等教育多半是靠自己打工赚钱,或者是好心人资助。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来自生活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深深影响着他们的心理,他们被视为弱势群体,自卑、胆怯、恐惧等情绪都会出现,思想负担沉重,影响学习效果。

2.学校因素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连接纽带是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是双向的,如果高校教师的专业素质不高,教学方式有所欠缺,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学生自然会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不愿意学习。

3.社会因素

大学校园周围环境复杂,学校环境也比较开放,因此社会上诸多不良风气非常容易被带入学校内部,在就业压力巨大、网络技术高度普及的今天,学生会受很多不良情绪所影响,网络上一些不良思潮也很容易导致学生的情绪波动。那些没有自控能力的学生就会因此而将学业抛之脑后。

总而言之,以上众多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最终导致了高校学困生的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家长以及社会必须要相互协作、共同努力,才能够确保高等教育的作用,达到高等教育的目的。

三、解决高校学困生问题的教育策略

基于以上导致高校学困生的各种因素,我们能够了解到,解决这些问题正如形成问题一样,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既然学困生问题由来已久,各大高校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应该有所预防,学校、教师和家长三个方面一同构建一个立体式的教育网络,再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长期教育管理策略,提升高等教育的效果,发挥高等教育的作用。

1.运用综合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校以及教育工作者要关注学困生的问题,从学生角度出发,制定合理的解决对策。教师、辅导员、班主任要主动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全面掌控学困生的数量和总体状况。通过谈话、网上沟通以及心理辅导等措施,分析导致学习困难的原因,建立学困生档案,结合学生的基本材料,制定具体帮扶的措施以及计划,通过这些方式掌握学校学困生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采用更加科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首先,运用多元化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学业评价体系采用的都是绩点学分制,这种制度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过于看重学分和成绩,就会忽视学生本身能力的培养,扼杀学生的学习欲望。学校应该引入全面客观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摒弃片面化的评价标准,使学生能够以更加轻松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学习效果自然会更好。

其次,推行赏识教育,提升学生学习信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鼓励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肯定能够有效激励学生,因此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中留意学生的情况,及时捕捉和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做到因材施教。组织这些学生参加他们喜欢的活动,设计一些他们所擅长的教学内容,让他们能够在这些活动中找到自信,教师借此给予他们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提升自信。

2.齐心合力,构建全员育人网络

首先,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能,从学生心理方面入手,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下工夫,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打破原本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积极构建学习小组,发挥朋辈优势。与教师相比,同学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心理距离比较近,所以发挥同伴之间的作用,帮助身边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一同学习,效果会更好。组建学习小组,能够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主观能动性。最后,家校联动,巩固教育成效。家长的行为和思想,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解决学困生问题,离不开家长的积极配合,学校与家长之间要加强沟通,团结合作,一起打赢这场战胜学困问题的漂亮仗。

3.整体关注,推行全方位辅导

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辅导工作也必须要全范围进行,除了学业辅导之外,心理辅导、生活关怀都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心理辅导让心灵解压。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的问题,消除他们的心理负担,教师应该长期进行心理辅导工作,随时关注学困生的情况,经常和他们谈心,获取他们的信任,最终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减少学生的心理负担,提升学习能力。

其次,学习辅导让学习找到方向。有一部分学生是想学习,但是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针对这部分学生,教师应该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以及举一反三的能力,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成绩。鼓励和指导工作同时进行,让学生爱学习、会学习,有兴趣学习。

再次,关心学困生的生活。有一部分学习困难学生来自贫困家庭,他们因频繁兼职而耽误了学习。针对这部分学生,教师可以帮助他们找一些兼职工作,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或者是鼓励他们学习,赢取奖学金,解决经济问题。联合学校团组织、党组织,关怀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征求校领导同意,适当减免这些学生的在校费用,帮助他们多多争取优惠政策,减少他们的金钱负担,没有了这方面的烦恼,学生轻装上阵,学习效果自然会提升。

最后,早预警、早介入、早见效,实施全程动态监控。学习困境并非一朝一夕造成的,而是不断累积的结果,如果到学生临近毕业时才被发现的话,便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加上学习困难学生主动寻求帮助、接受辅导的意识不强,所以有必要构建一个学习困难学生预警体系,以便早发现、早介入、早转变,改堵、补为主的末端治理为预防教育为主的源头治理。在高校入学初便组织摸底调查,掌握学生的学习心态,并从中发现问题的苗头,在后续的各学期中继续推进学习状况的问卷调查,以监控学生的心理动态;建立日常谈心制度,并将谈话内容记录在案;及时跟踪学生选课情况、学分和绩点修读情况、出勤率、学习态度等情况;发挥学生干部的信息员作用,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动向。

从我国高校教育的情况来看,学困生问题是非常普遍的问题,为了能够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学校和教师必须要加以重视,同时结合家庭教育一同进行。全面分析导致学困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从教学理念、方法以及心理辅导、生活关怀等各个方面入手,制定全面立体化的教学管理体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克服学生自卑、压力以及逆反等不良心理,建立更加轻松的学习环境,帮助学困生逐渐转入正常的学习状态,提升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谭娟晖.积极心理学理论在高校学困生转化中的应用[J].教育评论,2012(5).

[2]王伟华.高校学困生成因分析及转化探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3]李春山,王惠国.学分制背景下高校学困生学习情感障碍归因及转化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8).

[4]俞胜南,高太梅,周序倩.高校学习困难生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2).

[5]刘慧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0046(2016)1- 0062- 02

*基金项目:广东海洋大学学生工作科研课题:高校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及教育对策研究,课题编号gdouxg0606项目负责人:高博

猜你喜欢
学习困难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28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初中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学业情绪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青年时代(2016年28期)2016-12-08 18:04:00
高中物理学习困难影响因素分析
考试周刊(2016年92期)2016-12-08 01:33:21
英语学习困难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90期)2016-12-01 21:33:15
“沉淀溶解平衡”认知结构测查及其学习困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