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智”概念剖析

2016-02-13 16:48许春伟
关键词:德性荀子君子

许春伟



【哲学】

《荀子》“智”概念剖析

许春伟

(厦门大学哲学系,福建厦门361005)

在荀学研究领域,“智”可以说是举足轻重,《荀子》对此论述也比较丰富,然学界对此尚未有系统明晰之研究,殊为可憾。在此,结合孔子、孟轲对“智”的引入,重点分析了《荀子》之“智”。即,对《荀子》中“智”的具体涵义、“达乎智”的工夫论以及“智”作为一种内在德性的境界论,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塑造和影响作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梳理和总结。

荀子;智;德性;儒家

“智”常有智慧、聪颖、善于变通之意。当人们评价一个人很有智时,往往并不单单指他的理解、分析、逻辑演绎能力,也不单单指他的机灵、敏捷、随时待变的能力,很多时候它被作为一种品德、德性而出现,属于人格的构建,上升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智”在汉文化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历史典籍涉及众多,也走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探寻其本意、挖掘其内涵,意义重大。在儒家文化中,孔孟注重德性,多从仁、义出发、推演,以建构自己的学说体系,但比较而言,对“智”的论述却显不足。下面我们从孔孟开始,探讨一下“智”的具体意涵、地位,并结合文化传播、性格养成等方面思考《荀子》中“智”的特色。

一、孔孟论“智”

“智”,知与日的合体。其本意为聪明一世、一生聪慧。总览儒家之道德规范体系,“智”乃最普遍、最基本之德目,也是其核心范畴之一。“智”不仅是儒家修身、成长之品质,更是理想人格实现之前提,亦被推为“三达德”、“五常”之一,可见其意蕴之厚、地位之高。

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最先将“智”作为一种道德规范、人格品质来使用。所谓“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第九》),把“智”与其他德目并列,成为修养的一部分。《中庸》也将其称为“天下之达德也”。

此外,在儒家思想史上,孟子第一次以“仁义礼智”四德并提。如对“四端”、“四体”的论述。不用先王思想进行治理国家社会,不能很好地把握条理规则,就不是明智的。孟子从人们对事物的表现、言谈的手法、思维的要诀、举止的严谨、修身立业的法门证明了智的地位。最终,四位一体,齐头并进,和谐紧要,铸造一严密的规范体系,搭建了人道的框架式内涵。

牟宗三先生说:“荀子于心则只认识其思辨之用,故其心是‘认识的心’,非道德的心也;是智的,非仁义礼智合一之心也。可总之曰以智识心,不以仁识心也。”[1]151孔、孟重视仁义,往往从仁出发去解释其他德目,以仁含摄智,而荀子则重视智之本身。“如果要用一个观念来象征孔、孟、荀的人格,并且还能表现出他们之间的差别,我们可以笼统地说:孔子是仁者,孟子是义者,荀子是智者。仁者恻怛精诚,富同情心,显开阔的气象。义者刚正不阿,是者是,非者非,特显知识分子昂然独立的气概。智者条分缕析,知类明统,特显理智型的凝聚。”[2]135由此可看出,孔、孟、荀三人的学术旨趣和气质导向的不同,为我们更好地解读荀子打开了心怀。

二、《荀子》论“智”

相比较于孔、孟,荀子论“智”之言论尤多。“在《荀子》中,根据清代学者王先谦《荀子集解》本(光绪十七年刊)统计,《荀子》全书‘知’字出现的次数高达479次,‘智’出现8次,但在479次的‘知’中至少有50次与‘智’相通。”[3]120“智”与“知”常在文本中交替呈现,二者既有同的一面,也有异的一面。“智”不能替代“知”,而“知”却常以“智”的面目出现。比如“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杨倞注曰:“能辨是为是,非为非,谓之智。”[4]24又如“小人莫不延颈举踵而愿曰:‘知虑材性,固有以贤人矣。’”[4]61此皆是将“知”用作“智”。因此,研究荀学之“智”,不可不全面考察“智”与“知”的具体含义及其关系。《荀子》不仅论述了“智”独特而深刻的内涵,而且对如何实现“智”,以及达到“智”之境界作了睿智的回答。

(一)“智”之“意涵”

1.作为知识而存在。“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篇》)与其他自然的存在物相比,荀子敏锐地洞察了人既有气、生,也有知有义,是天地间最尊贵者。“智表现人所以超越动物之特性,人有智与义,才成为人之所以为人。”[5]257人具有不同于一般动物的直觉能力和认知能力,能够知觉到外物,固有产生知识的可能性。而且凡是能够进行认识的,都来源于人的本性,能够知道的都来源于事物本身的道理。有了人这个认识的主体,又有了万事万物作为产生知识的客体,人与物交接,有认识的必要条件。而知识从广义上来说就是打上了人之烙印的,所以产生知识是无疑的。故荀子曰:“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所以能之在人者谓之能,能有所合谓之能。”(《荀子·正名篇》)知识被人掌握才能称为是智慧,能准确地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并按照规律指导现实的生活,才能称之为智人。荀子在这里将“智”解释为人的认识本能和外在事物的相合共契,即作为一种知识和认识成果的内化。这种“智”来源于人与事之合,是一个逐渐内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

2.作为智慧而存在。荀子说:“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荀子·修身篇》)肯定正确的否定不正确的这是明智的,反之则被认为是愚蠢,简洁明了,智慧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辨别是非的能力。这里虽牵涉到一定的道德判断、伦理标准,却也是一个人生活经验、社会阅历的明显表征,这都是一个人的智识表现。“浅不足与测深,愚不足与谋智,坎井之蛙不可与语东海之乐。”(《荀子·正论篇》)两个人不在一个层次上,不在一个思想维度上,就没有交谈的必要,也没有交换意见的需求。就像对待井底之蛙不可以与它谈论东海之辽阔一样,生活决定了一个人的阅历,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与心胸。当然这也是由一个人是否具有智慧之性而决定。“君子之所谓知者,非能徧知人之所知之谓也,君子所谓辩者,非能徧辩人之所辩之谓也,君子之所谓察者,非能徧察人之所察之谓也,有所止矣……言必当理,事必当务。”(《荀子·儒效篇》)一个人滔滔不绝,并不代表善变,更不能代表智慧。即使所说的话很少,但却能一针见血,令人叹服,没有人会为他的缄默而贬斥他。有目标,有准则,有施为,而且不为他人所轻易改变,所做之事也很务实有成效,方是君子,方有智者之气象。“故智是一切德性之基础。而知得透彻才能行得笃实,行为也因而没有过失。……人的特色是辨,辨是思辨,亦是智的作用。”[5]257所以智也可以看作行的开始,甚至是对“三达德”、“五常”的践履。

“知莫大乎弃疑,行莫大乎无过,事莫大乎无悔。”(《荀子·议兵篇》)荀子在本篇中提到了将领的品质,将领乃一军队之灵魂,知天文、懂地理、明是非、解众疑是将领应有的能力,是“智”。在军事行动时,所做所为不被诟病,尽量求得完美,这是一种“行”,而果敢坚毅,不朝令夕改、犹豫踌躇,也是必须的品质,这是对待“事”。作为一个将领,这三方面的能力是要具备的,这也是考量一个人能否担得起大任的一项指标。“故大巧在所不为,大智在所不虑。”(《荀子·天论篇》)这一句实在有道家智慧,极高境界都是与天地一体,顺应无为,不劳烦思虑却能取得最大效果。一个聪明人不是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而是考虑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处在什么位置,不去考虑也不会去考虑那些不应考虑的事。智慧之人,更能看清事物之本然状态,把握住事物之间的内在规律,能以四两拨千斤的手法,顺应事物的招式实现自己的目标,而这种目标的实现往往也不会损害周围人的利益。一个聪慧的人,往往最为气定神闲,时间流逝,他可能在血脉、筋骨等方面衰竭,但智慧、判别、取舍之力却会愈加旺盛、愈加清明。

荀子所言智慧乃是一种包容性、辩证性智慧。常与“愚”在同一语境下出现,《荀子》一书中约有二十余处连用,二者相对而生,相对为用,辩证意味十足。“将以为智邪?则愚莫大焉;将以为利邪?则害莫大焉;将以为荣邪?则辱莫大焉;将以为安邪?则危莫大焉。”(《荀子·荣辱篇》)生活中耍小聪明的人,往往最是愚蠢,一心为利,其害将至,追求大荣,却得大辱,一意苟全,亦不得保身家性命。孰为智?孰为愚?荀子肯定了人的智力之高低,认为“皆有所可”,这便是一种包容性的智慧。智和愚,本身对等而存在,同时荀子强调后天的学习,意在二者之转化。所以,这是一种包容性、辩证性思维模式。

(二)“智”之“工夫”

荀子在讲出“智”之本义后,又论述了如何能达到这种“智”,为人们的“达乎智”辟出了途径,开出了“工夫”论的层面。

1.解蔽之法。“曲知之人,观于道之一隅而未之能识也,故以为足而饰之,内以自乱,外以惑人,上以蔽下,下以蔽上,此蔽塞之祸也。”(《荀子·解蔽篇》)人们常常钻牛角尖,在狭窄的巷子里走到死,却仍然认为自己是对的,在旁人看来,如此可笑。固执一端而去览全局,掌握了一点小知,却自以为大知。有的人的知识如一层厚障壁,将他自己裹了起来,既防止新知识进来,自己又不愿放弃这旮旯知识,企图用这微末知识解读一切,却又常显鄙陋。荀子提出了解蔽之法。“心何以知?曰:‘虚一而静。’”(《荀子·解蔽篇》)这种方法就是虚一而静,简单地说就是让知识成为源头活水,能自动带你寻找新的知识,能打开你的视野,浸润你的灵魂。人心是很具包容性的,但如果一味地寻求知识的广泛,为外界的众生形色所迷乱,就不能够专心致志,成为某方面的高手,更不能通达圣人之学,体会到天地境界。另外,做人也不能杯弓蛇影,以虚无之烦恼搅扰自己,这样也会阻碍人们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认识。“……对荀子的礼义之统、自然观、性恶说及其客观精神,牟宗三总括地称之为认识的心或理智的心。荀子走了一条‘以智识心’的路子。”[6]149荀子之心是智心,是可以通过求知学习而解蔽的。所以如果做到“虚一而静”,就能达到“大清明”的境界,做到“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疏观万物而知其情,参稽治乱而通其度,经纬天地而材官万物,制割大理而宇宙理矣”(《荀子·解蔽篇》)。因此要想通达万物,成为智人,“虚一而静”便是其路径。

2.化性起伪。欲成乎智,后天之“伪”也是不可少的。伪有人为的意思,就是指后天的努力与操行对人的改变。“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荀子·非十二子篇》)又如“知而好问,然后能才;公修而才,可谓小儒矣。志安公,行安修,知通统类,如是则可谓大儒矣。”(《荀子·儒效篇》)从这里可以一窥荀子的为学法门,即如何加强后天的学习,最终修成大儒的路径。“荀子智心的另一功能,是在他特别重视经验知识。在这方面他最大的发明是他的‘有知无过’论,他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主张由知识来决定人的行为,这是惊人的思想,完全摆脱了孔、孟的行为理论,反与苏格拉底‘知识即道德’的学说相合。这种思想,在中国,是一大创造。”[2]137孔孟之学,常常忽视经验知识的重要性,而荀子却将后天之学抬到了相对高的位置,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荀子的后天之学、“化性起伪”之学弥补了孔、孟在这方面的不足。为人的“成智”之路,打开了一扇门。

荀子还强调“学不可以已”、“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认为唯有不断提高学养,开阔眼界,才能“役物”、“制天命”,才能知道“天高地厚”、“学问之大”,才能培养出自己高尚的品德,以有圣心,以成圣贤。

(三)“智”之“境界”

1.“智”之境界划分。荀子所说的“智”有不同的境界,并对其予以规定。“有圣人之知者,有士君子之知者,有小人之知者,有役夫之知者,多言则文而类,终日议其所以,言之千举万变,其统类一也:是圣人之知也。少言则径而省,论而法,若佚之以绳:是士君子之知也。”(《荀子·性恶篇》)四种“知”泾渭分明,有不同的规定和要求。其中圣人之言论常旁征博引,宏达开阔,但又不离于礼义法度、人伦纲常;君子之言论简洁凝练,有规有矩,合于法理。故只有“圣人之知”、“士君子之知”可以称得上是“智”的境界,也是我们通过学习、逐步积累所要达到的境界。此“智”之境界,并非要求我们穷尽知识,遍察物类,而是应该“有所止也”。止所当止处,方为智者,能察乎人伦之机要,观于自然之义理,便可以说达到“智”的境界了。

2.“智”之内在德性。“智”之境界本身也是君子之内在必然德性。“因才质而进之以学,皆可至于圣人。自人道溯之天道,自人之德性溯之天德;则气化流行,生生不息,仁也。由其生生,有自然之条理,观于条理之秩然有序,可以知礼矣;观于条理之截然不可乱,可以知义矣。在天为气化之生生,在人为其生生之心,是乃仁之为德也;在天为气化推行之条理,在人为其心知之通乎条理而不紊,是乃智之为德也。”[7]343由人本身具有的知觉性进而为学,学于自然之条理,学于仁义之纲常,便可谓“智”,“智”既是一种能力、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德。“天子者,执位至尊,无敌于天下,夫有谁与让矣?道德纯备,智惠甚明,南面而听天下,生民之属莫不震动从服以化顺之。”(《荀子·正论篇》)天子不仅拥有至尊的地位,也当是最有德行、最有智慧的人。做到万民服从,这既是智之发用而为德,亦是以德为本而生智的结果。如“语德之盛者,全乎智仁而已矣。”[8]342有德者,必能通达而有仁爱之心,善利万物而又能兼济万物,智仁者,德之本也。

“夫天生蒸民,有所以取之:志意致修,德行致厚,智虑致明,是天子之所以取天下也。”(《荀子·荣辱篇》)荀子在这里指出,天子之所以为天子的必备德性,即兼具醇厚的道德品行和辨明是非的智识,能够举措得时,上以顺天时地利,下以保百姓黎民。政令通、法度明,注重教化风俗。因此,智本身作为君子人格的必备条件,也是君王、天子的内在德性。仁和智作为君子之内在德性,是分不开的。仁中有智,智中含仁,仁智一体,仁方能游于天下、兼覆天下,智能够明智通达,知变化之术,更好地行仁政,以利乎百姓,和谐社会。达到仁智统一的人,才可以称得上儒家之君子、圣贤。

三、民族之“憾”

荀子本身即是一个智者,他善于分析,注重逻辑之推演,理论之建构,能条分缕析,显示了一个智者该有的冷静和博大。通读《荀子》的人,常会有此心得体会。但荀子在宋明时期地位较低,受到的攻击也愈大。如程颐:“荀子极偏驳,只一句性恶,大本已失。”[8]262包括后来的朱子也如是说。但他们只是认为荀子之学于修身成圣意义不大,并没有否定荀子是个智者,也非从智识加以论断,仅认为荀子之学是求之于外者,不可得的。

在儒家道德谱系演化过程中,孔孟对仁义等方面有较为系统而精明的阐述,而对后天经验知识的积累、向外寻求德性的发挥方面却又有所欠缺。在整个以家庭人伦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社会中,人们看中的更是一种封建伦理纲常,强调的是祖宗之法的贯彻和执行,并以此形成制度性规范,作为整个社会的约束。因此,先秦儒家在论述道德规范时,更多的是伦理意义上的架构,强调内在的德性、内在的俊才盛德。当人们太过于用道德、家法等规范自我,那更多的是服从而非创新,也不去思考这些伦理规范的合法性与内在的逻辑关系,所以对开发人们的智识,提倡求真精神,探索外在的世界有所缺憾。

但荀子对“智”的系统阐释,可以说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荀子重视“人之大伪”和后天的积累学习,强调一切都有因,注重追寻礼法背后的合理性,往往以第一原则层层演绎,推出现代社会所需规则的缘由,更令人信服。若能沿此走下去,相信能在“向智”的文明上开出无尽的花朵,科学、民主、法制都有可能。《荀子》之开篇以“劝学篇”醒喻世人,可谓振聋发聩。而且荀子本身也有着比较强的认知能力和科学精神,通晓事物的基本法则,于自然天道等皆有研究。按照荀子的路径走下去,对我们的求真、求知大有裨益,他为我们在科学、理性方面开辟出了一片广阔的天地。

因此荀子的“智”论对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在内在性格的养成、科学态度的培育、真理的追求等方面都有着莫大的影响。直至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荀子的“智”论中汲取营养,啜饮芳华。

[1]牟宗三.名家与荀子[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0.

[2]韦政通.先秦七大哲学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3]王雅.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伦理建构——以儒家伦理与传统中国日常生活的关联为参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4]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5]董承文.孔孟荀教育思想[M].高雄:复文书局,1979.

[6]林瑞生.牟宗三评传[M].济南:齐鲁书社,2009.

[7]冯克诚.乾嘉汉学的教育思想与论著选读[M].北京:人民武警出版社,2011.

[8]程颢,程颐.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责任编辑冯自变】

2016-05-13

许春伟(1992-),男,安徽亳州人,厦门大学哲学系在读研究生。

1672-2035(2016)05-0006-04

B222.6

A

猜你喜欢
德性荀子君子
苏格拉底论德性的双重本性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君子无所争
和谐
有君子之道四焉
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