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亦镇 潘君超
加快特色小镇建设的台州经验
徐亦镇 潘君超
台州是制造业大市,全市有70多个工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但制造业大而不强,创新动力不足,增长下行压力严重。去年以来,台州市积极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重大决策,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推动制造业创新升级。目前全市共规划了23个制造业特色小镇,其中智能模具小镇、沃尔沃小镇、泵业智造小镇入选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时尚眼镜小镇、时尚家居小镇入选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名单。主要做法有:
聚焦制造,做好谋划文章。在特色小镇谋划上突出制造业特色,提出“十三五”期间创建5家以上省级特色小镇、10家以上市级制造业特色小镇,搭建特色小镇平台,推动制造业创新升级。一是深挖县域块状产业潜力。立足各县(市、区)20多个上百亿元的块状特色经济、36个县域块状产业,从最有基础、最有优势的产业出发,引入代表产业高端的研发、设计、时尚等高附加值的产业环节,改变原有块状经济重生产轻设计、重数量轻品质、重代工轻品牌的现象,打造块状产业升级版。目前9个县(市、区)都规划了至少一个制造业特色小镇,全市共规划了模具、泵业、家居、医药、眼镜等16个块状产业特色小镇。二是依托重大项目带动。对全市“十三五”时期落地的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逐个摸排分析,依托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投资强度大的重大项目,培育和发展上、下游企业,延伸文化、旅游、社区等功能,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特色小镇,目前共规划了10个特色小镇。三是紧扣工业园区改造提升。通过产业重构、功能植入、空间重塑、环境修复、文化再生等五大路径对工业园区进行绿色改造,打造园区升级版。如绿色药都对传统医化园区改造提升,三年技改投资超30亿元,同时融入文化、旅游、社区功能,引进中药谷、药都漫街等项目,对厂房立面统一改造,打造3A级景区,力争成为享誉国内外的绿色药都。
瞄准高端,推动产业升级。在特色小镇建设上紧扣产业升级趋势,主攻产业高端,以智能化、信息化推动产业向智造转型升级,争取到2020年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总产值达200亿元以上。一是主攻智能智造。把加快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培育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作为打造制造业小镇产业高端的主攻方向。模具智能制造示范区建设方案和泵业智能制造示范区建设方案已入选全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其中智能模具小镇的精诚模具公司按德国工业4.0版建设,引进五轴联动加工中心,是目前世界最前端的挤出模具技术。二是突出创新创造,构建产学研创新战略联盟。浙江大学等高校研究院与泵业智造小镇签订协议,在小镇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南方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落户无人机航空小镇,为无人机和航空产业提供人才支撑。黄岩智能模具小镇模塑工业设计基地共入驻工业设计企业27家、公共服务平台9家,2015年基地共申报224个各类专利,服务全国569家企业,设计成果转化产值达26.66亿元。三是构筑产业生态。立足原产业制造,延伸产业的研发、设计、销售、物流等环节,实现产业链的上下游环节良性互动,优化产业生态,完善产业创新提升内外环境。如泵业智造小镇引进红星美凯龙集团建设泵业交易中心项目,并打造泵与电机研发、生产、交易、运输等一条龙泵业服务公共平台。
坚持改革,助推小镇建设。特色小镇建设是个新生事物和系统工程,在推进中坚持用改革与创新方式推进规划、建设和运营,大胆探索,大胆试验。一是创新投融资方式。积极争取政府、央企、国企、民资等多主体参与模式建设特色小镇。智能模具小镇获得农发行项目资金授信15亿元、国家建设基金2.5亿元。鼓励特色小镇积极采用PPP模式推进特色小镇基础设施建设,如绿色药都小镇已成立了PPP项目谈判工作组,即将确定合作框架方案,总投资逾20亿元。二是创新审批方式。特色小镇在建项目一律纳入审批绿色通道,进行并联审批,保障项目按时开工建设。设立特色小镇项目审批服务工作组,专门服务项目审批核准工作。推进投资项目审批提速增效工作,工业企业投资项目部门审批时间压缩至20个工作日,政府性投资项目、服务业投资项目部门审批时间压缩至35个工作日。三是创新招商方式。紧盯国企央企引进、浙商(台商)回归、上市公司募投再融资项目本地落户三大产业招商重点,通过招商办驻点招商、特色小镇专业招商、商会委托招商等联动招商推进特色小镇招商工作。目前已经引进无人机航空小镇、中车产业园等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并有沃尔沃学院、吉利发动机项目、新吉奥电动汽车项目和大飞机配套产业等超亿元项目正在洽谈。
作者单位:台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