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云
旗帜与忠诚
——我心中的“两学一做”故事
张国云
和平年代的旗帜,就是方向灵魂力量,鼓舞我们永远向前。当有人问起我们现在的大旗,我脱口而出——“两学一做”
关于旗帜,20年前我写过一首诗:你是一面飘扬旗帜/那么激昂/那么神圣而伟大/这是一个展翅神鹰/把忠诚写满蓝天/支撑着一个民族脊梁。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旗帜。战争年代只要旗帜不倒,人在旗在胜利就在。和平年代的旗帜,就是方向灵魂力量,鼓舞我们永远向前。当有人问起我们现在的大旗,我脱口而出——“两学一做”。
一
“两学一做”,当务之急,首要的是——基础在学。
列宁曾经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可见,学习多么重要。这几天,我静下心来,不敢写稿,而是沉到书香读原著。比如,在“两学一做”活动中,习近平要求我们好好读一读毛泽东写的《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这篇原著是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结束时的讲话,读后我马上发现:关于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原因,一直是中共党史研究的重要议题,近年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新的解释。实际上,仔细研读《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我们就会一目了然。这篇著作是理解中国共产党内部机制和成功之道的一把钥匙。
又如,当中国共产党九十五年走到一个新的历史征程上,习近平“七一”重要讲话发出了豪情满怀、催人奋进的动员令和宣言书。讲话纵横捭阖、气势磅礴、大开大合、振聋发聩,具有很强的历史纵深感、时代厚重感和未来愿景感。这就需要我们,如何将“两学一做”与习近平“七一”重要讲话贯通起来。
从大逻辑看,习近平的讲话,通篇都在回答和阐述“为什么建党、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三个大问题,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号召我们不忘初心,就是要求我们找到并站在这一大逻辑的逻辑起点上来,多想一想当初为什么建党这一最本源、最本质的问题。弄明白建党的初衷,弄明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什么,想想一路走来的栉风沐雨、筚路蓝缕,这苦难辉煌“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从大背景看,共产党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拉开帷幕、走上新民主主义革命舞台的,又是在怎么样的现实背景下立于潮头、站在时代前列,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习近平的讲话在对历史回顾当中作了深刻的揭示,在对现实审视当中作了科学的阐述。他把我们党的伟大实践和伟大胜利,放到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五百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以及六十多年历史的新中国建设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来观照,得出了“历史告诉我们”的三个非常之重要、非常之精辟和非常之深刻的基本结论。
从大视野看,习近平关于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八条要求,每一条都定位精准、定向明确。既以一隅而观世界,又以世界而察一隅。特别是他关于“面对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也面临着进一步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问题”,提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要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关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关于“今天的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共同朝着和平与发展的目标迈进”的重要判断,无不体现出一种更宽更广更深更远的大视野。
从大情怀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一种境界;幸福着人民的幸福,快乐着人民的快乐,“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一个以民为天命、以民为根基的政党才能做到的博大情怀。“中国方案”的提出,正是大担当的一种体现。习近平的讲话反复提到人民、念念不忘人民。“七一”重要讲话通篇流淌着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大情怀,流露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大情怀。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时间是有限的,但学习教育如何融入日常,引导党员一生一世学、一生一世做,这也是学习教育活动的最终目标。而读这些炉火纯青的原著,学而懂,学而信,学而用,精典小说自然无法比试。
二
通过“两学一做”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让老百姓有获得感。所以,我们说一道万——关键在做。
习近平在百忙之中,仍亲自指导和推动“两学一做”工作,至今已作出20多次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为什么总书记三番五次强调“两学一做”工作,这不只是一项重大部署,关键是要如何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从而使广大党员打牢理想信念根基,坚定理想,知行合一,做合格党员。
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毛泽东曾说过,“不讲政治,就等于没有灵魂”。一名“有灵魂”的共产党员,必须始终坚持坚定的政治方向,坚守对党忠诚可靠的政治立场,自觉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
做规矩上的老实人。“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守纪律、讲规矩是对党员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忠诚度的重要检验,是干事创业的生命线。作为党员,不仅要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还要强化纪在法前、纪严于法的意识,自觉用纪律和规矩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言行,严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和廉政纪律,在守纪律讲规矩中锤炼党性和人格,争当遵规守纪的模范。
做人格上的高尚人。党员干部要时刻注意生活小节,特别是要注意道德操守,把提升道德品行、增强道德力量作为人生的必修课,主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格按照“三严三实”来要求自己。同时要心中有戒,始终做到慎独慎微、慎言慎行、慎始慎终,始终做到说的做的一个样、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
做行动上的当家人。讲奉献,有作为,敢担当。首先勇于担当,自觉主动挑起带头示范、身体力行的重担,不怕苦,不怕累,敢于啃硬骨头,敢于直面问题、直面矛盾,敢于承担责任,真正把国事当家事,把他事当己事。其次善于作为。做事要讲成效,在埋头干事的同时还要学会抬头看路,不能一味的盲目苦干。再次乐于奉献。作为共产党员,一定要严格树立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思想观念,不要贪图享乐,讲奉献,有宽广的胸怀,不斤斤计较,不在乎个人得失,真正做到有大局意识。
三
“两学一做”应发挥团队作用,而这个团队就是支部。要以支部为基本单位来开展学习教育,就是把支部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让支部把党员的“集结号”吹响。“两学一做”对我们来说——主体在支部。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给基层党组织留出空间,把“处方权”往下放,让他们当“小郎中”。“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党支部是党最基层的组织,作为党的一线组织和前沿阵地,与群众距离最近、接触最多、关系最紧,直接代表着党组织和党员的作风、形象,影响着党员作用的发挥。把党员集合起来、把群众组织起来,抓好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党支部的基本职责之一。发挥党支部主体作用和基本功能,推动思想政治建设抓在日常、严在经常,这应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一大特色。
从“深”处着眼。党支部要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始终放在首位,要以问题为导向,突出重点,有的放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哪里不舒服、哪里有疼痛,党员自己最清楚最明白。要把学习教育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立足本职,融会贯通,入脑入心,解决问题,学在深处、悟在要处、做在实处,清除思想上的“灰尘”和工作中的“病患”。
从“活”处着手。开展学习教育要搞活支部这个“小课堂”“小舞台”“小网络”,注重在创新形式和丰富题材上下功夫。如我们支部在每月一日,建立了党员活动日;利用微信,建立了党员工作与学习平台,等等。通过挖掘创新能力,增强活动的多样化、开放性,丰富内容,激活载体,研究探索符合本支部实际的“自选动作”,注重学习、宣传先进典型,充分运用网络、多媒体等技术,探讨生动、形象、活泼的活动方式方法,支部“搭台”,支部的全体党员一起做、一同做,增进支部党员间交流。
从“严”处下刀。世间事,作于细,成于严。今年单位建立了内巡制度,将我们支部列为试点。在这里,党支部书记要把主体责任扛在肩上,记在心中,拧紧责任的螺丝,增强党员组织纪律和政治纪律约束力,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尽职尽责。要敢抓敢管、真抓真管,严抓严管、长管长严,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切实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推动“两学一做”经常性教育认真起来、严格起来、严肃起来。
充分发挥党支部在“两学一做”的主体作用,让学习教育成为党组织生活的常态,让“合格”成为每一名党员的“标配”,以学促知、学做结合、知行统一,校准靶心,用心用力用情,突出党支部主体作用和基本功能,擦亮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底色,夯实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厚植党的执政根基。
到这里,关于旗帜与忠诚,我想到几句诗话:就让那赤诚的心/赶紧化作珠峰上/一面鲜艳的旗帜/我要与我的祖国一起飘扬/我知道,整个世界都在注目/旗上缀有我的忠诚。作为旗帜,如果说战争年代,有了旗帜,我们就知道了为谁而战,为谁而死;那么和平年代,有了旗帜,我们就知道了为谁而生,为谁而做。现在我们高举着“两学一做”这面大旗,我们就知道了为什么建党、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旗帜在这里不只是飘扬,她在这里还告诉我们如何学会忠诚,如果没有忠诚,所有的能力都将无足轻重。这就是撒落在我心中的“两学一做”故事!
作者单位:浙江省发改委外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