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发展工业的主要做法和若干启示

2016-09-03 10:43应子义
浙江经济 2016年18期
关键词:规上温州工业

应子义

温州发展工业的主要做法和若干启示

应子义

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两链”风险、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温州工业经济陷入谷底。但随着温州国家金融综合改革和振兴实体经济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温州经济特别是温州工业经济重新焕发活力。今年上半年,温州GDP同比增长8.2%,增速从前几年的全省垫底,跃居全省第三位;规上工业产值增长8.5%,增速列全省第二位。

基本情况追溯

发展起步早。历史上,温州就以手工业发达著称,造纸、造船、丝绸、鞋革等均有一定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温州更是发动千家万户搞工业,形成了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开创了享誉全球的温州模式,成为中国最早的个体工商户诞生地和全国经济的重要发源地。2015年,温州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091.3亿元,突破千亿元大关。

主体规模大。截至2015年底,温州共有工业主体15.6万家,其中产值亿元及以上企业963家,占规上工业总量70.2%;5亿元及以上企业122家,10亿元及以上企业55家,百亿元以上企业1家(正泰电器)。

知名品牌多。2015年,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温州企业占9家;中国500最具品牌价值品牌中,温州企业占7家。截至今年上半年,温州累计注册有效商标21.1万件,总量居全省第一,约占全国1/5,其中国际注册量6826件。

产业门类齐。温州已建成“中国鞋都”“中国电器之都”等30多个“国”字号生产基地,并形成了“510”产业发展体系,“5”即以电气、鞋业、服装、汽摩配、泵阀等为主的五大支柱产业,“10”即以网络经济、新材料、现代物流、激光与光电、临港石化、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材料、文化创意、生命健康等为主的10个新兴产业。2015年五大支柱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40.26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49.5%。

温州工业的几点经验

坚持实业为主不动摇。一是引导企业重塑信心。温州从2013年起连续4年召开实体经济大会,把实体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经济放在重要战略位置来抓,一系列帮扶政策先后出台,不仅帮助企业渡难关、求生存,更帮助企业增能力、拓市场。二是加大力度招商引资。充分发挥175万在外温州人资源,成立全国温州商会总会,形成了全国温商总会、省级商会、地市级商会的新型商会体系,并建立了异地派驻招商专员机制,组成10个招商小组赴全国10个主要城市驻点招商。今年上半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9个,其中威马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园一期项目预计投资105亿元。三是加大企业技改投入。温州把企业技改补助门槛从1000万元降低到500万元,把补助标准从8%提高到12%,国际先进进口设备奖励标准提高到17%,单个企业补贴上限从3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补贴力度居全省前列。

坚持主体培育不动摇。一是促进大企业顶天立地。出台《温州市领军工业企业培育实施方案》《温州市高成长型工业企业培育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在要素保障、技改补助、全产业发展、支持兼并重组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特别是在规上工业企业中梳理出216家高成长企业进行重点培育,着力培育一批领军型工业企业。二是促进小企业铺天盖地。加快建设一批小微企业园区,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小微企业培育壮大转型升级提供空间。目前,温州在建小微园104个,面积1.1万亩,入驻企业721家,近三年培育“小上规”企业超过1500家,由“小升规”成长起来的企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超30%,“小升规”企业对温州工业增长贡献率接近40%。三是促进新兴产业茁壮成长。温州系统推进高端要素引进、创新平台建设、骨干企业培育、技术研发转化、服务体系构建等工作,围绕激光光电产业领域等重点,两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2家,新产业、新技术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如在激光光电产业领域,温州已和武汉、深圳逐成三足鼎立,并有赶超之势,目前仅在温州高新区就引进激光与光电项目22个。

坚持要素保障不动摇。一是强力推进金融改革。温州抓住国家金融改革试点机遇,不断创新金融体制机制,不仅设立了总规模50亿元的温州市民间资本服务基金、10亿元的科技创新创业投资基金,还成立全市运营民间资本管理公司10家,累计组织48.1亿元资金投向1197个项目。二是强力化解不良贷款。温州是全省“两链”风险最先集中爆发的地区,不良贷款率一度位居全省首位。温州以盈利能否覆盖利息作为判断企业是否帮扶的鉴定标准,尽最大力度地帮助企业解困。今年上半年,温州不良贷款余额275.07亿元,不良贷款率3.52%,分别比年初减少16.38亿元、下降0.3个百分点,实现了“双降”。三是强力加大要素供给。近年来,温州积极向海洋要空间,规划和已开工建设的围垦面积达221平方公里,其中包括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围垦工程—“瓯飞”工程,项目占地91.3平方公里。

对全省的几点启示

抓工业要有大气魄。区域间竞争既要比产业、比规模,更要比观念、比理念。温州工业之所以能够筑底回升,主要是因为温州早在3年前就启动实体经济振兴工作。不仅立足于早,还立足于快,温州今年刚启动浙南科技城建设,但建设速度非常快。7月底,温州科技城温州医科大学等首批8个重大项目就已经实现集体开工,上半年完成投资19.6亿元,还有82个研发、产业、孵化项目在接洽中。温州经验告诉我们,必须坚持“工业强省”战略不动摇,特别是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好用足产业基础好、资源要素足等优势,抢抓一线城市新一轮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积极抢占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温州经验还告诉我们,发展工业要严格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急不来,也快不来,要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事,特别是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的背景下,要坚持和企业共患难,提高对经济下行的容忍度,即使财政增收慢一点、经济增速低一点、政府日子难过一点,也要最大限度让利于企业。

抓工业要有大平台。温州狠抓平台建设,实施工业企业搬迁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引导企业向平台集聚,全力打造一批高端企业集聚、高端产业集聚的大平台。全省各地市可学习温州经验,抓住都市区建设、城市有机更新、各类园区整合提升扩容机遇,创新体制机制,整合资源要素,加快企业向各平台集聚,提升各类园区的产业集聚能力和承载力,积极争创一批国家级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园区。牢固树立“产城联动、综合配套”的理念,加快完善园区的公共交通、教育医疗、商业服务等配套设施建设,把产业集聚大平台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新区。

抓工业要有大投入。当前,民间投资普遍存在投资难、难投资问题。温州把工业投资放到及其重要位置来抓,2013年就提出了3年工业投资超2400亿元的目标。今年1—7月,温州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8.3%,增速列全省第一位。要借鉴温州大抓工业投资经验,积极向外地派驻招商组,着力引进一批投资大、对地方产业带动能力强的标杆性和引领性大项目好项目。要坚定不移打好“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换三名”“四破攻坚”等转型升级组合拳,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不能对小微企业一关了事、一堵了之,加大力度建设一批如浦江水晶产业集聚园区等特色产业集聚区,在推进“低小散”企业整治工作同时,加快小微企业入园集群集聚发展。要加大力度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对照《中国制造2025》,加快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支持企业普及应用管理系统,促进企业装备改造、工艺更新、产业升级换代,推进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抓工业要有好环境。服务企业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温州为改善服务环境,成立了温商回归投诉中心,并建立了招商、审批、纪检监察全程工作协同机制和重点项目服务机制,真正把企业满意当成政府服务的目标。要坚持企业需求为导向,既要做好相关土地、人才和资金等各类要素保障工作,又要提高服务质量,特别是对一些公共服务窗口,要实现办事无休日制度,切实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让企业集中精力抓生产、搞经营,全力构建亲清的政商关系。同时,做好政策督促落实,针对前期出台的一系列实体经济帮扶政策,加大宣传力度,以开展半年回头看为契机,认真梳理政策的执行情况,对因为没有出台实施细则而导致政策无法执行的,要抓紧出台实施细则,真正把政策落到实处,让企业得到实惠。

作者单位:金华市委政研室

猜你喜欢
规上温州工业
呼和浩特市服务业发展情况、问题及建议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诗意的黄昏
贵州规上白酒企业上半年增加值达569亿元
2020年1—4月全国酿酒产业产量1506万千升
上半年深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
工业人
难忘九二温州行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