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蕊
(渤海大学,辽宁锦州121013)
“五位一体”理念下提升高校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能的可行性探索
王蕊
(渤海大学,辽宁锦州121013)
改进和加强高校公寓的学生管理工作是高等学校综合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完善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学生公寓的管理水平。本文以“五位一体”为指导理念,从理论依据、现实基础、实际需求等方面,对提高高校公寓学生工作的实效性进行探索。
五位一体;校公寓;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公寓是除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是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地方。学生公寓管理的加强和改进,关系到高等学校综合体制改革的成效,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稳定。
(一)基本内涵
高校学生公寓“五位一体”理念,是为适应当今高校综合体制改革,尤其针对完全学分制下的学生公寓管理工作所提出的一种新模式、新思路。“五位”是指学生公寓工作中所包含的教育、管理、服务、安全、文化等五项基本功能。“一体”从狭义上是指“一站式服务”;广义上是指高校在大学生成长与成才过程中,通过对现有教育资源的整合,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多功能的、可持续的、高效能的综合服务。“五位一体”理念下的高校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模式,就是以学生公寓为基地,以“一站式服务”为依托,以学生公寓的服务、教育、管理、安全、文化功能为划分依据进行模块划分,借助全校教师以及学生组织的力量,实现大学生成长与成才目标的新措施、新方法。
(二)实施意义
当前,公寓管理工作作为高校学生事务的重要内容,随着高校公寓社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尤其在“以人为本”和“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下,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原有的公寓管理模式越来越无法满足广大学生对新时期公寓生活的基本需求,更严重影响高校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进程,甚至关系高校综合体制改革的成败。
目前,高校都提倡把学生作为客户,将“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之中,保证学生能够得到最好的教育和服务。这就要求高校学生事务要将尊重学生成长需要作为前提条件,要将深入了解学生的状况作为必要条件,要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作为重中之重,要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标。“五位一体”理念,就是为这种需求影响下应运而生的一种倡导“全员育人”理念的新发展。“五位一体”强调的是“教育为本、管理为基、服务为上、安全为先、文化为源”,五者之间相辅相成,共同确保大学生成长与成才。
将“五位一体”理念运用到学生公寓工作中,可以有效解决以往公寓工作中“重管理、轻服务、缺教育”的诸多弊端问题,实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宗旨,共同推进高校育人工作向“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方向发展,有效提升高校的教育质量、管理水平和服务层次。
(一)理论依据
2002年2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公寓管理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文件强调指出,学生公寓是除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是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根据文件精神可以看出,在公寓管理工作中,不但是“管理”的问题,还应该加强“教育”和“服务”,这是高校公寓工作模式改革和理论创新工作的重要依据和保证。于是,在公寓工作中强调“教育、管理、服务”功能的“三位一体”理念,逐渐受到关注。各种关于“三为一体”理念的研究也广泛见诸各类学术期刊。
2014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杏林学苑徐薮、张清华等人在《高校后勤研究》共同发表了《“五位一体”公寓管理模式探析》的学术论文,在“三位一体”理念基础上,又赋予了新内涵和新观点,提出了将公寓“教育、管理、服务、安全、文化”的五种功能集中在一起,实现了公寓的立体化管理的新观点。这一观点的提出,是对“三位一体”理念的发展和提升,也为新时期高校学生公寓工作模式改革与创新工作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撑。
(二)现实基础
目前,英国和美国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机制以服务为主,学校与学生的关系不再是行政的关系,而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民事关系。它们奉行的是“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实行“一站式服务”的完全服务机制。在此基础上,除了服务功能外,学校学生事务的教育功能,由专职导师(Tutor)来完成;管理功能,则由不同的学生自治组织来实现。在国内高校中,“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已被广泛认同,将“教育、管理、服务、安全、文化”功能融为一体,贯彻于学生事务中,建立学生事务“一站式服务”机构,已经在国内多所院校中实现运行。虽然各高学校“一站式服务”机构的具体架构和分工有所不同,但总体思路基本一致,并在相互学习和借鉴过程中得到不断的推广和完善。
(三)实际需求
1.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等学校学生公寓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
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指出,要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大学生生活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的工作。学生公寓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场所,确保思想政治工作进学生公寓是贯彻实施“全员育人”战略的重要保障。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公寓,与公寓管理相结合已经成为各高校的共识。因此,在“五位一体”理念下构建高校学生公寓工作新模式是新时期对中央精神的贯彻和落实,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和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工作的积极改善的具体体现。
2.高校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要求
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立的一项战略任务。现代大学制度以促进大学的高度社会化、有效发挥大学在经济社会中的重大作用为背景。只有找到适合大学发展的管理机制,才能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先进的管理理念、优化的管理模式是实现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条件。尤其在全面推行完全学分制条件下,调整和创新管理模式是关系高校综合体制改革成败与否的重要环节和内容。
3.当代大学生的整体需要
据统计,大学生在校生活的2/3的时间是在学生公寓或学生社区度过的,生活区是大学生思想交流和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也是大学生文明和修养所能体现的地方。伴随着完全学分制的推行,大学生们一改以往以班级为单位的同学关系,反而以公寓、寝室为核心,真实地反映着大学生的思想与修养。社区、公寓、寝室的氛围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品格和行为习惯。因此,加强学生公寓的教育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4.学校公寓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
(1)学校公寓所提供的基本服务已远不能满足学生对校园生活的实际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条件显著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需求也不断提高。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大学生对公寓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与之相对,高校对公寓条件的升级明显滞后。这就造成学校服务的滞后性,久而久之会引起学生的不满情绪。因此,学校应该通过合理的模式,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用更正规的服务和管理减少学生对学校的不满情绪。
(2)维护校园稳定的需要。学生公寓作为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校园群体事件易发场所。尤其每年毕业前夕,是高校公寓发生过集体起哄摔砸物品或破坏校园设施等不文明行为的高发期。而且,学生寝室也是打架、伤人、自杀等事件高发处,很多寝室矛盾最终都会升级爆发,造成严重后果。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迫切需要加强学生公寓管理水平,提升公寓服务质量,强化公寓教育和文化功能,确保公寓秩序和校园安全。
(3)原有公寓工作存在的问题,亟需弥补和加强。当前各高校公寓管理的模式繁多,但是大多都属于“多向合作,齐抓共管”的模式。这种齐抓共管的模式,看似对公寓工作具有多管齐下的强化作用,其实在运行过程中很容易在个别问题上出现管理混乱、权责不明、相互推诿的现象。公寓管理员、寝室值班员、学院辅导员以及学生处、保卫处等都是公寓工作的管理者和参与者,可是参与的部门越多,往往办事的效率越低。学生的一件小事,经常需要辗转协调多个部门才能解决。“一站式服务”模式无疑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可能性与可行性。
本文以“五位一体”为指导理念,从理论依据、现实基础、实际需求等方面,对提高高校公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进行探索,以期能够改进和加强高校公寓的学生管理工作。高校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等学校综合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不断地探索,大胆地实践,努力完善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学生公寓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1]张世忠.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模式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3).
[2]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主编.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李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1).
G641
A
1673-0046(2016)10-0055-02
2016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L16DSZ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