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家园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六大原则

2016-02-13 08:08俊,许
探索 2016年2期
关键词:精神家园大众化建构

徐 俊,许 燕

(1.南京师范大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23;2.蚌埠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安徽蚌埠233030)

精神家园是人类个体或群体建立在文化认同基础上的意义世界和价值系统,其建构的过程就是主体不断结合历史使命和时代主题进行吐故纳新、与时俱进的过程。对于特定民族国家而言,其民众精神家园的建构过程,也就是统治阶级的价值理念在遵循既定原则的前提下不断融入并内化为其心灵世界的过程。作为建构民众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也就是在坚持物质保障、文化引领、主体自觉、因势利导、点面结合、循序渐进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不断化为广大民众的信任感、认同感、归属感和践行力的过程。

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物质保障原则

物质是万物孕育之根,是意识存在之基。精神家园虽然是人类思维之树上开出的最美花朵,但如果没有物质作为坚实的支撑和稳固的载体,那么这朵思维之花也只能成为虚幻的期许。从本质上来说,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它是物质与意识的统一体,缺少任何一部分,都将不能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人的精神家园的建构,必然是建立在足以保证主体生命得以延续的物质条件基础之上的。正如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所言:“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1]1002换言之,人只有首先解决了生存问题,才能有精神上的奢望。古语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就形象地诠释了物质条件对于精神生活的先在性和基础性意义。物质对于意识产生与发展的意义,揭示了人的精神家园的建构必须要遵循物质保障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一种精神家园建构的过程,其所指的物质保障原则具有丰富的内涵。首先,从精神家园建构的过程来看,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立足于现实社会生活基础之上人的思想与道德境界的提升。但是思想与道德一旦离开坚实的物质基础作为支撑,一段时间之后定然会使自己出丑,即所谓“皮之不存,毛将附焉”。其次,从精神家园建构的媒介来看,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诉诸于多样化载体和手段的结果。尽管马克思主义来源于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广大劳动群众的实践斗争,但它一旦形成便具有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而致使其外在于一般民众的视界之外。因此,只有借助必要的媒介手段,方可将二者连接起来并达到“化”与“被化”的互动。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物质保障原则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在不同的时期其“物质保障”水平的高低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即使在革命战争年代,也必须如毛泽东1942年在论述“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时所指出的,“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并在这个基础上一步一步地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与文化程度”[2]467。在和平建设时期,更应像邓小平指出的那样:“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忽视了发展生产力,所以现在我们要特别注意建设物质文明。”[3]28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市场关系的发展,对物质利益的高度关注,导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有的物质保障内涵无法涵盖现实生活中广大人民群众与日俱增的渴望。针对这种状况,马克思主义者只有正视并致力于不断解决人民群众对更高物质生活水平的诉求,才能确保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不断推向深入。

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引领原则

文化是“人类活动之道的总和……文化的核心是为人之道”[4]。文化既是一个民族集体记忆与精神智慧的历史沉淀,彰显和确证着其成长与发展的心路历程,又是一个民族宏图伟志与自强不息的现实观照,反映和昭示着其不断改革与创新的寻梦之旅。世界文明史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5],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文化既是精神家园建构的血脉之根,又是精神家园建构状况的“晴雨表”。文化的繁荣发展和积极向上,必然会伴随着精神家园的健康充盈;反之,文化的萧条冷落和庸俗颓废,必然会带来精神家园的病态荒芜。因此,重视和发挥文化的积极引领作用,便成为建构精神家园的固有原则。

在建构大众的精神家园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者始终注重坚持文化引领的原则。这不仅与马克思主义自身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有关,也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不断面临的新问题和挑战有关。马克思主义孕育并形成于西方文化传统,是对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法英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批判和继承,也是对当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代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最先进文化的借鉴和吸收。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人类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的结果,更是代表社会文化发展的价值航标。随着马克思主义影响的日益扩大,尤其是十月革命胜利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不断与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成为世界先进文化的典型代表。历史事实表明,马克思主义只有立足于不同民族传统文化的厚实土壤之上,始终坚持对世界各民族先进文化的吸收借鉴和创新,才能不断融入不同民族的心灵世界之中,成为广大民众安身立命的精神之所。

中华民族拥有5 000多年的灿烂文明史,“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5]。在这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蕴涵并长期发展着朴素的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思想和原始共产主义思想,这些积极进步的文化基因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坚实的精神土壤,促使其在诸多社会思潮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在不断吸纳与融合革命文化、建设文化、改革文化等时代先进文化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进而相继催生出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领的本土化的文化形态,使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面貌焕然一新。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文化的战略意义异常凸显,文化的“晴雨表”作用更加灵敏。在此境遇下,守护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和创新时代先进文化,借鉴和吸收国外有益文化,坚持和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引领作用,便成为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选择。

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自觉原则

“主体”是西方哲学一个历史较为悠久的概念。主体概念的演进历程确证了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独特性,彰显了人类自我意识觉醒与形成的精神规律[6]。“人类不论是生活或生存在何种空间,始终都没有失去其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地位。”[7]主体自觉“是指人的主体性的觉醒,自我主体意识的确立”[8]58,进而积极实践的意识状态和行为表现。精神家园的建构是人的主体自觉的积极产物,任何非自觉的主观意识都只能导致精神家园的“荒漠化”甚或病态化。纵观人类的文明发展史,任何民族精神家园的充实和发展无不是积极建构的结果。

作为人类文明的精神产物,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和不断传播,也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及其后继者们主体自觉的思想结晶。正是凭借自己的高度自觉,马克思和恩格斯才立足于蓬勃发展的工人运动,在对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批判和继承的基础上,最终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9]195。可以说,在其有限的生命历程中,马克思与恩格斯一直保持着高度的理论自觉,在指导并躬身革命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有意识地总结经验,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和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进行精神家园重建的过程。近代以来,在外有强敌入侵、内有腐败和动荡的双重夹击下,中国人的传统精神世界逐渐濒临崩溃的边缘,“愚昧无知”与“东亚病夫”开始成为中国人的集体标识。在此境遇下,类似鲁迅笔下那些围观革命志士被砍头而无动于衷或轰然发笑的麻木无知的“看客”比比皆是。尽管不乏有诸如发出“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豪言壮语的谭嗣同式的有识之士,宁愿以牺牲身家性命来换取当时国人的觉醒和斗志,但俄国十月革命前的中国依然在茫茫黑夜中徘徊不前,中国人的精神家园由此滑入千百年来最为荒芜、贫瘠的状态,信仰危机成为国人的最大精神问题。“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0]1471从此,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开始注入马克思主义的新鲜血液,其精神家园的病态逐步得到扭转和改观。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通过领导和团结广大人民群众持续进行轰轰烈烈的伟大的民族、民主革命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化为切实可行的具体方针和政策,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与精神家园实现了质的飞跃。

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因势利导原则

“因势利导”语出司马迁“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其中,“因”意指“根据”“顺着”,“势”意为“趋势”,“利导”意为“引导”,综合起来意指“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很好地加以引导”。从哲学上来理解,主要是指主体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和运行规则,依据其所体现出来的发展趋势,采取与之相符合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引导。因势利导原则是人们认识与改造世界的一个基本准则,也是唯物辩证法坚持和倡导的一个重要原则。宇宙万物都有其固有的运行规律,任何违背或忽视客观规律的做法都将最终导致实践活动的失败,甚至还可能遭到客观规律的严酷报复,生态环境的恶化及其导致的灾难频发即是如此。精神家园的生成既是物质世界各种矛盾在人类意识层面的客观反映,也是主体意识自身内在矛盾运动的主观产物,还是主体的一种积极建构的过程。因此,要建构主体的精神家园,必须遵循精神家园的生成规律,结合主体自身的性别、年龄、兴趣、习惯、阶层心理等主观因素,进行有目的的、系统性的教育和长期的、渗透性的化育,促使其向着积极方向发展。坚持因势利导原则,是主体建构精神家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

作为精神家园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毫无疑问也应遵循因势利导的原则,这既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生成规律及其特性决定的,也是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的属性决定的。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对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以及无产阶级斗争实践的科学分析,在对以西方文明为主体的全人类文明优秀文化遗产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人类有史以来最为科学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不仅本身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抽象的哲理表达、深刻的理论意蕴,而且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厚重的历史性、强烈的实践性。它真正实现了人类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哥白尼变革”。换言之,马克思主义彻底摆脱了以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形而上学性,使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理论特性贯穿始终,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的接受者必须具有较高的知识素养和较强的思维分析能力。与之相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象的主体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群众,他们不仅文化知识水平不高,理解能力有限,而且通常还带有极强的实用主义心态,这就表明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必须要遵循因势利导的原则。

纵观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史可知,之所以马克思主义能在当时众多理论思潮中脱颖而出,赢得越来越多人的追随和信仰,固然受惠于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影响,但更为重要的是得益于少数先进知识分子不失时机的宣传和引导。十月革命之后,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为代表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由于精准把握了广大民众渴望寻找一种能救民族和国家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真理的心理,及时成立各种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团体,深入学校、工厂、社区、农村等场域,用普通百姓所知晓和熟悉的语言和形式,逐步引导他们认知、理解、接受直至信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指出:“如果说理说得好,说得恰当,那是会有效力的。说理的首先一个方法,就是重重地给患病者一个刺激,向他们大喝一声,说:‘你有病呀!’使患者为之一惊,出一身汗,然后好好地叫他们治疗。”[11]833由于坚持了因势利导的原则,马克思主义很快在中国开花结果,从此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开始焕然一新。当然,在中国社会主义曲折发展时期,“左”的政策和宣传使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曾一度严重脱离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导致很大一部分群众对共产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制度产生误解和怀疑。改革开放以来,精神生活的自主、多元、动态,日益成为一般民众思想意识的普遍特征,而全球化的推进以及网络新媒介的普及又使这一特征更加明显。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无论何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都必须坚持因势利导的原则,否则将实现的不是“大众化”而是“小众化”。

5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点面结合原则

点面结合,其哲学涵义是指在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既要突出重点,抓住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兼顾全局,正确把握和协调好不同类型矛盾之间或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之间的关系。点面结合原则所反映的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为正确处理好事物的局部与整体、个别与一般等矛盾关系时所必须要坚持和贯彻的基本准则。运用点面结合的原则来观察和思考精神家园的建构过程,是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的基本原则。这是因为,精神家园是一个具有多重结构或维度的思想意识集合体。就个体的精神家园而言,主要由文化体验、认知模式、价值观念、情感方式、理想信念、信仰体系等要素构成;就群体或整体的精神家园而言,主要由不同个体精神家园的交集组成,但这些要素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却具有不同步性。譬如,对于不同的个体或群体而言,可能是“文化体验”或“认知模式”优先形成,也可能是“情感方式”或“理想信念”率先产生,还可能是按照知、情、意、行的一般逻辑进行、发展。无论不同构成要素的形成时间是先还是后,但对于特定主体的精神家园最终确立来说,都需要各种要素间形成最优的关系网,也即由个别要素的“点”组合成一个整体的 “面”。这样,主体的精神家园才能够持久和稳固。

精神家园的建构要体现和贯穿由点及面、点面结合的原则。作为精神家园建构的一种具体形态,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同样也要遵循这一规则。首先,从马克思主义自身的构成来看,不同主体要真正完整把握其精神实质,必须要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组成部分进行由点及面的逐个认识和了解,最终才能将其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系统性的认识。相反,采用以偏概全或肢解式的方法,只能导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误解或曲解,进而导致主体实践的失败,最终直接危及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权威。其次,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过程来看,其大众化就是要实现这一理论体系由抽象理性转化为具象理性,由深奥思辨转化为通俗易懂,由被少数知识分子理解和掌握转化为被一般群众所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内化为他们自觉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在此过程中,从抽象性的个别词句到转化为段落性的语句,从个别知识精英到泛化为一般民众,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由“圣人哲学”向大众真理,由精英的人生信仰、政治信仰向大众的生活信仰的身份转变。换言之,对于不同的主体或同一主体的不同角色而言,马克思主义对于自身的存在和发展首先具有某种特殊的精神价值,在此基础上才逐渐聚合为一种有机或共有的精神关怀。

由此可见,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坚持和运用点面结合的原则,就是尊重人类精神家园的生成规律。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不仅在过去必须坚持点面结合的原则,而且在当下更应以创新性的思维与态度继续秉持这一原则。其原因有二:第一,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多元、开放的世界,不同文化及其价值观彼此交流、碰撞和融合的广度和深度更加扩大,人的精神家园的生成受到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以往那种相对封闭环境下进行整体主义灌输的方式方法已无法适应思想和行动处于不断流变中的“自由公民”,只有真正关注和满足“微观主体”的多元物质与精神诉求,才能渐趋实现将马克思主义追随者聚合为“宏观主体”的目标。第二,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阶段性与长期性相统一的进程。尽管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百年以来,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民众了解、接受乃至认同,成为他们足以用生命坚守的精神家园,但与我国13亿多人口这个庞大数据相比仍显较小。此外,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最终目标来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众化所取得的成绩只能算是万里长征的起始点,世界范围的征程依然还在黎明前的黑夜中蜿蜒前伸。这也说明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必须将对个体或局部的着眼与对整体或全局的定位结合起来,并在发展变化中适时进行新的组合。

6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循序渐进原则

从语用学上来看,“循”意为“依照”“顺着”,“序”意为“秩序”“步骤”,“渐进”意为“逐步推进”“逐步进展”,综合起来意指“依照一定的程序或步骤逐渐发展或推进”。《论语·宪问》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朱熹注曰:“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12]循序渐进原则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必须坚持和遵循的重要准则,也是主体思想意识形成、发展与嬗变所必须遵循的重要规律。这是因为人们对主客观事物的认识有一个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直观到抽象、由表象到本质逐层深入、逐渐发展的过程,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不可能一蹴而就。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是主体精神家园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要求。精神家园是人的各种主观意识的一种综合和凝练,它既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能动反映,又是对客观世界的当下性和有限性的积极超越。然而,无论是客观世界自身的变化,还是人的主观世界的发展,其所包含或牵涉到的各种矛盾的不断解决都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这就决定了主体精神家园的形成和发展必须要遵循其固有的基本规律,任何采取“越俎代庖”或“毕其功于一役”的做法都有损于精神家园的健康发展。在人类信仰发展史上,固然不乏有“顿悟成佛”的案例,但他们仍然是以长期的思索和坚守为其前提条件的。

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作为对人的精神家园的一种积极形塑,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不仅是由精神家园建构的一般规律决定的,而且更是由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特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马克思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的三种主要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成者。马克思的观点极其彻底而严整,这是马克思的对手也承认的,这些观点总起来就构成……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13]418马克思主义“不只是社会主义的理论,而且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观,是一个哲学体系,马克思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就是从这个哲学体系中自然而然产生出来的。这个哲学体系叫辩证唯物主义”[14]274。马克思主义的这种理论特性,使一般大众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其有一个完整而彻底的了解和把握。正因如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坚持以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恩格斯指出:“我们不知道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强制那处在健康清醒的状态的每一个人接受某种思想。”[1]463列宁也指出:“每一个觉悟的社会主义者都知道,不能强迫农民接受社会主义,只应该依靠实例的力量,依靠农民群众对实际生活的认识。”[15]265

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中,以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也始终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指出:“当作国民文化的方针来说,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的思想,并且我们应该努力在工人阶级中宣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并适当地有步骤地用社会主义教育农民及其他群众。但整个的国民文化,现在也还不是社会主义的。”[16]704周恩来在《过好“五关”》一文中指出:“事物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因此我们的思想改造也就没有止境……所以,我们要把思想改造看成是长期的无止境的工作。”[17]423邓小平也曾指出:“过去那种简单片面、粗暴过火的所谓批判,以及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处理方法,决不能重复。无论是开会发言、写文章,都要进行充分的说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3]47习近平总书记在“8·19”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18]153可见,坚持以循序渐进的方法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和将来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做法。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对广大民众的精神家园进行积极建构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它要在不断保持和发展自身理论特性和精神实质的同时,还必须始终遵循人的精神家园形成和发展的特殊规律。这样,马克思主义才能不断走向大众化,赢得愈来愈多人的认同和信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1993.

[4]常绍舜.文化的核心是什么[N].中国青年报,2012-05-14.

[5]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15日)[N].人民日报,2015-10-15.

[6]徐俊.“主体”概念的演进历程——从阿那克萨戈拉到齐泽克[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3(5):112-117.

[7]张之沧.虚拟空间与“人、地、机”关系[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12.

[8]高清海.哲学与主体自我意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9]海因里希·格姆科夫,等.马克思传[M].易廷镇,侯焕良,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0]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2]在线成语词典:循序渐进[EB/OL].[2015-12-06].http:∥cy.5156edu.com/html4/z8444m6837j13880.html.

[13]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4]斯大林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15]列宁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6]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7]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精神家园大众化建构
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当代中国人精神家园的构筑
守望不朽的精神家园
——评《湘鄂渝黔边区少数民族艺术研究》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和谐文化是澳门诗人的精神家园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建构游戏玩不够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