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正能量氛围营造探析
——以江西中医药大学双惟实践班为例

2016-02-13 06:56廖东华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正能量大学生

廖东华,田 川

(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南昌330004)



大学生正能量氛围营造探析
——以江西中医药大学双惟实践班为例

廖东华,田川

(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南昌330004)

[摘要]正能量是一种正向的、积极向上的能量的总称,当代高校学生面对着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面对着多元价值的冲击,加之部分学生受成长环境影响,心理非常脆弱等主客观原因,使高校非常需要营造正能量的氛围。江西中医药大学双惟班在营造校园正能量问题上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抓典型,树先进等。通过这些努力,当前江西中医药大学正能量氛围浓厚。

[关键词]大学生;正能量;双惟实践班

一、何谓正能量

众所周知,能量是属于物理学的一个范畴,在物理学里被广泛运用,其简单定义为一个物理系统对其他物理系统所做的功。正能量一词严格来讲是泊来词,最早运用和界定正能量的人是理查德·怀斯曼,他甚至有一本著作就叫《正能量》,在这本著作中,他把人体比作一个“能量场”。在这个“能量场”里,既包含着自信、豁达、愉悦、进取等正性能量,又暗含着自私、猜疑、沮丧、消沉等负性能量。

正能量在江西中医药大学双惟实践班教学指导中被广泛使用,双惟实践班将正能量简单概括为“三观正、心态好、专业精、兴趣广”。第一,正能量双惟实践班之所以首提三观,是因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实践基础上指导一个人行为的根本,没有正确的三观,正能量就无从谈起。第二,双惟实践班重视心态引导,强调大学生要有一颗强大的心脏,正确的三观要能坚持,必须要有一个健康的心态,良好的心理素质作基础。第三,双惟实践班讲专业精。双惟实践班作为高等院校的一个组织,首要应当是学习,衡量一个学生,尤其是一个医学生,专业的好坏是关键元素,所以双惟实践班强调在专业上一定刻苦努力,奠定走向临床的坚实基础。第四,双惟实践班还需培养学生一个广泛的兴趣,双惟班不是复读机,双惟班要通过多方面的兴趣发展多方面的能力,成为一个又专又博的人。这样的总结并不能将正能量解读充分,但在高校的素质教育中,这样简单明了的概括能够方便学生理解,如此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起到正能量的作用。

二、在当代大学生中营造正能量的原因

1.主观上,当代大学生调控能力差,抗挫折能力较低,需要正能量培养他们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在当下信息大爆炸与多元价值并行的时代,每一台手机都是一个移动终端,其获取信息的能力与往常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在多元社会背景下,一些负能量影响深远。因为社会的发展,价值立场越来越多元化,一个兼容并包的社会,应该以开放的态度去面对,然而一些负面的甚至是有毒害的思想正是在这种环境里形成并传播出去。对高校影响深远的负能量,如“读书无用论”“拼爹论”“啃老论”等,以至于许多大学生虽然有优越的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便捷、愉悦,但同时也丢失了许多———热情、责任、同情、感恩等品质,这让一些学生在道德认知和道德标准选择上模糊,对正能量和负能量的辨识能力差,没有组织纪律性,我行我素,法制意识和为公意识淡薄,自私自我,一心只想索取和得到却不愿意付出。在这种氛围里,长期以往,一些学生就会消极悲观,萎靡阴暗,甚至厌世轻生。

这样的社会大背景和校园小环境需要高校溯本清源,努力引导学生在正能量的氛围里成长,让他们在学校里,甚至走上工作岗位后能主动感知正能量和传递正能量,换言之就是培养健康向上的人,这是高校教书育人的题中之义,也是符合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和思政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双惟班中就有这样的情况,比如部分同学来自农村,有较强的自卑心理,总认为自己出生贫穷家庭,面对生活、学业和就业等各种压力,可能导致部分同学无心学习。双惟班针对这样的情况,制订个别辅导计划,用典型和榜样去激励他们,用切实行动帮助他们,让他们在学好专业的基础上打开心门,积极参与活动,打开人际交往的大门,一点一点驱赶负能量。

2.客观上,“正能量”的营造是在正确认知时代形势的情形下,建设大学生精神家园的需要。人生需要信仰驱动,社会需要共识引领,发展需要价值导航,而正能量是最好的价值引领,是建设学校和学生精神家园的必要条件。用正能量为学生梦想掌舵,补学生精神之钙,发掘每个大学生心底蕴藏的善良道德意愿、道德情感。我国改革开放,历经数十年,现在已经进入改革的深水区,各种思想交融在一起,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国内文化与国外文化激烈交锋,多元价值观并行不悖,许多糟粕、腐朽的东西也趁虚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正能量最好、最权威的概括,营造正能量氛围是高校响应党和国家号召的正确举动。大学生是思维最活跃的群体之一,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高校应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最大的正能量教育他们,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群体和个人的意识,外化为群体和个人的行为规范,这样才能产生凝聚力、焕发战斗力,夯实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基础,使大学生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3.正能量营造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正能量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高校文化建设是不是成功、是不是有实效,其最简单、最直接的评判标准,无疑是能不能在引导学生问题上发挥正面效力。众所周知,校园文化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所以,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质就是校园正能量氛围的营造。

综上所述,高校营造正能量是有主客观需求的,主观上,当代大学生的特点需要有正能量引导,客观上,正能量的营造是社会形势所需要的,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学生所需要的,也是响应党和国家倡导所需要的。

三、营造正能量需要多措并举

1.言传不如身教,学高为师,身高为范。培养立身有术、为人有品的教师,放射正能量。无论是什么层次的教育,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尤其是行为,笔者就见过一些言行不一致的老师,双惟班将这些老师的理论称为“不出室的理论”,就是讲这些教师的理论走不出教室,经不起考验,这样的言论不仅不能引导学生,反倒会引发逆反心理,让人觉得厌恶。老师的严谨,老师的心系天下,老师的关切学生都是正能量,都会深切地影响和引导学生。营造学校正能量氛围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一批德行兼并的老师,所谓有德行的老师是指不只用理论影响学生,还要用行为引导学生,有德行的老师不仅传道授业,还躬身示范。如何给学生传递正能量,毫无疑问,需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身正、言正、行正的教师队伍,这是高校的最大正能量之一,也是最有效的正能量发源地之一。让教职员工不只通过教材和课堂教育引导学生,更能用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手、一投足带给学生正面影响。

在双惟实践班,指导老师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完全奉献于这个集体,特别是这个班级的班主任是由学校的党委书记担当。双惟指导老师每周都会利用晚上或者周末的时间来指导学生,帮助双惟实践班的同学解决生活、学习等问题。这样,一个指导老师群体并不是一个或者几个,而是由几十个这样乐于奉献的学校老师组成。老师这样的付出,也使得整个双惟班的同学更有动力为自己的梦想奋斗。

2.运用案例和榜样的力量,培养正能量环境。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特别是对于心理极易变化的大学生,如果身边多一些励志的、积极的、正面的榜样,学生将更容易积极地、正面地面对生活和学习。这不只可以启发他们正面的内心体验,更可以促使他们将这种内心体验和社会阅历相结合,形成正确的辨识能力,自觉筛选和过滤信息源。这种能力一经形成,正能量就可以产生持久影响力。

榜样需要培养和发掘,高校应该自觉地举办“比学赶超”的活动,发现典型、树立典型和宣传典型,为落后和消极学生树立前进道路上的榜样和学习对象。

3.注重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保障学生健全人格,使健康心理转化为引人向上的正能量。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因智商的要求而偏废情商,不因智育而影响德育和体育。一个全面的人才能是自由的人,高校应当着力培养又全又专的人才,关注他们的学业,同时关注他们的心理、人际交往等多方面情况,保证他们得到全面发展,情商和智商的同步发展是正能量的最强发动机。

进入双惟实践班的唯一标准就是有志于成功的同学,并没有特意选择比较优秀的学生,这种模式可以触发大学生的内在动力和潜力,可以使他们不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用自己的努力成为最终的成功者。而双惟实践班的每一位同学都不是完美的,可以说都不是非常优秀的,但因为双惟实践班这种加入模式,让整个集体都具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在校期间要每天坚持晨练、晨读、晚自习,没有节假日,没有双休日,不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从不间断;每个周末开展一次素质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一次读书活动,要求学生精选书籍,每天坚持有计划地阅读;让学生定期参加志愿服务公益活动。

参考文献:

[1]宋海芽.“正能量”一词的翻译和语义延伸的认知阐释[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2]陈媛.“正能量”式教学与当代大学生思想素养的培育[J].黑河学刊,2014(8).

[3]王钟吟.“正能量”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2.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0046(2016)4- 0078- 02

*基金项目:2014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课题:先进文化传承视野下大学生正能量氛围营造研究—以江西中医药大学双惟实践班为例,课题编号:SZZX1419

猜你喜欢
正能量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探析公益节目《等着我》的传播策略
正能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亚投行,美国应发挥“正能量”
香港“正能量”游行反“港独”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