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2016-02-13 05:25刘吟霄郑州轻工业学院思政部河南郑州450000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循环经济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刘吟霄(郑州轻工业学院 思政部,河南 郑州 4500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刘吟霄
(郑州轻工业学院 思政部,河南 郑州 450000)

摘 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础。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需要。“建设美丽中国”应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通过树立科学理念,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引领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循环经济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人类社会发展的高级文明形态。中共十八大报告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出发,首次提出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目标要求。“建设美丽中国”是我们党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一个重要理论创新,体现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世界潮流,顺应了人民群众对未来生活的新期待。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历程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相适应,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和文化渊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继承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在新历史条件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必然结果。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人类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的,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条件,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所接触到的整个自然界构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联系的总体。”[1]“各种物体”当然包括人类了。人与其他存在物发生联系时,特别是在改造它们的同时要善待和保护它们,这就要求人类善待自然、保护环境。人与自然物发生联系的纽带是生产劳动,劳动把“自在自然”变成了“人化自然”。这十分明确地告诫人们,必须善待自然界,按生态规律办事,违背生态规律必将受到自然的惩罚。人类必须对环境进行保护,建立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关系。

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都认识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伟大实践。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保护环境思想与生态建设实践,为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思想,“努力开拓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道路”。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形势下,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统筹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新高度,从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增进人民福祉的新视角,大胆地探索社会主义生态实践,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在经济建设中注重生态保护,在生态保护中促进经济发展。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生态文明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态文明概念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号召全党全国人民要切实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使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些思想既把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中国化提高到新阶段,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二、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需要

1.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是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组成的有机整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同生态文明建设互相依存、互为条件。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基础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能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发展。生态文明影响着生产力构成要素的性质和发展水平,引领物质文明的发展方向,从而促进物质文明发展。生态文明不仅包含绿色生态文明,还包含文化和道德伦理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对人们思维方式、伦理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等具有重大影响,充分体现了精神文明价值。生态文明建设还是政治文明的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和程度,决定着人类社会的未来,直接体现着政治文明建设的程度和水平。

2. 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步骤

生态文明建设的宗旨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内涵是建立促进人类永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目标是引导人们走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与科学发展观密切相关,科学发展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生态文明建设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步骤。目前,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加剧的现象未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多资源少,人均资源占有量严重不足,多种资源拥有量和人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下降,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这些状况不改变就会阻碍我国可持续发展进程,就不能实现科学发展。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战略保障。

3.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是增强发展协调性,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国目前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如果经济发展不实现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资源供给难以维持,环境承载力难以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难以实现,实现现代化的任务将难以完成。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必须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4. 生态文明建设是维护人民利益造福子孙后代的迫切需要

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造福于子孙后代。人民的利益分为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顾及人民群众的当前利益,也要考虑到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自然资源具有共享性特征,也有不可再生性特点,现代人有使用的权利,子孙后代也有与现代人平等的使用权利,现代人应当承担起保护自然资源的义务,尽到维护后代人利益的责任。所以,要坚持节约和禁止浪费的原则,综合开发和利用能源资源,按照客观规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人类文明正处于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阶段,面临文明形态的历史性转向,我国在实现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肩负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任务。要学习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经验,吸取先污染后治理的沉痛教训,走现代化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1. 树立科学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正确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社会规律、人类自身变化规律以及三者和谐发展规律,以指导人类成功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自身。应树立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类自身发展相统一的科学理念。现实中物质财富的增长与人的全面发展并不都是正比例关系,所以要统筹兼顾,实现经济社会的统筹协调发展,应辩证地理解和把握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效益的关系,摈弃增长就是发展、速度等同于效益的旧观念,树立科学发展和整体效益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应构建能源节约型消费模式。不论是生产还是生活,不论是单位还是家庭,不论是集体还是个人,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应履行勤俭节约原则,做到节能、节水,节约时间和空间,树立适度消费的思想观念,形成健康的消费习惯,选择绿色生活方式。各级政府要注重优化生存环境建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

2. 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问题是环境问题,环境保护问题也因此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环节,加强环境保护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举措。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外部条件,如果人为地破坏了生态环境,就等于破坏了人类生存的条件,人类将无法生存,至少不能健康地生存。面对诸种与保护生态环境相悖的情况,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通过一系列措施,在全社会形成大家共同参与环境保护、人人共建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转变群众思想观念,从思想上正确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加强城乡饮用水源地保护,加强工业废水排放管理,对城市污水进行生态处理,抓好重点河流的污染防治工作,提高饮用水质量;有效防治城乡空气污染,有效控制煤烟、粉尘、扬尘污染,特别是对排放二氧化硫的企业加大整治力度,还要在农村实施秸秆禁烧责任制,严防焚烧秸秆现象发生,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加快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保持生态平衡。开展环境优美城市建设,以促进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区的创建工作,从总体上改善生存环境;加强城乡绿化工作,保护现有林地树地,种植花草树木,还要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植树造林工程,发挥天然林保护和沿海防护林的作用,保护生态环境;在鼓励使用可再生资源的同时控制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少用或不用不可再生资源,防止资源急剧变化和失衡现象的发生,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工作。

3. 节约资源能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节约能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落实节约能源人人有责的原则,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建立节约能源的长效机制,扎实有效地做好节能减排的各项工作,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目前,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过程中。与此相适应,能源需求急剧攀升,能源形势不容乐观,总体上看能源不足,供需紧张、效益受限,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严峻挑战。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形成节约能源之风。一是实施水资源节约利用措施,推广使用节水器具。二是推进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三是促进垃圾资源化利用,垃圾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诸多工业原料,大量的来自于废旧物资,实现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有用化。四是严格建筑节能管理,大力推广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装修使都应当遵守建筑节能标准,监理单位要执行能耗限额标准全过程监督管理,建立并完善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监管体系。五是强化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运用先进科技手段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衔接。六是将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作为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公共机构应当厉行节约,杜绝浪费,带头使用节能产品、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

4.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和根本措施

建设生态文明,应加快由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这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和根本措施。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成为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和人类全面发展的瓶颈,如果不改变粗放扩张型经济增长方式,必然导致环境破坏、能源紧张、经济萧条、社会停滞、生活水平下降、人民不满意。因此,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走一条高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低能源消耗、无环境污染的新型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实现人民群众对青山绿水、空气清新、风景优美、宁馨幽雅的生存环境的向往,形成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的大好局面[3]。

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一是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市场的配置资源作用,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是实现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要进一步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对企业投资项目由行政审批转为外部性、公共性、合规性的核准或备案,履行好规划协调的社会管理职能和信息发布公共服务职能;二是提高创新能力。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最终要通过技术进步来实现。坚持引进与研发相结合、以自主研发为主的原则,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重点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提高科技研发能力,实现经济增长的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高效益;三是打造市场主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确立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建立合理的宏观调控与管理体系,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保障。解决不平等竞争问题,加快企业经营机制转换,让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成为市场主体。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具有技术进步和追求经济效益的动力,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才得以实施。四是优化政策环境,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完善地方税制,继续深化银行业改革,完善银行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五是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措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历程表明,只有发达的教育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力,才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顺利转变[4]。

5. 发展循环经济,引领生态文明建设

发展循环经济,利用低碳技术,实现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当今世界,已经兴起了循环经济的发展热潮。循环经济是实现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推出了一系列支持低碳技术、发展循环经济的鼓励政策和重大举措。从经济运行规律来看,以过度消耗能源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背离。我国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发展循环经济,调整产业布局,促进结构升级,做强生态产业。生态产业是推进循环经济建设的重要手段。生态产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完整的生命周期、高效的代谢过程以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复合型产业。生态产业按行业划分为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第三产业);按领域划分为生态生产、生态流通、生态消费。发展生态产业,必须把工业生产、农业生产、第三产业的服务过程纳入生物圈的物质循环系统,把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衡量产业发展的质量、水平和程度的基本标志,实现发展生产、保障流通和健康消费的生态化。

发展循环经济,开发低碳技术,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借助现代高新技术,重点开发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废弃物重新利用的处理技术、降低再利用成本技术、海水淡化技术、工业污染防治成套技术等,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制订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循环经济的推进,需要制订详尽的分门别类的法规、规范、标准,等等。学习发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经验,汲取其教训,在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基础上,尽快制定和完善循环经济的其他法规政策,构建起完整、系统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循环经济发展保驾护航[5]。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7.

[2] 张锋.建国后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形成和发展[J].长江论坛,2015(3):46-48.

[3] 刘浚,赵淑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探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35-38.

[4] 陈俊.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坚持的五个基本原则[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3):31-33.

[5] 葛雷,董德福.从“生产性正义”“到消费性正义”——论奥康纳生态学社会主义及其理论空场[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6-47.

(责任编辑、校对:韩立娟)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LIU Yin-xiao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ffairs,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 Zhengzhou 450000, China)

Abstract:The Party led the Chinese people to explore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hich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the realistic need to develop th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uilding a beautiful China" put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a prominent position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scientific ideas, to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erve resources and energy, transform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the development of circular economy path, lea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Key words: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circular economy

作者简介:刘吟霄(1984-),男,回族,安徽蚌埠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收稿日期:2015-10-27

基金项目:郑州轻工业学院博士基金项目(2014BSJJ010),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15-QN-252)

DOI:10.3969/j.issn.1009-9115.2016.01.034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6)01-0124-04

猜你喜欢
循环经济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镇规划方案设计思路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我国电子垃圾资源化问题研究
浅析关于循环经济下的旅游经济管理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实效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