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中的危机与对策

2016-02-13 02:50唐高芳
图书馆学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馆藏危机图书

唐高芳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图书馆,广东 珠海 519087)



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中的危机与对策

唐高芳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图书馆,广东 珠海 519087)

[摘要]以图书馆文献资源的采购、使用和管理为主线,对可能产生的各种危机,包括采购渠道危机、资源危机、经费危机、版权危机、空间危机、阅读危机和人才危机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并就应对的策略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信息时代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图书馆危机危机管理

1 引言

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图书馆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图书馆借助高速发达的信息网络一方面提高了自身的工作效率,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服务内容。然而,近年来大家在享受信息网络便利的同时,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表现在读者与图书馆的纠纷事件屡见不鲜,国家图书馆事件、苏州图书馆事件、信阳师范学院图书馆事件等一桩桩图书馆事件更是给图书馆行业敲响了警钟。这些事件不仅暴露了图书馆行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也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对图书馆进行危机管理的重要性[1]。资源建设作为图书馆所有工作开展的第一个环节,从源头上控制隐患就变得异常重要而突出。图书馆要对可能存在的危机提前做好防御措施并尽可能将危机损失降到最低,这样才能为以后图书馆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文献资源建设中的危机及对策

2.1采购渠道危机

2.1.1危机分析

随着图书出版发行体制的不断变革,我国的图书市场变得更加繁荣,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打破了过去新华书店单一发行局面,许多民营书店、网上书城等“辅助渠道”也逐步变成了图书发行的重要途径,加上一批专业图书馆配商的出现,图书的发行已由原来的单一渠道变为国有书店、网上书店、合作书店、私人书店、出版商等多元渠道。图书馆作为一个常规性的图书采选大户,自然会成为众多图书供应商争抢的对象。发行渠道的增多和发行机构之间的竞争,的确给图书采购带来了不少便利。但由于它们之间竞争无序,加上各发行渠道的资信、服务等存在着差异,因此给图书采购渠道的选择增加了难度,加大了风险。不仅如此,图书的发行价格也比较混乱、弹性空间比较大、折扣与质量的均衡难以控制[2],这种大余地“讨价还价”的现状,使得图书采购价格难以合理地确定,稍有不慎,极易增大采购成本。

2.1.2应对策略

2.1.2.1招标采购规范,评分标准合理。招标采购对于现在的图书馆来说已成了不争的事实。在选择供应商时,通过建立相关的招标评标指标体系,从图书到货率、到货时效、差错率、图书品种齐全、服务配套、折扣是否合理等方面比较和论证,本着“优胜劣汰”的原则,选择最佳的图书供应商,建立稳定、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

2.1.2.2拓宽采购渠道,坚持灵活、多样的购书方式。预订与现采相结合、批采与散购相结合。招标采购虽到书时间长,但折扣透明,适用于大批量的图书订购。现采到货较快,采购方式直观,图书到货率高。散购适用于时效性较强、未公开发行及读者急需的图书。采访人员需要根据所购图书的特点灵活选择采购的渠道,才能保证采购的效果。

2.1.2.3积极加入图书馆联盟,参与集团采购。数字化时代,信息、数据、文献的数量呈巨量增长态势,任何图书馆都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开展对这些资源进行全面的收集工作。成立图书馆联盟,实现合作共赢成为图书馆面对信息资源井喷的必然选择。特别是对于电子资源的采购,联合采购能以最少的经费获取最优价格、最佳服务和最符合需求的电子资源。它已成为电子资源尤其是网络数据库的主要购买方式,也是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在网络环境下产生的一种新模式。

2.2资源危机

2.2.1危机分析

文献信息资源是图书馆提供各项服务的物质基础,也是读者利用图书馆的保障。目前图书馆的资源危机主要体现在:

2.2.1.1馆藏文献资源严重不足。人均拥有馆藏图书量不足。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文献资源增长很难短期跟上,而且许多高校图书馆都设立了分馆,由于资源的分流导致原本就十分有限的馆藏文献资源更加分散,给综合利用带来了困难。

2.2.1.2所选藏书的覆盖面不够。由于受经费所限,一般的高校馆都以自己的专业设置为中心进行采配,藏书建设的覆盖面较窄,不能满足读者对各类文献信息的广泛需求。

2.2.1.3馆藏文献资源利用率偏低。由于信息网络的普及,对于广大读者来说,图书馆已不再是唯一和最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网络给人们提供了庞大的免费信息资源,读者往往更趋向于通过搜索引擎查找所需要的资料,这样就造成了花费大量资金购买的文献资源处于闲置状态,造成浪费。

2.2.1.4文献资源重复建设严重。资源重复建设一直是让图书馆头疼的问题,特别是对于设立分馆的图书馆,一方面由于查重机制不健全而造成重复购置;另一方面电子资源与纸质资源的配置协调处理不当,内容重复,浪费严重,资源共享往往只是停留于口头上[3]。

2.2.2应对策略

2.2.2.1加快数字资源建设的步伐。数字资源有着纸质资源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其不仅更适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文献量上也能大大弥补纸质资源的不足。近些年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采购经费呈逐年上涨的趋势,另外图书馆要充分发挥自己在文献信息收集、加工、整理、传递和检索等方面的优势,加快数字资源的整合建设。

2.2.2.2加大读者决策采购的力度,努力提高文献利用率。要想提高文献的利用率,就必须采购更适合读者需求的文献,并借助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受众的广泛性扩大征集范围。现在国内图书馆用得比较多的是网上选书荐购系统,国外倡导的PDA(读者决策采购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基于读者需求的资源建设模式,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2.2.2.3提倡资源共享,实现馆际互借。通过加强馆际互借共享文献资源。对于电子资源可以引入Interlib-SSO技术解决IP外读者对电子资源的利用问题,还可以通过文献传递等方式获得更多共享资源,既弥补了资源的不足,节省了经费,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资源的重复建设。

2.3经费危机

2.3.1危机分析

虽然近几年高校图书馆的馆均总经费投入明显提高,但经费紧张的呼声仍然高涨。究其原因主要有:

2.3.1.1经费总投入依然不足,且各高校差距悬殊。图书馆作为社会公益性机构,资金投入后无法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不投入或尽量少投入的状况。“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点院校经费相对充裕,而普通院校和民办院校经费投入总体偏低[5]。

2.3.1.2文献资源建设成本提高。一方面书刊价格持续上涨,另一方面随着文献信息类型的多样化,图书馆需要不断优化馆藏,并加快服务创新。无论是电子资源还是电子设备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2.3.1.3经费管理体制不健全,利用效率不高。图书馆没有自己的经费来源,投入受制于地方政府和学校的重视程度,随意性很大,缺乏规范化和稳定性,而且经费的分配和使用基本上是决定权与执行权为一体的体制,缺乏有效的审议、监督、预算、控制约束机制,加之出版市场的混乱状况、图书馆部分服务的有偿化等,又给这种管理机制营造了流失、浪费和低效的环境。

2.3.2应对策略

2.3.2.1多途径获取捐赠文献。捐赠图书不仅能节省购置经费,还能极大丰富馆藏的品种、类型,是馆藏建设的一种重要的补充。

2.3.2.2优化资源配置,多方位资源共享。数字资源有利于知识的存储、传递和检索利用;尤其是电子图书的成本远比纸质图书要低,共享性好,要合理分配经费比例,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2.3.2.3寻求社会资金支持。丰富图书馆的活动,鼓励社会力量对公益文化进行支持。

2.3.2.4明确非基本服务项目及价格,增强自身“造血”能力。根据服务是否具有增值因素,包括附加技术因素产生的增值与成本消耗产生的增值,确定非基本服务项目及价格,以满足读者更多的个性化服务需求,弥补财政投入之不足。

2.3.2.5规范经费使用制度。建立经费预算和分配的监督、评估机制,对文献资源投入经费的效能做出准确、规范的评价,使高校图书馆的经费得到科学合理的使用。

2.4版权危机

2.4.1危机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文献的载体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同时图书馆日渐增多的个性化服务也给图书馆的采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近几年,由于侵权问题,图书馆作为直接被告或连带被告卷入侵权风波的已不在少数,给图书馆声誉、形象、服务、管理以及经济利益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版权危机主要发生在以下几个方面:

2.4.1.1因为入藏侵权产品而引发的版权危机。由于图书馆主动或者被动地收藏和传播了存在版权问题的文献资料,客观上存在着为侵权文献资料传播提供了潜在的市场,从而侵犯了出版者和原权利人的利益。

2.4.1.2供应商责任连带引发的版权危机。其虽然源于供应商没有解决好授权问题而引发,但是如果图书馆在与供应商的协作合同里没有明确责权关系,在法律上同样也要负连带责任。

2.4.1.3馆藏再次开发不当引发的版权危机。这类版权危机的共同特点是图书馆在馆藏资源开发中对版权合理使用规则的触犯。

2.4.1.4信息导航不当引发的版权危机。深度链接本身并不构成侵权,但未经授权地使用了链接内容或者传播了被链作品,深度链接的设链者往往会成为被起诉和法律惩处的对象。

2.4.1.5读者违规行为导致的版权危机。读者的故意侵权或者无知侵权都可能引发图书馆版权危机。

2.4.2应对策略

2.4.2.1增强防范意识,提高防范能力。通过多种渠道与方式来提高图书馆员和读者的版权意识和保护版权的能力,尽量在合理合法范围内使用文献资源。

2.4.2.2组织防范。图书馆应建立馆领导负责制的危机管理小组,或者将其职能包含在图书馆整体的危机管理组织之中,由专门人员负责此项工作。

2.4.2.3合作防范。图书馆本身可能缺乏应对版权危机所有类型的条件,包括人才、技术、信息等,所以通过合作寻求专业帮助是非常必要的。

2.4.2.4以技术为后盾。技术不仅能保护版权,而且受版权法保护,图书馆要在技术上尽保护版权的义务,这也是法律规定的重要免责条件之一。

2.5空间危机

2.5.1危机分析

近年来,各高校图书馆在不断探索服务模式创新的同时越来越感觉到存储空间的压力,这给馆藏空间建设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空间危机主要由于以下几个方面形成:

2.5.1.1学校发展的客观需求。由于高校扩招,学生数量增加,文献需求量增大,各高校对图书馆的经费投入力度都在逐年加大;还有一些高校甚至将院系资料室和科研项目中用于购置文献资料的经费也划拨到图书馆。馆藏文献数量每年成倍地增长,而大多数图书馆又没有足够的资金去扩建新馆,造成了各高校图书馆馆舍日趋紧张的窘境。

2.5.1.2纸质文献的需求现状。随着电子资源的广泛利用,虽然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比例一直呈上升的趋势,但对于国内图书馆来说,纸质图书还是有相当大的借阅量,想要完全取代纸质图书在短时间内难以实现。纸质文献量不断增长,无形中造成空间问题越来越严重。

2.5.1.3服务内容和项目的增多。为了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许多图书馆都为读者提供了使用计算机服务设备等硬件设施的空间以及用于读者讨论和交流的活动空间,这势必会让有限的藏书空间更加紧张。

2.5.2应对策略

2.5.2.1转变储藏模式。可以通过引进密集书架以及建设远程书库的形式来解决物理存储空间问题。国内中科院储备书库、清华大学远程书库,国外的哈佛大学仓储模式、康奈尔大学高密度藏书库都是解决存储空间的成功案例。

2.5.2.2做好图书的剔旧工作,施行三线典藏制[6]。根据图书的利用率和新旧程度,把馆藏分为3个等级,在图书馆已经达到馆藏量合格指标后,剔除文献的速度与采购的速度应持平,实现馆藏零增长。

2.5.2.3增加图书的流动性,加大读者参与选书的力度,提高图书采购的质量,让书尽可能多地处于流通状态以减轻空间的压力。

2.5.2.4利用现代化技术,加快自助图书馆建设,把一部分馆藏分流出去,这样既可以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影响,也方便了大众,充分体现了图书馆的社会服务职能。

2.6阅读危机

2.6.1危机分析

据调查,当代大学生在校期间,每天2~3小时的自由支配时间中只有20%的时间是在读书,并且阅读内容以小说为主,周末双休日的闲暇时间里有80%的时间是在上网,且多数是在聊天、玩游戏和追剧[7]。甚至有些学生连老师布置的作业也都是在网上拷贝的。不仅在高校,阅读危机已经呈现出全球性的无可逆转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6.1.1读者流失严重。电子信息的传播与传统馆藏资源相比具有内容更新、信息量更大、使用更方便等优点,而且没有时间及地点的限制,伴随着移动阅读工具的多样化和无线网络的普及,读者更趋向于直接在网络上查找所需资源。

2.6.1.2潜阅读盛行。一方面海量的信息让人难以取舍,阅读时难免匆匆扫过,所以只能看到肤浅和表象的一面;另一方面影像的视觉冲击会令人产生思想上的惰性,读者的想象能力与再创造能力也随之缺失。

2.6.1.3功利性阅读明显。社会竞争和就业的压力助推了功利性阅读的形成,大学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特殊机构,在纳入了市场轨道后,也渐渐变成“教育工厂”和“学术工厂”。2.6.2应对策略

2.6.2.1针对读者特点制定阅读策略,提高阅读能力。高校读者群相对简单,主要面向教师和学生,而各高校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图书馆根据学校的学科设置、读者结构及特点,通过阅读引导、资源推送等途径可培养读者广泛的阅读爱好。

2.6.2.2巧用泛媒体,助推阅读风。泛媒体时代带来了更多的阅读推广平台,图书馆员需要学会利用这一平台推广阅读,同时还要学会在众多资源中去伪存真,做好资源筛选工作。例如,高校图书馆可以建立博客,定期发布吸引读者阅读讨论的主题,并将图书馆优秀阅读资源推送给读者。

2.6.2.3推陈出新,吸引读者。读者大多都喜欢新鲜事物,图书馆可以针对这一特点,不断创新阅读推广方法,如经常举办一些精彩讲座、展览展播、互动活动等,这些都是吸引读者的好方法。

2.6.2.4构建图书馆学生团队,传递阅读正能量。图书馆学生团队是图书馆和读者沟通的桥梁之一。他们作为校园阅读的先锋队,除了完善自我外,还能影响更多的读者参与阅读、热爱阅读。

2.7人才危机

2.7.1危机分析

人才危机一直是制约图书馆发展的一个历史性问题。馆员是文献资源建设的主体,馆员的素质和知识结构直接影响着一个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的水平。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促使了信息资讯传播更加快捷,在给图书馆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人才危机[8]。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

2.7.1.1复合型人才缺乏。网络信息时代信息科学、自动化科学、人际科学、语言科学等逐步与图书馆学科日益融合,高校图书馆迫切需要高质量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复合型人才进入图书馆工作的意愿普遍不高,造成了图书馆的复合型人才短缺。

2.7.1.2人才流失严重。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图书馆一直难以吸引和留住高学历、高素质和有其他具有专业背景的复合性人才。很多博士、硕士研究生也仅仅把图书馆作为转业和跳槽的踏板。不少图书馆专业本科生都改考其他专业的研究生,这更加剧了图书馆高层次人才的流失。

2.7.2应对策略

2.7.2.1调整观念,实施人才兴馆战略,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领导应牢固树立人才第一的观念,要具有护才之魄、爱才之心、容才之量、举才之德。

2.7.2.2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通过继续教育与学历、学位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让馆员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适当增加科研经费,鼓励青年馆员申报科研课题,将图书馆理论与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紧密联系,通过科研项目带动专业技能的提高。

2.7.2.3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提升图书馆的凝聚力。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会让人更加有归属感,管理者要及时做好情绪疏导工作,提高馆员的职业认同感和成就感。只有充分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价值,才能做到坚守岗位。

3 结语

图书馆作为信息集成和交流的重要场所,与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图书馆一方面要对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具有高度的敏锐力,另一方面也必须高度重视危机的预防和管理工作。要坚持“读者为本,服务至上;预防为主,未雨绸缪;规范管理,体系健全;团结协作,共同应对”十六字原则,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事件所造成的直接潜在伤害,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信息社会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倪国琴,惠青.全媒体视野下图书馆危机信息优化传播思考[J].兰台世界,2015(23):107-108.

[2]刘潇,束漫.危机公关视角下的图书馆权利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5(6):4-7.

[3]彭羽佳,潘杏仙.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生态危机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4):9-12.

[4]黄燕华.近5年我国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经费投入差异性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4(6):31-35.

[5]张若冰,马达.图书馆网络资源采集与利用版权探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5(3):80-83.

[6]杨国栋.“二八率”视角下的图书馆馆藏“零增长”——谈“书库危机”的解决之道[J].新世纪图书馆,2015(6):56-59.

[7]丁学淑,洪跃.高校图书馆对阅读危机的消解与引领[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2):91-94.

[8]邹萍,董颖.基于博弈论的高校图书馆人才流失危机对策分析[J].情报科学,2015(1):43-48.

唐高芳女,1980年生。工程硕士,馆员。研究方向:文献资源建设。

[分类号]G253

收稿日期:(2016-03-24;责编:杨新宽。)

猜你喜欢
馆藏危机图书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图书推荐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班里有个图书角
“危机”中的自信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