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虹
(江西省人民政府,江西 南昌 330046)
深化校企合作 推进改革创新
朱 虹
(江西省人民政府,江西 南昌 330046)
摘要:江西高校在校企合作中呈现出“人才培养模式新”、“科技创新突破多”、“平台建设发展快”、“服务社会贡献大”等特点。为加快江西社会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是必然选择。深化校企合作改革,使江西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取得新突破、在科技创新上创造新成果、在社会服务上作出新贡献、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上取得新进展。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社会发展
E-mail:tcxb_0798@163.com
“校企合作”是指校方通过优化专业设置、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组建协同创新中心、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进程等促进高校与企业联系的重要途径,企业通过投资扶植、培训管理、资源信息共享等途径,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市场接轨的校企双赢长效合作机制。在国家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江西省教育厅联合省人社厅、省发改委、省工信委、省国资委等12个部门印发了《江西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从制度层面明确了校企合作中政府、行业、学校和企业等各方主体责任,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校企合作的政策措施,江西省校企合作开始步入加速发展的轨道。准确分析江西高校校企合作现状,深刻认识深化校企合作是推进高校改革的必然选择,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成为加快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江西省教育系统以改革为动力,扎实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接产业升级,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开展协同创新,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转化了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江西高校在校企合作中呈现出四个显著特点:
(一)人才培养模式新
江西高校,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赣南师范学院开设的“金牌讲解班”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开创了政、校、行业、企业协同培养旅游人才的新模式,毕业生深受景区欢迎,供不应求。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江西高校还启动了本科学校转型发展试点,开展了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联合培养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试点,构建了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立交桥”。
(二)科技创新突破多
南昌大学和晶能光电(江西)有限公司联合完成的“硅衬底高效GaN基蓝色发光二极管”科技成果获201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实现江西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零的突破。江西省委、省政府正研究制订实施方案,打造南昌光谷江西基地,将LED产业培育成千亿产业。2014年的江西省科学技术奖励中,全省高校共获奖39项,其中有28项是产学研合作成果,占所获奖项的71.8%。据统计,2011年-2014年,全省高校从企业获得的横向科研经费达到15.56亿元,占高校获得科技经费总额的40%。
(三)平台建设发展快
以江西省高校为牵头单位,联合企业、科研院所等,组建了56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立了49个江西省行业企业与高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南昌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南昌航空大学等高校牵头与行业骨干企业、科研院所组建了绿色食品、水稻种业、无人机等9个江西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占全省“联盟”总数的25%。江西理工大学联合江西铜业集团公司、赣州稀土集团有限公司共建了“国家铜冶炼及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最近,江西中医药大学和江中集团联合申报的“创新药物与高效节能降耗制药设备实验室”又被批准为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服务社会贡献大
2001年-2014年,全省高校共签订技术转让合同1523项,合同金额5.8亿元。江西师范大学“汽油抗爆剂”和“纳米纤维电池隔膜”、江西理工大学“白钨矿不变体系闭路循环冶炼工艺”、景德镇陶瓷学院“超低温(≤1100℃)烧结玻化砖产业化技术”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成功产业化,产出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井冈山大学以优势学科精准服务“百县百园”工程,摸索出学校——科技园——企业的新的合作模式。全省高校积极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如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监测、预警与决策支持协同创新中心撰写的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系列研究成果获省领导批示20多次,多项建议和决策被政府和企业采纳。
虽然江西省教育系统在推进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譬如人才培养质量尚有待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还不能完全满足“互联网+”时代下企业、行业和社会的需求;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对接仍嫌不足,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尤其是被大规模应用并产生较好经济效益的成果比较少;学校服务企业的主动性还不够,受现有体制机制和科技评价体制的制约,学校和广大教师主动服务企业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人才驱动靠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与人才第一资源的结合点,高等教育责无旁贷。“十三五”时期是江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推动跨越发展、实现绿色崛起,需要发挥科技、人才对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巨大驱动作用,需要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推进高校改革,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
(一) 深化校企合作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江西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
创新驱动是新时期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是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不仅需要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而且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我们必须通过深化校企合作,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技能型人才队伍,加强产学研用结合,获得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打下坚实基础,为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二) 深化校企合作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职业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
从教育内部看,职业教育在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必须从源头抓起。当前,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产教融合,走校企合作之路。
(三) 深化校企合作是实施民生幸福工程、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有效途径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江西省每年有20多万大学生毕业,就业压力非常大。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把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指标,从而实现学生就业和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就业创业教育,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和创业。
江西省高等教育确定了“一个目标、两个转变”的发展思路和战略。“一个目标”即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大学;“两个转变”即在发展方式上实现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在发展路径上实现从均衡推进向重点突破转变。江西省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也要实现“两个转型”:在办学方向上向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服务转型,在人才培养上向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转型。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都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都需要合理确定办学定位,在各自层面办出特色和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一)要在人才培养上取得新突破
教育系统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主动针对企业和社会需求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一是要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设置。要根据人才市场需求、企业用人需要,建立动态的专业设置机制,提高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度。特别是要引导学校重点建设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品牌专业,进一步加强贴近江西产业发展的特色专业建设。二是要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过去已有的校企合作基础上,全面提升合作层次和合作内涵。努力实现高校专业教学目标与岗位技能要求的有效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有效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有效对接;探索包括校企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专业课程教材、共同建设实训实习基地、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等为主要内容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三是要推进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的衔接。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支持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高等学校转型,重点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技能人才。继续推进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联合培养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试点工作。四是要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为促进产业升级提供人才保障。
(二)要在科技创新上创造新成果
高等学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充分发挥科技对创新驱动的引领和支撑作用,高校应面向国家、江西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与企业对接,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大力推进协同创新,促进产教协同发展。一是要加强重点产业主攻方向研发攻关。高校应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和新医药、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强化与产业集聚区的合作,完善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建立健全联合研究院、研发中心等创新机构,促进资源共享,共同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协同攻克关键、核心和共性技术,力争在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二是与企业共建研发平台。高校应充分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与企业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积极参与江西省科技协同创新体的建设,强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源头支持,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能力,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三是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江西省教育厅应建立全省高校科技成果库,搭建技术成果供需平台,加强与江西省工信委、省国资委、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沟通协调,定期组织高校与省内企业对接。有条件的高校要建立大学科技园和技术成果转移示范机构,鼓励科技人员转
(三)要在社会服务上作出新贡献
服务社会是高校的又一重要职能。高校应增强服务社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创新社会服务模式,实现学校与政府、行业、企业、园区等积极互动,促进学校、企业、行业及园区同步发展。一是要牢固树立主动为地方发展服务的意识。高校应将其人才优势、创新优势和智力优势不断转化为地方发展优势,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通过强化服务意识激发企业合作的积极性,在服务社会中实现学校的科学发展。二是要扩大资源开放共享。学校的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分析测试中心、图书情报资料等(涉密者除外),都应向企业和社会开放,为企业提供相关服务,实现资源共享。三是改革科技评价制度。高校应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分类评价制度,对从事技术支撑和服务的科技活动人员实行以服务质量与实际效果为重点的评价,充分调动学校科技人员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工作的积极性。四是要加强江西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高校应充分发挥独特优势,积极打造江西教育发展智库,广泛吸纳省内外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家等优秀人才参与智库建设,主动开展服务全省发展的战略研究和对策研究,多产出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针对性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四)要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上取得新进展
通过建立企业经营管理、技术人员与学校领导、骨干教师相互兼职、双向互聘、岗位互换等制度,加快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素质优良,既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能够胜任专业理论课教学任务,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及精湛的职业技能、能够胜任实习指导和传技带徒任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是学校要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二是要落实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强化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技能培训;三是要大力推进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建设,新建一批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单位。
深化校企合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江西省需要着力构建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工作机制。为此,教育系统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积极主动,地方政府、企业、行业和各有关方面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改革创新,开拓进取,不断开创校企合作工作新局面。
Deepening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to Further Reform and Innovation
ZHU Hong
(Jiangxi Provincial Committee of CPC,Nanchang 330003,Jiangxi,China)
Abstract:The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programs in Jiangxi have developed new personnel training modes,made multiple breakthroughs i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achieved fast developments of cooperative platform,and made remarkable contributions to the society.In order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growth,it is necessary to deepe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which in turn will achieve breakthroughs in personnel training,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ocial service and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staff capable of education and on-the-job training.
Key words: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social development
收稿日期:2015-11-05。
修订日期:2015-12-10。
DOI:10.13957/j.cnki.tcxb.2016.01.001
中图分类号:TQ174.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2278(2016)01-0001-04
通信联系人:朱虹(1957-),男,博导,副省长。
Received date:2015-11-05.Revised date:2015-12-10.
Correspondent author:ZHU Hong(1957-),male,Ph.D.supervisor,Vice govern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