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玮(深圳市盐田区图书馆 广东深圳 518081)
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研究
肖 玮
(深圳市盐田区图书馆 广东深圳 518081)
〔摘 要〕文章首先介绍了创客及创客空间,并分析了创客空间服务和公共馆图书馆的联系,以及对公共图书馆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最后针对目前创客空间发展的不足,提出了一些有效建议。
〔关键词〕创客空间 公共图书馆 服务创新
〔引用本文格式〕肖玮: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研究.图书馆,2016(6):83-85
·专题:图书馆空间建构研究·
1.1创客的概念
创客概念最早起源于英文单词Maker和Hacker两词的综合释义,它是指一群酷爱科技、热衷实践,不以营利为目标,努力把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他们以分享技术、交流思想为乐,坚持分享和传播知识,追求为全人类创造美好生活的人生价值。以创客为主体的集群及空间,即创客空间(Makerspace)则成为创客文化的载体[1]。
1.2创客空间的概念
“创客空间”的英文名称很多,常用的有Hackerspace、Hackspace、Hacklab、Makerspace、Makerlab等。“创客空间”的提出及其概念出自著名的《创客杂志》,创客空间具备以下特征:①创客空间是一个实体的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可被看做是开放交流的实验室、工作室甚至是机械加工室;②创客空间集聚了具备特定领域(如科学、技术、电子数码、电子艺术等)相同爱好兴趣的创造者,他们通过知识分享、协同合作,亲手制作创造,努力将共同的创意变为现实;③创客空间为创客提供协助其创客活动展开的基础设施及工具,如用于做原型的铣床、激光切割机、数控机床、开源单板控制器、3D打印机等[2]。
由此可见“创客空间”的概念包含了三个层面:①环境层面:一种能共享所有资源,具备分享特质的氛围。②精神层面:并非指资源和空间本身,而是一种协助、分享、创造的人生理念。③功能层面:促进技能学习和人类知识创新。
1.3创客空间的兴起
最早的创客空间可追溯至1978年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创办的Homebrew Computer Club。2013年1月,在美国西雅图举办的美国图书馆协会仲冬年会上,“正在发展的图书馆创客空间运动”成为研讨会的热点话题之一。此次年会上,协会特意安排了一整天(被称为Maker Monday)来探讨与图书馆创客空间相关的各类主题。Maker Monday反映了美国图书馆员对创客运动的兴趣以及图书馆试图通过引进创客空间,积极寻求转型的愿望。在此次研讨会上,美国图书馆界同行们相互分享了自身的实践经验,介绍了几个成功的空间案例、实施步骤和策略、构建空间所需的各类实用工具和资源,深入分析了当前图书馆创客空间的形势,预见了图书馆创客空间的未来发展趋势。美国图书馆界普遍认为:创客空间和创客文化能够促进公众、社区与学校的教育和学习,推动图书馆的改革和创新,增强图书馆的多元化服务能力,为传统图书馆转型提供了契机,为图书馆注入了新的活力。《创客空间》创始人D.Dougherty指出:“创客运动已经来到图书馆人的身边,它不是单纯指图书馆引进3D打印机的问题,它的核心内容是把‘创造’理念引入图书馆,重燃当事人对学习新技能和新知识的激情。图书馆创客空间本质上是知识与实践体验的结合体及其产物 ”, 此后创客运动逐渐兴起。创客运动从美国硅谷来到中国大约是2009年,此后国内创客空间进入了飞速发展期,出现了“北京创客空间”、上海“新车间”、深圳“柴火空间”、杭州“洋葱胶囊”等一批初具规模的创客空间[3]。从发展趋势看,创客空间不仅是促进技术创新活动分享、交流的空间,也是技术积累、激发创意、实现创造成果的场所,并最终发展为科技创业集散地。创客空间的发展符合社会发展趋势,作为一种有效激发全民创造力、想象力的空间形式,创客空间将有力推进全民创造时代的来临。近年来,创客空间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公共图书馆的关注,公共图书馆服务的一个新趋势便是为创客空间提供各类支持。
随着信息科技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数字化程度的不断延伸,人们对是否需要实体图书馆以及图书馆的空间价值产生质疑,同时公共图书馆也在寻求重新定位,积极通过空间改造、服务转型向用户证明实体图书馆的存在价值。创客空间是图书馆空间改造、服务转型的一条崭新途径。创客空间服务与图书馆服务在本质上是趋同的。首先,从图书馆服务本质来看,图书馆不仅仅提供图书,而是作为一个可以学习、探索以及开拓用户思维能力的场所,而创客空间的出现,使得图书馆以知识共享空间、技术共享空间的形式,将用户的隐性知识转化为以实践成果表现的显性知识,在这个转化过程中,用户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等得到大幅度的激发和提升。其次,从公共图书馆服务的精神来看,图书馆致力于保障社区居民平等获取依靠个人无法取得的各项知识性、技术性资源,而创客空间的精神在于开源,创客们将开源定义为一种新的研发和生产模式,旨在让所有研究者不受专利的制约,不仅让所有爱好者和研究者们享用共同的技术基础,同时还将更新后的研究成果提供给他人,对其进行再次深化,加速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4]。由此可见,开源、共享、平等获取是对公共图书馆服务与创客空间服务精神较准确的概括,提供创客空间是图书馆服务精神的具体体现,符合图书馆的发展规律。最后,从公共图书馆承担的社会责任来看,公共图书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化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肩负着促进公众终身学习、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大责任,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科技创新成为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因此,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创新体系的有力支撑,必须积极投入到国家创新发展的建设步伐中去,通过开设创客空间、提供创客服务积极推进社会的创新步伐。
3.1目前国内外公共图书馆开展创客空间的实践情况
公共图书馆提供的创客空间服务最早可追溯至2011年纽约州奥内达加尔公共图书馆下属的Fayetteville Free Library(法耶特维尔公共图书馆)的Fabulous Lab(童话实验室)项目创客空间,该创客空间项目由Lauren Smedley在雪城大学学习时开始创客空间项目的研究和部署,毕业加入法耶特维尔公共图书馆开始实践。童话实验室是一个在图书馆室内的旧皮具工厂基础上改建起来的制作空间,该空间为用户提供3D打印机、Thingiverse网络等服务设备,用户可以在这里开展数字化设计,用3D打印机打印设计成果[5],此外童话实验室还专为少年儿童开辟了制作空间,少儿可利用数字化技术将故事创意制作成电子图书,与小伙伴分享,分享后将电子书打印两份,一份由设计者自行保存,一份在馆内流通。童话试验室一经投入运行就广受好评,其创新的服务理念及服务模式引得其他公共图书馆纷纷效仿,一时间出现了诸如印第安纳韦恩堡的阿伦郡公共图书馆TekVenture创客空间、伊利诺伊州乌尔班纳图书馆微观装配实验室等一大批创客空间项目。
随着创客空间服务在公共图书馆的飞速发展,相继引起了美国图书馆协会组织(如ALA/PLA等)的关注,多次在其年会上以专题形式设立分会场,扩大讨论范围,鼓励分享成功经验。如2012年6月ALA的夏季年会、2013年1月ALA的仲冬会议及2013年10月PLA的专题讨论会。除了激发图书馆界关于创客空间大讨论,美国图书馆协会还积极加强对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服务的引导、规划和支持,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编制创客空间服务指南的形式,促进创客空间服务在公共图书馆界的可持续化发展。
国内公共图书馆界的创客空间服务起步稍晚于美国,但受美国创新思维的影响,并在国内图书馆界专家学者的努力推动下,公共创客空间服务呈现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上海图书馆的创·新服务空间。创·新服务空间以“激活创意、知识交流”为概念,旨在为大家搭建一个创意平台,提供全媒体的服务。创·新服务空间有以下服务特征:①零门槛开发,每一位公众都可以平等享受创·新服务空间内的服务和设施;②功能区域完备,规划合理,成开放一体化布局,包括“创意展示区”、“阅读区域”、“特种文献区”、“IC共享空间”、“全媒体交流体验区”等若干功能区域;③公共服务资源丰富、模式创新,首先,创·新服务空间为用户提供先进的3D打印服务,用户在这里可以接触到诸如3D打印机、3D扫描仪、3D建模软件等高科技应用工具及服务软件;其次,创·新服务空间为用户提供上万种创意类书籍和上百种外观设计类的国内外刊物;最后,创·新服务空间积极促进创新活动的分享与交流,如每周末,创·新服务空间会举办各类与创意文化相关的讲座与活动,全媒体交流体验空间内有全媒体展示的数字设备,为创客和设计师提供交流和展示的平台。上海图书馆创·新服务空间的成功模式在国内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吸引众多公共图书馆观摩和学习,据悉,湖南长沙市公共图书馆新馆也将为市民提供创客空间服务,通过提供场地、设备、工具、资料及丰富的交流展示平台(包括创意工坊、创意课堂、创意体验、创意展览等)来促进资源和知识共享,推进跨领域的合作和创造。
3.2创客空间对公共图书馆发展产生的影响
创客空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①提供各种工艺制作设备和电子加工工具等。在一个特定的空间里,能普遍提供用于制作数字模型的数控机床、热胶轮、激光切割机、开源硬件平台、3D打印机等;各种电子原件、电脑和其他数字媒体开发。通过使用这些技术工具,人人都有机会体验科技乐趣,借助这些工具进行编程、机械制造,人人成为创客。②提供一个开放、交流、共享知识和资源的创客空间。促进大众创新,能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让创新逐渐成为活动的一部分,对推进国内创新活动,建设创新型公共图书馆具有深远的影响。③提供独立思考和团队精诚合作的良好氛围。增强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营造一种活泼、开放、互动、互助、互进的学习空间,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团队协作能力。④提供一个能使不同专业背景的人进行交流的空间。创客们不断探索跨学科领域的知识创新,使其成为知识创新的“孵化基地”。
目前创客空间是一项全新出现的内容,公共图书馆将其引入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尤其对公共图书馆本身,或是其服务的广大用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国内外公共图书馆的创客空间的成功实践案例看,都是建立在自身已有的完善的基础设施、合理的功能布局、成熟的管理与运作机制的基础上才得以实现。可是,国内很多公共图书馆还不具备实力和环境,创客空间对于大部分公共图书馆用户来说还很陌生。尽管如此,各图书馆切勿盲目创建,待条件成熟后,再开展此项创新型服务。
对于有条件的公共图书馆可以:①因馆制宜,积极开展。公共图书馆要充分挖掘本馆内较为闲置、宽敞(如休闲区、咖啡屋、大厅、培训教室等)的地方作为活动场所,同时应与各部门协商并充分加以论证再作规划设计,筹建创客空间。②循序渐进,逐渐扩大。公共图书馆要先从较为初级的数字媒体空间开始,到高级的创意体验空间,再到创客空间。③选购设备,精益求精。在设备选购和引进时,不要急于求成,如先完善包括3D建模软件、开源的程序代码及各类应用软件、计算机硬件等基础设备,引入价格低廉、大众易于接受的小型投影仪、扫描仪、机械工具,再购置一系列较为昂贵的配套设备。④制定制度,招募人员。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招募志愿者、技术人员、专家等,为创客空间的安全、卫生、监督与管理提供必要的保证。⑤合作联盟,持续发展。公共图书馆还应争取本地区高校、高新产业园、企业、协会、社会团体等多方面力量的参与,互惠互利,共同发展。通过募捐、赞助等多种方式,争取在技术、资金、设备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保证创客空间的顺利实施和可持续发展。
创客空间作为创新活动及创客文化、创客精神的承载形式,有力推动了科技创新、社会发展。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宗旨在于辅助公众进行终身化学习及探索活动,不断开拓用户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从而推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步伐。因此,公共图书馆要抓住创客空间为其空间改造、服务转型带来的良好发展机遇,通过借鉴国内外图书馆创客空间的先进服务模式,并合理分析,建立适合本馆的创客空间服务体系。
(来稿时间:2015年8月)
参考文献:
1.创客[EB/OL]. [2014-11-23]. http://zh.wikipedia.org/wiki/% E5%88%9B%E5%AE%A2
2.王敏,徐宽.美国图书馆创客空间实践对我国的借鉴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 2013(6):97-100
3.创客国内外发展现状 [EB/OL]. [2014-12-03]. http://www. xinbaobeijiaoyu.com/a/xinwenzixun/2014/1022/65.html
4.北京创客空间:“开源精神改变世界” [EB/OL]. [2014-12-13]. http://www.ifanr.com/256660#attachment
5.孔祥辉,孙成江.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服务研究 [J].图书馆学研究, 2013(21):85-88
A Study on Public Library Maker Service
Xiao Wei
( Yantian District Library of Shenzhen )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aker and the space of maker, analyze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maker space service and the public library, the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library, and puts forward some effective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maker space.
〔Keyw ords 〕Maker space Public library Service innovation
〔分类号〕G252
〔作者简介〕肖玮(1962-),女 ,深圳市盐田区图书馆馆员,发表论文4篇,研究方向:图书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