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服务:民族地区图书馆在互联网时代的优化再造

2016-02-12 18:10陆凤红宁夏大学图书馆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6年3期
关键词:族群图书馆资源

陆凤红(宁夏大学图书馆)



族群服务:民族地区图书馆在互联网时代的优化再造

陆凤红(宁夏大学图书馆)

摘要:将族群服务作为图书馆转型期新的服务方式,探讨民族地区图书馆在互联网时代如何为族群服务的问题。从族群服务的理论依据、路径选择及图书馆为族群服务的优化再造三个方面展开讨论,为图书馆打开了一个更广阔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族群服务;民族地区图书馆

Lu Feng-hong

Abstract:Taking ethnics service as a new service pattern in library transition period, this article discusses how the libraries in ethical regions will serve the ethnics. Meanwhile, it discusses the service from 3 aspects: theoretical principle, path choice, optimiz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which could broade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ibrary.

Keywords:Ethnics Service;Libraries in Ethical Regions

1 族群服务的理论依据

族群服务的理论依据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界定。首先,族群是一个哲学范畴的概念。这主要是从概念的发展轨迹上来看,心理学研究中的族群,是一种人的自我价值的社会认同,这个概念相对于族群认同的理论依据而言,研究和分析的内容比较狭义,注重心理学专业范畴。[1]另一理论认为认同是社会学理论的认同,它分别指个人与社会、民族、文化习俗的认同。[2]这个理论认同是广义的,本文所分析的理论依据主要是社会学方面的认同。因此,可以认为,在当前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的变化之中,尤其是在一个多元族群区域中(例如在民族地区,吊庄移民族群、回族社区族群、新生代移民族群等),所有族群成员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坚持文化习俗的差异与分化,因此,就图书馆服务而言,将会有更多样化地服务内容与形式出现。

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将图书馆为族群服务放置到一个更加深刻和广泛的境地。从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理念上影响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服务质量、服务方式、服务层次等。例如,移动通信设备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为一种生活工具,仅阅读而言,它与纸质阅读最本质的区别是,非在场阅读。而这种非在场阅读可以通过图像式的阅读、影像式的阅读、游戏式地阅读将阅读、图书馆服务迅速地转化为在场阅读和体验式的阅读。在内容上往往要比纸本阅读的内容具有广泛性。并且用户可以与图书馆服务处于同一平台进行交流,更有利于图书馆将族群所关注的社会热点、与族群联系密切的相关信息及时传递给族群成员,并与其互动。图书馆对族群的信息服务因互联网平台的支撑而更具优势。

2 族群服务的路径选择

以民族地区图书馆发展的视角来看,族群服务的社会特点和意义显著。原因有两个:一是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战略(国家意识)将农村人口大量地转移到城镇,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社会状态,即:不同的民族汇集到一个社区或一个区域(最明显的事例是以宁夏地区吊庄移民,回族地区以清真寺为主要文化特色的社区),从而形成一个新的社会形态——族群身份认同;二是以文化的内涵促进了城市社会不同群体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在此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必须调整自己的服务视角,以族群服务为切入点,以适应这种新态势下的社会需求。那么,图书馆应采取什么样的服务路径选择呢?经过近五年的追踪研究,笔者认为图书馆为族群服务的路径选择有以下几种。

2.1以用户体验与提高读者粘贴性为主的服务

用户体验有时可以称为用户与图书馆的互动体验。读者粘贴性也可以理解为在突破时空界限下,虚拟与实体文献信息资源将成为任何社会人的信息源。因为,每一个具体的读者和每一类型的图书馆,对信息资源而言,他们的拥有量都是相对的、有限的。例如,即使是现场记录者、事件的参与者,也只是这种信息资源的局部记录者、参与者和管理者。任何个人和机构组织都不可能把所有信息资源尽悉收集。信息资源是无限的,获取和整合信息资源是有限的,而图书馆的用户体验式服务则会提高族群对特定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例如,我们提出在回族地区清真寺设立创客空间,通过阿訇对创客空间的认可,带动教民这一族群对创客空间的认知和积极参与。让教民在创客空间里以实验与动手合作为主,创作自己感兴趣的产品,体验成功的快感。[3]对于移民吊庄人员以及打工族群体,这一群体很少有时间进入图书馆,但他们却人手一部手机,他们日常的信息需求大多来自于手机。图书馆可以通过移动图书馆服务实现传统与数字服务的无缝链接。在移动终端(包括手机、移动阅读器等)上实现资源的“一站式”检索,或云传递服务,为打工族族群提供符合他们阅读习惯的资讯,实现随时随地地阅读。还可使图书借阅服务点的布局和运行变得更加灵活、便利。如“数字文化服务一体机”的使用,有效地解决了一些族群的文献信息资源需求,让这一族群对图书馆的服务产生依赖性,从而实现服务的粘贴性。[4]南京金陵图书馆关注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需求,多次开展“送书上门”服务,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权益。[5]这类服务都以用户体验与提高读者粘贴性为主。

2.2图书馆服务的无边界管理方式

(1)族群能提供丰富的区域性的文化习俗资源。宁夏地区回族文化信息资源在阿拉伯世界文化信息资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当信息资源传递向纵深发展的时候,图书馆为族群服务的方式必须由区域性的上升为世界性的。也就是说,图书馆为族群服务,其服务方式、服务内容、服务人员的调配,其基点必须具有国际眼光,而不是局限于区域性的。从表面上看,中阿经贸论坛本身是一个偶发的经济、文化事件,但是其影响是长远的、持续的,因而图书馆应为此提供一种常态化的、纵深化的服务途径。

(2)图书馆为族群服务应该采取无边界服务方式。单就族群服务而言,族群中的每一个个体均是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回族家族族谱是回族地区族群群体中蕴含的一种非常丰富的信息资源,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回族族谱对于图书馆而言还是未被开垦的处女地。图书馆服务把这一信息源遗忘了,而这一资源恰恰是中阿经贸论坛会议中所需要的。家族企业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家族企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在中国,私营企业中90%为家庭企业。[6]家族的兴衰成败,是每个家族成员关注的焦点,其背后蕴藏着大量的信息,这应该是图书馆关注的重要信息资源。据说日本的公共图书馆连日本风味小吃的菜单都收集,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民族地区族群群体中这种丰富的信息资源呢?试想一下,当一名阿訇或族群群体中一位经济能人能向图书馆提供一份经济信息联络图的时候,无形之中,他已经成为图书馆的一份子了。图书馆拥有了这份资源——读者资源和信息资源,可以提供更大范围内的社会服务。

3 图书馆为族群服务的优化再造

随着社会的发展,图书馆已经开展了一些为族群服务的项目,然而这种服务往往以纸介质信息资源为主,例如,在农村组建农村书屋,在回族社区创办穆斯林书屋,实现以清真寺为中心的信息资源服务等。但是,这种服务如果在互联网时代下,不以新的机制出现(有时我们可以称为绩效创新),也会成为发展的障碍和壁垒。在调研过程中,有一组数据能够说明这一点,例如,穆斯林书屋的纸介质文献资源利用率相当低,以阅读量为指数的数据表明,阅读量仅为0.3册/每人/月。这说明我们需要借助一些新的思想和新的理念来重新规划族群服务的模式。所谓优化再造,优化是指在以往的服务基础、服务理念上提升一个层次;所谓再造是指,我们必须重新规划为族群服务的机制和服务内容。当前的移动通信技术,特别是移动通信设备的广泛运用,已经为我们实现族群服务优化再造提供了必备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将以下两个方面作为族群服务优化再造的主要服务模式,以最大限度地激发民族地区图书馆服务的创造潜力。

3.1充分利用虚拟资源,再造虚拟阅读团队

充分利用虚拟资源,再造虚拟阅读团队,主要强调信息资源和信息团队的共享性,族群成员能够无偿使用公共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享图书馆专业团队的服务。在互联网背景下,读者在使用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时候,其成本几乎为零,这使得分享能够成为最大的发展空间。大量使用信息资源无需缴纳任何费用,使免费成为可能。(当然个人和机构因为某种通信服务可能要承担一定的费用)。在分享和免费的基础上,普惠将成为图书馆精神的又一项主要内容,成为当前一种新的社会背景下图书馆创新服务的亮点。从读者与图书馆的关系上看,往往表现为读者个人阅读后创造的价值能够达到共享,读者个人的信息资源能够达到开放。开放的程度与范围,小到亲戚朋友圈,大到整个社会领域。对图书馆而言,这种个人的信息资源有可能成为图书馆的资源特色之一。例如,回族的一些信息资源能够留存到现在具有很强的“随意性”,且原因复杂。若将这些信息资源收集起来,进行“个案”分析,则会发现回族这一族群形成的“家族企业”的发展背景、兴衰成败的历史。其“家庭”的渊源有可能回溯到阿拉伯国家的某个区域、某个族群,从而成为图书馆为族群服务的一个热点。

以少数研究对象来推理总体存在有两种方法,一种称之为统计性扩大化推理。另一种则可称为分析性推理。因为所有“个案”都是自身个性和总体共性的统一体。如果“个案”能较好地体现共性,那么个案就具有典型性。[7]因此,关于某一族群的文化习俗或历史根源的研究,会成为整个族群领域关注的热点,同样也会成为图书馆的馆藏特色之一。

3.2以关系取向与和谐导向为基准,建立广泛的合作团队

主要是以图书馆管理层面突破内部边界,促使图书馆员工和社会读者围绕实现为族群服务的内容、遵旨这个核心,让图书馆内部成员与外部的读者实现自组织管理模式。通过服务内容的再造,消除图书馆内部成员或读者之间的小利益关系,而服从于社会整体的大利益。破除所谓的社会竞争关系(主要针对信息资源的传递特点而言),改变为合作共享的实际效果,最大限度地整合社会信息资源。例如,收集、整理家庭经济史、个人经济发家史等信息资源建立特色数据库,真正有效融入中阿经贸论坛服务,为中阿经贸论坛提供文献信息支撑。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为族群服务是国家意识在新时期发展的产物。族群群体与社会其他群体最大的区别在于族群本身有着历史沿习下来的文化传统。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图书馆为族群服务绝不是一种暂时的义举,而是被赋予了历史传承和转型发展的双重意义。对图书馆服务而言,这是一种极好的机会,也是一种极大的挑战。图书馆很有必要在原有的服务基础上深化、创新、优化再造,使图书馆服务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周大鸣.论族群与族群关系[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13-24.

[2]车桂兰,等.新时期下的传播媒介与族群认同[J].文化学刊,2015(5):222-225.

[3]陆凤红,张新月.创客空间:开创以清真寺为中心的社区图书馆新服务类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5(4):81-84.

[4]巫志南,冯佳.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公共图书馆[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3):34-41.

[5]张磊.奏响读者职业教育的时代篇章-论公共图书馆服务转型与创新[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5(4):74-80.

[6]周大鸣,男絮崖.中国家族企业与家族文化[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98-103.

[7]梁晨,董浩.必要与如何:基于历史资料的量化数据库构建与分析——以大学生学藉卡片资料为中心的讨论[J].社会,2015(3):94-108.

Ethnics Service: Optimiz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Libraries in Ethical Regions in Internet Environment

[收稿日期]2015-07-29[责任编辑]邵晋蓉

[作者简介]陆凤红(1970-),女,宁夏青铜峡人,硕士,宁夏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发表论文20余篇,研究方向: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基金项目]本文系宁夏大学2013年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拓展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为中阿博览会提供信息服务”(项目编号:SK1354)。

中图分类号:G25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8214(2016)03-0026-03

猜你喜欢
族群图书馆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新兴族群的自白
资源回收
汉德森 领跑年轻族群保健品市场
图书馆
高句丽族群共同体的早期演进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