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方志文化 惠泽书海学林
——影印出版《宁夏旧方志集成》35卷本的意义和文献价值

2016-05-26 05:45李习文贠有强张玉梅宁夏社会科学院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6年3期
关键词:方志

李习文,贠有强,张玉梅(宁夏社会科学院)



传承方志文化惠泽书海学林
——影印出版《宁夏旧方志集成》35卷本的意义和文献价值

李习文,贠有强,张玉梅(宁夏社会科学院)

摘要:地方志书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献形式,能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社会生活发展的方方面面,深刻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现实。本文从影印出版《宁夏旧方志集成》的重要意义为出发点,通过详细介绍该丛书所收录的内容,从而突出影印宁夏旧方志的四点特色。映射出了影印出版宁夏旧方志对宁夏地方史志、民族史、文化史等研究提供资料支撑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宁夏旧方志集成;方志;文献价值

中国古籍,浩如烟海,这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物质、精神财富。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通知》,自此,在全国范围启动了大批中华古籍保护项目,对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发挥了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这些项目的共同特点就是:以再生性保护方式,针对珍贵稀缺古籍,选取文物价值、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高的珍贵古籍再造,使其化身千百,服务社会。地方志书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献形式,是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几乎涉及社会生活发展的方方面面,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现实。它记录了地方历史发展的进程和沧桑变化,是凝聚人民智慧、民族融合、发展进步的历史见证。中国地方志条例及“十三五”规划中将旧志整理列为各省方志办的一项重要工作。

宁夏虽是小省区,却有大文化,历史上编修方志的文化传统亦不落后于内地。目前学术界多数人认为,宁夏修志始于宋、元时期。宋有《安定郡图经》,金有《德顺州志》,元有《开成府志》,可惜均告佚。宁夏修志事业盛于明朝、清朝时期,民国继之。现传世的方志为32种。其中,明代6种,清代18种,民国8种。这些方志除现存国内者,还有流传到海外的更为罕见。对于一个只有数百万人口的地区来说,这些旧方志虽然数量不是很多,但保护好、传承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对其文化价值进行深入研究、利用,有着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截至目前,除上世纪90年代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新方志的修编影印出版过部分旧方志外,还没有机构和个人对传世的宁夏地方志从原始版本鉴别方面做过全面系统的搜集整理,因此对宁夏地方志文献的发掘、整理和抢救刻不容缓。

值得庆幸的是大数据时代,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出版技术为我们整理出版历史文献提供了有利保障。鉴与此,需要尽快采取切实有效的抢救和保护措施,搜集、编辑、影印出版这些珍贵文献,使这些文献资料能够继续传承,服务当代,造福后代。2015年初宁夏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和宁夏社科院图书资料中心开展合作,在社会有识之士的热心支持下,怀着对文献敬畏之心组织相关专家开始筹划《宁夏旧方志集成》的编辑、整理、影印出版事宜。此项工作在宁夏社科院图书资料中心原有30多年文献搜集的基础上,通过目录核对,厘清家底,运用目录学、版本学等传统文献整理方法及现代数码出版技术,集中力量先后赴北京、天津、南京、上海、宁波、兰州及区内等地将散落在全国各地及海外的历代宁夏方志进行全方位搜集整理、版本鉴定,并逐页进行扫描拍照、修版、编辑等处理,使得宁夏的历代传世方志得以完整集成,2015年12月由北京学苑出版社正式影印出版发行,全书共35卷本,2000余万字。宁夏著名地方历史文化学科专家吴忠礼先生对该项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宁夏旧方志集成》是一套惊人成果,将宁夏存世旧志“一网打尽”,基本上是原刻本(不乏首刻、孤本、抄本),创造了以省区为范围的旧方志集成之先河,给宁夏刻书史(印刷史),方志史、地方历史文化史研究做了一项基础性工程,可喜可贺,功不可没。这项工作将为研究宁夏历史文化的学者提供极大的方便,同时也提升了宁夏历代旧方志方面整理的深度,对宁夏地方史志传承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影印出版《宁夏旧方志集成》的重要意义

1.1为研究宁夏历史文化提供了第一手原始文献

宁夏对社会主义新方志编修及传世的旧方志研究整理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现已对20多部旧方志完成标点整理出版,但遗憾的是这些标点本缺少将原版旧志同时对照,有的标著者没有选用最佳的版本,如《嘉庆灵州志迹》,采用的是嘉庆三年的抄本,此抄本是传抄自嘉庆三年的刻本,抄本中有一定的误抄和漏抄;有的志书没有交代影印之何本,如《朔方宁夏新志》,并且是志目录次序颠倒,先列卷二至卷五,后列卷一。对深入研究旧方志产生了诸多不便。文献史料是研究、剖析历史的依据,研究工作中对原始第一手文献的完整搜集、整理、分析是决定研究成果质量的关键,原典文献对研究成果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影印出版一套完整的原版旧志,为研究提供第一手原始文献就显得尤为紧迫。此次影印出版《宁夏旧方志集成》按照“整旧如旧”的原则,编纂工作最大程度还原了志书本来面目,给读者带来了一套更真实、完整、清晰的宁夏旧志图录。

1.2有利于旧地方志的传承、保护和利用

宁夏的旧方志是一座文献资源宝库,亟须开发利用,这些旧志不仅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我们研究宁夏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源。然而,囿于出版年代久远及保护古籍的需要,长期以来原始地方志文献收集极为困难,这些珍善本志书基本封存于深阁大库,无法阅读利用。加之受历史和自然条件的制约,保存现状堪忧,这些珍贵文献将会随着历史发展而逐渐淹没。究其原因:一是年代久远,朝代更替,天灾人祸的侵扰,能留存的地方志凤毛麟角。现分散收藏在全国一些图书馆甚至海外的,大多是善本孤本,查阅利用困难,基本见不到原书。二是由于西北独特的自然环境,以及历史上缺乏科学的技术和有效的保护措施,纸质文献自然遗失。现存世地方志文献书籍纸张整体泛黄,书页脆化,书脊破损,部分字迹褪色,模糊不清,翻动掉渣儿,收藏单位密不示人。三是频繁的战争使原本有限的文献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毁坏。宁夏自古为边防重地,是中原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政权争夺的战略要地,所以在宁夏地区的内外战争相当频繁。战乱频繁发生导致藏书本来就比较少的宁夏地方志,存世之书就更寥寥无几了。四是历史上宁夏文化教育落后,刊印事业发展缓慢,造成各类文献刊刻出版数量十分有限,多的数千册,少的只有数十百册,发行范围较窄,使得部分书成为孤本或绝版,极大制约了文献传播。另外,也与宁夏在1929年之前属于甘肃管辖,不是省一级建置有关。有计划地对宁夏历代旧志进行搜集、整理,复制出版,为学术研究和社会各界所应用,为大众所共享,是十分有意义的工作。此外,在传承、保护的基础上,宁夏历代旧志还可有效地为现实研究服务,例如丝绸之路和宁夏新十景研究等,都需要从旧方志寻找依据与借鉴性资料。

表 《宁夏旧方志集成》所收方志目录

2 影印出版《宁夏旧方志集成》所收录的内容

《宁夏旧方志集成》收录了宁夏现有传世旧方志32种(其中明代6种,清代18种、民国时期8种)及其他1种(见表),依明代编、清代编、民国编排序。这些地方志原始版本多数研究者难以见到,为了使整理的宁夏旧志更加全面、准确、可信,编辑过程中在研究范式与方法上突破以往形式,将宁夏著名史志专家吴忠礼先生对宁夏传世的旧方志进行全面、系统研究撰写7万余字的《宁夏旧方志佚存探考》作为总序,提高了宁夏旧方志研究的学术层次。书中除反映宁夏方志研究最新成果外,编者又对每部旧志通过考释辩析后作了提要介绍,包括:(1)文献名称(含名称和卷数);(2)版本(含版本时间、版本形式);(3)编纂者;(4)装帧形式;(5)形制(含外形尺寸、版芯尺寸、边栏、书口和行款);(6)册数;(7)文献完整状况;(9)编者对该书基本内容简单介绍(学术上无定论者不作评价)。

3 影印出版《宁夏旧方志集成》的特色

3.1搜寻范围广泛

本书所收录的宁夏传世地方志32部,几尽全部原始刻本、抄本、稿本,包括流失海外的孤本,可谓搜罗殆尽。该次搜集未收录的方志有《[嘉庆]平罗县志》及《豫旺县志》2部志书,其中:《[嘉庆]平罗县志》系清嘉庆十四至十六年(1809~1811)间,时任平罗县知县国兴编纂。主要内容摘录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刊刻的《宁夏府志》中有关平罗县的内容。新增内容很少,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独立编修的志书,故本次未在收录范围之内。另传世的1925年朱恩昭修纂6卷本《豫旺县志》一直被学界当做宁夏同心县重要的地方文献利用。实际上,这部旧志是撮抄之作,编纂者直接把《[民国]朔方道志》中与同心县前身镇戎县有关的内容撮抄出来,参考《朔方道志》的体例,再杂以《[光绪]平远县志》的部分内容,汇集为一编,取名《豫旺县志》行世,实际为伪志书,也不在该次收录范围之内。

3.2版本相对较全

现流传的宁夏旧地方志可谓抄录本泛滥,原刻本真迹难寻,使研究者发出见不到原书的无奈。这次整理力求对原刻本、抄本、稿本的搜集,如《[宣德]宁夏志》为宁夏现存第一部明志,也是宁夏历史上存世的首部方志。此志是藩封宁夏藩府一世庆王朱栴编纂,但是,原刻本大约于明正德(1506~1521)至嘉靖十九年(1540)之间告佚。现存世的《宁夏志》系万历二十九年(1601)由庆府九世孙、十代王朱帅锌主持的重刻本。于清光绪二年、日本明治九年(1876)流入日本国,被帝国图书馆(今日本国会图书馆)收藏,为孤本;《[弘治]宁夏新志》八卷,该志原刻初印本已亡佚,传世本为冯清补修本,孤本藏于宁波天一阁,该志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反映了明代初期宁夏地区的概貌,保存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万历]朔方新志》五卷,该志修成并刊刻于万历四十五年(1617),是宁夏明代最后一部志书,从《[嘉靖]宁夏新志》修纂以后,时隔70年有余,才续修成《[万历]朔方新志》。该志书是第一次在形式上非常规范地编纂的方志,并对明朝后期宁夏的社会状况有充分的反映,补史之阙的价值非同一般。原刻本甘图有存,其他各图书馆存有残本;《[嘉靖]固原州志》二卷,原刻本为孤本,是固原地区现存最早的志书,较为全面地记载了明朝固原的地理、人文、经济、艺文等内容,全志约4.5万字,保存固原地区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学术地位极高;《[万历]固原州志》二卷,原刻本流传稀少,国图、南京图书馆等单位藏有该志原刻本及残卷,该志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其中部分内容,如有关固原地区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记载,可与有关史传互相参证,互为补充;《[康熙]隆德县志》常星景撰修,此为清代今宁夏地区存世第一部志书。《[道光]隆德县续志》不分卷和《[光绪]宁灵厅志草》不分卷是流失海外的两部珍贵宁夏地方志书,《[道光]隆德县续志》为雕板刻本,现收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为孤本,是隆德县自康熙二年(1663)以后一个半世纪中唯一的地方志书,所记载的户口、地亩、灾异、职官、人物、艺文等资料无疑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光绪]宁灵厅志草》为草稿本,现收藏于日本东洋文库,该志稿是唯一一部宁灵厅专志,传本为稿本,目前所知仅存一部。作为海内外孤本文献,其自身价值尚待学者进一步挖掘。从历史价值方面看,该志稿汇集了宁灵厅设置以后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间共三十六年(1872~1908)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多方面的一手材料;《[乾隆]银川小志》汪绎辰撰修,该志是清代宁夏改隶甘肃省、设立宁夏府之后修成并存世的第一部志书,修成于乾隆二十年(1755)。本志虽然志文简略,但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银川”地名首次出现并使用;其二,志稿因修成于乾隆二十年(1755),距宁夏府于乾隆三年(1738)发生的特大地震仅时隔十余年,记录保存了大量有关这次特大地震一些极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成为后人研究地震的重要文献;其三,既是清代宁夏府的第一部志书,也是以“银川”命名的唯一一部志书,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嘉庆]灵州志迹》四卷,是灵武市现存专志中内容最集中、最丰富、最完整的一部;《[康熙]新修朔方广武志》为孤本,作为广武营的专志,是今宁夏现存唯一一部独立成书的基层乡级志,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该志内容翔实反映了广武营的地理风貌和屯田戍边的特点;《[道光]平罗记略》八卷是今宁夏境内北部石嘴山市的第一部地方志书,它对了解和研究清朝平罗县辖境内的风土人情、政治、经济、地理等均有重要的资料价值。该志注重资料出处,几乎每一条资料都注明出处,这在宁夏旧志中也是开创了先例。《[道光]续增平罗记略》,该志书在研究平罗县乃至今天宁夏北部石嘴山市辖境内政治、历史、经济、人文等情况时,都具有无可替代的文献价值。《[民国]西吉县志》作为民国时期西吉县唯一一部按旧志体例来编修的志书,由于未最后完稿,大大影响了它的文献价值。另外还收录了2部专志,《宁夏省人文地理图志》由(南京)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编,该志1936年编成,全志约5万字。志书未付印,只有油印本,孤本存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宁夏资源志》由罗时宁、梅白逵等编著,该志为个人著作,全书计八章六十六节。

3.3文献价值重大

部分文献是首次公布,如《[民国]固原县志》1948年志书修成后因各种原因未刊行,只以誊抄本残本传世,此次编辑过程中通过对稿本进行认真的鉴别、校勘后,发现并补正了1992年由宁夏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点校本整理本中认为佚失的《人物志·忠惇》部分内容。此次影印出版的《宁夏旧方志集成》中的多部宁夏地方志从未获过宁夏学者目验,通过向读者呈现原志书影印件,方便了学人校正抄本的失误,更加清晰地还原旧地方志的真实面貌,让读者一睹旧地方志的原貌风彩。

3.4由社会力量参与重点文化项目的成功尝试

影印出版35卷本的《宁夏旧方志集成》,从版本搜集、复印扫描、修版和编辑印刷出版等所需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反映了社会有识之士对文化事业的支持和远见。

4 结语

《宁夏旧方志集成》35卷本的影印出版,旨在满足学者研究之需,存史资政,并籍此促进学术的发展,填补了宁夏地方志保护及其开发的空白,这将对宁夏地方史志、民族史、文化史等研究提供资料支撑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宁夏首部关于旧地方志收集、整理的集大成文献,如此皇皇鸿篇巨制,编选难免有遗珠之憾,但在内容的丰富性、代表性和权威性方面,影印出版《宁夏旧方志集成》在同类出版物中仍是无可比拟的。如此大型的文献集成,从选目、查找、分类、编选、复制、修版到编辑出版,工作之繁巨艰辛可想而知。可以说,影印出版《宁夏旧方志集成》是方志工作者、图书馆工作者精诚合作的结晶,也是宁夏当代学人对历史与文化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佐证。

Meaning and Values of Photo Printing NingXia Local Records Collection

Li Xi-wen,Yun You-qiang,Zhang Yu-mei

Abstract:Local records, as a special kind of literature in our country, has fully recorded local life and development and can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ally describers the administrative aspect of social life in all aspect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important meaning of photo printing NingXia Local Records Collection and introduces the content of the collection which included the four characteristics, so as to highlight the values of photo printed collection to Ningxia local chronicles, national history and Cultural history.

Keywords:Local Records;Photo Printing;Literature Values

[收稿日期]2015-12-11[责任编辑]王岗

[作者简介]李习文(1958-),男,河北磁县人,研究馆员,宁夏社会科学院图书资料中心主任,研究方向:图书馆学、情报学、宁夏地方历史;贠有强(1974-),男,宁夏盐池人,助理研究员,宁夏社会科学院地方志办公室主任,研究方向:宁夏地方历史文化;张玉梅(1982-),女,宁夏银川人,馆员,宁夏社会科学院地方文献科科长,研究方向:宁夏地方历史、情报学。

中图分类号:G256

文献标志码:E

文章编号:1005-8214(2016)03-0108-05

猜你喜欢
方志
Effects of O2 addition on the plasma uniformity and reactivity of Ar DBD excited by ns pulsed and AC power supplies
河北省档案馆馆(省方志办)藏《永壁村保甲册》鉴赏
Development of a battery-operated floatingelectrode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plasma device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The investigation of OH radicals produced in a DC glow discharge by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Activated persulfate by DBD plasma and activated carbon for the degradation of acid orange II
黑龙江民国方志所刊名家墨迹选
美国主要研究型图书馆西藏旧方志收藏概况
山县初男《西藏通览》对近代西藏方志编纂的影响
嘉绒藏族地区的旧方志编纂
设置方志学专业硕士学位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