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背后的新契机
——图书馆地方特色文化专题片拍摄及其应用研究

2016-02-12 18:01邓文池
图书馆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专题片特色图书馆

王 彬,邓文池

(湖南图书馆,湖南  长沙 410011)

镜头背后的新契机
——图书馆地方特色文化专题片拍摄及其应用研究

王 彬,邓文池

(湖南图书馆,湖南长沙 410011)

多媒体资源的普及和应用,让我们进入了一个“无处不视频”的视频时代,进行地方特色文化专题片拍摄是图书馆对多媒体资源传播发展新语境的主动回应,是对图书馆社会职能的实质认知的深化,是“图书馆+”观念进一步走向成熟的表现。从地方特色和史料价值两个角度阐述图书馆拍摄地方特色专题片的意义,通过分析当前存在的困惑,进行文化与概念的融合,从而建立起基于互联网的推广应用体系。

地方特色文化;专题片拍摄;应用研究

伴随着网络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资源的普及和应用,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更为多元化。从传统的纸质传媒到现在的电子传媒,人们获得信息不只局限于文字图片,基于多媒体技术的视频资源凭借其丰富的信息承载能力以及生动的图文并茂的表现方式,越来越受到读者的欢迎。2015年7月2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4.61亿,较去年年底增加2 823万人,网络视频用户使用率为69.1%,比去年年底上升了2.3个百分点。其中,手机视频用户规模为3.54亿,与2014年底相比增长了4 154万人,增长率为13.3%。网民使用率为59.7%,相比2014年底增长3.5个百分点。手机端视频用户占总体的76.8%,比2014年年底提升了4.6个百分点。”[1]由此可见,视频资源的合理建设及应用研究显得非常重要。公共图书馆作为重要的信息资源收集机构,如何在自身的馆藏资源基础上结合新技术和新媒体,充分利用视频资源,积极面对视频时代所带来的挑战,值得图书馆人思考。

1文化视界,无处不视频——图书馆拍摄地方特色专题片的背景及原因探析

1.1视频时代带来的新契机

从微电影的拍摄到微信、微博推出微视频的录制,从呆板的文字图片到形象生动的小视频,种种迹象表明: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无处不视频”的时代。

保存文献是图书馆的基本职能,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文化价值认知的不断深化,多媒体资源的广泛运用,图书馆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当纸质文献不能完全满足群众的信息需求时,图书馆应面对社会发展变化所带来的现实危机,抓住机遇,在广度和深度上扩展图书馆的职能业务,而“摄制资源视频专题片是公共图书馆新时期的新业务新探索。”[2]

1.2图书馆拍摄文化专题片的原因探析

图书馆尝试拍摄地方文化专题片,意味着图书馆开始利用现代新媒体技术对传统地域文化进行重新建构和阐释,这也是实现公共文化普及均等化、公平化的重要手段。

图书馆拍摄专题片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全国文化共享工程的政策支持。全国文化共享工程自2002年开始以来,一直立求贴合群众文化需求,注重结合地方特色,打造文化精品,“2015年,文化共享工程数字资源总量将达到530TB”[3]。从2011年到2013年,仅三年的时间,通过国家中心评审并顺利通过的地方资源立项就达到297个,其中“电视专题片144项,占立项总数的48.5%”[4],数据显示,专题片因为其生动形象的表现力,老少皆宜,而占据了地方资源建设的半壁江山。

2地方特色与史料价值并存——图书馆拍摄地方特色专题片的突围之路

电视台制作文化专题片时会有意识地根据其所要表达的意图,把符合需要的地域文化进行重新切割、排列和组合,以构建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审美意境。但图书馆由于其保护文化和历史的职责,在拍摄专题片的过程中,往往会根据史实客观地反映地域文化的本来面貌和特征,镜头背后涌现出一种强烈的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的意识,因此更加具备地方特色和史料价值。

2.1角度——地方特色是基础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因此,图书馆更需要强调重点收藏本地的地方特色资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馆藏体系,保存和传承当地的文化传统,从而保证我国文化的多样性。因此,地方特色是图书馆拍摄专题片的基础。

与电视台制作专题片不同的是,图书馆拍摄专题片更加强调了区域性的特征,其剧本的创作也具有一定的区域化倾向,主要的体现就是有意识突出对这种区域文化的重视和保护,这一方面使拍摄主体在实际操作时能够游刃有余,另一方面也使得这批文化专题片能更好地保留地域文化特征。

从安徽图书馆的“安徽古建筑”系列专题片到浙江图书馆的“浙江藏书楼”系列专题片,从湖南图书馆的“戏剧名家”系列专题片到南京图书馆的“江苏红色记忆”系列专题片,我们可以看到,图书馆在拍摄文化专题片的同时,都表明了对传统文化的态度,都是选取了独具当地特色文化价值的资源作为切入点,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的价值内涵,做到“人无我有”的文化创意。

以福建图书馆“闽南文化”系列专题片为例,侧重于对福建闽南文化中的一些文化现象进行客观系统的梳理和记录,重视地域文化背后所传达的客观事实,“分民居、信仰、民俗、韵律、韵味五个篇章展示闽南文化的魅力与精髓。”[5]

2.2责任——史料价值是重要保障

研究历史是了解社会发展阶段的重要途径。电视台在制作专题片时,往往会因为经济效益和对收视率的追求,选取某个历史的片段,为了情节的跌宕起伏,违背历史的真实性。图书馆,由于其本身文献资源丰富的优势,在拍摄专题片时往往会补充大量的历史文献、档案资料等,注重历史的科学性和理性,通过影像的方式让普通民众真正了解历史,让历史在社会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让人们称为真正历史记忆的传承者和守护者。

浙江图书馆历时三年拍摄的“浙江藏书楼”系列专题片,在拍摄的过程中,“查阅大量日记、谱牒、档案卷宗、老照片等资料,走访众多研究专家,寻觅藏书楼主后人”[6],因具有较强的史料性而得到观众的肯定。

2.3纪实——如何确保图书馆地方特色专题片的地方特色和史料价值

2.3.1基于地域属性和文化认同的角度选取

在地方特色文化视野中,图书馆拍摄专题片角度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地域属性。不同的地域拥有不同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这些正是构成各地之间区域文化不同的关键所在。因此专题片将地域文化作为创作对象时,需要对这种地域文化谙熟于心,才能在专题片拍摄的过程中充分展示鲜明独特的地域特色。(2)价值认同。地域文化的背后是一种对当地历史的传承,这种传承凝聚了当地的一种情感和价值认同,这种对地域文化的归属感和价值认同,归根结底,是一种社会记忆的传承。因此拍摄专题片不仅仅局限于客观地表现地域文化特色,而是着眼于地域文化所象征的精神文化内涵,从而形成集体的文化认同感,达到专题片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的目的。

以湖南图书馆的“湖南地方戏剧名家”为例,其内容不仅涉及大家熟悉的湘剧、花鼓戏、祁剧,还把视线落在了被人们遗忘的傩戏、花灯戏等小剧种上,通过挖掘戏剧名家成名背后的故事,展现了艺术家们为湖南地方戏剧发展所做的贡献。除此之外,专题片还对民间剧团的生存现状进行关注,在梳理湖南地方戏剧文化发展脉络的同时展现了民间剧团生存的窘境,其发掘的内容能够激发世人对小剧种、小剧团的重视。

2.3.2基于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的史实依据

在史料价值的选择上,图书馆在制作专题片时往往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根据文献资料,客观还原历史。图书馆拍摄专题片的目的是让历史更加丰富生动,易被大众接受,因此在拍摄的过程中是以客观的史实资料来刷新人们对历史的新认知。在拍摄历史人物时,充分展示人物性格的完整性,不褒不贬;在拍摄历史事件时,充分揭示事件的复杂性,还原历史事件的本来面目;在拍摄历史文物时,注重细节,给文物背后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给予同样的重视,充分展现历史文物背后所隐藏的历史脉络。(2)走访专家,确保专题片学术价值。尽管图书馆的历史文献资料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体系,但“术业有专攻”,图书馆馆员受学科背景的限制,必然会出现对某些领域不熟悉的情况,就需要在前期制作和后期加工的过程中,走访相关研究专家,充分尊重专家的修改建议,确保专题片的科学性和学术性。

3我们在做什么——繁荣景象背后的困惑

拍摄专题片,是图书馆在新时期所做的一个新探索。图书馆制作了不少经典而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专题片,获得良好评价,但这种评价相当程度上是在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评价体系中完成的。作为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我们也不得不面对一些困惑:

(1)机制问题——从目前来看,一方面部分高校及市县级馆对专题片拍摄还不够重视,认为其并不是图书馆的核心业务,另一方面受到资金人员等多方面的限制,也让部分馆有心无力,无法真正参与到专题片的拍摄中。

(2)版权问题——专题片拍摄并不属于图书馆业务工作的强项,很多馆在面对地方特色资源建设的大环境下,将专题片拍摄工作外包给电视或相关的传媒制作公司,这就造成了专题片素材及成果版权归属的问题。

(3)内容问题——图书馆拍摄文化专题片最直接的目的便是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而在实际的传播过程中,由于文化程度的差异,阻碍了文化纪录片的应用和推广,大部分群众 “教育程度偏低,更喜欢通俗易懂的节目。”[7]因此我们必须思考专题片对普通群众的适应性问题。

(4)形式问题——图书馆拍摄专题片往往会从纪实的角度考虑,造成内容与形式的分裂,内容翔实客观而镜头语言过于单一,剪辑后的画面呆板,不够生动。

(5)平台问题——目前图书馆拍摄的专题片大多只是依托全国文化共享的平台进行传播。而随着移动运营商对4G网络的大力推广,人们不仅仅依靠电脑获取网络资源,更多的是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获取信息,这就导致了地方文化特色专题片的推广受到平台限制。

4文化与概念的融合——图书馆拍摄地方特色文化专题片的探索之路

4.1针对机制问题——政策引导,全局协调

在政策引导方面,全国文化共享工程中心作为地方资源建设开展的指导机构,必须对全局进行把控,改进地方资源建设项目的申报机制。

2011年12月,国家文化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鼓励开放合作的数字文化建设新局面,实现互利共赢。在资源建设、技术平台建设等方面,加强与教育、科研等系统数字图书馆建设项目的合作共建、互联互通;吸引群众参与数字资源建设,探索、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数字文化建设”。[8]高校图书馆及市县级图书馆可充分利用政策支持,发挥地方特色资源的优势,参与地方资源建设。

在全局协调方面,鼓励省与省之间的交流,省与市县级的交流,解决部分专题片成果在本区域出名,但在全国缺乏影响力的问题;加强与地方专家在资源规划、立项、方案实施、成果验收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提高高校图书馆及地方研究专家的参与度,建立和完善专题片拍摄的协作制度。2015年湖南地区申报并立项的6个项目,其中3个来自于市县级地区[9]。

在激励机制方面,明确专题片评审原则,进一步加强对专题片绩效评估,对于成果显著的专题片给予同等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努力发挥评价体系激励作用。将获奖专题片作为文化交流项目,以成果与宣传并进,探索有利于专题片拍摄进程的新方法,新路子。

4.2针对版权问题——版权主导,多元化模式并存

专题片的成果及其拍摄所产生的素材,都是对文化和历史的一种记载。专题片所体现的成果会根据后期剪辑者的主观印象和审美标准产生一定的差异。所以无论是拍摄业务外包还是自主拍摄都必须确保素材及其成果的版权归属。

在未来图书馆拍摄专题片的发展中,各馆可依据馆情,引入多种模式并存的局面:(1)自主拍摄模式。在经费、设备、人员、政策都满足的情况下,可建立自主拍摄模式。(2)业务外包模式。在各方面条件都不满足的情况下,可将拍摄业务全部外包。外包拍摄时,需提前跟对方签订协议,保证成果及其素材的版权都归属图书馆,并可任意剪辑使用。在成片完成之后,需召开专家评审会议进行专业评审,专家审核通过,方能进行传播。(3)“自主+外包”模式。在设备及人员缺失的情况下,可建立“自主+外包”的双重模式,即将拍摄任务外包给电视台或传媒公司,而剧本的创作由图书馆员独立完成,确保专题片的文化价值和史料价值。(4)多种模式并存。笔者认为这是未来图书馆拍摄专题片的主要趋势,通过分析题材,群众调研,市场考察等多方位的准备工作,将部分专题片进行自主拍摄,部分进行外包,部分进行“自主+外包”等多模式。如湖南图书馆2015年推出的“老家”系列专题片,“湖南抗战老兵口述录”系列专题片等,完全由馆员独立承担所有拍摄及剪辑任务。而“湖南地方戏剧名家”专题片则采取了由馆员或专家撰写剧本,委托金鹰纪实频道进行拍摄,而湖南地下党人系列专题片则完全外包给传媒公司,并定时组织专家进行验收和做相应的后期调整。

4.3针对内容问题——健全用户反馈机制,适应群众文化需求

在文化专题片的传播过程中,对传播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影像所传达的内容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因此我们最需要关注的是图书馆专题片通过影像这种视觉化方式所展露出的地域文化的内在精神内涵是否能与观众形成良性的互动。

不论是一个评论平台,还是一个简单的邮箱链接,关键是专题片的传播必须提供观众的反馈机制,使得观众可以将观感及细微的错误及时反馈给拍摄团队。在专题片拍摄的前期,可通过问卷调查、论坛讨论、微博话题、朋友圈点赞等各种方式,建立起多种路径和模式的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获取群众的直观意见,明确群众的需求内涵。在专题片后期传播的过程中,首先,参照国内视频网站的评论模式,在专题片的播放页面开设评论页面,观众可及时提交自己的观影感受与心得,进一步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其次,对专题片的点播率进行及时的统计,捕捉到群众对专题片题材的喜爱程度。最后,根据专题片的实时传播进度,通过类似“观影会”的活动,组织群众观看此类专题片,并进行讨论,充分了解群众的观影感受。

4.4针对形式问题——文化与概念融合,内容与形的并进

在互联网传播的背景下,图书馆拍摄的地方文化专题片都在面临内容与形式的双重挑战。比如,是向内容上倾斜,继续以文化内容为制作导向;还是往形式走,通过影片的形式来占领更多的播放渠道,获得群众的认可,这是图书馆在拍摄专题片所面临的最大矛盾。

专题片的成功跟剧本的创作及镜头的运用有着必然的关系,一部好的纪录片不仅仅是内容的翔实,还要多种视觉元素的注入。在人员方面,图书馆可在学科馆员的背景下招揽具备传媒专业背景的制作人员,确保专题片形式上的专业与创新;在拍摄方面,除了注重题材的文化价值与史料价值以外,还要注重专题片的结构方式和叙事方式。内容是专题片的本质,而形式可以体现深化内容,形式效果的强化可以更加地吸引观众的眼球,达到与观众互动的目的;在后期剪辑方面,注重细节元素的运用,“细节,在专题片中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可以体现、深化主题思想”[10]通过对细节的表现,能够让专题片的画面、声音、解说词都变得更有魅力。

在学习交流方面,可邀请传媒行业的专家,对制作团队进行相关的培训,更新拍摄理念,完善拍摄手段。

4.5针对平台问题——通过移动终端平台的自媒体进行网络传播

随着我国互联网、移动网络的高速发展,智能终端的广泛运用,人们获取视频的方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等,人们可以不受时空和地域的限制获取甚至拍摄视频资源。“跨平台、多终端的视频传播正在成为视频行业的常态”,这些众多的视频终端,给以地方特色文化专题片为代表的民间影像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展示平台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因此,专题片的播放平台不仅仅只局限于网站平台。以手机移动终端为主的自媒体工具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发展迅速,“自媒体的脚步越来越近,未来将会是一个自媒体的时代,各种有能力产生内容的人,会通过各种渠道产生有用有趣的内容,在未来一两年内,很多最重要的信息,都会是先在自媒体中发布。”[11]柴静的《穹顶之下》短短几天内就通过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进行了成千上万的转载。目前,国内很多图书馆都同时开通了微博、微信平台,但对专题片的相关推荐却少之又少。因此将专题片的相关信息与链接,结合一定时期热点和时事背景,通过微信、微博等公众平台发送给关注群体,是拓展专题片平台播放系统的重要手段。如湖南图书馆在2015年中秋节之际,将自主拍摄的湖南古民居古建筑系列专题片,以“老家”专题的形式,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向群众进行推广,取得良好的反响。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图书馆在拍摄制作地方特色文化专题片的理念上对地方文化价值内涵的诉求变得积极和理性,记录历史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强化,加上图书馆拍摄制作文化专题片形态的学术性和纪实性,决定了其对地方特色文化的负载和传承,相比其他专题片,更具文化历史的深度、厚度和广度。我们有理由相信:图书馆通过拍摄地方特色专题片整合、传播地域特色文化,能够不断地吸收新技术新媒体的元素,在互联网的思维模式下调整传播理念,跨界拓展核心业务,使自身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1]第 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015-07-23].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 jbg/201507/t20150722_52624.htm.

[2]李浩.公共图书馆摄制专题片资源的实践——以南京图书馆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5(7):32-35

[3]全国文化共享工程介绍.[EB/OL].[2015-07-23].http:// www.ndcnc.gov.cn/gongcheng/jieshao/201212/t20121212_4 95375.htm.

[4]王晓燕,杨向明.近年来文化共享工程地方资源建设项目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4(22):64-67.

[5]闽南文化电视专题片展播——献礼“首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节”.[EB/OL].[2010-02-22].http://www.qzlib.com.cn/ News/WHDT/ShowInfo.aspId=1514.

[6]浙江网络图书馆影视频道开通 《浙江藏书楼》(DVD)专题片首发.[EB/OL].[2012-03-01].http://www.zjwh.gov.cn/ dtxx/zjwh/2012-03-01/120299.htm.

[7]王陆军.公共图书馆视频资源的开发[J].新世纪图书馆,2011(5):40-42.

[8]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EB/OL]. [2013-09-25].http://www.ndcnc.gov.cn/gongcheng/zhengce/ 201309/t20130925_766149.htm.

[9]湖南省地方资源建设6项目获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评审立项[J].图书馆,2015(7):60.

[10]王蕊.浅析文化类电视专题片的创作特点[J].大众文艺,2011(23):209.

[11]张雪媛,都平平,李素美.自媒体网络图书馆资源服务推广实践[J].图书馆学研究,2015(4):20-26.

(编发:王域铖)

New Opportunities Behind the Camera:Shooting and Its Application Library Cultural Characteristic Feature Films

WANG Bin,DENG Wen-chi
(Library of Hunan,Changsha 410011,China)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resources let us enter into a"ubiquitous video"video era.Loc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feature film is an active response for the library to the spread of multimedia resources to develop new context,the essence of cognitive deepening social functions,the"Library+"concept further towards maturity.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historical value from the local library to shoot two angles meaning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feature films,through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confusion exists,and the concept of cultural fusion,in order to establish Internet-based application system.

loc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feature film shooting;application

G251.5

G251.5

A

2095-5197(2016)03-0053-05

王彬(1986-),男,馆员,硕士,研究方向:地方特色资源建设及推广;邓文池(1986-),男,馆员,博士,研究方向:图书馆制度管理与图书馆事业。

2016-03-07

猜你喜欢
专题片特色图书馆
特色种植促增收
天耀中华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片尾曲)
中国梦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插曲)
梦想阳光(大型专题片《必由之路》主题歌)
图书馆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去图书馆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大型理论文献专题片《跨世纪红星》解说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