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澳科学数据存储与共享平台建设现状调查及启示*

2016-02-12 17:50:52完颜邓邓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河南理工大学图书馆河南焦作454000
图书馆建设 2016年3期
关键词:数据管理资助机构

完颜邓邓(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2)高 峰 (河南理工大学图书馆 河南 焦作 454000)



英美澳科学数据存储与共享平台建设现状调查及启示*

完颜邓邓(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高峰(河南理工大学图书馆河南焦作454000)

[摘要]科学数据存储与共享平台是促进科学数据集保存、开放访问与利用的基础设施。利用网络调查法,从政策与法律支持、资金来源、建设模式、数据收集、数据服务5个方面对英美澳科学数据存储与共享平台的建设现状进行分析,能够为我国科学数据存储与共享平台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我国应建立科学数据存储与共享的政策保障体系,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合作共建,丰富数据内容并保证数据质量,完善平台的数据服务功能。

[关键词]科学数据数据共享平台

科学数据(或研究数据)是指在科技活动(实验、观测、探测、调查等)中或通过其他方式所获取的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特征、变化规律等的原始基本数据,以及根据不同科技活动需要,进行系统加工整理的各类数据集[1]。科学数据存储与共享平台是支撑科研的关键基础设施,在科学数据的保存、共享、利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国际科学数据组织的推进与各国政策法律的支持,国外科学数据存储与共享平台越来越多。re3data.org是由德国研究基金会(German Research Foundation,简称DFG)资助构建的全球科学数据仓储注册系统,截至2015年9月21日,在re3data.org注册的全球科学数据仓储共1 328个,排名前四位的国家是美国680个、德国211个、英国183个、澳大利亚56个。由于语言的限制,本文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选择8个科学数据存储与共享平台,调查其建设现状,总结其经验与特点,以对我国数据存储与共享平台的建设提供借鉴。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根据平台的建设主体、数据范围及资料获取的完整性,笔者选择英国数据服务(UK Data Service)、英国数据存档(UK Data Archive)、美国地球数据观测网(DataObservation Network for Earth,简称DataONE)、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National Snow and Ice Data Center,简称NSIDC)、美国康奈尔大学的DataStaR、哈佛大学的Dataverse Network、澳大利亚国家数据服务(Australian National Data Services,简称ANDS)、澳大利亚研究数据存储基础设施(Research Data Storage Infrastructure ,简称RDSI)共8个科学数据存储与共享平台作为调查对象。这8个平台的建设主体分别有国家、科研资助机构、高校,收录的数据范围有综合性数据和具体学科数据,为了多维、全面地揭示其建设现状,笔者主要采用网络调查法访问各平台,从政策与法律支持、资金来源、建设模式、数据收集、数据服务5个方面调查分析它们的建设现状。

2 现 状

2.1政策与法律支持

英美澳三国的法律法规对信息自由的规定保证了科学数据的共享,三国的政府、科研资助机构、高校均制定了科学数据管理政策,为科学数据存储与共享平台的建设提供了政策与法律的支撑。

2.1.1国家法律与政策

英美澳均颁布了《信息自由法》,该法为三国的科学数据共享奠定了法律基础。1993 年,美国总统事务办公厅管理与预算办公室发布了《政府信息资源管理通告》,将开放科学数据促进数据共享政策扩展到联邦政府拥有、产生及联邦政府资助产生的科学数据管理中[2]。2007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颁布的《澳大利亚负责任研究行为准则》(Australian Code for the Responsible Conduct of Research)明确了研究人员、研究机构在科学数据管理、研究成果出版等方面的责任,指出科研机构必须为科学数据提供安全的存储设施,研究人员有责任依据机构政策管理和保存科学数据[3]。

2.1.2科研资助机构的政策

2004 年1 月,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成员国签署了《开放获取公共资助研究数据的宣言》,英国作为成员国之一,为响应OECD 的政策,其科研资助机构开始大规模制定数据政策,要求对数据进行保存,要求科研人员能够共享其科研产出的数据,生物技术与生物科学研究理事会(BBSRC)、自然环境研究理事会(NERC)、惠康基金(Wellcome Trust)等6 个科研资助机构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公共的出版物存储机构库[4]。目前,美国已经有26个联邦资助的机构颁布了科学数据共享的相关政策,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数据共享政策要求其资助的项目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和合理的时间内同其他研究人员分享数据、样本、事物收藏及配套资料,要求提交一份不超过两页的数据管理计划,其中包括数据存储的内容[5-6]。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于2002年制定了《数据共享政策与实施指南》(NIH Data Sharing Policy and Implementation Guidance),2015年3月发布了采用公共或私有云系统进行数据存储与共享的通知。澳大利亚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基金会(National Health an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简称NHMRC)发布了《数据共享声明》(NHMRC Statement on Data Sharing),认可数据可公开访问的重要性,鼓励数据共享,提供对受NHMRC资助的科学数据和其他研究成果的访问[7]。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简称ARC)鼓励受ARC资助的科研人员将科学数据通过ANDS进行更好的管理、存储、传播与再利用。

2.1.3高校的政策

随着国家与科研资助机构的重视,英美澳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科学数据保存的意义,制定科学数据管理政策,构建科学数据保存与共享设施。根据英国数据监护中心(Digital Curation Center,简称DCC)网站发布的信息,英国有34所大学制定了科学数据管理与共享政策[8],已经有9个资助机构制定了协助大学创建科学数据存储库的政策[9]。ANDS网站的注册信息显示,目前已经有28所澳大利亚高校制定了本校的科研数据管理政策或数据管理指南,开展了科学数据存储与共享服务[10]。澳大利亚的莫纳什大学、西澳大学、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已经建立了本校的科学数据存储库。由于校内政策的支持,美国的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新墨西哥大学、伊利诺伊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康奈尔大学、普渡大学等已经创建了本校的科学数据存储与共享平台。

2.2资金来源

2.2.1政府拨款

由于澳大利亚的科学数据管理活动由政府主导,因此其科学数据存储与共享平台的经费多来自政府拨款支持。澳大利亚早期的数据管理基础设施,如ARR OW (Australian Research Repositories Online to the World)、DART (Dataset Acquisition,Accessibility & Annotation e-Research Technologies)和ARCHER (Australian Research Enabling EnviRonment)由澳大利亚教育、科学与培训部为其提供资金支持。2007年的《澳大利亚研究责任法》颁布后,国家重视科学数据存储设施的构建,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投资建设了ANDS和RDSI,分别为两者提供7 250万美元和5 000万美元的经费支持,随后两者又被教育投资基金(Education Investment Fund ,简称EIF)进一步资助。

2.2.2基金会、专业学会、高校和社会的资金支持

英美两国的科学数据存储与共享平台主要由科研资助机构、基金会、专业学会等提供资助,充足的资金与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为科学数据存储与共享平台的建设与持续运营提供了保障。UK Data Service主要由经济与社会研究会(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 Council,简称ESRC)、埃塞克斯大学和曼彻斯特大学提供资金支持,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JISC)和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y)为其提供了部分资助。UK Data Archive受ESRC资助而建立,并由ESRC提供长期资金支持,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来自外部其他组织的资助,如自然环境研究委员会、工程和物理科学研究委员会、欧盟第七框架计划、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研究理事会等都为其提供了资金支持。NSIDC的科学数据管理活动受到美国宇航局、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以及其他联邦机构的资助。美国的税收制度为公益事业吸引捐赠提供了保障,税法规定企业、社会团体及个人向公益事业捐赠,可减少纳税额。NSIDC在其网站上说明了捐助可减免税收、捐助资金的用途和捐助的联系方式,吸引社会各界的捐助。DataStaR由美国博物馆和图书馆服务协会(U.S.Institute of Museum and Library Services)资助建立。Dataverse Network受到了 Murray Research Archive和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一些大学的资助,利用受助资金来开发平台软件的新功能,扩展其应用领域,以获得额外的资金支持[11]。

2.3建设模式

英美澳三国的科学数据存储与共享平台特别注重合作建设,吸引合作伙伴加入,在建设的资源、服务、技术等方面取众多合作伙伴所长,以提高数据服务水平,促进数据共享。UK Data Archive的《2010—2015年战略规划》指出,要通过合作促进数据监护的实践,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其他数据库和数据组织的合作,与研究人员和其他数据创造者建立更牢固的关系[12]。目前其合作伙伴已经达到20个,包括英国国家图书馆(British Library)计算机辅助定性数据分析网络项目、欧洲社会科学数据存储理事会、数据监护中心、数字保存联盟等。UK Data Service充分利用合作伙伴帮助其提供数据服务,如由国家研究方法中心(National Centre for Research Methods,简称NCRM)提供辅助数据分析培训,由ESRC博士培训中心为研究生提供结构化的数据管理培训。Dataverse Network由定量社会科学院(Institute for Quantitative Social Science,简称IQSS)、哈佛大学图书馆、哈佛大学信息技术中心(Harvard University 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HUIT)合作建设, IQSS开发 Dataverse开源软件,哈佛大学图书馆提供用户服务, HUIT提供数据的托管和备份支持。DataONE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发起成立,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包括协调机构和成员机构,目前有3个协调机构的成员机构达到了25个,与其他机构(如数据库商、图书馆、赞助商等)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ANDS的合作伙伴有大学、政府机构和eResearch基础设施提供商,目前有近40所高校、25个政府部门和11个数据密集型组织成为其合作成员。这种联合共建模式有利于整合合作成员的优势,提高构建效率。

2.4数据收集

2.4.1数据来源

英美澳的科学数据存储与共享平台发展了众多的合作机构,有的由科研资助机构构建。科研资助机构制定了相关政策,对受资助的科研项目产生的数据如何共享和保存提出了要求。科学数据存储与共享平台的数据一是来源于合作机构;二是来源于受资助机构资助的科研项目;三是购买。RDSI并不直接收集数据,而是资助全国的8个数据中心进行数据的收集。每个数据中心又有其下级节点机构,8个数据中心共由50个以上的节点机构提交数据。对于DataONE来说,成员机构的数据是其数据获取的主要来源,数据首先提交并存储在成员机构,一旦数据在成员机构出版,这些数据则显示在 DataONE的数据目录中,目前DataONE有25个成员机构,还有3个即将加入成为成员机构,成员机构共提交了313 463条数据文件和230 157条元数据文件[13]。UK Data Service的数据来自国家统计部门、英国政府部门、政府间组织、研究机构、研究人员,最近的数据收集超过了6 000个数据库,此外UK Data Service整合了来自Economic and social services、Census Programme、Secure Data Service、Survey Question Bank4个系统的数据[14],还有18个机构定期向其中存储数据。由于UK Data Service由ESRC构建,ESRC制定的《研究数据政策》(ESRC Research Data Policy)要求受ESRC资助的研究项目必须在项目结束前3个月内将数据提交到UK Data Service进行保存和共享[15]。此外,购买是UK Data Service获取数据的一种新方式,2015年UK Data Service制定了《数据购买指南》(Data Purchase Guidelines),规定了购买的程序、数据的评估选择及支付标准等[16]。多样的数据收集渠道保证了平台拥有丰富的数据内容。

2.4.2数据质量控制

为了使数据提交者了解数据存储程序,使提交的数据符合要求,保证数据的质量,更好地实现数据的共享和重用,英美澳科学数据存储与共享平台制定了数据存储指南、馆藏发展政策和数据评价标准。ANDS制定了数据存储指南,主要包括如何选择数据存储设施、数据存储的格式要求、元数据要求及其他注意事项,ANDS还制定了馆藏描述的质量控制政策(CollectionDescription Quality Policy 和 Collection Description Integrity Policy),若数据描述不满足要求,将会被移除[17]。UK Data Service分别为不受ESRC资助的新提交者、受ESRC资助者和定期提交者分别制定了不同的数据提交指南。其中不受ESRC资助的新提交者需要先提供数据的描述性文件,由工作人员根据《馆藏发展政策》(Collection Development Policy)进行评估。选择和评估的标准有7条,分别是:相关性、科学或历史价值、新来源或新类型的数据、国际价值、唯一性/丢失的风险、可用性/再分配/运营效益、数据和资源的可复制性[18]。为了进一步明确数据收集原则,规范评估过程,保证数据的高质量,2012年底 UK Data Service制定了《馆藏发展的选择和评价标准》(Collections Development Selection and Appraisal Criteria),该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选择评价的重点和准则、评价标准、运用评价表格进行数据的评价等[19]。

2.5数据服务

英美澳科学数据存储与共享平台提供的服务形式多样,服务内容丰富,基本涵盖了数据存储、数据管理、数据获取、数据引用、教育培训、参考咨询等方面。平台服务人员众多,能够及时接收与反馈服务请求。UK Data Service集中全国各地高校员工的专业知识优势,设立了70余个数据服务专员,包括数据监护专员、高级数据专家、数据访问管理与安全接入专员、用户培训和支持专员、数据访问管理专员等。UK Data Archive划分了服务人员的服务领域(如数据获取、数据管理、用户培训等),用户可以按照服务领域查找和联系相应的服务人员,并向用户做出服务承诺,设置投诉程序,承诺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用户的投诉。DataStaR的服务团队包括来自康奈尔大学和华盛顿大学的10位服务人员,这10位服务人员有着各自的专业背景与擅长的领域,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Dataverse Network规定了每周的开放办公时间,每周举办活动以向哈佛大学的科研人员和员工提供利用Dataverse Network进行科学数据管理和共享的帮助。

3 启 示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总结出英美澳科学数据存储与共享平台建设具有如下特点:①多层面的政策支持。英美澳三国的政府、科研资助机构、高校均制定了科学数据管理政策,促进数据保存与共享,支持科学数据存储与共享平台的建设。②充足的资金来源。平台建设的经费得到了来自政府、基金会、专业学会、高校、社会的支持,多渠道的资金来源保障了资金的持续供给。③以合作建设为主。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合作伙伴包括政府机构、科研院所、高校、商业机构等,利用合作伙伴的优势为平台建设提供服务。④提高存储内容的数量并保障质量。首先,拓展数据收集渠道,发展成员机构,由成员机构提交数据,整合现有数据系统的数据,收集政府机构的数据,鼓励科研人员提交个人的研究数据等,这种多途径的数据收集方法,保障了数据的数量;其次,制定数据选择与评价标准,对数据进行评价和筛选,保障了数据的质量。⑤专业的服务人员与多样的服务方式。从合作机构或全国各地招纳服务人才,以服务人员的学科背景或擅长的领域确定其服务方向,配备服务专员且服务人员数量众多;提供的服务涵盖了科学数据管理、存储、获取、再利用、引用、教育培训、咨询等各个方面。

我国的科学数据存储与共享平台建设处于起步时期,国外的建设经验可以为我国提供借鉴和参考。

3.1建立政策保障体系

政策对科学数据存储与共享平台的建设起着宏观引导和支撑的作用。英美澳三国的科学数据存储与共享平台的建设有国家、科研资助机构、高校多层面的政策支持,因而发展迅速。我国虽然已经出台了几项政策,但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科研资助机构(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以及科技部、教育部等相关组织机构)也都未在资助项目申请指南中有明确的科研成果开放规定[20],专业学会、科研院所、高校等还没有制定相关政策。缺乏政策支持,造成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高。我国应借鉴英美澳在制定科学数据存储与共享政策的实践,建立健全政策保障体系。除了完善国家宏观政策外,还要加快制定机构层面的政策。我国的科研资助机构应制定科学数据存储与共享政策,规定受资助科研项目产生的科学数据如何进行管理、保存与共享,表明自身立场,提高科研人员对科学数据存储与共享的重视。高校是科学数据的主要产生地,有着丰富的数据资源,是科学数据存储与共享平台建设的主要力量之一。国外许多高校已经制定了科学数据管理政策,建立了本校的科学数据存储与共享平台,我国高校也应该为本校的科学数据存储与共享平台建设提供政策支持。

3.2拓展资金来源渠道

充足的资金来源是科学数据存储与共享平台持续运营的关键。我国目前正在建设或已建成的科学数据存储与共享平台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支持,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例如,武汉大学的“高校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由教育部“211工程”三期建设提供经费支持,复旦大学的“社会科学数据研究中心”由学校985三期规划提供经费支持。英美澳的科学数据存储与共享平台在建设过程中不断受到来自基金会、专业学会、高校、社会的经费支持,多样化的资金来源保障了平台的资源建设与后续服务的开展。我国的科学数据存储与共享平台资金来源单一,不利于平台的长期发展,要改变这一现状,除了国家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各级平台建设以外,还应该积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首先,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规定地方政府、高校等对科学数据存储与共享平台建设提供财政支持,以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经济组织的赞助;其次,建设主体应积极寻求多方资助,以立项的方式申请科研资助机构、专业学会对平台建设项目的资助,通过合作关系争取组织团体、企业、个人赞助。

3.3合作共建

合作共建可以节省成本,避免重复投入,并可扩充数据来源,特别是对于缺乏技术、资金、人才的建设主体,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共同建设科学数据存储与共享平台。我国的科学数据存储与共享平台以独立建设居多,缺乏合作伙伴的参与,仅有“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由国内外的数据管理组织、高校等多个机构合作建设,“复旦大学社会科学数据研究中心”受到美国布鲁金斯学会、Rice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等国际学术机构的关注和支持。鉴于目前我国的科学数据存储与共享平台建设刚刚起步,相关资源并不充裕,应该加强区域内、系统内的合作,如一定区域内的合作共建、高校之间合作共建;还应该发展合作成员,加强与政府部门、高校、数据库商、图书馆、信息技术公司等机构的合作,利用政府部门、高校、图书馆、数据库商的数据丰富平台的资源内容,利用图书馆的服务人才优势为平台提供数据服务,利用信息技术公司的技术人才优势为平台建设提供技术支持等。

3.4丰富数据内容,保证数据质量。

英美澳科学数据存储与共享平台的数据来源广泛,数量丰富,我国应借鉴其经验,加强数据资源建设,积极寻求数据收集渠道。政府部门、科研院所、高校、数据库商、图书馆等都有着大量的科学数据,可与这些机构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从合作伙伴处收集数据。科研人员是科学数据的生产者,科研项目是科学数据产生的主要源泉,因此科研资助机构有必要制定政策,规定受资助科研项目产生的科学数据应该提交和共享。平台的建设主体应加强宣传,制定激励机制,提高科研人员对科学数据共享的认识,激励科研人员积极提交数据。此外,在平台数据内容充足的前提下,为了保证科学数据的质量,需要制定数据质量控制办法,可参考UK Data Service制定数据选择和评价准则,由专门人员对数据进行评价和筛选,通过审核的数据才能存储在平台数据库中。

3.5完善平台的数据服务功能

科学数据存储与共享平台的主要功能是保存科学数据并提供数据服务,因此完善的数据服务功能至关重要。司莉、华小琴调查了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的8个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分别从科研效能、引用情况、服务统计等方面考察各个平台的服务效能及影响,指出各个平台的科研效能较低且差距较大、忽视数据引用和可获取性、平台服务形式较单一等问题[21]。可见,我国科学数据存储与共享平台的服务功能还比较欠缺,服务体系不完善。科学数据存储与共享平台除了应具备基本的数据提交、存储与浏览检索功能外,还应该提供扩展服务,如针对目前科研人员对科学数据管理不甚了解、数据管理技能不高的情况,提供科学数据管理教育与培训服务;为提高数据利用率与规范数据利用过程,提供数据利用服务,如介绍数据引用规范,推荐数据引用格式,介绍数据再利用与数据分析工具等;介绍科学数据管理与利用的过程中可能涉及的伦理和知识产权问题;提供数据提交与保存服务、参考咨询服务、用户请求与反馈服务、个性化服务等。

参考文献:

[1]司莉,文明.国外科学数据管理与共享政策调查及对我国的启示[J].情报资料工作,2013(1):61-66.

[2]孙枢,张先恩,郭增艳,等.美国科学数据共享政策考察报告[J].中国基础科学,2002(5):37-39.

[3]Australian Code for the Responsible Conduct of Research [EB/OL].[2015-08-22].http://www.nhmrc.gov.au/_files_nhmrc/file/publications/synopses/r39.pdf.

[4]陈大庆.英国科研资助机构的数据管理与共享政策调查及启示[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8):5-11.

[5]Dissemination and Sharing of Research Results[EB/OL].[2015-08-30].http://www.nsf.gov/bfa/dias/policy/dmp.jsp.

[6]唐义,张晓蒙,郑燃.国际科学数据共享政策法规体系: Linked Science制度基础[J].图书情报知识,2013(3):67-73.

[7]NHMRC Statement on Data Sharing [EB/OL].[2015-08-28].http://www.nhmrc.gov.au/grants-funding/policy/nhmrc-statementdata-sharing.

[8]UK Institutional Data Policies[EB/OL].[2015-08-22].http://www.dcc.ac.uk/resources/policy-and-legal/institutional-datapolicies.

[9]Research Data Policy Briefing [EB/OL].[2015-08-22].http://www.dcc.ac.uk/sites/default/files/documents/resource/policy/DCC_policy_briefing_2011.pdf.

[10]ANDS Project Registry[EB/OL].[2015-08-22].https://projects.ands.org.au/policy.php.

[11]The Dataverse Network: An Open-Source Application for Sharing,Discovering and Preserving Data[EB/OL].[2016-06-28].http://www.dlib.org/dlib/january11/crosas/01crosas.html.

[12]UK Data Archive Strategic Plan 2010-2015[EB/OL].[2015-08-20].http://www.data-archive.ac.uk/media/113180/ukdastrategicplan20102015summary.pdf.

[13]Current Member Nodes Summary[EB/OL].[2015-08-22].https://www.dataone.org/current-member-nodes.

[14]Describes Our Data and Services[EB/OL].[2015-08-20].http://ukdataservice.ac.uk/media/204683/ukdataservicebrochure.pdf.

[15]ESRC Research Data Policy[EB/OL].[2015-08-20].http://www.esrc.ac.uk/about-esrc/information/data-policy.aspx.

[16]Data Purchase Guidelines[EB/OL].[2015-09-24].http://ukdataservice.ac.uk/news-and-events/newsitem/?id=4047.

[17]Research Data Australia Collection Development Policy[EB/OL].[2015-09-30].http://ands.org.au/services/rda-collection-devtpolicy.pdf.

[18]Collections Development Policy[EB/OL].[2015-09-24].http://ukdataservice.ac.uk/media/398725/cd227-collections developmentpolicy.pdf.

[19]Collections Development Selection and Appraisal Criteria[EB/OL].[2015-09-24].http://ukdataservice.ac.uk/media/455175/cd234-collections-appraisal.pdf.

[20]李慧佳,马建玲,王楠,等.国内外科学数据的组织与管理研究进展[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23):130-136.

[21]司莉,华小琴.我国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服务效能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4):24-26.

Study on the Status and Enlightenment of Scientific Data Storage and Sharing Platform in England,America and Australia

[Abstract]Scientific data storage and sharing platform is the infrastructure for preservation,open access and utilization of scientific data set.Netwok survey method i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status of scientific data storage and sharing platform of England,America and Australia,in the following 5 aspects,policy and legal support,fund sources ,construction mode,data collection and data service,which would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data storage and sharing platform in China.Our country should establish the policy guarantee system of scientific data management and sharing,expand the sources of fund,cooperation,enrich the content of data,to ensure data quality and perfect the data service function on the platform.

[Key words]Scientific data; Data sharing; Platform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变革与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4-GH-574;河南省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E-science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管理与服务模式研究”,项目编号:SKJYB2016-17的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

完颜邓邓女,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图书馆学2014级博士研究生。

高峰男,现工作于河南理工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收稿日期:2015-10-10]

猜你喜欢
数据管理资助机构
企业级BOM数据管理概要
定制化汽车制造的数据管理分析
海洋环境数据管理优化与实践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28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今日农业(2020年24期)2020-12-15 16:16:00
CTCS-2级报文数据管理需求分析和实现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