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雅(广州图书馆 广东 广州 510623)
公共图书馆读者培训中的游戏应用研究
陈雅(广州图书馆广东广州510623)
[摘要]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普及,读者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促使公共图书馆使用新型的读者培训方式。公共图书馆利用在线游戏对读者进行培训在设备上和实践上都具有可行性。清华大学和武汉大学的图书馆利用在线游戏进行新生入馆培训,成效斐然。公共图书馆可以借鉴高校图书馆在此方面的经验,但是要注意与高校图书馆服务目的、对象、项目等方面的不同,针对读者需求,设计普通版和少儿版的读者培训游戏,同时进行多媒体与卡通形象的宣传与推广。
[关键词]读者服务读者培训图书馆利用图书馆游戏
《公共图书馆宣言》指出:“公共图书馆,作为人们寻求知识的重要渠道,为个人和社会群体进行终身教育、自主决策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公共图书馆是地区的信息中心,它向用户迅速提供各种知识和信息”;“每一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而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的限制”[1]。可见,公共图书馆需要公平地向最广泛的读者群体提供服务。
公共图书馆读者数量多、类型多、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公共图书馆的读者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笔者对广州图书馆官方微博[2]进行统计,从2014年6月1日至2015 年5月31日收到的投诉与建议共308条,汇总情况如表1所示。
通过表1可知,1~4项的问题大多数是因为读者对图书馆概况和使用规则不了解(含读者对图书馆期望值过高)造成的投诉。这些情况是可以通过读者的教育培训、提高读者素质予以解决的。
表1 读者投诉与建议情况汇总表
我国高校(如清华大学和武汉大学)巧妙地采用图书馆游戏的方法对读者进行教育培训,使读者在愉快的游戏氛围中熟悉并牢记图书馆使用规则,游戏培训的方法成效斐然。本文将介绍清华大学图书馆游戏的设计和武汉大学图书馆游戏的推广方法,以期为公共图书馆的读者培训工作提供范例,使公共图书馆更好地进行读者服务工作。
2.1必要性
公共图书馆读者培训的内容包括:图书馆的使用规则,书刊资料的借阅规则,图书馆的资源、服务的内容等信息。
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不发达的年代,图书馆告知读者各类规则的手段有:张贴“读者须知”和派发图书馆规则宣传单;通过“办证须知”,让读者了解遵守图书馆规定方能办理借阅证;举办讲座,介绍如何使用图书馆;图书馆员在日常服务、与读者面对面的交流中,告知读者图书馆的各类规则。以上4种方法,在实践中都能取得一定成效。但是,由于公共图书馆读者为最广泛的群体,且对于旧式的读者培训,读者参与度不高,造成很多读者没有耐心熟知图书馆的资源情况和使用规则,从而产生投诉事件。
现今,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普及,读者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促使图书馆使用新型的读者培训方式。新型的告知读者图书馆使用规则的方法包括:通过网站、社交媒体、宣传视频等方式发布图书馆相关信息;图书馆利用游戏的方式进行读者培训工作;组织读者参与多种形式的阅读交流推广活动等。新型的读者培训工作方式相比传统的读者培训方式,其读者参与度更高,效果更好。
2.2可行性
(1)设备上的可行性:第一,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和电脑的普及使用,让读者在设备上具有参与的可行性。第二,大部分图书馆都设有“电子阅览室”,这为新型读者培训工作提供了硬件上的可行性。
(2)实践上的可行性:我国高校图书馆已使用游戏进行读者培训工作,效果甚佳,如清华大学图书馆率先推出了图书馆游戏并获得广泛好评;武汉大学图书馆实行新型读者培训工作已近两年,实施效果甚好。
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的图书馆游戏在设计和推广方面各有值得称道的特点。清华大学的图书馆游戏,最突出的优点在于其设计的新颖性:把图书馆的基本情况、服务和使用规则等融入游戏中;武汉大学的图书馆游戏推广策略,把武汉大学图书馆游戏打造为一个品牌,增加了图书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1设计
人具有好奇、参与、爱好挑战等特性,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若能投入地学习,则容易把知识点记牢。基于以上的特点,图书馆只要设计出符合人的特性的游戏,读者便可以迅速、高效地学会图书馆的使用规则。“活生生”的游戏学习当然比单调、“冷冰冰”的图书馆条文更易于被读者接受。
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不再局限于纸张文字,出现了更直观具体、简便易懂、易为人接受的传播方式,如视频短片和游戏等。图书馆视频相当于从前“图书馆使用规则”的另外一种表达形式,即用故事的方式,把图书馆的资源、使用规则和知识等融入故事中,读者通过观看视频便可获知图书馆使用知识。相比视频,图书馆游戏让读者更有参与感,使读者对图书馆规则的领会比观看视频效果更好,游戏的形式使得冰冷的规定条文变成有参与的任务,使读者容易理解和接受。
清华大学图书馆推出了两个有代表性的游戏:“书之秘语”“排架也疯狂”。
2013年5月推出的“书之秘语”,被设定为国内流行的剧情类网络游戏,设计者构建了层层推进的故事情节,设计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动漫形象,再现了图书馆的真实场景,伴随着游戏故事情节的推进,更有数个富有挑战性的小游戏穿插其中,多达15个游戏关卡[3]。读者犹如游戏中的主角,在游戏的情景中了解图书馆的空间资源布局、图书的分类和排架知识以及使用图书馆的各种注意事项。值得一提的是,该游戏中的图片和场景皆为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实体场景,读者在玩乐游戏后,相当于在电脑中参观了清华大学图书馆。
“排架也疯狂”为一个小游戏,由于对内存和技术需求比较高,所以仅限于校园网使用者。游戏界面为几排书架,上面放着不同索书号的各类图书,要求读者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索书号顺序进行排列整理,只有图书排列正确的读者才能得到相应分数,并且在规定时间内获得足够分数才能过关,从而进入更难的一关。读者用游戏的方式学会了图书馆的排架规则,因此更容易找到所需图书。
3.2推广
武汉大学图书馆推出的新生通关游戏“拯救小布”,将图书馆历史概况、资源、服务和宣传活动等信息融入到游戏中,其利用网页、微博等新媒体及举办活动等进行广泛的宣传推广,措施如下:
(1)新生以在线玩游戏通关的方式开通图书馆账号。
(2)新生宣传资料:推出多种宣传资料,包括《武汉大学图书馆菜鸟秘籍》《馆长致新生的一封信》《武汉大学图书馆读者手册》等,如《武汉大学图书馆菜鸟秘籍》包含“通关游戏”“文化活动月”“信息素养”“布见布散”四大内容。
(3)图书馆网站设置新生专栏:武汉大学图书馆首页显示“新生专栏”,读者通过链接可进入“新生专栏”页面中的“新生游戏”板块。
(4)新生入馆培训:在新生入馆培训课件中,融入了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员“小布”的生动形象,并专门为“小布”配了解说词,培训课件以“小布”为向导、以“教你玩转图书馆”为主题,带领新生“参观”图书馆[4]。
3.3成效
清华大学图书馆“爱上图书馆视频及排架游戏”获第10届IFLA国际营销大奖[5];“爱上图书馆之排架也疯狂”游戏亦在图书馆主页上发布。据不完全统计,相关视频在各种网站上的总点击量已超过20万次,游戏点击率超过2 000人次[5]。
武汉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案例《基于卡通形象“小布”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在2014年中国图书馆学会“高校阅读推广活动优秀案例”征集活动中荣获一等奖[6]。“小布”作为武汉大学图书馆的卡通形象,是图书馆与读者之间重要的情感纽带。它拉近了图书馆与大学生读者之间的距离,改变了图书馆传统的阅读推广模式,增强了阅读推广活动的趣味性,变阅读为悦读,提高了读者参与度。“小布”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树立现代高校图书馆的新形象,使图书馆变得更亲切、时尚、人性化[6]。2014—2015年,武汉大学图书馆新生入馆培训游戏《拯救小布》共有近1万名新生参与[7]。
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在服务目的、服务对象、服务项目、获取服务方式、图书资源配置、经费来源、馆舍布局等方面均有不同。因此,公共图书馆应用游戏对读者培训时,与高校图书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区别:
(1)服务目的不同。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为在校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以及为教师教学与科研服务;而公共图书馆的主要职能则是侧重于满足大众学习文化知识的需求,普及科学常识,培养读书兴趣,提高全民素质。
(2)服务对象不同。高校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侧重于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图书资料的配置也以专业图书为主;而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比较广泛,包括各种职业、各种年龄和各种文化程度的读者,读者需求大同小异,大多数是满足自己的阅读爱好、休闲欣赏等,因此公共图书馆主要配置种类丰富、复本量较多的文学著作、历史文献、科普作品等资源。
(3)服务项目不同。正是由于服务目的不同,使得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项目也不一样。高校图书馆除了传统的图书借阅之外,还提供参考咨询、查新查引、学科馆员等服务,以满足读者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的需要,而极少提供娱乐或者餐饮之类的服务。公共图书馆考虑到读者需求,特别是老人和幼儿读者的需要,除了常规服务以外,还会在幼儿教育、老人保健、科普常识等方面提供讲座、辅导、展览等。
(4)获取服务方式不同。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在校注册学生和教职员工,采取的是“一卡通”自助式服务方式,读者持卡进入图书馆,经过专门培训后即可熟悉借阅设备和规程。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所有大众,凭身份证即可享受服务[8]。
根据以上不同,公共图书馆采用游戏方式进行读者培训工作,在游戏内容设计、管理、推广等方面都需要作出相应的改变。
公共图书馆的受众面更广,承担的社会责任更大,其在图书馆游戏的设计、管理、推广上的难度和复杂程度都比高校图书馆高。
5.1特点
5.1.1在设计方面,需要满足各类型读者的需求。
从年龄层划分,公共图书馆的读者分为成人读者和少儿读者。公共图书馆在设计游戏时,需要特别设计少儿版,以达到从小开始培养读者良好阅读习惯的功效。另外,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群体还包括残障人士,在游戏设计上对此方面也需要有相应的设计,以显示公共图书馆对大众的贴心关怀。
5.1.2在内容方面,需介绍图书馆规则和服务项目等。
由于服务项目相对高校图书馆更多,因此公共图书馆在游戏内容的设计上应该放入更多的篇幅介绍图书馆的特色项目。例如,广州图书馆经常举办各类型讲座,内容涉及教育、保健、科普等,每星期在报告厅举办“雅村文化”活动,还设有少儿玩具图书馆等,这些都是广州图书馆的特色项目,应在游戏设计中有所反映。
5.1.3具有普及图书馆文明的作用
公共图书馆具有传播城市文明的作用,因此在游戏设计上,还需加入文明礼貌方面的内容。由于公共图书馆读者情况复杂,来自社会不同的阶层、年龄、职业,有的读者还不懂得如何文明使用图书馆,图书馆通过在游戏中加入文明使用图书馆的内容,可对其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
5.2设计
公共图书馆读者培训游戏需要根据读者的喜好和兴趣,结合图书馆实际需要,设计大众喜欢的游戏,在美工方面,设计大众喜欢的游戏卡通形象;在内容上以“游戏化”“在线化”的形式将图书馆的历史概况、资源、服务和宣传活动等信息融入其中。读者以玩游戏通关的方式在线开通图书馆账号,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便可接受关于图书馆的教育培训。除了单机游戏,读者培训游戏还可以和社交游戏模式结合,开发手机APP游戏等,以期更好地为读者开展服务。
由于公共图书馆向最广泛的读者群体提供服务,当然包括少儿读者的需求,因而游戏需要设计两个版本:普通版和少儿版。
(1)普通版游戏设计。首先,因为游戏具有普及性,目的是让读者获知图书馆使用规则等信息,所以应注重趣味性,避免使用专业词汇。其次,游戏的主角形象需符合该图书馆的个性特征。例如,某图书馆注重安静的阅读气氛,则游戏主角应该设计为安静、斯文的形象;若某图书馆以注重图书馆与读者交流为特色,则游戏主角设计可作相应改变。再次,在游戏内容上,公共图书馆具有的特色服务应有所体现。最后,游戏设计的场景应使用该图书馆的实物场景,使读者在参加完游戏培训后,即对图书馆大体的馆舍布局一清二楚,方便其使用图书馆。此外,图书馆应该定时征询和收集读者常见问题和意见,并把常见问题作为游戏内容,在游戏中解答读者疑问。
(2)少儿版游戏设计。在游戏设计上与普通版游戏大体相同,不同之处有:首先,游戏主角形象的设计可用少儿喜欢的卡通形象。其次,因为部分学龄前儿童不认识字,图书馆可以制作相应的卡通小短片,供其观看,方便其玩游戏。最后,少儿需在家长指导下进行游戏培训,以防止其沉迷游戏。
若公共图书馆在设计类似“书之秘语”的主题游戏外还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开发子游戏,如“排架也疯狂”类的游戏,并且对参与游戏的读者设立游戏排行榜,激发其使用图书馆的兴趣;也可以开发读者阅读竞赛类的游戏,如对应游戏,即名著对应作者或著作中的名言名句对应哪部著作等,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5.3管理
5.3.1读者入馆培训管理
新办证的读者需要先以在线玩游戏通关的方式开通图书馆账号,完成所有游戏任务,才能开通读者证的使用权限。本文建议在办证处附近设立读者培训室,室内放置游戏设备,并配备工作人员进行读者指导和设备维护工作。
5.3.2互联网读者管理
读者培训游戏具有传播城市文明的作用,因此,只要对图书馆有兴趣的读者,皆可玩该游戏。公共图书馆不像高校仅限校园网有限用户使用,而是面对所有的读者。所有的读者分为两类:“有读者证”和“没有读者证”。读者进入游戏首页,需要输入读者证号;同时页面提示,“没有读者证”的读者可通过“访客”的形式体验读者培训游戏。
“有读者证”的读者,可输入读者证等相关信息进入读者培训游戏 ;读者玩通游戏后,即开通图书馆帐号;以“访客”形式体验读者培训游戏的读者,由于其数量和登录时间不确定,因此,公共图书馆需要加大对游戏服务器硬件的投入,如增加主服务器的内存,提升数据中心网络带宽等。
此外,由于“访客”是不需要玩通所有图书馆游戏的一群人,他们可能在体验了一两关后就离开。因此,在这类“访客”离开时,游戏页面需要设计提示框,询问其为何离开。由于中途离开的“访客”多数是没有耐心又怕麻烦的人,提示框可以设计为“多选题+建议”模式,为“访客”提供选项,并且词语应该尽量简洁易懂。建议框,就是给“访客”一个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渠道,也便于读者培训游戏的设计者和管理者吸纳意见,改进读者培训游戏的设计。
5.3.3游戏数据统计管理
读者玩游戏的过程中,必然有在游戏中做出错误选择的情况,游戏系统应作相应记录,统计出读者在虚拟的游戏环境下,哪些游戏关卡发生错误最多,图书馆通过统计分析,对游戏系统进行改进,甚至反思图书馆某些规则的制定是否合理,从而使图书馆服务越来越完善。
5.3.4游戏运行管理
由于公共图书馆向最广泛的读者群体提供服务,只要数字网络覆盖的地方,就能比较快速地传播信息,为了让更多的读者知道自己,互联网成为公共图书馆必然选择的宣传渠道之一。因而,读者培训游戏也初步设计为互联网游戏。公共图书馆的读者培训游戏面向全社会的读者,因此,游戏运行所需的网速比高校图书馆要高,网络带宽比高校图书馆要大;硬件设备要求比高校图书馆更高;游戏的难度设计方面,要增加趣味性和游戏关卡的层次递进性等。此外,图书馆读者培训游戏还需与时俱进,应作为一个长期运行的项目,适时修订与完善。
5.4推广
5.4.1多媒体宣传
(1)推出宣传印刷品《图书馆读者手册》。内容涉及图书馆资源分布、图书馆规则、图书馆文明、图书馆服务等,发放《图书馆读者手册》的地点应在读者培训游戏区,读者可以在阅读《图书馆读者手册》后,更顺利地把游戏玩通关。此外,在图书馆进行户外宣传的时候,其也可以作为图书馆宣传品进行广泛派发。
(2)拍摄视频短片。视频短片应在图书馆的大屏幕播放,以及在相应的宣传平台上广而告之。视频短片的内容涉及图书馆的馆藏分布、图书馆的特色服务、图书馆的使用规则、图书馆的文明礼仪等。
(3)图书馆网站协助宣传(设置专栏)。读者可通过图书馆网站首页上的链接进入专栏。该专栏设置图书馆概况、图书馆历史、图书馆资源分布、图书馆规则、图书馆文明、图书馆服务、咨询热线等模块,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类资料详尽介绍与读者相关的图书馆资源、服务、活动等内容。
5.4.2相关的推广活动
游戏排行榜就是对读者培训游戏通关最快的读者予以公布和奖励,也可以在年度最佳读者颁奖礼时,设立“读者培训游戏通关最快者”的奖项。拓展读者培训游戏的内容,可以加入其他有社交互动平台性质的读者阅读排行榜,或者读者阅读竞赛等板块内容,把单调的问答式游戏发展为团体互动式游戏,就如电脑游戏由从前的单机游戏进化为现在的大型社交游戏一样。
5.4.3图书馆卡通形象的推广
图书馆读者培训游戏的主角可设置为卡通形象,凡有图书馆活动,如年度最佳读者颁奖礼、少儿阅读推广活动等,这个卡通形象必然出现,就会加深大众对其的印象,以打造图书馆品牌形象。该卡通形象也可印刷在图书馆的宣传品上,并且在网站上进行宣传,成为图书馆形象品牌建设的一部分。
5.5应注意的方面
可以想见,若公共图书馆推出有趣的读者培训游戏,读者必定会热情参与,一改以往读者培训工作难以开展且效率低的局面。由于读者众多,公共图书馆应用读者培训游戏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游戏使用频率高,图书馆要注意所使用电脑的保养,同时需推出手机及远程服务,使读者在图书馆以外的地方也可以参加读者培训游戏。
(2)图书馆应注意培训场地的秩序维护,若过多读者玩游戏而导致可使用的电脑过少时,应建议读者使用手机等设备进行培训,合理疏导读者。
(3)工作人员在进行读者培训游戏的时候需要特别有耐心,工作的同时也是收集读者意见、了解进行读者服务的最佳时机,能拉近读者与图书馆的关系。工作人员在服务时应对参加培训游戏的读者进行分类,如按照年龄分类为幼儿、青少年、中年、老年。因每个年龄层的读者特性及需求大体相似,工作人员可根据读者特性提供最合适的服务方式。例如,幼儿读者在父母陪同下进行培训游戏,工作人员在指导小朋友时,也需要注意和家长的沟通。幼儿读者一般是最耗服务时间的群体,但又是阅读推广很有效的群体,因为能与幼儿到图书馆共度亲子阅读时光的父母,通常乐于听取图书馆员的图书推荐,甚至主动询问适合幼儿阅读的书目有哪些,这时,工作人员可以指引其到本馆的少儿阅读区。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也是容易沟通的群体,可以通过其言行举止,询问其对图书馆哪类图书感兴趣,并进行阅读推广和指引。中年人和老年人则属于极少使用读者培训游戏的人群,但由于需参加读者培训游戏、玩通关才能开通读者账号功能,对于这类读者,工作人员可以在其同意的前提下,向其演示游戏通关的过程,并配以解说。若其确实不愿意使用读者培训游戏,则可以通过前台办理开通读者账号业务。
(4)读者培训游戏不限于初次办证的读者,读者可随时重温游戏内容。
(5)图书馆游戏不仅能进行读者培训,更是图书馆对外宣传的手段。游戏及视频需定期更新,以保证读者对此游戏及服务方式的关注度,从而逐步提高图书馆的知名度。
图书馆除培训游戏外,还有帮助读者寻找图书的游戏,如清华大学图书馆推出了“寻宝图书馆”:该游戏基于北京英进质方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馆内通”安卓版手机APP软件,通过定位,使游戏参与者在互动中了解图书馆、熟悉图书馆[8]。参与体验游戏,读者自己一个人也能轻松掌握图书馆的功能区域,快速导航直达[8]。游戏的方式和理念还可以应用于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其他方面,如举办读者活动等。
当今数字时代,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使用,使电子游戏方式辅助教育成为一种有效手段。公共图书馆可利用社交平台,开发图书馆游戏,使读者更愿意走进图书馆,形成读者社交网,让图书馆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1994 [EB/OL].[2015-09-17].http://baike.baidu.com/link?url=oDwnTom3E5W_da3vyuhnH3hanBbl9tk56G55_T97Jwkdg74pfclwuzMUk2QYPNxV2kYZ8kGgJX6rXbMKPekjpK.
[2]广州图书馆微博[EB/OL].[2015-09-16].http://weibo.com/gzlib?c=spr_qdhz_bd_baidusmt_weibo_s&nick=%E5%B9%BF%E5%B7%9E%E5%9B%BE%E4%B9%A6%E9%A6%86.
[3]清华大学SRT项目.书之秘语[EB/OL].[2015-09-15].http://booktalk.lib.tsinghua.edu.cn.
[4]武汉大学图书馆咨询部党政办公室.图书馆积极准备新生入馆教育培训工作[EB/OL].[2015-09-15].http://gzw.lib.whu.edu.cn/pe/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748.
[5]清华大学图书馆.清华图书馆“爱上图书馆视频及排架游戏”获第10届IFLA国际营销大奖[EB/OL].[2015-09-18].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news/4205/2012/20120327133548364769738/20120327133548364769738_.html.
[6]周燕妮,卢林.武汉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案例获“高校阅读推广活动优秀案例”一等奖[EB/OL].[2015-09-18].http://www.sal.edu.cn/tushu-Info.asp?id=5466.
[7]武汉大学图书馆.新生游戏《 拯救小布》 [EB/OL].[2015-09-15].http://www.lib.whu.edu.cn/freshman/game.asp.
[8]清华大学图书馆.“寻宝图书馆”手机APP有奖体验游戏延期![EB/OL].[2015-09-18].http://lib.tsinghua.edu.cn/dra/news/annoucement/5859.
Research on the Game Application of Reader Training in the Public Library
[Abstract]The spread of Internet and digital technolog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reader's cultural education,promote the public library to use a new way of reader training.It is feasible for public libraries to use the online game to train the readers in the equipment and practice.Libraries of Tsinghua University and Wuhan University use the online game have made a great achievement in freshmen training.The public library could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 of university library in this regard,bu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difference in aspects of the service purpose,object and program of university library,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readers,designs the general version and the children's version of the reader training game,while carries out the publicity and promotion of the multimedia and cartoon image.
[Key words]Reader service; Reader training; Library utility; Library game
[中图分类号]G252.65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
陈雅现工作于广州图书馆采编中心,馆员。
[收稿日期:2015-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