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希凯
对地质勘查业去产能去库存的思考
■ 王希凯
地质勘查业有两类产品:一类是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提交的矿产地,它是用地质信息反映的具有实物形态的物质;另一类是用地质信息反映的集成或单项的地质信息。文章对地质勘查业的去产能、去库存的定义进行了解释,分析了地勘业形成过剩产能、产品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深化地质勘查业改革的建议:包括要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构建合格的地质勘查成果和勘查技术劳务供给主体等。
地质勘查业;去产能;去库存;供给侧改革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当前经济活动领域最热门的话题。它的根本意义就在于促进经济增长动力的根本转变。经济规律表明,经济增长主要来自要素投入的增加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前者主要指劳动力投入和资本投入的增加,而后者是指扣除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贡献后,由技术进步、管理水平、劳动力素质、要素使用效率等其他要素的改进和革新带来的产出。根据这个分析,结合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资本边际效益下降、杠杆率较高等结构性问题,党中央提出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要大力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核心是着力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宏观经济改革从需求管理向供给管理的重大转向,意义重大。而地质勘查业所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全部处于供给侧,必须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部署,分析研究自己的问题,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对此,《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已经提出:“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格产能过剩行业新增产能用矿管理,注重勘查开发中的去产能、去库存”。本文着重讨论勘查中的“两去”问题。
去产能、去库存,是指去掉过剩的产能,减少产品库存,而所以产生过剩,一般说是由于供给大于需求,市场无法容纳;或者由于产生了无效供给,即供给不能适应和满足结构变化的市场需求。可见决定过剩还是不过剩,市场是唯一验证的标准,而不是政府说了算。明确这一点,对讨论地质勘查业的过剩产能和过剩产品很重要。因为在现行体制下的地勘单位强调的往往是国家和政府的资源保障需要,而不大重视企业能否有效利用。不改变这种认识,难以找到自己存在的问题。
我国地质勘查业主要有两类产品:一是探明的矿产资源量,即矿产勘查产品,它是用地质信息圈定的具有实物形态的物质;二是专项的地质信息集成,即地质信息本身就是产品。前者是存货生产,产出后用来出让或自己使用,因此它有库存问题;后者是订货生产,即向出资者承包技术劳务,是一种服务能力,对供给者来说不存在库存问题,但存在产能问题。所以去产能和去库存,在地质勘查业分别表现在两类地质产品不同的提供上,即存货生产还是订货生产。
1.1 关于矿产勘查产品,即探明的矿产资源量
它应当属于整体矿业生产经营的一部分,从大的产业划分,应当属于矿业的组成部分。由于矿产资源是具有隐蔽性的自然资源资产,开发它必须首先找到它,所以矿业生产的流程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通过勘查,把隐伏的天然形成的矿产资源,转化为企业可以开发利用的会计学意义上的矿产资源资产;二是通过采矿,把会计学意义上的矿产资源资产,转化为社会所需要的矿产品。从矿业生产经营角度说,这第一个转化就是矿产勘查的直接目的。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并规定:这个资源“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资产:①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②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由此可见,只有经过勘查的并且企业可以确认的矿产资源,才能称之为矿产资源资产。它是矿山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矿山企业为了保持自己的持续生产或扩大生产,必须有一定的矿产资源资产储备,同时也必须为这种储备付出必要的财务费用。在正常情况下,企业会根据自己的利益做出合理安排,无须外部让他去库存或者增库存。但是在我国,由于矿产勘查业的体制和机制改革还没有到位,在固体矿产勘查中还有相当一部分非企业投资探矿,加上政府出台的政策诱导,造成在已经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中有一部分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其中有的已形成无效供给。它们或者是品级太差、品位太低,或者是埋藏太深、可望不可及,或者是开采条件不佳、开采环境恶劣,不具备技术经济可行性,按照市场价格评估,早已是负资产;有的在供给的总量上,不考虑市场容量,一味追求所谓战略性矿产、主要矿产,在规模上强调大型、特大型,实施过度勘查。比如已经探明的某些重要矿产储量,按照现有的生产规模,足够开采几百年;有的供给和需求在结构上很不匹配,市场上已经饱和的,还在源源不断地供给,而市场短缺的,却常常供不应求。所有这些都应通过调查研究,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估,本来这种评估,对企业投资形成的过剩,是很容易求得真相的,可是对政府出资形成的过剩,做起来就比较困难。因为一方面这里的过剩,没有自身资金的压力,投入早已核销;另一方面过去是把它作为成绩向领导汇报的,如今突然成了“过剩产品”,不好交代。但为了吸取教训,应当把产生问题的体制机制找出来,防止再犯同样的过失。
1.2 关于地质勘查生产能力,即提供全部地质信息产品的能力
这主要体现在现有的“百局千队”身上。即计划经济体制下留给他们的劳动力(其中主要是地质技术人员)、装备以及相应资金形成的生产能力,相当庞大,可能是世界上绝无仅有。据1989年统计报表,全国共有919个地质队,46个局级实验室、102个科研单位、95个工业企业、96个地质院校。职工总数681138人,其中地质技术人员64480人。他们分属于地矿、冶金、有色、化工、建材、武警、煤炭、核工业、轻工等部门,号称“百局千队”。1999年中央决定对其实行属地化管理、企业化经营,并保留一支公益性地质队伍,成立“中国地质调查局”。但是到2015年,“百局千队”的基本格局并没有变,仍有职工484066人(不包括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比1989年减少197072人,但同期已退休职工405500人,新增218373人。
地质勘查生产能力作为产业运作起来,必须有地质勘探费或地质勘查投资持续投入。如果没有这种投入,只剩劳动力、技术装备和相应资金,必将处于闲置状态,可以把它称之为地质勘查过剩产能。此外,那些产出市场无法利用的地质成果的产能,也属于过剩的范围。这里仅就地勘单位本身的闲置要素评估其过剩产能。评估方法是:以2015年地质勘查业现有职工数为基数,减去当年从事本行业职工23.85万人,再减去从事矿业的职工2.52万人、从事工程勘察的职工23.85万人,尚有职工14.4万人,他们当年只创造了230亿元的收入,人均产值为16万元,只相当于从事地质勘查业生产的8万人实现的产值。由此可以估算,这一年大约有6.4万人的剩余(即14.4万人减去8万人),占职工总数的13.3%。当然,这只是按照全国地勘队伍估算的。在一些资源大省(区),真正有效的地质勘查技术力量可能还有短缺的,他们的地勘工作还是超负荷的。
但总体说,这个估计可能比较保守,因为从近几年地质勘查的总需求来看(油气勘查除外),每年都徘徊在700亿元左右,按照人均创造产值30万元计算,也只能承受25万人的队伍,尚有24万人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这应当是本行业突出的矛盾,但对这个矛盾,始终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今后随着改革的深化,政府出资找矿必将逐步退出,而表现在市场需求上的探矿投资究竟有多少,实在不好预测。因为把投资全部交给地勘单位放手让其为出资者找矿,除政府之外,其他投资主体都很难接受。所以地质勘查的总投入,并不能都体现在地质勘查市场的总需求。至于“大地质需求”,多是从事技术劳务的地勘单位热心呼吁,而决定其规模大小的则是出资者,而且从当前实际需求看,每年也只有100亿元左右,今后再发展也难以达到供给方的期望。
2.1 地质找矿成果出现的问题,责任主要在探矿出资主体身上
一般说商业性地质找矿,如果纯属企业出资,不会形成自己不能利用的地质成果。因为在探采结合的体制下找矿探矿,是用自己的钱为自己使用找矿,既会讲究使用效果,也会力求节省成本。正如大庆提出的“没有效益的储量一吨也不要”。在探采分离体制下的找矿探矿企业,是用自己的钱为市场找矿,它也会既讲究使用效果,又力求节省成本。因为找出的矿,如果市场不能承认或者成本收不回来,他的资金链就要断裂,这是其无法承受的。这些都是经济规律使然,违背它就要受到惩罚。从我国近几年的实践看,所有的油气勘查以及大型矿业集团自己找矿探矿,很少发生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和矿产地无法利用的情况。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基本上都是政府或事业单位出资找矿探矿。因为在指导思想上他们赋予地质找矿太多的政治含义,却没有把“满足市场需求”作为服务宗旨。因此在体制、机制上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第一,他们实行事业体制管理,费用化核算,投入的资金严格说不是投资,而是经费,当年拨出,当年核销。追求的是只有实物指标的探明储量和提交的矿产地数,至于这些成果是否为市场所需要,既不考核,也不追查。第二,他们实行整体项目发包,从项目论证到地质成果验收,全部请有偿服务的专家把关,都能顺利通过。而承包主体也都是事业单位,他们追求的是项目劳务价款,不仅收入稳定,且项目越多、实物工作量越多,收入越多。至于取得地质成果是否为市场所需要的,与其无关。第三,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这个找矿的体制和机制,有出资主体,有技术劳务供给主体,就是缺少真正的探矿权经营主体。这对任何一个企业投资找矿来说,都不会这样大撒手,他们即使对外发包劳务,也必须牢牢掌握运作过程的技术骨干和财务骨干。特别是普查找矿,面对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必须构建一个能够有效规避风险的体制和机制去应对。第四,必须指出,上述体制存在,对外部构成了不公平的市场竞争。他们可以优先使用公益性地质信息,有的通过协议出让获得探矿权,有的是替地方政府代持探矿权,具有承担经济风险和市场风险的无限能力。由此,在市场上必然对社会出资找矿形成挤出效应,造成市场竞争的逆向淘汰。长此以往,必然降低我国地质找矿的整体效益,提高其整体成本。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2 地质勘查生产能力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庞大的事业体制造成的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矿产地质勘查队伍,在固体矿产中是把矿业生产两大流程即探矿和采矿在资金链上切开了,各自独立运行,经济上互不相干,体制上相互独立。探矿(矿产勘查)的队伍分别按省区和相关部委组建,统由中央财政支付经费,称之为地质勘探费,实行限额管理,年初拨付,来年核销。这种体制,队伍是刚性的,一经形成,职工便属于政府雇员,没有退出机制;基层是大队一级地勘单位,内部结构雷同,从生产到生活,大而全、小而全;地质成果的供给和需求,在微观上没有连接和均衡机制,互不制约。地勘单位内部的生产要素,只能承担技术劳务的供给,不能独立从事地质勘查全部产业活动,相当于建筑工程队,只能打工。这样的体制,一旦停止或减少地质勘查费的供给,便会困难重重,难以适应。而且它不仅总量过剩,更存在结构性过剩,形成的“百局千队”格局导致各地勘单位生产经营同质化现象严重,在传统勘查领域供给趋同,差异化、创新性服务显得不足。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首先,在地质勘查总量上会出现刚性供给和弹性需求的矛盾,即失去或减少政府提供的地质勘探费之后,便会立即显露出地质勘查技术劳务供给的剩余(产能过剩)。应对这种剩余的只有社会对其需要,包括“大地质”的需要和企业探矿的需要。前者对这个巨大的供给很难满足,后者究竟有多大的市场容量,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面对这种局面,原地勘业的主管部门便提出了“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应当说也确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要形成稳定的格局也是很困难的。特别是事业体制下的找矿,脱离了市场需求的无限供给,容易加剧市场波动,导致勘查市场大起大落。正如地质工作者自己总结的,地勘队伍成为自己的“掘墓人”,形成找矿越多、资源过剩、地勘单位自身发展越困难的怪圈。
其次,地勘单位已有的生产要素构成,难以应对转产后对生产要素的需要。失去地勘费支撑的地勘单位,多的是劳动力,缺的是资本和资金,这对它的转产突围非常不利。本来按其技能和掌控的地质信息,向矿产开采领域发展是最有条件的。但是开矿大多是资金密集型,进入门槛高,地勘单位难以越过。依据2015年的统计,经过30多年的努力,全行业矿业产值才占总收入的13.8%,远远低于工程勘察所占的比例(26.1%)。可见资本这个要素,对地质找矿实际产能的形成最为重要,但至今在宣传地质找矿业绩上仍然不重视资本的作用,好像矿产资源都是勘查技能找出来的。其实失去资本支持的地质找矿技能,只能是过剩的产能。
再次,企业核算机制和事业核算机制的碰撞,阻碍了地勘单位的发展潜力。“带事业帽子,走企业路子”,是地勘单位在现行体制下存续的真实概括,但它只能维持现状,难以有较大的发展。原因就在于事业单位的核算,是以年度预算为核心,一年一了结,只能追求短期目标;而企业核算,是以资本的保值增值为核心,追求长期的整体目标。正是在事业机制核算的约束下,许多地勘单位用自有资金找矿,仍然是当年投放、当年核销,而一旦取得的地质成果有收入,由于没有成本或成本很少,形成大量“利润”,又难以处理。有的省局,年末在银行存款高达七八个亿,这哪里是生产经营?
2.3 在对矿产勘查业的认识上,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改革走向的要求
这种认识常常以地质找矿的特殊性来干扰改革进程。比如强调重要矿产资源的战略性,要求政府要专项介入。其实重要不重要,不是政府直接干预的理由,地质找矿的商业性质,决定了它必须运用企业机制运作,以便通过强劲的利益驱动,有效规避各种风险。在我国油气资源是最具有战略性的,但其找矿完全是由企业进行的,成效最佳。再比如以地质找矿周期长为理由,对所找到的企业不能利用的矿产资源,强调可以用于“储备”,以便“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其实对“周期长”,当事人早有认识,无论是在企业内部还是市场运作中,在部署上都有相应的提前量。更何况“储备”也是一种需求,储备主体要为此支付成本或价款,并承担储备期间的利息,不是捡“企业不能利用”的漏。再比如强调地质找矿风险大,财政应当有所分担,甚至主张财政资金应当搞到矿产普查,然后向企业出让探矿权。其实,高风险与高收益是相对应的,二者均衡后矿业的平均利润,仍高于其他产业,凭什么让财政为其分担风险?何况通过市场竞标定价,风险早已含在矿业权价款之中,企业并没有减少风险负担。至于说找矿成功率只有3%~5%,那是按矿点淘汰率计算的,而大多数矿点耗费很少,按投资损失计算,根本没有那么大的风险。还有的提出,鉴于当前地质找矿投入处于低谷状态,政府财政应当增加投入予以调节,使地质找矿活动得到均衡发展。这更是离谱。因为这种低谷,正是市场作用的结果,对此进行干预,无疑是逆市场机制而动。上述种种说明,处于供给侧的地质勘查业改革,阻力还是很大的,应当认真认识和解决问题。
3.1 在商业性地质找矿中,必须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可见,二者关系实际上是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作用的问题。资源配置的不同方式,会产生不同的配置效率。市场经济之所以能够使资源配置的最低成本取得最大利益,是因为在这种体制下,有关资源配置和生产决策是以价格为基础的,而由价值决定的价格,是生产者、消费者、工人和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在市场自愿交换中发现和形成的。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优势在于:第一,作为市场经济基本规律的价值规律,具有通过市场交换形成分工和协作的社会生产机制;第二,通过市场竞争,形成激励先进、鞭策落后和优胜劣汰的机制;第三,通过市场价格,会形成自动调节生产(供给)和需求的机制。这三种机制可以引导资源配置符合价值规律,以最小的投入(费用)取得最大的产出(效益)。可见,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是经济规律使然,违背它就要受到惩罚。
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必须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勘查市场体系,提供法制化的营商环境。围绕矿产资源勘查,市场建设主要有两个层次,即矿业权市场和勘查技术劳务市场。当前这两个市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第一,开放性不够,在准入上还有相当多限制;第二,竞争平等性不够,政企不分、市场分割,地方保护还很严重;第三,市场运行透明度不够,人为制造不少障碍;第四,市场发育不健全,缺少规范性法规制度。这些问题必须逐一研究解决,否则市场无法发挥它的决定性作用。而如果在探矿环节,市场配置起不了决定性作用,那么对整体矿业的市场配置将会造成严重影响。
3.2 在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要正确履行政府职能
一方面要最大程度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从“不该管、管不好”的领域中退出来,特别是从地质找矿的投资活动中退出来;另一方面需要政府发挥对地质找矿活动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强调政府在战略规划、市场监管和公益服务方面的职能,弥补市场本身的不足和缺陷,为市场的规范运行创造良好的环境。当前鉴于在地质勘查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政府应当有针对性地抓好以下工作:①加强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公平、公开、公正地向社会提供地质信息,坚持“登记在先”的原则,提供勘查区块;②改革各级地质勘查基金,建立矿业投资基金,充实矿业资本市场,拓展风险勘查的融资渠道,补充探矿投资的短缺;③保护好作为矿业权的财产权,为矿业权的流转提供法律保障;④将适合于用市场化方式提供的公益事业,交由具备条件、信誉良好的企事业单位去承担,推动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⑤加强市场活动监管,维护全国地质勘查市场的统一开放、公开诚信和竞争有序。
3.3 构建合格的地质勘查成果和勘查技术劳务供给主体
市场配置主要是通过市场信号引导经济活动,这就要求市场的供给主体必须对市场信号能够敏锐地做出反应。第一,它必须自主经营,有充分的决策权,不受干扰;第二,它必须自负盈亏,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全部责任,“赢得起,也输得起”;第三,它是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既能有胆识地经营,也能及时有效规避风险;第四,它要以资本保值增值为目的,追求长远利益,不搞短期行为。这样的供给主体,与两个层次市场相对应,也应当有两类:一类是矿业权供给主体,在我国主要应发展探 结合,通过矿业集团自己探矿,自己采矿,既能保证供给的有效性,保证提供企业可以利用的矿产资源资产,又能准确及时地核算成本,保证整体矿业的盈利性。在促进探 结合的同时,也要建立独立的探 分离的资源性勘查公司,这可能难度比较大,可以在有条件的地勘局试办。二类是地质勘查技术劳务服务公司,包括以地质项目为单元的服务和以工程手段为单元的服务。现有的地勘单位大部分可以进入此类,但问题是这类市场需求到底有多大?不是供给主体所能决定的,它取决于需求。当前对其需求宣扬最多的是供给方的地勘单位,而不是需求方。对此,行业主管部门应当作为重要课题加以研究,因为它涉及到现有的百局千队,靠这个需求能够维持多大规模,一旦供求严重失衡,吃苦头的还是现有的地勘单位。同时在微观上,作为勘查技术劳务供给主体必须转型,真正树立为客户服务的经营理念,即使是为政府的公益事业服务,也只能是“政府购买服务”,不能是政府赋予的职能。只有这样,才能在服务中增加收入,增加信誉,发展壮大自己。
[1]林兆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N].光明日报,2013-11-29(02).
[2]马相东.正确认识与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访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林兆木研究员[J].新视野,2014(2):4-8.
[3]李伟.如何看待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N].中国经济时报,2013-12-30(06).
[4]魏礼群.正确认识与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J].全球化,2014 (4):5-13,132.
[5]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内涵及实践意义是什么?[J].新长征(党建版),2014(1):7-8.
[6]刊评.用市场机制提升土地资源供给的有效性——写在第26个全国“土地日”[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6(6):1.
[7]王希凯.论矿产资源作为生产要素的权益所得——不能用资源税替代资源权益补偿[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1(5):4-8,54.
[8]刊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国土资源供给[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6(2):1.
[9]楼继伟.中国经济最大潜力在于改革[J].现代企业,2016(1):4-5.
Thought on the issues of cutting overcapacity, reducing inventory in the feld of Geological Prospecting
WANG Xikai
There are two types of products in geological prospecting industry. One is proven mineral resources reserve and submitted mineral lands, which have the matter of physical form that refected by geological information. The other is integration or one-way geological information. This paper has explained the meaning of cutting overcapacity, reducing inventory; and analyzed the cause of excess capacity and products in the industry of geological prospecting. And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has proposed some suggestions for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geological prospecting. These includ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and market will be smoothed over, so as to allow the market into full play; the government should take its functions correctly; the qualifed main body of the supply of labor services on both geological exploration achievements and exploration technology must be established.
geological and prospecting industry; cutting overcapacity; reducing inventory;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F407.1;F062.1
A
1672-6995(2016)10-0008-06
2016-08-06;
2016-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