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华侨共产党的历史贡献

2016-02-12 11:25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广东广州510070
探求 2016年2期
关键词:抗日战争

姜 帆(中共广州市委党校 党史党建教研部,广东 广州510070)



缅甸华侨共产党的历史贡献

姜帆(中共广州市委党校 党史党建教研部,广东广州510070)

[摘 要]中国共产党早在革命年代就关注华侨问题,并引导华侨参与革命斗争。缅甸华侨共产党以闽、粤籍华侨为主干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在海外华侨社会的延伸。缅甸华侨共产党在支援二战中的太平洋战场、拥护党的民主建国工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海外的影响力、统一战线的生命力和华侨对祖国建设的重要贡献。

[关键词]缅甸华侨;华侨共产党;抗日战争;民主建国

自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和建设长期得到广大海外华侨华人的支持。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华侨工作,党的海外华侨支部对扩大党的国际影响、争取国际支持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缅甸是太平洋战争的重要战场,也是新中国的重点外交对象,但缅甸华侨共产党的组织情况和工作贡献长期鲜为人知。本文立足于扎实的档案、报刊、回忆录资料,系统考察缅甸华侨共产党的诞生历程和历史贡献,借以深化对中国共产党海外工作的认识和研究。

一、缅甸华侨共产党的诞生背景

自古以来,缅甸与中国的友好关系源远流长。早在明清时期,中国云南人民已通过陆路大量进入缅甸北部,南部沿海的福建、广东人民则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前往缅甸南部经商、定居。[1]19世纪下半期,英国侵占缅甸,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缅甸南部的闽、粤籍华侨的数量显著增长。据英属缅甸政府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911年,缅甸华侨总数约为121,000人,1921年为149,060人,1931年为193,594人,1941年的缅甸人口普查资料因太平洋战争爆发而散失,一般估计,截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缅甸华侨的总数应在三十万人左右。[2]

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华侨工作。早在党的创立时期和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党就关注华侨问题,制订了维护华侨权益的政策,并吸引华侨参加革命斗争。[3]抗日战争时期,华侨以各种直接和间接形式支援祖国抗战,并在经济上、道义上支持中国共产党。[4]抗战结束后,华侨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内战民主运动,并热烈参与新中国的建设,为新中国奠定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和发展条件。

缅甸华侨的共产主义运动大致兴起于1928年左右。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部分中国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流落到东南亚各国。缅甸北接云南,南接马来亚,易于接受中国和马来亚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1928年10月,马来亚共产党派遣吴怀世到缅甸,联合王斯科、汤道耕(艾芜)、丘巴宁、林环岛、郭荫棠等人建立起“书记公会”,旨在联合缅甸华侨商店里的文书、会计人员开展共产主义运动。吴怀世、林环岛据说都曾在上海加入过中国共产党,艾芜后来成长为中国著名的进步作家。1930年1月,该组织创办了缅甸第一份宣传马列主义理论的华文报刊《新芽小报》,揭露国民党政府的贪污腐败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抨击缅甸华侨社会中的国民党势力。为此,“书记公会”很快被认定为马共组织。1931年1月,英属缅甸政府将林环岛、王斯科、艾芜、郭荫棠等人驱逐出境,《新芽小报》也告以停刊,只有丘巴宁由仰光曾、邱两姓华侨的宗族组织“龙山堂”出面担保,免遭驱逐。《新芽小报》的存在时间虽然短暂,但对缅甸华侨知识青年和工人阶层产生了很大影响,是共产党在缅甸华侨中撒下的第一批革命种子。

1933年5月,留在仰光的丘巴宁组织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店员成立了缅甸华侨“励学社”,共有27位社员,其中郑祥鹏、陈杰夫、曾冠英等后来都成长为缅甸华侨共产党员。“励学社”继承了“书记公会”出版《新芽小报》的宣传风格,在缅甸华侨社会规模最大的报纸《觉民日报》上开辟专刊,颇受读者欢迎。

1935年,中国共产党派遣王琴鹤到缅甸工作。不久,“一二九”运动爆发,王琴鹤等组织“青年学会”,在《仰光日报》上出版“明天”会刊,声势颇大,但因提出反蒋口号引发内部意见分歧,又因遭到国民党和英属缅甸政府破坏,最后自行解散。1937年春,王琴鹤被押解离开缅甸,杨章熹接替了他的工作。

经过中国共产党、马来亚共产党的带动和众多进步人士的努力,三十年代的缅甸华侨社会中涌现了大量宣传抗日民主思想的团体组织、文艺副刊和进步书籍,极大促进了缅甸华侨的思想启蒙,其中有晶晶社的《野草》、椰风社的《椰风》、巨轮社的《十日谈》、《晓声》、《芭雨》、《文艺》、《兴商日报》等。各刊物经常转载《大众生活》、《永生》、《世界知识》等国内救亡刊物的文章,各种团体组织和刊物之间的论战此起彼伏,抨击国民党对内镇压抗日民主运动、对外卖国投降,呼吁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形成了缅甸华侨社会爱国抗日的主流声音,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运动奠定了思想和群众基础。[5]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两党达成第二次合作,加之英国殖民地对中文书刊管理宽松,中国共产党的书刊大量流入缅甸,进一步促进了缅甸华侨青年的思想进步。仰光新开设了“生活书店”、“复活书店”等,允许学生青年长时间在店内翻阅书刊文章。书店可以买到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斯诺的《西行漫记》(RedStaroverChina),艾思奇的《大众哲学》、陈昌浩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教程》、《联共党史》等书籍,还有上海的《抗日三日刊》、《生活周刊》、香港的《华商报》、新加坡的《南洋商报》甚至法国巴黎共产党的中文报《救国时报》等报刊。杨章熹创立了“缅华书报社”,完全对外开放,可借阅各种进步书刊,这是缅甸华侨第一次有自己的公共图书馆。各类进步中文书报的传播,极大增进了缅甸华侨对中国社会和政治形势、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在无形中影响着缅甸华侨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立场。[6]

1938年10月,广州遭日军攻占,广东形势危急。中共广东省委东南特委统辖部分广东地区和港澳、海外敌后工作,特派遣缅甸华侨林望中携其妻江木兰返回缅甸开展秘密工作。行前,廖承志指示林望中要避免公开暴露,多做调查研究,团结进步青年,建立稳定的联络点。林望中之父是缅甸的成功华侨商人之一,与国民党上层多有联络。林望中回到缅甸后,利用家庭和身份的有利条件,建立起“国泰戏院”作为外围掩护,并与国民党争夺对华侨学校的控制权,成功掌握了勃生华侨中学。从此,缅甸华侨的共产主义运动转而尝试扎实的组织创建工作。

1940年,缅甸华侨共产党组织正式建立。在此之前,缅甸华侨曾自发成立党组织。1938年10月21日,马共派遣的李华与缅甸华侨杨章熹、黄绰卿等人自发成立侨党,又吸收了胡伯年、陈杰夫、冯励冬、丘巴宁、朱志辉、王英秀等人加入,后因内部意见分歧而一度发生分裂。1940年下半年,中共南方局派遣抗战初期到延安抗大学习的缅甸华侨李国华返缅,命其建立缅甸华侨党组织,并与缅甸的本土共产党接触。1941年2到3月,李国华与林望中正式建立联系,从此李国华负责仰光地区和全面工作,林望中分管勃生地区和国泰戏院,在勃生建立起党组织。1941年,中共南方局正式批准建立缅甸华侨中共总支委,常委包括总支书记李国华、组织部长林望中、宣传部长郑祥鹏,委员有李华和杨章熹,建党时间从1940年11月算起。[7]经过早期的公开思想宣传和后期的组织经验积累,缅甸华侨共产党终于正式成立,从此缅甸华侨与祖国之间增添了一条牢固纽带。

二、缅甸华侨共产党对太平洋战场的贡献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缅甸的战略重要性明显提升,滇缅公路一度成为西南后方与国外联系的唯一战略物资交通线。国民党和国民政府开始加强在缅甸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也对缅甸给予高度重视。缅甸华侨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逐渐发展壮大,积极投身抗日救国运动,与国内的抗日民主运动相互呼应,共同为抗战胜利贡献了力量。

全面抗战期间,尤其是在1941年皖南事变后,中共从云南、四川等地疏散了大量进步文化人士到缅甸,他们给缅甸华侨社会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了缅甸华侨文教事业发展,提升了中国共产党在缅甸华侨中的影响力。最早疏散到缅甸的,是原《新华日报》总务主任徐迈进及家人,随后,张光年、赵讽、李凌、刘惠之、石铭、毕朔望、陶朔玉、任以沛、黄雨秋等先后抵达,他们都与缅甸华侨共产党有着密切联络。缅甸华侨社会对这些进步文化人士表现出极大热情。张光年即《黄河大合唱》的词作者光未然,抵达仰光时,就住在仰光曾、邱两姓的“龙山堂”,杨章熹介绍他在仰光华侨学校工作。张光年在仰光与林望中等合作出版《新知周刊》,在爱国华侨中引起较大影响,国民党缅甸总支部下令禁止阅读《新知周刊》,但收效甚微。《新知周刊》直到日本攻占缅甸时才被迫停刊。[8]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共南方局指示将缅甸华侨的进步力量撤退回国。为此,缅甸华侨共产党决定成立“缅甸华侨青年战时工作宣传队”,简称“战工队”,以适应战时工作环境,开展反法西斯宣传。战工队先在仰光筹备,后集中到曼德勒正式成立。战工队队员以缅甸华侨共产党员为中坚力量,成员来自各界进步人士,人数约七、八十人,总领队为张光年,队委为魏磊、李凌、赵讽、郑祥鹏、黄雨秋,队员有王汉斌、肖岗、吴章彬、陈尊法等。这些战工队员,后来大多成长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战工队为缅甸战场上的中国远征军和英国盟军提供了重要支援。战工队提出“中缅印英人民团结起来,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保卫缅甸”的口号,开展对缅甸人民、英军和中国远征军第五军的宣传活动,还利用英军提供的交通工具到眉苗、腊戍等地巡回演出,到医院慰问远征军伤病员,为远征军提供英、缅文翻译,等等。中国远征军在缅甸处境险恶,既要对日军作战,又要防范缅军进攻,还有应对陌生的路况和恶劣的环境,所幸得到战工队等爱国缅甸华侨的积极协助。杜聿明将军在回忆起入缅作战时,对缅甸华侨甚为感激:“缅甸除先进分子积极支援中国远征军抗日外,一般都抱着观望的态度,反动党派且为日本利用,甘作缅奸,到处进行破坏的活动。同时缅甸人民普遍仇视英军,遇机即杀,造成当时缅战中极其错综复杂的情况。如不是广大爱国华侨积极援助,我军就不免要全军覆没了。”[9]

战工队在曼德勒的抗战宣传活动,与《侨商报》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使《侨商报》成为缅甸全面沦陷前最后的华侨宣传喉舌。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刘惠之、毕朔望就到曼德勒筹备《侨商报》。刘惠之利用他在云南同乡中上层的社会关系筹募股金,自任社长和主编,毕朔望任编辑,兼负责收听广播和翻译英文电讯。战工队在曼德勒成立时,任以沛、徐迈进、石铭、贾寅鸣、陈秀仕等也到报社担任记者,黄绰卿、黄重远、黄俊生等人办的开明印刷厂支持报纸印刷。1941年12月16日,《侨商报》正式发行,战工队的成立宣言正是刊登于该报。《侨商报》从1941年12月创刊到1942年4月终刊,前后仅存在3个月余,发行量由最初的500份增至约1000份。在仰光遭日军侵占、各大华文报纸被迫停刊的情况下,《侨商报》担负起了传递国内外战争信息的使命。

1942年春,日军逼近曼德勒。4月3日,日军轰炸了战工队的驻地云南会馆,队员李乃、尹坚君和炊事员杨师傅不幸殉难,黄君珊和陶素玉身受重伤。战工队遵循组织决定,开始陆续经八莫撤向昆明撤退。途中,队委魏磊为了帮助一位掉队的中国远征军军官而不幸溺亡,队员陈淑玉、疏散至缅甸的共产党员李启、国泰戏院副经理林伟民因霍乱去世。最后,除了缅甸华侨党员陈杰夫没有撤出外,其他战工队员于1942年5月底先后分批抵达昆明。[10]根据南方局的指示,撤退回来的缅甸华侨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要隐蔽精干、分散安置、保存力量、以待时机。在云南省地下党和民主人士李公朴、郑易斋等人的帮助下,战工队员均获得妥善安排。据统计,战工队员到滇军第18师2 团3营(民运队)者11人,编入滇西抗日武装者7人,担任教师者14人,调到重庆《新华日报》者5人,回福建者4人,到延安者5人,进西南联大者1人。[11]

因伤滞留在缅甸的共产党员兼战工队员陈杰夫在缅甸沦陷期间,秘密团结华侨和当地抗日人士,开展联络盟军、传递情报的工作。在此期间,陈杰夫与后来的缅甸执政党——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主席昂山、自由同盟成员兼缅甸社会党秘书长吴巴瑞(1956年任缅甸总理)、缅甸白旗共产党主席德钦丹吞、红旗共产党主席德钦梭等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有助于中缅两国人民共同开展反法西斯斗争。[12]

国民党在海外华侨尤其是粤籍华侨中原本拥有深厚根基,但在孙中山逝世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缅甸的国民党组织内部逐渐出现进步反蒋力量。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贪腐无能日益引起缅甸华侨的反感,无论是修筑滇缅公路,还是输送抗战物资,国民政府官员往往借机行盘剥侵吞之事,大发国难之财,加剧了抗战后方的物资紧缺和秩序混乱。除贪腐问题外,国民党将华侨工作重点放在上层侨领和富裕华侨身上,引起广大普通华侨不满。1942年10月,国民党中央海外部召开海外工作会议,出席者均属富裕归侨,而在缅甸实际从事救亡工作者反而无权出席。经过缅甸侨领抗议,会议才允许曾任救灾总会秘书的陈孝奇等三十余名“无产阶级”缅甸归侨列席会议,缅甸华侨认为此举“至为不平”。[13]因此,抗战期间,国民党逐渐失去了在海外华侨社会中的绝对优势。

中国共产党经过不懈努力,在海外华侨社会赢得越来越广泛的支持。1940年,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率领“南洋华侨慰劳团”回国访问,亲眼目睹国民党的腐败和延安的质朴,明确表示延安“所闻所见与他处传闻多不同,如共产党政治,没收民众财产,与及男女不伦,生活惨苦,均非事实”。陈嘉庚结束访问后,首先来到缅甸首都仰光,向仰光华侨详细介绍国内情况,并提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14]陈嘉庚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对缅甸华侨的政治立场产生了积极影响。

三、缅甸华侨共产党对新中国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自从1940年在缅甸设立支部后,海外影响力持续扩大。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关系趋于破裂,国内掀起“反对内战、促进民主”运动,仰光集美校友会等十个侨团倡议响应,缅甸华侨兴商总会也联名通电,表示拥护“反对内战、促进民主”运动。[15]1946年“双十节”时,仰光百尺路上的缅甸华商商会所在地举行庆祝国庆群众大会,集美校友会公然在会场上方悬挂出“反对内战、促进民主”的巨大横幅标语。

二战结束后,延安立刻派遣以原缅甸华侨共产党为主的建党小组返回仰光,重建缅甸华侨共产党。建党小组成员包括郑翔鹏、林望中等,其中郑翔鹏是原缅甸华侨共产党的领导成员之一,战争期间在延安学习,林望中战时在重庆,后与其他小组成员会合。自1946年起,以共产党员为中坚的原战工队成员也陆续返回缅甸,其中包括肖岗、冯励冬、王一芒、吴章彬等,还有与战工队关系密切的杨章熙、曾冠英等。这些人都成为战后缅甸华侨社会中的进步活动骨干,并且绝大部分先后成为缅甸华侨共产党党员。

战后缅甸华侨共产党的一大工作特点,是与中国民主同盟紧密合作。原战工队员肖岗不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且成为中国民主同盟缅甸支部的主要创始人。肖岗从福建取道昆明返回缅甸时,与民盟建立起联络,遂接受委托,在缅甸发展民盟组织。肖岗在仰光开办了名为“南侨文化供应社”的书店,起初主要代售昆明民盟组织出版的《民主周刊》,传递国内反对内战、争取民主的信息,后又陆续引进槟榔屿的《现代周刊》、《现代日报》,香港的《周末报》、《华商报》和新加坡的《南侨日报》等爱国进步报刊。从此,南侨文化供应社成为缅甸进步力量的立足点和活动站。

随着国内形势迅猛发展,缅甸华侨进步力量亟需建立自己的舆论阵地。1947年元旦,经肖岗出面倡导、缅甸华侨共产党内部支持,《人民旬刊》正式创办,当时在缅甸政府注册的主编是肖岗,发行人是杜正平。1947年7月18日,《人民旬刊》改为《人民报》(日报)出版,报社人员仍是《人民旬刊》原班人马,即主编肖岗、发行人杜正平、经理冯励冬。《人民报》的早期工作人员都与中国的革命有密切联系,如兼职记者陈杰夫是共产党员,专职人员张子齐后来回国参加工作,1950年担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①这从侧面说明,缅甸华侨的爱国活动实为中国国内革命和建设的延伸。

《人民报》是缅甸华侨第一次尝试群众办报的胜利。《人民报》成为缅甸华侨共产党和民主同盟的宣传喉舌,是缅甸华侨进步力量的舆论阵地。在国共内战中,《人民报》致力于向缅甸华侨传递国内信息,其内容来自新华社的新闻报道、解放区人民广播电台、香港革命派《国际新闻社》的报道等,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捷报第一时间带到仰光。

1948年元旦,即缅甸联邦成立前四天,“中国民主同盟缅甸支部”宣告成立,出席仪式者有缅甸反法西斯人民同盟成员暨社会党秘书长吴巴瑞、缅甸共产党代表以及其他缅甸文化政治人士。据冯励冬回忆,除肖岗外,缅甸民盟组织中还有不少共产党员发挥中坚作用,如冯励冬就是在共产党的指示下“跨党”参与民盟领导工作。[16]

民盟缅甸支部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缅甸华侨共产党与上层社会的疏远问题。整体上看,国民党注重联络华侨社会的上层精英力量,共产党注重发动华侨社会的基层群众力量,这是二者工作方式的明显区别。然而,民盟是中国学者群体组成的“民主党派”,在上层社会和海外有广泛影响力,从而改变了中国共产党只偏重社会中下层的传统。民盟缅甸支部将能在华商商会发挥领导作用的徐四民、在兴商总会发挥领导作用的陈占梅、在米厂商界和集美校友会发挥领导作用的陈福顺三人均聘请为顾问,协助民盟在缅甸华侨工商界上层和本土华裔中扩大影响。

缅甸华侨共产党与民盟的紧密合作,顺应了中国共产党与广大民主党派、中间力量联合建国的形势。1949年5月,肖岗代表缅甸民盟、陈杰夫代表缅甸华侨共产党,共同经香港转赴北平,参加中国共产党召开的政协筹备会议,投身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筹备之中。

新中国成立后,缅甸华侨社团在缅甸华侨共产党和民盟的领导下,联合要求缅甸政府承认新中国。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许多缅甸华侨不畏阻难,在10月1日当天就升起了五星红旗。1949年10月10日,缅甸勃生华侨在“双十节”即辛亥革命纪念日举行庆祝会,与会者有11个缅甸华侨组织和不少缅甸人士,会上悬挂五星红旗,华侨宣誓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17]1949年12月,缅甸华侨48个社团联合发表通电,热诚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通电宣称:

“缅甸华侨在空前大团结的愉快气氛中,首次向我们新祖国的人民领袖毛主席、中央人民政府、人民解放军各民主政党、人民团体及全国同胞,表示热诚的拥护、崇敬与感激。”

“许多年来,缅甸侨胞就一直期盼着一个独立、自由、幸福、强盛的新祖国的诞生。这种希望是非常自然而真挚的。现在,我们扬眉吐气的日子终于来到了。十月一日,这个令人难忘的辉煌日子,使我们有如亲眼看到北京人民政协会议的召开,亲眼看到毛主席向全世界正式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从这一天起,一个伟大的巨人就从东方的地平线上站立起来,帝国主义、反动派、战争贩子都对着他发抖,而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都为他额手称庆,表示敬意。海外华侨,也觉得非常荣幸。”[18]

署名通电的社团,有缅甸华商商会、华侨店员联合会、华侨兴商总会、华侨妇女协会、华侨学生联合会等,这些都是团结在缅甸华侨共产党周围的知名爱国社团。

在强大的国内舆论压力下,缅甸成为最早承认新中国的非社会主义国家。1949年12月16日,缅甸外交部长伊·蒙照会中国外交部长周恩来,明确表示:“缅甸联邦政府相信中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国人民所拥护,并因中缅两国人民间的传统友谊,兹决定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期望外交关系之建立与使节之交换。”12 月18日,周恩来复电缅甸外长,表示收到12月16日来电,中国政府同意在“贵国政府与国民党反动派残余断绝关系的基础上”,与缅甸联邦建立外交关系,并互换使节。[19]12月17日中午12点,缅甸联邦政府正式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1950年6月8日,缅甸成为第16个与新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1950年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驻缅甸大使姚仲明乘船抵达仰光。随同姚仲明一起到任的新中国驻缅甸大使馆二等秘书,正是原缅甸民盟负责人、共产党员肖岗。缅甸华侨对姚仲明的到任表达了热烈欢迎,姚仲明也号召缅甸华侨要热爱祖国。[20]

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为了拓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外交关系、营造安全的周边环境,开始有意识地淡化外交活动的意识形态性。为此,中共中央决定解散全部海外华侨共产党。缅甸华侨共产党、中国民主同盟缅甸支部完成历史使命,宣布解散。从此,中国共产党在缅甸的侨务工作重心,从号召华侨支援国内革命,转为号召华侨加入当地国籍。广大海外华侨逐渐将认同从中国故乡转向居住国本土,开始了新的发展历程。

2016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也是中国加紧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关键一年。缅甸自古即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站点,也是近邻中国西南后方的战略要地。广大闽、粤籍华侨长期在缅甸辛勤开拓,不仅促进了中缅经济文化交流,更为中国近现代的抗日战争和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独特贡献。时至今日,海外华侨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参与者和承担者,中国共产党应继续拓展全球视野,发扬历史经验,加强对海外华侨的引导,整合华侨华人资源,高扬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精神,促使海内外同胞团结一心,共同推动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注释]

①据原缅甸华侨共产党员冯励冬回忆,张子齐后来担任云南省人民政府秘书长。但笔者查阅1950 第3期《云南政报》得知,1950年,政务院第四十五次政务会议决定,任命张子齐为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参考文献]

[1]黄泽苍.英属缅甸华侨之概况[J].东方杂志,1928,(5).

[2]缅甸华侨人数调查报告表[Z].国民政府外交部公报,1935,(4).何凤娇.东南亚华侨资料汇编[M].台北国史馆,1999.

[3]许肖生.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华侨政策与侨务工作[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3).

[4]陈文胜.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华侨的统战工作[J].八桂侨刊,2009,(3).

[5][7][8]林望中.缅侨党组织建立的前后[J].党史研究资料,1993,(4).缅甸归侨曾冠英——虎口余生说春秋.厦门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侨界人物,2013-5-30,http://www.xmqs.org/news-look78.aspx.

[6][12][16]冯励冬.缅华百年史话[M].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香港缅华互助会,2002.

[9]杜聿明.远征印缅抗战[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

[10]方雄普.朱波散记——缅甸华人社会掠影[M].香港:香港南岛出版社,2000.

[11]吴灿辉.抗日战争时期的缅甸华侨[A].泉州华侨历史学会.华侨史第7辑[C].

[13][15]陈孝奇.缅华四十年大事记[J].缅甸华侨兴商总会四十周年纪念特刊(1911—1951),1951.

[14]范宏伟.战后缅华社会政治地位变迁研究[D].厦门大学,2004.

[17]印尼、缅甸华侨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N].新华社电讯稿,1949—10—16.

[18]缅甸华侨四十八社团通电拥护中央人民政府》[N].新华社电讯稿,1950—1—30.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1949—1950)(第一集)[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

[20]BritishDocumentsofForeignAffairs:Reports andPapersfromtheForeignOffice(英国外交事务档案),PartIVfrom1946through1950,SeriesEAsia 1950,Vol.11.[M].UniversityPublicationsofAmerica, 2003.

责任编辑:周权雄

[中图分类号]K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744(2016)02—0034—08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科规划特别委托项目《缅甸粤籍华侨华人史》(编号:GD14TW01-14)、广州市党史党建重点研究基金课题青年项目《缅甸华侨共产党的组织与贡献研究》的成果。

收稿日期:2016—2—15

作者简介:姜帆(1986—),女,历史学博士,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华侨华人史、中共党史党建。

猜你喜欢
抗日战争
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孩子们的抗日战争
孩子们的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拥军工作的述评
抗日战争史研究的可喜成果——“抗日战争史丛书”首批著作出版
略论抗日战争时期的精兵简政
《抗日战争研究》创刊三年
《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卷简介
抗日战争期间苏联在华军事顾问及其作用
抗日战争史研究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