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利用十三行文化遗迹,助推广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2016-02-12 11:25霍秀媚关友杏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哲学与文化教研部广东广州50070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广东广州50300
探求 2016年2期
关键词:海上丝绸之路广州

霍秀媚 关友杏(、中共广州市委党校 哲学与文化教研部,广东 广州50070;、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广东 广州50300)



挖掘利用十三行文化遗迹,助推广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霍秀媚1关友杏2(1、中共广州市委党校 哲学与文化教研部,广东广州510070;2、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广东广州510300)

[摘 要]广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地和枢纽港,拥有丰富的海丝文化遗迹,特别是清朝“十三行”时期,广州的对外贸易独占全国的鳌头,为广州留下了独特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广州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历史文化遗迹,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广州世界商贸之都的建设和世界文化名城的培育。

[关键词]广州;十三行;海上丝绸之路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来的。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自秦汉时期开通以来,一直是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习主席提出这一战略构想,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发展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命运共同体,为双边国家和地区人民增进福祉。广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地和枢纽港,历史文化遗迹非常丰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广州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历史文化遗迹,传承两千多年的商贸文化,彰显广州千年商都的文化形象,建设一个文化开放和创新发展的世界商贸之都。

一、“十三行”遗迹是广州独特的海丝文化资源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后被特指为古代东西方之间交通、贸易、文化交流的途径及其形成的有形和无形的历史文化时空网络。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其起于秦汉,兴于隋唐,盛于宋元,明清时期达到顶峰。广州正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镇和始发地,因此,广州具有丰富的海上丝绸之路遗迹。

广州古称番禺,由于其具有“五岭北来峰在地,九州南尽水连天”的独特地理优势,东江、北江、西江汇聚于此,又滨临南海,与浩瀚的太平洋相通,成为我国历代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从秦汉开始,广州就形成了海上贸易航线,两晋、南北时期,广州的海上贸易日益发展,形成了市舶汇集之地。隋唐时广州与海外诸多国家的交通更为频繁,贸易日益兴隆,隋朝在广州设置了“交市监”,唐代在广州设置了“市舶使”,旨在加强对外贸易的管理。宋代广州的对外贸易继续发展,航线不断扩展,为明清广州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明代的封建统治者出于对海域安全的考虑,时断时续地颁布“禁海令”,使广州的对外贸易出现起伏,但并未停止,到明永乐年间,借助于郑和下西洋的盛大远航活动,广州的对外贸易得以发展和巩固,由于广州的对外贸易主要是以丝绸、茶叶、瓷器为主,因此,不断开辟的面向太平洋的新航线被称为太平洋上的丝绸之路。清代,广州的对外贸易航线有了新发展,继之前开通到东南亚、日本、欧洲等的航线外,又开通了到北美、俄罗斯、大洋洲的航线。

明清以来广州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和清政府特殊的管理政策,造成了全国“一口通商”和广州十三行垄断发展的奇特现象。清初,为了对付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的郑成功,清政府一方面实行“海禁”,禁止所有海上对外贸易;另一方面还颁布“迁海令”,逼令沿海居民内迁50里。直至征服台湾,全国形势稳定后,在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才取消“海禁”,实行“开海贸易”,并在东南沿海设立了粤海关、闽海关、浙海关、江海关,管理相关外贸事务和收取关税,同时也订立了一些管理外贸的条例,由于一些条例较为严苛,使不少外商屡犯禁例,迫使清政府在乾隆二十二年(1757)封闭了闽、浙、江三个海关,只留广州的粤海关对外通商。从此到道光二十二年(1842)的85年间,广州成为全国唯一的通商口岸。清政府如此独特的对外贸易政策,造就了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上的“十三行”奇迹,十三行时期是广州近代对外贸易的辉煌阶段。十三行是“一口通商”期间广州对外贸易的商行(也称牙行、洋行)的总称,这些商行的数目并不限定13家,多时有28家(1751年),最少时只有4家(1781年),但在嘉庆十八年(1813年)和道光十七年(1837年)洋行之数恰好是十三家。

十三行代表政府管理外贸,同时还作为国内长途贩运的批发商与外商贸易的代理商,发挥着中外贸易中介的作用。他们在大规模的交易中收取手续费,积累起巨额资本。由于十三行时期广州的对外贸易达到颠覆状态,十三行行商也中外闻名。这一时期,除了大量出口茶叶、瓷器和丝绸之外,也引进了西方的机械、医药等产品,每年的进出口总值在1300万—1800万银元,19世纪30年代达到4000万银元,使广州成为了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心。清代诗人屈大均有诗云:“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生动描绘了当时十三行商贸繁荣的景象。

清政府允许四口通商时期,广州设立了粤海关,这是现代海关制度的开始,到了一口通商时,粤海关成为全国唯一的通商口岸,鸦片战争前,粤海关不直接管理来粤贸易的外国商人,而是通过十三行进行管理;鸦片战争后,十三行垄断对外贸易的制度被废除,粤海关直接管理对外贸易。粤海关最初建立的关址在海珠广场五仙门附近,几经变迁,到最后在沿江西路建立了粤海关大楼,现在这一具有西洋建筑风格的大楼成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遗迹。

十三行商贸繁荣时期,各大行商因为管理外贸之需和为外商提供居留方便,在今十三行路和文化公园一带建起了许多馆舍,被称为“十三行夷馆”。夷馆集中之处当年均在珠江岸边,由于大多是外商租地自建,故这些建筑大都带有西洋风格,在后来的100多年间,珠江北岸快速南移,珠江河道逐渐变窄,夷馆区遗址离现在的珠江北岸已有数百米的距离了。当年的夷馆区内小街纵横、店铺林立,除了居住大量外商,也储存大量货物以及货币。后来由于鸦片战争的爆发,国门被迫打开,海关实际上被废,外商长驱直入,十三夷馆也在战争被大火焚毁。由于当年用于贸易的货币多为银元,十三夷馆被火烧之后,大量银元融化后流出街道,成为一条银河。

十三行的繁荣既得益于明清两代广州城西——西关的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同时又对其持续的繁荣富庶起着推动作用。明清两代广州城墙以西区域被称为西关,明代开始,西关的手工业已有发展,但发展较缓,当时的街圩只有“十八甫”,发展到清代已聚集了众多的手工业工场,尤以纺织业为最,纺织业的发展带动了印染。制衣等行业的发展,也推动了城市的建设的发展,许多农田被建为工场和机房,西关的区街也逐步建成,传承至今的西关许多街巷名都留下了当年纺织业发展的印记,如锦华大街、锦纶大街、麻纱巷等,同时也留下了“锦纶会馆”等行业会馆的遗迹。

十三行对外贸易还有一个重要的历史遗迹,就是现在海珠区新滘镇的黄埔村,黄埔村所在地就是清代的黄埔港。粤海关在黄埔村的酱园码头设立了黄埔挂号口后,黄埔村就成为了中外贸易的必经之地和向各国商船征收关税之所。所谓挂号口就是粤海关下属的一个征税后,“一口通商”时期,黄埔挂号口在对外贸易中的管理地位十分重要,由于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不得沿珠江而泊,必须下锚在黄埔村。外国商船在此停泊后,通过驳船将货物运至十三行并把回程货物从十三行运来黄埔村,诸多的接驳业务和代办关税以及各种生活事务催生了一批代理人,这些买办者在清代的黄埔村有40多人,后形成了相当富庶的几大家族。

二、发掘利用十三行海丝文化遗迹的重大价值

虽然十三行码头由于珠江北岸的南移现在已经不复存在,十三行夷馆也毁于战火,但十三行这一辉煌的商业发展轨迹,仍然为广州市留下了一大片的历史街区和众多的文化遗迹,加强其研究和开发利用具有重大价值。

(一)有效巩固广州商贸城市的历史地位,擦亮“千年商都”城市文化品牌

广州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一直与“商”密切联系,在十三行时期达到近代的高峰,其发展有着内在的历史脉络和必然的发展逻辑。广州在1974年发现的秦汉时期古造船遗址显示,广州在秦汉时已经能建造载重数十吨的货船。1983年发现的西汉南越王墓,出土了许多来自非洲、南亚、东南亚的物品,如象牙、珍珠、琉璃、波斯银合等,为广州在西汉时已有海外贸易提供了佐证。汉武帝平定南越之后,撤销了中原到广州的许多关卡,使内地的许多货物和商人云集在广州,使广州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首选之地。西晋以后,广州的造船和航海技术比之前有了更大的进步,进一步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到了唐朝,广州已成为著名的国际港口,开辟了从广州到世界各地的海上贸易航线,使广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港口城市。十三行的商业发展奇迹成为连接广州古代、近代、现代商业发展的重要节点,将广州人善于从商的特质传承至今。新中国建立后,得益于党中央的特殊政策,1957年始广州举办了延续至今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经历近60年的发展,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现已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展会,并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为广州再次领航我国的对外贸易赢得了重要地位。改革开发以后,广州利用地处祖国南大门、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率先实施“以外经外贸为先导”的战略,大胆进行外贸体制改革,加大引进外资的力度,建立出口商品生产基地,扩大对外贸易,出口市场向多元化发展,外经贸合作水平不断提高。因此,挖掘利用十三行海丝文化遗迹,擦亮了广州“千年商都”的文化品牌,为推动广州建设21世纪丝绸之路提供了丰厚的文化资源。

(二)从十三行的兴衰剖析中外近代贸易制度,为广州发展现代贸易业探寻新思路

十三行是清政府实行一口通商的产物,成就了广州口岸贸易史无前例的繁荣,使十三行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起到了特殊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清政府的盲目自大、闭关锁国和封建专制,使十三行时期形成的“广州制度”分崩离析。所谓“广州制度”,就是清政府通过行商管理对外贸易的制度,具体操作为粤海关负责征收关税和管理行商,行商负责于外商贸易并管理约束外商。在这种制度下,一方面,行商代表政府管理外贸,形成一种变形的官商,但自身又没有政治权力,被卷入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交织的漩涡中而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行商赚取的巨大利润往往自己不能独占,被各级官僚以种种形式盘剥,既要承担的巨额苛捐杂税,又要承担经济活动和涉外活动的风险,到后期,很多十三行商人由于官吏的敲诈勒索而纷纷破产。另一方面,清政府虽然给予广州一口通商的特殊政策,但本质上是保守和封闭的,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仍然是其统治的根本。官府通过十三行垄断对外贸易,限定通商渠道,抑制竞争,表面上看稳定有序,因不能利用全国各地的资源和优势均衡发展,实际上失去了很多商机。到鸦片战争时,十三行商贸易已完全停顿,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行商从此失去了对外贸易的垄断权。与此同时,西方国家经过工业革命,自由贸易呼声日益强烈,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对华贸易的局面也被打破。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种种手段取得了对华的自由贸易权,清政府被迫建立了新贸易征税制度,主要内容是取消公行制度,由外国政府在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馆,管理外国商人;废除粤海关征税制度,建立协定关税制度。由此,西方列强通过特权在中国建立了一套半殖民地的对外贸易制度,在所谓的自由贸易制度下,中国实际上被迫与西方列强进行不平等的贸易。由十三行行商的兴替可以看出,行商制度只是特殊时期的对外贸易制度,无论作为一种观念、方法、制度都说不上是先进的,因此注定其是不可长久的,十三行的繁荣和辉煌也是短暂的,只是机会性优势发挥的结果而已。当今世界的自由贸易已经发展了一个多世纪,建设21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所秉持的原则也必然是与沿线国家或地区实行互惠共赢,任何的不平等贸易都不会带来双边利益的增长。在新的机遇面前,广州要充分利用国家门户、临海港口的便利条件,利用具有两千多年商业发展的优势,发扬敢为人先、灵活多变、刻苦勤奋的商业精神,克服保守性、功利性、培育合作精神、养成诚信意识,拓展世界视野,实施“贸易先行、制造跟进”的策略,积极拓展与世界各国特别是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合作,使广州在建设21世纪丝绸之路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促进与海外华人的联系,增进新世纪广州的对外文化交流

十三行是我国近代商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缩影,十三行的繁荣不仅使清政府通过税收聚敛的财富远远多于历史上任何封建皇朝,成为“天子南库”,而且造就了一批富甲天下的富豪家族,其中潘、卢、伍、叶四大家族当时就是这些富豪的代表。随着历史变迁和时代的发展,这些富豪行商的后代大多移居海外,他们对其先辈在十三行的历史活动仍然情有独钟,希望回来凭吊和缅怀,我们对十三行的文化遗迹进行开发利用,吸引十三行行商的后代或回来参与缅怀活动,或参与开发建设,都在无形中加强了与海外华人的联系,甚至可以通过他们的影响扩大广州的对外文化交流。

建设21世纪丝绸之路的宗旨是我国与沿线国家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命运共同体。这就表明了我国与沿线国家不仅有政治联系、经济往来,同时也包含了文化交流。历史上文化的交流总是随着商业的交往而展开的,十三行商贸活动本身就带有鲜明的中外文化交流印记,十三行行商一方面通过商品输出把隐藏其中的中国文化传播到西方,另一方面又通过进口西方货物,吸纳学习西方文化。例如,通过出口茶叶,给西方国家带来了“饮料革命”,改变了西方国家只喝咖啡的习惯。十三行时期大量的外销画描绘了中国人的生活场景,为西方国家了解中国提供了便利。当时,很多商人不仅自己学习外国的先进知识,还把外国的地理、天文、医学、数学等著作翻译进来。西方的传教士、艺术家、科学家、医生等也随着商船进入广州,他们建教堂、办学校、建医院,极力传播西方文化,外销画的素描、水彩等画法正是西方艺术家带来的,美国医生还在广州开展了接种牛痘的医术。西方的建筑文化也在十三行夷馆的建设中得到体现,并由广州向内地辐射。由于十三行时期商品的运输基本是靠海路和船舶进行,由此而形成的海洋文化和船舶文化也是广州文化的一大特色。十三行时期来华贸易的外国商船比较著名的有瑞典的“歌德堡号”、法国的“菲特利特号”、美国的“中国皇后号”、英国的“哈里松号”。

进入21世纪,中瑞两国挖掘利用十三行文化资源进行了一次重大的文化交流活动,极大地增进了两国的关系、加深了两国的友谊。十三行时期,瑞典的“哥德堡号”商船多次来往于中国与瑞典之间,是中瑞贸易的主角。1745年1月11日,“哥德堡号”商船载着大约700吨中国茶叶、瓷器、丝绸等物品,从广州启程回国。在经历了无数大风浪后,9月12日驶进哥德堡港,在离岸900多米的地方不幸触礁沉没。250年后瑞典人按原样重新仿制了“哥德堡号”商船。该船2005年在瑞典举行了隆重的下水典礼,瑞典国王和皇后也参加了这一盛典。2006年7月,新“哥德堡号”,沿着当年的航线到达广州,完成了一次令人瞩目的远航之旅,成为一次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经贸文化活动,使广州在200多年后再次引起世界的瞩目。

三、挖掘利用十三行文化遗迹的若干思路

广州十三行的历史文化资源既是丰富的,又是稀缺的,其丰富性前面已述,其稀缺性表现在,“一口通商”的口岸在中国是唯一的,“一口通商”所形成的独特文化也是唯一的,因此,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大力促进广州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的文化建设与文化交流,笔者提出五条思路。

(一)建立十三行主题公园和十三行历史博物馆

十三行遗址是现在的文化公园和人民南路、十三行路一带。原来的夷馆建筑全部面向珠江,馆舍与珠江之间建有不同风格的西式花园,可惜的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整个夷馆区都被毁了。现在在该区域内,还保留着不少十三行时期的街名,如同文街、联兴街、靖远街、浆栏路等,给我们留下了十三行的历史印记。新中国建立后,在十三行遗址以南建起了文化公园,文化公园常年举办各类展览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成为计划经济年代广州市群众文化活动和各类文化演出的主要场所。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群众文化活动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文化公园原来提供的功能和文化设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文化公园就慢慢地式微了。现在的文化公园已经成为一个没有多少文化设施的、毫无特色的开放公园。为了使十三行遗址这样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历史街区成为岭南文化新的生长点、成为广州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文化资源,可考虑以现在的文化公园为中心、整合周边街区,建设十三行主题公园。十三行在中国近代贸易史上无论在国内外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留下丰富的文史资料和文物,这段历史对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产生过积极影响,从商贸经营到文艺技术,从海事交往到社会制度,从宗教医学到天文地理,从建筑规划到园林艺术,都是交流互促的领域,同时这段历史也给世人留下了十分丰富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十三行主题公园的建设应该涵盖这段历史中的众多历史事件和历史文物,再现当年的建筑特色和人文风貌、生活方式等等。对于众多历史事件和历史文物可以在主题公园里建立十三行博物馆来展示。而要展示十三主时期的建筑风貌,可以通过建立微缩景区来实现。现在的群众对文化活动十分注重亲身体验,因此,可以按照实际尺寸建立少量的有代表性的十三行时期的建筑,例如某国的夷馆、商铺、西关大屋、竹筒屋、骑楼街、酒吧等等,让群众在夷馆里面体验当年洋人的生活方式、在西关大屋里面体验西关小姐的生活方式、在小商铺和骑楼街里体验购物的乐趣、在酒吧里体验当年的休闲方式等等。实际上,在文化公园建立十三行主题公园的建议,在若干年前就有学者提出,但至今仍未得到政府的重视。这是一个投资庞大的文化项目,涉及文化公园周边街区的拆迁。目前,文化公园已下放到荔湾区管理,靠一区的财力承担这一项目显然是力不从心的,尽管如此,近年来荔湾区政府已经在文化公园里筹建了十三行博物馆。那么,建设十三行主题公园,应该列入广州市的文化建设项目,由市里出资统一规划设计和建设。

(二)开发以十三行为主题的国际旅游线路,吸引国内外游客来广州旅游

广州过去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商务城市而不是一个旅游城市,实际上广州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只是一直没有开发和利用好。仅十三行文化旅游资源就十分丰富,要充分开发和利用。例如,把与十三行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的沙面、长堤、锦纶会馆、海山仙馆、琶洲古港、黄埔村、长洲岛、南海神庙等等资源整合起来,开发旅游线路,通过各种方式向国内外游客推介,特别是利用广州具有72小时过境免签证的便利条件,吸引海外游客。可重点开发“海丝史迹之旅”、“千年商都之旅”、“祭海祈福之旅”“岭南宗教之旅”、“美食体验之旅”等文化旅游线路。另外,加强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和国家的合作,共同开发环海游轮、陆海空联运等跨省、跨境旅游产品,如“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城市文化鉴赏游”、“广州——东南亚佛教文化精品游”、“海上丝绸之路仿古游”等,打造特色国际旅游文化品牌。

(三)继续推进申报“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目前广州已经启动了与南京等9个城市合作申报“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2014年3月31日,广州市政府召开广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广州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暨工作海动员会。在宣传方面,广州市文广新局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拍摄了《国宝档案——广州海丝文物瑰宝》系列节目,并于2014年12月23日在全国播出。还组织了“海上丝绸之路沿岸国家主流媒体看广东”采访团活动以及“穿越亚欧海上丝绸之路”大型采访活动,进一步加深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对广州的了解和认识。2014年4月9日至7月9日,广州与宁波、福州、扬州、蓬莱、北海、南京、漳州、泉州在广州博物馆举办了“跨越海洋——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九城市文化遗产精品联展”。这项工作还需要持续开展,要不断创新推介的手段和方法。

(四)加强以海上丝绸之路为题材的文艺创作和演出

广州要扩大十三行文化遗产的影响力,要积极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化部门和演出机构合作,共同创作、策划以十三行文化为内容的各类演艺活动。特别是依托在广州具有演出优势的文艺表演形式如粤剧、广东音乐、木偶、杂技等,鼓励创作演出反映十三行发展历史的小说和各种表演的剧目。此外,在广州每年举办的一系列的节庆活动中,例如演交会、纪录片节、漫画节、艺博会等,应策划安排反映十三行历史以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主题展览或演出。

(五)加强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学术机构的合作

推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人文合作一方面要依靠政府的力量,另一方面要广泛发挥民间组织的力量,特别是十三行后人在海外的广泛人脉和网络,形成合力,多组织与十三行相关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探索和分享现代城市发展、商贸发展经验,重振广州对外文化交流的雄风,开创广州对外文化交流的新局面,为广州开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杨宏烈.广州泛十三行商阜文化遗址开发研究[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赵春晨、冷东.十三行与广州城市发展[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公司,2011.

[3]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广州市荔湾区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广州十三行沧桑[M].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2002.

[4]谭元亨.国门十三行从开放到限关的逆转[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5《]魅力荔湾》编委会.魅力荔湾[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李书耘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744(2016)02—0017—07

收稿日期:2016—2—26

作者简介:霍秀媚(1963—),女,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哲学与文化教研部副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哲学文化、岭南文化;关友杏(1962—),女,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海上丝绸之路广州
没有叫停!广州旧改,还在稳步推进……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多彩广州
广州路壹号院
我与广州这些年
印媒: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欲连印“季节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