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品洪
评估师职业资格许可取消,评估师由准入类职业资格调整为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是还原资产评估专业服务本质定位的重要举措。在市场化环境下资产评估的目的在于为报告使用者提供价值咨询意见,供其作出经济决策时参考。报告使用者需要的是专业服务而不是外在强加的评估结果。为了实现资产评估行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从报告评估结果到提供专业服务”为内容的资产评估报告(以下简称评估报告或报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当前评估行业普遍存在评估报告内容简单,评估师“按模板出报告”,尤其是部分评估专业仅报告评估结果不说明理由,反映出评估师靠资格认证执业的思维方式,即强令报告使用者接受评估结果。尚未树立靠能力水平执业的思维方式,即以专业人士的身份说服报告使用者接受评估结果。靠资格认证执业的思维方式是与市场化格格不入的。如果再不改变思维,努力提高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必定被市场淘汰。
套用模板出具的评估报告都是套话多,实用信息少,没有充分展示理论论证和实践支持的评估结果,缺乏说服力,难以让人心服口服。即使评估结果是正确的,也让报告使用者怀疑到评估工作不科学,考虑因素不充分,参数确定不正确,评估结果不客观。评估参数选取的细微不同,会给最终结果带来巨大的差异,例如采用收益法评估时折现率稍微有点偏差,对评估结果影响就很大。这就为评估师随意迎合委托人的非正当要求,根据委托人的态度调整评估结果等暗箱操作行为提供了便利。因此,评估报告本身无法证明评估结果是正确的,给报告使用者的感觉就是没有评估就出具报告,或者随意给个评估结果。
评估报告不展示评估工作过程,显现不出评估工作的专业价值。例如评估师对评估对象查勘得非常仔细,记录得非常详细,但是评估报告上不说明查勘到的具体情况是如何影响评估结果的,没有说明查勘情况与评估结果之间的关系,导致现场查勘等评估程序不被委托人理解。
“按模板出报告”实质上是评估师自我否定,不但难以展现评估师专业胜任能力,而且导致评估服务同质化,相互没有差异,各自没有特色,在实践中必然出现拼价格(降低收费)的恶性竞争。报告使用者会误解,认为评估没有专业性,报告没有技术含量,认为评估结果没有客观公正性、评估报告没有公信力,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形象。
中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在通过劳动、资本、土地等要素投入来增加供给的同时,推进制度创新、技术进步、人才成长、知识增长,以更高的生产率和更高的质量来增加供给。具体到评估行业而言,就是要深化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的理解,建立评估报告说理制度,提升专业水平和提高服务质量。
报告说理是指评估师在报告中清晰、明确地说明现场调查、资料收集与分析、评定估算等内容,特别是要详细说明各种因素是如何影响评估结果的,相关参数是如何确定的。报告使用者通过阅读报告说理,能够合理理解评估结果是如何计算出来的,也可以发现评估工作的遗漏和缺陷。
评估师职业资格许可取消之前,资格认证赋予了评估公信力和专业权威。评估师职业资格许可取消后,评估报告没有了政府的背书。如果评估报告不说理,没有说明相关参数确定和各项因素影响值,没有反映评估测算的具体过程,报告缺乏说服力,评估行业就没有存在的意义。报告使用人看重的不是评估报告中的评估师签名,而是评估报告说理水平。评估师签名仅仅有利于强化责任,不决定评估报告效力。一份有说服力的报告,即使没有评估师签名,也是有效的。一份缺少说理的报告,即使评估师签名齐全,也是不能被报告使用人所接受的。
评估师职业资格去行政化,还原评估专业服务本质定位,决定了评估师在报告中实现说理并充分披露,以让报告使用者可以判断评估工作是否尽职尽责,实施了哪些评估程序以及评估程序是否到位,影响评估结果的因素是否得到恰当考虑,相关参数的确定是否谨慎合理,评定估算的计算过程是否明晰与正确,从而决定是否接受评估结果。例如采用市场法评估房地产价值中,报告中要充分说明被评估对象与交易实例基本情况和勘查情况,说明被评估对象与交易实例的具体差异,说明哪些因素要修正以及如何确定修正系数,分析交易实例的成交价格是否正常,非正常交易价格(例如卖方的税费由买房负担)如何修正为正常交易价格等。
评估报告说理可以全面展现评估师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判断与推理和文字表达水平。通过阅读评估报告,报告使用者也可以体会到评估师的职业价值观、道德与态度。评估报告成为衡量和评价评估师专业素质的最好标尺,专业胜任能力高的评估师和优秀评估案例更容易脱颖而出。评估机构招聘、委派、考核、培训与晋升评估师,委托人选聘、解聘评估师,行业主管部门评选优秀、资深、领军评估师,都可以通过阅读评估报告来了解其专业胜任能力。专业胜任能力高的评估师在改革前也许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改革给了其一个展现高专业素质的平台。改革突出专业的重要性,可以实现评估师思维方式的转变,即从靠资格执业转变为靠能力水平执业。改革对评估师专业胜任能力提出了挑战,评估工作瑕疵和专业素质不足也更容易暴露,滥竽充数的或者怠于保持和提高专业胜任能力的评估师必定被淘汰出局,实现真正的优胜劣汰。如此可以督促评估师努力提高责任心和专业胜任能力,更加勤勉尽责,保证较高的评估质量。
报告说理可以显示评估报告的内在品质,给市场交易者判断评估质量、选择评估师提供充分信息。评估报告说理提供了更多评估信息,报告使用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评估结果,作出正确的决策,从而增加对评估报告需求。如此既开拓了评估业务,又可以实现评估师与报告使用者的良性互动。评估报告具有说服力,让报告使用者感觉到评估师对其的尊重,从而心悦诚服地接受评估结果。如此在评估行业实现了尊重市场规律,业务供需由市场调节,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真正落实评估行业本身的市场化改革。
报告使用者通过阅读评估报告,可以认识到评估工作的复杂与艰巨。例如相关参数的确定,改革之前只有阅读评估工作底稿才能知晓,而报告使用者一般是无权查阅评估工作底稿的,也就无从知晓评估师工作内容。改革后,评估师通过评估报告展现自己的工作业绩与客观公正性,报告使用者通过阅读评估报告,可以深刻体会到评估师的评估工作是严肃认真的,不是走形式、走过场的,更不是机械化的简单劳动,是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较高价值的专业服务。
不同的评估师对同一评估对象的评估结果往往会有一定差异,但是报告使用者通过阅读报告发现评估程序到位,查勘仔细、全面,该考虑的因素都考虑了,就会接受评估结果,报告不会失去公信力。在不同报告使用者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的情况下(比如拆迁评估),评估结果很难同时满足各方报告使用者的愿望和要求,借助于说理来证明评估结果的合理性和正当性是让报告使用者接受评估结果所必须的。报告说理可以让报告使用者知道评估师是否考虑了自己所提的意见,知道评估结果是否体现了自己的合理要求,让报告使用者知道自己得到了评估师的尊重。
评估过程的透明化,评估工作必将得到实质性改进,专业的重要性即突出,专业成为评估机构、评估师乃至整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评估机构、评估师要生存和发展,必须提高专业胜任能力和评估质量。改革促进评估机构重视品牌建设,重视招聘和培养人才,完善合理使用、考核激励、留住人才的措施,建设以质量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形成依靠专业胜任能力进行良性竞争的氛围。
评估报告说理,评估师与其他从业人员可以通过多阅读评估报告来学习评估方法和职业技能,学习如何在实务中具体应用评估准则,减少对评估准则不同理解导致的分歧,提高专业胜任能力。另外,也打通了评估实践与理论之间的通道。评估理论、评估准则都是实践中产生的,如果断绝了与评估实践的联系,评估理论就成为无本之木而缺乏生命力。评估报告说理,理论研究可以在参阅众多评估报告的基础上进行,可以从中发现更多、更真实的问题,从问题出发研究理论,实现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推进评估理论和评估准则发展。
报告说理可以及时发现评估师工作差错。报告使用人有疑问可以及时咨询,有不同意见可以建议、批评,发现问题可以指出和质疑,评估师就可以及时解答问题,及时更正错误和纠正偏颇,提高报告的可接受性。
报告说理是评估师坚持原则、坚持正确意见的工具。只要报告说理,委托人就很难干预评估结果,评估师也有更足的拒绝委托人非正当要求的底气,评估师更加独立,评估结果更加客观公正。如果随意迎合委托人的非正当要求修改评估结果,报告就难以说理,或者对某些重要事项难以充分说理,就可以被推定为存在猫腻。如此,报告说理为行业监管提供线索,可以正确确定监管重点,及时有效惩戒违规行为。
首先,评估报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改善供应为视角,着眼于提高评估师专业服务的供给质量、供给能力。根据需求决定供给的市场规律,评估报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效果取决于市场对评估师专业服务(即高质量评估服务)的需求。如果委托人不认为高质量评估服务有助于提高企业价值,报告使用者也没有在实质上使用评估报告,仅仅把评估师执业作为一个法定要求,就不会在乎评估质量的高低,就会只在乎收费高低,搞“价低者得”。
其次是报告说理可能出现模板化现象。评估机构提供标准化的说理描述,供评估师写评估报告时复制粘贴。说理千篇一律、生搬硬套、陈词滥调,都是通用的或者标准化的空话、套话,成为没有阅读意义的文字垃圾,没有实际信息含量。
最后是报告说理的程度受评估收费的影响。报告说理增加了评估工作量,因为凡是写到评估报告上的事项,评估师需要获取更加充分、适当的评估证据,作出更加谨慎的判断,才能经得起报告使用者的咨询、质疑。而且,报告说理本身需要增加撰写评估报告的时间,增加了评估成本。评估工作的透明化,方便了报告使用者追究评估师过错责任。特别是对专业胜任能力不够高,或者勤勉尽责不够的评估师来说,更加容易受到报告使用者挑毛病,追究责任。根据权利、义务与责任一致的原则,必须增加评估收费。评估质量高低(很大程度体现在报告说理水平上)决定评估收费多少,是报告使用者真正在乎评估质量、有高质量评估需求的标志。如果评估收费与评估质量不挂钩,评估师必然倾向于少说理、不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