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县国土资源局 叶海明
打造新增用地“示范园”实现园区土地“零闲置”
天台县国土资源局 叶海明
天台县大力推进批而未供天和闲置土地处置工作,以规划面积2500亩的产业用布功能区为试点,通过借势、借力、借贴实现涉土“ 零信访” ; 以上下联动、实时监控、挂牌施工实现建设“ 零违法” ; 严把准入关、代办关、配套关实现土地“零闲置”,打造新增用地“示范园”,从而成100亿元,入库税收5亿多元,成为全县最大的连片集聚工业平台。
(一)借势借力,公开统一,实现涉土“零信访”
1.借力实现“三统一”。天台工业园区产业用布功能区位于天台县平桥镇(中国过滤布名城)的东北部,距县城8公里,距上三高速白鹤出口5公里,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该镇成立征地政策综合协调办公室,着力构建阳光征地工作常态化管理运作机制,出台阳光征地格式文本,做到“征地主体统一、征地价格统一、村留地政策统一”。明确国土部门是征地管理主体,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是征地和房屋拆迁安置的实施主体,其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实施征地。园区内所有土地一律同地同价,杜绝“阴阳合同”,并邀请当地“两代表一委员”实时监督。
2.借势实现“三到位”。一是思想工作到位。抽调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骨干力量,成立征地工作组,进村入户,摸清被征地农民的基本情况及基本要求,组织其亲朋好友及当地威望人士参与思想工作。二是奖励措施到位。尊重农村习俗,选择适宜地块建造公墓,无偿提供墓穴,对提前搬迁坟墓的,在原有补偿基础上,每穴再奖励200元。园区共搬迁坟墓5000多穴,其中80%以上提前搬迁。三是资金落实到位。落实专人,为每个被征地农户统一办理银行账户。坚持专款专用,即时支付,杜绝“白条”。截至目前,已完成征地2200多亩,发放征地(包括土地补偿费、青苗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款1.3多亿元,办理失土农民社保1916人,落实村级留用地78.4亩。
3.借贴实现“三公开”。利用村级政务公开栏、移动短信等方式张贴告知书,注意保存影像资料备查。一是公开征地基本情况。在收到征地批准文件10个工作日内,发布《征地告知书》。二是公开征地调查结果。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每个数字大声重复三遍,由两人记录核对,邀请被征地村负责人和农户现场核实,签字确认,集中公布。三是公开征地听证告知。将拟征土地的补偿标准、安置途径,告知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并告知享有申请听证的权利。
(二)全程监管,全民监督,实现建设“零违法”
1.上下联动无缝衔接。土地出让后,国土部门在5个工作日内将出让合同主要内容抄送当地政府,明确关键时间节点,包括土地出让价款缴款时间、合同约定开竣工时间等。在约定开工和竣工前30天,均书面函告业主。业主开工时,以书面方式告知当地政府及辖区国土所。建设期间,辖区国土所每月不少于一次进行实地督查,及时填写、上报相关数据和影像资料,录入统一监管系统。截至目前,共发放提醒通知书22份,受让企业均按时开工和竣工。
2.实时监管无时不至。每宗土地开工建设时,规划部门和园区指挥部工作人员统一定桩放样,设立固定醒目标志。监管人员一日两次到场巡查,直至围墙砌筑完毕。要求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划定红线砌筑围墙,严禁擅自扩大占地面积,占用公共道路或绿化用地。对违法用地的施工单位列入“黑名单”进行通报,并一律拆除违法建筑,由业主承担相应的经济损失。开园以来,入园企业全部按照受让面积施工建设。
3.挂牌施工无人不知。实施“挂牌施工”制度,园区内新开工项目,一律在施工现场醒目位置张贴公示牌,直到项目竣工并通过验收。公示牌由园区统一制作,长2米,宽1.5米,公示建设项目名称、用地批准机关及文号、土地用途、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开工和竣工时间等内容,接受全民监督,把开工压力转变为施工动力。
(三)严把“三关”,选商引智,实现土地“零闲置”
1.严把准入关,变“招商引资”为“选商引智”。摒弃“拣进篮子都是菜”的观念,成立联席会议,对入园企业产业指标、投资指标、能耗指标、效益指标、社会影响,以及自有资金保障或银行资信等进行综合评审。截至目前,园区共拒绝高能耗、高污染企业5家,园区入园企业48家,共用地1500多亩,100%按时开工建设,形成以工业用布为主、以电器机械为辅的产业格局,其中工业用布占全国总产量的20%以上。
2.严把代办关,变“掌柜”为“店小二”。成立“代办直通车”,要求规划设计、能评、环评等多家中介机构即到即办,协调发改、经信、建设、环保、消防等相关部门联合踏勘,一次性受理相关资料,统一办理开、竣工相关手续。目前,园区已建成企业45家,正在建设企业3家,已投产33家,其中园区二期第一批7家企业在3个月内就全部领到施工许可证,审批时限缩短一半。
3.严把配套关,变“选择题”为“填空题”。该园区选址在低缓丘陵,地势高低不平,基础设施投入巨大,全县统一思想,不做“选择题”,甘做“填空题”,实施“五通一平”建设,确保土地成片开发。每宗土地出让时,全面满足“净地”要求,即宗地权属清晰,安置补偿到位,土地用途明确,规划条件明了,具备开工建设的基本条件。截至目前,园区基础设施投入逾1.3亿元,8条主道路全面硬化、绿化、亮化,水、电、管道天燃气和排水、排污等管网全部建成,日处理20000吨的污水处理池和10千伏双回路高压专线投入使用。
总结天台产业用布功能区,新增建设用地做到管理“六个化”。
(一)征地管理统一化
这是实现阳光征地的基础,明确了征地管理主体、实施主体,确保征地政策“一个口子进出”,杜绝多头管理、多头施政;杜绝截留、挪用、虚报冒领征地补偿费,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二)征地调查规范化
征地调查是实施启动征地程序的第一个环节。规范化就是做到,未进行用地预审(挂牌、拍卖出让项目除外)、无征地范围红线的项目,不得启动实施征地调查工作程序;未发布《征地告知书》的,不能开展征地调查;未确认征地调查成果的,不得发布《听证告知书》;要求举行听证的,不得拒绝、推诿。
(三)征地报批程序化
明确征地报批程序:征地材料收集→报批项目库建立→批次组件→批件审查→上报审批。为加快报批速度,天台县国土资源局把土地征收和农转用报批的职能延伸到基层国土所,确保第一时间介入。
(四)土地供应净地化
“净地”是指拟出让地块土地权利清晰,安置补偿落实到位,没有法律经济纠纷,地块位置、使用性质、容积率等规划条件明确,具备动工开发所必需的其他基本条件。净地出让,便于受让企业在第一时间动工建设,缩短竣工投产时间。
(五)批后监管实时化
建设用地批后监管由国土部门与园区管委会或乡镇政府共同监管。紧扣关键接点,如土地出让价款缴款时间、合同约定开工时间、合同约定竣工时间等。开工时间以业主开工报告为准,日常监管以管委会为主,实时跟踪、定期报告建设进度。
(六)村留地管理项目化
按征地面积的8%落实村留地。县政府成立村留地开发管理领导小组专职抓,坚持多形式、多渠道推进开发利用,壮大集体经济。对于自建项目资金已落实或合作项目已签署初步意向协议的,优先安排用地指标。鼓励村留地项目按自建自用模式使用集体土地办理供地手续。
产业用布功能区通过管理“六个化”,实现“三个零”,提升了园区整体形象,开创了“三赢”局面。
(一)企业受益
一方面,企业省心省力。进入产业用布功能区,无需担心政策处理遗留;功能区指挥部全程代办相关手续,企业放心建设。二期7家企业已全部建成投产。另一方面,企业做强做大。浙江华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前身为平桥镇一家普通的滤布企业,2011年取得产业用布功能区48亩土地,转型为环保企业,2014年投产,2015年产值上亿,税收近3000万。
(二)群众受益
一方面,为被征地群众办理失土保进而转为社保,解决了群众后顾之忧。同时创造了就业机会,从“农民”变为“工人”,提高群众实际收入。另一方面,安置村留地,壮大村集体经济。天台县已落实12个留地项目(该功能区有2个),已开工建设。
(三)政府受益
一方面,促进了节约集约用地。2015年,天台县节约集约用地水平首次跃居台州市第一,示范园功不可没。另一方面,增加了新的税源。2015年,天台实现生产总值187亿元,增9%;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25.89亿元、15.03亿元,增7.4%和7.1%;固定资产投资171.27亿元,增31%。市对县(市、区)经济社会考核位居台州市第二、获一等奖。